读《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感
读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让我感慨良多。
妈妈的用心之处真是潜移默化,而并非简单直接的。比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让孩子自己掌握各种能力,(包括时间安排能力,面对诱惑的能力,辨别是非以防上当受骗的能力等等),还有面对各种孩子的成长问题时的坦然和自信,还有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看完后,我细想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有:
1.不够有耐心去真正了解孩子和心理和各种想法,以致于误判孩子的各种表现,不但给孩子增加烦恼,还给自己增加负担。
2.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都是以大人的心态来评判孩子的表现,
3.没有把孩子真正当一个朋友对待,不够平等
4.……例数不尽啊!下次想到了再补
当然其中我体会到许多我和孩子配合默契的表现,比如说这个五一期间生病的时候,小家伙就是不肯吃药,一副打死都不吃的样子,紧闭着嘴巴,张开后,喝进去了,含在嘴里,过一会儿全吐出来……我们先是“打”“骂”,后果是孩子哭得更利害,对发炎的喉咙产生的负作用更大,简单粗暴的方式行不通,我就用说教的办法,说生病了就必须吃药,吃完药就舒服了,药有一点点苦,但必须喝。小家伙被我这么一说,似乎就理解了,提出一个条件,要求“小小口”的喝,我就顺着说就小小口的,妈妈不会大大口给你。小家伙试着抿了一下嘴巴,药的刺激让她打了个冷战,所有的苦都反映在这张小脸蛋上了,皱眉撅嘴,脸上缩成一团。但初尝之后,紧接着就一小勺一小勺的刮净了那点药。喝完后就得到赞赏了,小家伙则是如释重负一般。一天三次,喝了三四天,小家伙就这么重复了十几次。
当然同样我们也碰到了“麻烦的两岁”问题,小家伙时时不配合,耍赖皮,我们还是忍不了用武力解决棘手问题,比如在公车上等公众场合,可是这太违背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了,但在这个两岁,说教有时候还是显得无力,可能试着转移注意力更好一些吧!下次一定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带上应急东西(比如玩具和书,除了水和一些小点心外)以备不时之需啊!这样可以拯救全场。
妈妈的用心之处真是潜移默化,而并非简单直接的。比如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比如让孩子自己掌握各种能力,(包括时间安排能力,面对诱惑的能力,辨别是非以防上当受骗的能力等等),还有面对各种孩子的成长问题时的坦然和自信,还有对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看完后,我细想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有:
1.不够有耐心去真正了解孩子和心理和各种想法,以致于误判孩子的各种表现,不但给孩子增加烦恼,还给自己增加负担。
2.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都是以大人的心态来评判孩子的表现,
3.没有把孩子真正当一个朋友对待,不够平等
4.……例数不尽啊!下次想到了再补
当然其中我体会到许多我和孩子配合默契的表现,比如说这个五一期间生病的时候,小家伙就是不肯吃药,一副打死都不吃的样子,紧闭着嘴巴,张开后,喝进去了,含在嘴里,过一会儿全吐出来……我们先是“打”“骂”,后果是孩子哭得更利害,对发炎的喉咙产生的负作用更大,简单粗暴的方式行不通,我就用说教的办法,说生病了就必须吃药,吃完药就舒服了,药有一点点苦,但必须喝。小家伙被我这么一说,似乎就理解了,提出一个条件,要求“小小口”的喝,我就顺着说就小小口的,妈妈不会大大口给你。小家伙试着抿了一下嘴巴,药的刺激让她打了个冷战,所有的苦都反映在这张小脸蛋上了,皱眉撅嘴,脸上缩成一团。但初尝之后,紧接着就一小勺一小勺的刮净了那点药。喝完后就得到赞赏了,小家伙则是如释重负一般。一天三次,喝了三四天,小家伙就这么重复了十几次。
当然同样我们也碰到了“麻烦的两岁”问题,小家伙时时不配合,耍赖皮,我们还是忍不了用武力解决棘手问题,比如在公车上等公众场合,可是这太违背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了,但在这个两岁,说教有时候还是显得无力,可能试着转移注意力更好一些吧!下次一定记住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带上应急东西(比如玩具和书,除了水和一些小点心外)以备不时之需啊!这样可以拯救全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