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思考】想想十年后的自己
18岁之前,我是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那时我每天就在浙江艺术学校里跟着同学唱唱歌,跳跳舞。偶尔有导演来找我拍戏,我就会很兴奋地去拍,无论多小的角色。
如果没有老师跟我的那次谈话,那么也许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知道周迅是谁。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我谈话:“周迅,你能告诉我,你对于未来的打算吗?”
我愣住了。我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我如此严肃的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老师问我:“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吗?”我摇摇头。
老师笑了:“不满意的话证明你还有救。你现在就想想,十年以后你会是什么样?”
老师的话音很轻,但是落在我心里却变得很沉重。我脑海里顿时开始风起云涌。沉默许久,我看着老师的眼睛,忽然就很坚定地说:“我希望十年以后自己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
老师问我:“你确定了吗?”
我慢慢地咬紧着嘴唇回答:“Yes.”而且拉了很长的音。
老师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着算回来。十年以后,你28岁,那时你是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同时出了一张专辑。”
“那么你27岁的时候,除了接拍各种名导演的戏以外,一定还要有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25岁的时候,在演艺事业上你就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另外在音乐方面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23岁就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训练,包括音乐上和肢体上的。”
“20岁的时候就要开始作曲、作词。在演戏方面就要接拍大一点的角色了。”
老师的话说得很轻松,但是我却一阵恐惧。这样推下来,我应该马上着手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了,可是我现在却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想过,仍然为小丫鬟小舞女之类的角色沾沾自喜。我觉得有一种强大的压力忽然朝自己袭来。
老师平静地笑着说:“周迅,你是一棵好苗子,但是你对人生缺少规划,散漫而且混乱。我希望你能在空闲的时候,想想十年以后的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你确定了目标,那么希望你从现在就开始做。”
一年以后,我从艺校毕业了,老师的话从那天开始一直刻在了我的心底:想想十年后的自己。是的,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整个人都觉醒了。
从学校毕业后,我忙于接拍各种各样的影视剧。我始终记得,十年后我要做最成功的明星,所以对角色我开始很认真地筛选。后来我拍了《那时花开》,拍了《大明宫词》,我渐渐被大家接受,也慢慢地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2003年4月,恰好是老师和我谈话后的十周年,我不知道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我居然真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夏天》。
其实你和我一样。如果你能及时地问自己一句:“十年后我会怎么样?”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时刻想着十年后的自己,你会朝着自己的梦想越走越近。
人生需要经营,经营需要目光长远。这个道理并不深奥,可惜能做到的很少。人生不是一部机器,也不是按已经输入的既定程序运行的电脑,一些我们难以预料的人或事,会旁逸斜出于我们的故事中,最后的结局,往往不是我们最初希望的样子。可是即便如此,规划意识仍然相当重要。它能使人在纷杂的选择中依然充满目标感、笃定感,能集中精力去做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也许结果终非所愿,但我们依然可以接受,因为一段充实的时光已经刻入我们的生命印记,而且你要相信,生活终将不会亏待这样的人。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周迅”二字也许比题目更吸引人吧。不是专业作家,也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只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成长的经验而已,所以她的写作状态更为放松平和,语言流畅得就像山涧小溪一样,自有一份单纯朴素的魅力;老师的那番话,从28岁步步倒推,直逼“小富即安”的我,看似轻松,其实有招有式,颇有几分杀伤力,周迅的惰性和盲目就这样被杀得溃不成军了。其实有时读一读圈外人的文章,会让人从技巧的牛角尖里钻出来,发现写作也挺简单的。
来自:演员`周迅
如有冒犯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校园间(www.xiaoyuanjian.com)
Tags: 感悟思考
原文链接:http://www.xiaoyuanjian.com/archives/1339.html
如果没有老师跟我的那次谈话,那么也许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人知道周迅是谁。
那是1993年5月的一天,教我专业课的赵老师突然找我谈话:“周迅,你能告诉我,你对于未来的打算吗?”
我愣住了。我不明白老师怎么突然问我如此严肃的问题,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老师问我:“现在的生活你满意吗?”我摇摇头。
老师笑了:“不满意的话证明你还有救。你现在就想想,十年以后你会是什么样?”
老师的话音很轻,但是落在我心里却变得很沉重。我脑海里顿时开始风起云涌。沉默许久,我看着老师的眼睛,忽然就很坚定地说:“我希望十年以后自己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同时可以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
老师问我:“你确定了吗?”
我慢慢地咬紧着嘴唇回答:“Yes.”而且拉了很长的音。
老师接着说:“好,既然你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着算回来。十年以后,你28岁,那时你是一个红透半边天的大明星,同时出了一张专辑。”
“那么你27岁的时候,除了接拍各种名导演的戏以外,一定还要有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
“25岁的时候,在演艺事业上你就要不断进行学习和思考。另外在音乐方面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
“23岁就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和训练,包括音乐上和肢体上的。”
“20岁的时候就要开始作曲、作词。在演戏方面就要接拍大一点的角色了。”
老师的话说得很轻松,但是我却一阵恐惧。这样推下来,我应该马上着手为自己的理想做准备了,可是我现在却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没想过,仍然为小丫鬟小舞女之类的角色沾沾自喜。我觉得有一种强大的压力忽然朝自己袭来。
老师平静地笑着说:“周迅,你是一棵好苗子,但是你对人生缺少规划,散漫而且混乱。我希望你能在空闲的时候,想想十年以后的自己,到底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如果你确定了目标,那么希望你从现在就开始做。”
一年以后,我从艺校毕业了,老师的话从那天开始一直刻在了我的心底:想想十年后的自己。是的,当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整个人都觉醒了。
从学校毕业后,我忙于接拍各种各样的影视剧。我始终记得,十年后我要做最成功的明星,所以对角色我开始很认真地筛选。后来我拍了《那时花开》,拍了《大明宫词》,我渐渐被大家接受,也慢慢地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2003年4月,恰好是老师和我谈话后的十周年,我不知道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我居然真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夏天》。
其实你和我一样。如果你能及时地问自己一句:“十年后我会怎么样?”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时刻想着十年后的自己,你会朝着自己的梦想越走越近。
人生需要经营,经营需要目光长远。这个道理并不深奥,可惜能做到的很少。人生不是一部机器,也不是按已经输入的既定程序运行的电脑,一些我们难以预料的人或事,会旁逸斜出于我们的故事中,最后的结局,往往不是我们最初希望的样子。可是即便如此,规划意识仍然相当重要。它能使人在纷杂的选择中依然充满目标感、笃定感,能集中精力去做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也许结果终非所愿,但我们依然可以接受,因为一段充实的时光已经刻入我们的生命印记,而且你要相信,生活终将不会亏待这样的人。
这篇文章浅显易懂,“周迅”二字也许比题目更吸引人吧。不是专业作家,也不是为了作文而作文,只是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成长的经验而已,所以她的写作状态更为放松平和,语言流畅得就像山涧小溪一样,自有一份单纯朴素的魅力;老师的那番话,从28岁步步倒推,直逼“小富即安”的我,看似轻松,其实有招有式,颇有几分杀伤力,周迅的惰性和盲目就这样被杀得溃不成军了。其实有时读一读圈外人的文章,会让人从技巧的牛角尖里钻出来,发现写作也挺简单的。
来自:演员`周迅
如有冒犯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校园间(www.xiaoyuanjian.com)
Tags: 感悟思考
原文链接:http://www.xiaoyuanjian.com/archives/1339.html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