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
一)
由虹桥直飞揭阳,前座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剪着改良钢盔头。她不停地爬上爬下,吮吸娃娃杯里的饮料,还喝了飞机上发的蒙牛酸奶。她和妈妈说的是普通话。拿着座位后面的安全事项装模作样地读,自己编一句,问一句:是不是这样啊?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我。
二)
刚赶上马上要出发的机场大巴,提着大包小包挤到最后一排,旁边上来一个工人模样的青年,提着一个贴满了各地机场标签的绿色工具箱,坐下就不停地打电话,听起来是山西或是西北口音。后面的小情侣说的也是普通话。这车上似乎没有本地人。
三)
在汕头市中心下了大巴,离酒店还有一段路,正提着箱子四处张望,早有精明的摩的司机停在一边:上来吧,箱子放这,说话间他已经轻巧地把我的箱子揽在怀里。于是前面后面横七竖八挎着相机,电脑,提包,我头一次坐了回摩的。风吹起,天气仍然凉爽。
四)
酒店前台几个工作人员一边帮我办理入住手续一边互相说着潮语,和我则改说普通话。见我接了个粤语电话,帅气的小伙立马和我换成粤语。潮州人都是语言天才。
五)
出门右拐就是一条幽静的小街,正是午休时间,几个档口都静悄悄的。我们选了满地白色纸巾一片狼藉的猪杂粉粿档,看这战场一样的遗迹,刚才高峰期一定是人声鼎沸,挥汗如雨的壮观景象。老板娘不说粤语,我的香港同行便用手指着说:要放这个,这个,这个,不要这个。粿很好,汤也靓。上次回来,爸带我去汕头一家有名的牛杂粉粿店吃的,是的士司机车我们去的。
六)
街对面是一家牛杂粉粿店,老板在廊前支着一条腿扇着蒲扇,正是招牌上logo的原型,毫厘不差。看见有客他又回到锅台,可惜已经吃不下了。
七)
老板,莲雾怎么卖?生果档的老板从后面踱过来,带着浓重的潮州腔说:莲雾已经季末了,就剩这三个,你买别的吧。看了一圈,指着扎口的透明胶袋里的青橄榄说:我要试试这个。你不是潮州人不会喜欢的,老板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我的要求。我是潮州籍的,我辩解道。不说潮州话,不是这里生的,吃不惯的。我看见说普通话的人都是劝你们别买。
好吧,作为外地人的我最后无奈地买了一斤福建产的枇杷。
八)
酒店的泳池是半月形的,蓝绿的碎瓷砖晶莹剔透,璨若群星。沿着弧形的边缘来回,心中默念往返的次数。上一次和爸一起来是整整十年前了,再上次是小学六年级。此番回乡,物是人非。爸不在了,我却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分空气,都是爸的。因为有他,所以有我。因为他,所以我。这个只在填表时出现的祖籍,尽管隔着语言的鸿沟,却始终流淌在我的血液中。爸不在了,他却时时刻刻陪伴在我身边。爸,我回来了,这里变化很大。
九)
入夜,他们终于到了,约了在榕香蚝蛒吃饭。店是老牌店,一家两代经营了半个世纪了。装潢是大排档的样子,价格却不菲。墙上挂满了老板和名人合影,我只认出了梁爱诗。
菜品很丰盛,唯潮菜一贯不以卖相取胜。蚝蛒,南瓜络,鹅肝,血蛤, 竹节虾,炸虾球,炒蟹,鱼丸汤,就连最家常的炒粿都能吃出绵延不绝的层次感。一行八人消费了近千元。
十)
来人是长房的同宗堂兄,专程来接我们回乡。因在深圳打过工,他能说粤语和普通话。一路落雨,当初因为发达的制糖业而遍布周边的甘蔗地已不可寻,取而代之地为塑料厂,电子厂,汽修厂,想来水源已经受到污染无疑。
车在一个不起眼的工地入口左转,终于拐上了一条似曾相识的小路。邻村是张姓和黄姓,每户人家的多层小楼临街的一楼都挂着醒目的牌匾表明自己的宗族身份。
在狭窄的巷陌间穿行,终于拐进一片空地停稳。身后的宅院便是祖屋。
非常遗憾,太久没用的相机auto focus不幸关掉了,到走的时候才发现。加上大雨,所有照片都是模糊的,只能等下次回去补拍了。但此次同行的人,谁知道下次又在何方
由虹桥直飞揭阳,前座是个可爱的小姑娘,剪着改良钢盔头。她不停地爬上爬下,吮吸娃娃杯里的饮料,还喝了飞机上发的蒙牛酸奶。她和妈妈说的是普通话。拿着座位后面的安全事项装模作样地读,自己编一句,问一句:是不是这样啊?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我。
![]() |
二)
刚赶上马上要出发的机场大巴,提着大包小包挤到最后一排,旁边上来一个工人模样的青年,提着一个贴满了各地机场标签的绿色工具箱,坐下就不停地打电话,听起来是山西或是西北口音。后面的小情侣说的也是普通话。这车上似乎没有本地人。
三)
在汕头市中心下了大巴,离酒店还有一段路,正提着箱子四处张望,早有精明的摩的司机停在一边:上来吧,箱子放这,说话间他已经轻巧地把我的箱子揽在怀里。于是前面后面横七竖八挎着相机,电脑,提包,我头一次坐了回摩的。风吹起,天气仍然凉爽。
四)
酒店前台几个工作人员一边帮我办理入住手续一边互相说着潮语,和我则改说普通话。见我接了个粤语电话,帅气的小伙立马和我换成粤语。潮州人都是语言天才。
五)
出门右拐就是一条幽静的小街,正是午休时间,几个档口都静悄悄的。我们选了满地白色纸巾一片狼藉的猪杂粉粿档,看这战场一样的遗迹,刚才高峰期一定是人声鼎沸,挥汗如雨的壮观景象。老板娘不说粤语,我的香港同行便用手指着说:要放这个,这个,这个,不要这个。粿很好,汤也靓。上次回来,爸带我去汕头一家有名的牛杂粉粿店吃的,是的士司机车我们去的。
![]() |
![]() |
![]() |
六)
街对面是一家牛杂粉粿店,老板在廊前支着一条腿扇着蒲扇,正是招牌上logo的原型,毫厘不差。看见有客他又回到锅台,可惜已经吃不下了。
![]() |
七)
老板,莲雾怎么卖?生果档的老板从后面踱过来,带着浓重的潮州腔说:莲雾已经季末了,就剩这三个,你买别的吧。看了一圈,指着扎口的透明胶袋里的青橄榄说:我要试试这个。你不是潮州人不会喜欢的,老板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我的要求。我是潮州籍的,我辩解道。不说潮州话,不是这里生的,吃不惯的。我看见说普通话的人都是劝你们别买。
好吧,作为外地人的我最后无奈地买了一斤福建产的枇杷。
八)
酒店的泳池是半月形的,蓝绿的碎瓷砖晶莹剔透,璨若群星。沿着弧形的边缘来回,心中默念往返的次数。上一次和爸一起来是整整十年前了,再上次是小学六年级。此番回乡,物是人非。爸不在了,我却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分空气,都是爸的。因为有他,所以有我。因为他,所以我。这个只在填表时出现的祖籍,尽管隔着语言的鸿沟,却始终流淌在我的血液中。爸不在了,他却时时刻刻陪伴在我身边。爸,我回来了,这里变化很大。
![]() |
九)
入夜,他们终于到了,约了在榕香蚝蛒吃饭。店是老牌店,一家两代经营了半个世纪了。装潢是大排档的样子,价格却不菲。墙上挂满了老板和名人合影,我只认出了梁爱诗。
菜品很丰盛,唯潮菜一贯不以卖相取胜。蚝蛒,南瓜络,鹅肝,血蛤, 竹节虾,炸虾球,炒蟹,鱼丸汤,就连最家常的炒粿都能吃出绵延不绝的层次感。一行八人消费了近千元。
![]() |
大排档式的装潢 |
![]() |
![]() |
![]() |
蚝络 |
![]() |
血蛤 |
![]() |
第二代东主和前律政司长官梁爱诗的合影被挂在餐厅最显著的位置 |
十)
来人是长房的同宗堂兄,专程来接我们回乡。因在深圳打过工,他能说粤语和普通话。一路落雨,当初因为发达的制糖业而遍布周边的甘蔗地已不可寻,取而代之地为塑料厂,电子厂,汽修厂,想来水源已经受到污染无疑。
车在一个不起眼的工地入口左转,终于拐上了一条似曾相识的小路。邻村是张姓和黄姓,每户人家的多层小楼临街的一楼都挂着醒目的牌匾表明自己的宗族身份。
在狭窄的巷陌间穿行,终于拐进一片空地停稳。身后的宅院便是祖屋。
![]() |
祖屋,circa 1940s |
![]() |
祖屋 |
![]() |
祖屋前院 |
![]() |
祖屋前院 |
![]() |
祖屋前院 |
![]() |
祖屋前院 根据家谱,我们祖宗是梅州迁徙过来的客家人,到此地便成了潮州人 |
![]() |
祖屋前院 |
![]() |
由祖屋后花园望前院 |
![]() |
祖屋后花园 |
![]() |
祖屋后花园 |
![]() |
祖屋后花园 |
![]() |
祖屋前院 |
![]() |
![]() |
![]() |
堂屋 |
![]() |
堂屋 |
![]() |
太公太婆画像 |
非常遗憾,太久没用的相机auto focus不幸关掉了,到走的时候才发现。加上大雨,所有照片都是模糊的,只能等下次回去补拍了。但此次同行的人,谁知道下次又在何方
![]() |
爸爸的潮州,circa 1980s |
![]() |
爸爸的潮州,修缮前的祖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