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有没办法的时候,之所以说没有办法只不过是因为逼得不够
过去的一个月翻译了一篇20页的英文文献,但是由于“思想上的懈怠”只翻了14页,失败的地方并不在于翻译这项工作本身,而是我对待这件事情的态度;成功之处在于我后知后觉的顿悟。佳佳学长6号发短信催我,于是我用两天不到就倒腾完了这篇文献发给了他,这两天弄文献的时候可谓是全神贯注,不仅效率高而且感触也深;相比之下,之前翻译文献的时候总是带着 “好难啊,不知道翻出来会不会有效果”的思想,于是精神上略带消极,效率自然也就很低了;之前的时间里上完课会很累,而且越往后免疫学的课本看得越多对文献内容的理解也就更容易,虽然不排除这些因素的影响,但是这又反映出我思想里面 的“狭隘性完美主义”在作祟,即总是害怕因准备得不完美不到位而前功尽弃。
高中三年结束后,我总结失败的教训有三点 “懒惰,虚荣与懦弱”,可是却不知道这些人性的弱点源自何处,经过大学近两年的学习生活,我越来越发现人性的弱点是人人都有,可是让他们钻出来作恶总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不恰当的思想”,再直白点说就是“正确的方法”。再回到文献翻译这件事情,其中的教训其实很简单:“带着问题上路”。这句话自从王老师高一教给我们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结合这件事我给出如下的解释。
首先该做的事情必须去做,这取决于你的目标,因为目标的完成是由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堆积而成的。然而不是每一件事从一开始你就会如鱼得水(正如这里所说的文献翻译),正是这种事情会让人觉得不安,因为‘害怕’,怕投入的精力不会有回报,而且其它自己已经摸到门路的事情会不会因此被耽误,正是这些个 ”害怕“ 构成了我之前所说的 “狭隘性完美主义”。然而,又正是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有难度的事情才是决定未来差距的关键所在,有句话说得好 “要想得到大多数人得不到的东西,就得做一些大多数人不会去做的事”。
那么如何坚持去做这些事情呢?当然是要有“正确的思想”!
1.所有的宏图伟业都是从最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开始的,正如这里“查单词,翻资料”,也正是有了这些基础,才能谈得上日后“大量阅读,观点总结”。
2.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完美的准备才能去做,其实在做的初期就是一种准备;而且只有认真做了,才知道需要哪些准备,才不会做太多无关紧要的准备;这里翻译的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临床试验的知识,我在看了以后去查不懂的东西,总比一开始就将临床试验研究个透要高效很多。
3.该做的事情都是要同时进行的,哪一项落下都会得不偿失,现在放下一件过去投入很多精力的事情,就意味着以后要花更多的时间补回来,到时候势必会影响现在你“为之放弃一切”的事情,于是就恶性循环适得其反,永远也不会实现 “实质性的完美主义”;文献要看,书本上基础中的基础更要看,医学要搞、坚持已久的英语也要搞,学术要钻研、思想的提升、能力的培养更是关键。木桶的故事早就知道,哪一块板短了都不成,装不满一桶水也就倒不出一碗水。
以上三点正是我们常挂嘴边的 “远见”,也正是它带给我们 “坚定的信念”、“自信”、与“耐心”。“不必事必躬亲,而需志在千里”,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到达终点之前必然充满挑战,快到达终点之前更不能懈怠。不要有任何借口,所有问题都有思想上的根源;不要说自己很累,这样只能说明没有全力以赴,自己在浪费时间的时候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拼命。跟着自己的心灵,做自己必须做的,做自己喜欢做的。逼着自己面对挑战,过不去只能说明自己逼得不够,过不去也就无法实现梦想。
高中三年结束后,我总结失败的教训有三点 “懒惰,虚荣与懦弱”,可是却不知道这些人性的弱点源自何处,经过大学近两年的学习生活,我越来越发现人性的弱点是人人都有,可是让他们钻出来作恶总是有原因的,那就是“不恰当的思想”,再直白点说就是“正确的方法”。再回到文献翻译这件事情,其中的教训其实很简单:“带着问题上路”。这句话自从王老师高一教给我们到现在,我一直在思考,结合这件事我给出如下的解释。
首先该做的事情必须去做,这取决于你的目标,因为目标的完成是由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堆积而成的。然而不是每一件事从一开始你就会如鱼得水(正如这里所说的文献翻译),正是这种事情会让人觉得不安,因为‘害怕’,怕投入的精力不会有回报,而且其它自己已经摸到门路的事情会不会因此被耽误,正是这些个 ”害怕“ 构成了我之前所说的 “狭隘性完美主义”。然而,又正是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有难度的事情才是决定未来差距的关键所在,有句话说得好 “要想得到大多数人得不到的东西,就得做一些大多数人不会去做的事”。
那么如何坚持去做这些事情呢?当然是要有“正确的思想”!
1.所有的宏图伟业都是从最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开始的,正如这里“查单词,翻资料”,也正是有了这些基础,才能谈得上日后“大量阅读,观点总结”。
2.并不是每一件事情都要完美的准备才能去做,其实在做的初期就是一种准备;而且只有认真做了,才知道需要哪些准备,才不会做太多无关紧要的准备;这里翻译的文献中有很多关于临床试验的知识,我在看了以后去查不懂的东西,总比一开始就将临床试验研究个透要高效很多。
3.该做的事情都是要同时进行的,哪一项落下都会得不偿失,现在放下一件过去投入很多精力的事情,就意味着以后要花更多的时间补回来,到时候势必会影响现在你“为之放弃一切”的事情,于是就恶性循环适得其反,永远也不会实现 “实质性的完美主义”;文献要看,书本上基础中的基础更要看,医学要搞、坚持已久的英语也要搞,学术要钻研、思想的提升、能力的培养更是关键。木桶的故事早就知道,哪一块板短了都不成,装不满一桶水也就倒不出一碗水。
以上三点正是我们常挂嘴边的 “远见”,也正是它带给我们 “坚定的信念”、“自信”、与“耐心”。“不必事必躬亲,而需志在千里”,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到达终点之前必然充满挑战,快到达终点之前更不能懈怠。不要有任何借口,所有问题都有思想上的根源;不要说自己很累,这样只能说明没有全力以赴,自己在浪费时间的时候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在拼命。跟着自己的心灵,做自己必须做的,做自己喜欢做的。逼着自己面对挑战,过不去只能说明自己逼得不够,过不去也就无法实现梦想。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