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昨晚的複調合唱音樂會
昨晚在巴黎三區的Sainte-Élisabeth-de-Hongrie教堂聼了一場文藝復興時期宗教及世俗歌曲音樂會。法國人聲組合Ensemble Vocal Pythagore和來自瑞士的Vokalensemble I Sestini同台“競技”,為聽衆獻上一場複調音樂盛宴。
Ensemble Vocal Pythagore是活躍在大巴黎(Île-de-France)地區的複調混聲合唱團,組建於1988年,由十一二位有一定音樂功底的聲樂愛好者組成,主要演唱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無伴奏/室内樂伴奏合唱),偶爾涉足當代音樂。樂團自2006年由荷蘭指揮Jan Jeroen Bredewold執掌,他本人也是一位合唱/獨唱演員,並致力於古希臘和羅馬聲樂及器樂樂譜的修復和演繹。
Vokalensemble I Sestini成立於2002年,有來自蘇黎世和巴塞爾地區的富有合唱經驗的20位成員組成,同樣主攻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聲樂,如Monteverdi、Gesualdo、Janequin、Schütz、Guerrero、Dowland、Tallis和Weelkes的作品。指揮是來自德國的Joachim Krause,他從小在合唱指揮家父親的熏陶下學習鋼琴、小提琴和管風琴,後來專注於教堂音樂,並在巴黎索邦大學師從不久前去世的Marie-Claire Alain,被一致投票授予管風琴專業一等獎。
(以上簡介翻譯自演出當晚派發的小冊子)
當晚的主題是Europe latine和Europe saxone的“對撞”。文藝復興風格從17世紀初開始衰落,自Francisco Guerrero起至John Dowland終于結束其繁榮時期。與此同時以Monteverdi為代表的意大利式聲樂“炫技”開始風行歐洲,加上數字通奏低音的應用,逐漸發展為巴洛克和聲,並被以Schütz爲首的薩克遜樂派理論化,深刻地影響了直至18世紀末的音樂美學。(翻譯自演出當晚派發的小冊子)
演出分爲三部分,每部分之間有幾分鐘的休息。正式開始前由Bredewold用法語發言,首先介紹教堂的歷史(大家可以參考wikipedia,教堂裏的兩台管風琴由於今晚是無伴奏合唱而沒有用上;déambulatoire裏有一百幅十七世紀初的聖經題材木刻,其中舊約及新約題材各五十幅:http://www.sainteelisabethdehongrie.com/basreliefs.html;原來這裏也是華人教團的活動據點——本區兩個重要的移民社團:猶太人和中國人)。然後介紹I Sestini和這次同台“競技”的緣起:I Sestini的一位成員曾是Pythagore的一分子,兩個樂團由此有了接觸,今日首次真正會面也是由她牽線,之前都是郵件往來。
第一部分是宗教音樂,由I Sestini演唱Guerrero的Cantate Domino、Schütz的Unser keiner lebet ihm selber和Monteverdi的Magnificat (I)(選自La Selva morale e spirituale),然後兩個樂團由Bredewold指揮一同演出Schütz的Musikalische Exequien Pars II。
演唱Guerrero的Cantate Domino時I Sestini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尤其是一開始,女低聲部有點散,但之後逐漸進入佳境,Schütz的Unser keiner lebet ihm selber聲音一出讓人驚艷。他們的男聲部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第一男高音。
第二部分是madrigal。依舊是I Sestini打頭,演唱了Schütz的四首作品:O primavera, gioventù dell'anno(madrigal第一卷,歌詞來自Guarini的Il Pastor fido的第三場第一幕)、O dolcezze amarissime d'amore(同前)、Ride la primavera(madrigal第一卷,詞作者Giambattista Marino)和Fuggi, fuggi, o mio core(同前)。以前只聼過Schütz的宗教音樂,沒想到他的世俗音樂也可以寫得這麼美,緊隨其後的Bredewold的總結裏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lumineux。雖然出自“北方”音樂家之手,南國的光輝卻閃耀在每一個音符和樂句裏。
之後Pythagore上場,演唱Monteverdi的三首作品:La Sestina(madrigal第六卷)、Sfogava con le stelle和Ah dolente partita(同選自madrigal第四卷)。用Bredewold的話來講,這幾首的基調和之前Schütz的正好相反,是陰鬱的。也許是作品難度的關係,Pythagore的演唱不如I Sestini令人信服。他們的女高音太突兀,老讓我走神;女低音比較弱,男低音整體而言最好。
比較之下,我發現I Sestini的另一個優點:配合高度默契,簡直要讓人忽略他們有二十人之眾。
第三部分是Dowland的作品,兩個樂團的演唱都令人愉悅。和前兩部分稍有不同,雙方同時出場,I Sestini首先獻上Sleep, wayward thoughts,接下來是Pythagore的Shall I sue和Come away,最後由I Sestini以Fine knacks for ladies結束這場“競賽”。綜合三個部分的表現,個人意見是客場作戰的 I Sestini勝出。當然所謂的競賽只是一個名頭,氣氛是融洽友好的。
在觀衆的掌聲中音樂家們返場致謝,掌聲漸變為節奏統一的無詞encore。Bredewold笑著對大家說:“Je vais vous imposer un bis.”然後在他的指揮棒下兩個樂團攜手加演Schütz的一首宗教作品(德語,曲目不明)。
這晚幾乎滿座,觀衆不出所料以年長人士居多,但年輕人也頗有幾位,還有父母帶著只有幾歲的小孩來聼。我不由得聯想起上個月剛回巴黎的時候在五區的Schola Cantorum聼了一場學生期末演出,觀衆大多是學生的家長、教師和朋友,氛圍是私人的、親密的。
Ensemble Vocal Pythagore是活躍在大巴黎(Île-de-France)地區的複調混聲合唱團,組建於1988年,由十一二位有一定音樂功底的聲樂愛好者組成,主要演唱文藝復興及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無伴奏/室内樂伴奏合唱),偶爾涉足當代音樂。樂團自2006年由荷蘭指揮Jan Jeroen Bredewold執掌,他本人也是一位合唱/獨唱演員,並致力於古希臘和羅馬聲樂及器樂樂譜的修復和演繹。
Vokalensemble I Sestini成立於2002年,有來自蘇黎世和巴塞爾地區的富有合唱經驗的20位成員組成,同樣主攻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聲樂,如Monteverdi、Gesualdo、Janequin、Schütz、Guerrero、Dowland、Tallis和Weelkes的作品。指揮是來自德國的Joachim Krause,他從小在合唱指揮家父親的熏陶下學習鋼琴、小提琴和管風琴,後來專注於教堂音樂,並在巴黎索邦大學師從不久前去世的Marie-Claire Alain,被一致投票授予管風琴專業一等獎。
(以上簡介翻譯自演出當晚派發的小冊子)
![]() |
進入教堂前隔著玻璃門拍的,注意嬰兒車 |
當晚的主題是Europe latine和Europe saxone的“對撞”。文藝復興風格從17世紀初開始衰落,自Francisco Guerrero起至John Dowland終于結束其繁榮時期。與此同時以Monteverdi為代表的意大利式聲樂“炫技”開始風行歐洲,加上數字通奏低音的應用,逐漸發展為巴洛克和聲,並被以Schütz爲首的薩克遜樂派理論化,深刻地影響了直至18世紀末的音樂美學。(翻譯自演出當晚派發的小冊子)
演出分爲三部分,每部分之間有幾分鐘的休息。正式開始前由Bredewold用法語發言,首先介紹教堂的歷史(大家可以參考wikipedia,教堂裏的兩台管風琴由於今晚是無伴奏合唱而沒有用上;déambulatoire裏有一百幅十七世紀初的聖經題材木刻,其中舊約及新約題材各五十幅:http://www.sainteelisabethdehongrie.com/basreliefs.html;原來這裏也是華人教團的活動據點——本區兩個重要的移民社團:猶太人和中國人)。然後介紹I Sestini和這次同台“競技”的緣起:I Sestini的一位成員曾是Pythagore的一分子,兩個樂團由此有了接觸,今日首次真正會面也是由她牽線,之前都是郵件往來。
![]() |
觀衆進場 |
![]() |
開場前最後的排練 |
![]() |
教堂一側内景 |
第一部分是宗教音樂,由I Sestini演唱Guerrero的Cantate Domino、Schütz的Unser keiner lebet ihm selber和Monteverdi的Magnificat (I)(選自La Selva morale e spirituale),然後兩個樂團由Bredewold指揮一同演出Schütz的Musikalische Exequien Pars II。
演唱Guerrero的Cantate Domino時I Sestini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尤其是一開始,女低聲部有點散,但之後逐漸進入佳境,Schütz的Unser keiner lebet ihm selber聲音一出讓人驚艷。他們的男聲部讓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第一男高音。
第二部分是madrigal。依舊是I Sestini打頭,演唱了Schütz的四首作品:O primavera, gioventù dell'anno(madrigal第一卷,歌詞來自Guarini的Il Pastor fido的第三場第一幕)、O dolcezze amarissime d'amore(同前)、Ride la primavera(madrigal第一卷,詞作者Giambattista Marino)和Fuggi, fuggi, o mio core(同前)。以前只聼過Schütz的宗教音樂,沒想到他的世俗音樂也可以寫得這麼美,緊隨其後的Bredewold的總結裏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lumineux。雖然出自“北方”音樂家之手,南國的光輝卻閃耀在每一個音符和樂句裏。
之後Pythagore上場,演唱Monteverdi的三首作品:La Sestina(madrigal第六卷)、Sfogava con le stelle和Ah dolente partita(同選自madrigal第四卷)。用Bredewold的話來講,這幾首的基調和之前Schütz的正好相反,是陰鬱的。也許是作品難度的關係,Pythagore的演唱不如I Sestini令人信服。他們的女高音太突兀,老讓我走神;女低音比較弱,男低音整體而言最好。
比較之下,我發現I Sestini的另一個優點:配合高度默契,簡直要讓人忽略他們有二十人之眾。
第三部分是Dowland的作品,兩個樂團的演唱都令人愉悅。和前兩部分稍有不同,雙方同時出場,I Sestini首先獻上Sleep, wayward thoughts,接下來是Pythagore的Shall I sue和Come away,最後由I Sestini以Fine knacks for ladies結束這場“競賽”。綜合三個部分的表現,個人意見是客場作戰的 I Sestini勝出。當然所謂的競賽只是一個名頭,氣氛是融洽友好的。
![]() |
Pythagore |
![]() |
I Sestini |
在觀衆的掌聲中音樂家們返場致謝,掌聲漸變為節奏統一的無詞encore。Bredewold笑著對大家說:“Je vais vous imposer un bis.”然後在他的指揮棒下兩個樂團攜手加演Schütz的一首宗教作品(德語,曲目不明)。
這晚幾乎滿座,觀衆不出所料以年長人士居多,但年輕人也頗有幾位,還有父母帶著只有幾歲的小孩來聼。我不由得聯想起上個月剛回巴黎的時候在五區的Schola Cantorum聼了一場學生期末演出,觀衆大多是學生的家長、教師和朋友,氛圍是私人的、親密的。
Γαλήνη
(New York City, United States)
Ont salué la vie, et ne sont point sorties... Et lorsqu’il n’y a...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