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致弗格森爵士
——我曾经有一个梦想,亲身到老特拉福特观看一场由弗格森亲自指挥的足球赛。人世间有许许多多的梦想等你去实现,只是这一个,注定实现不了了。
听到媒体风声后的24个小时又46分钟,我同往常一样坐在车子里和驾驶员小廖有一句没有句的聊着天,或许是堵车的烦闷让我不由自主的打开手机,看到的,却是伦敦时间上午10点的那则消息,之前不当回事的风传,被证实了。
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当今世界最伟大的足球教练,通过曼彻斯特联队官方网站向世界宣布,本赛季结束后正式退休。
第一个感觉,震惊,随后的感觉,阵痛。足球圈子以外的人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什么特别的时刻,而对足球圈内人特别是英国足球界,这一刻,不言自明,这种情感,不言自明——一定是史无前例的震撼!而对曼联球迷,这个掌舵了27年的教头的离去,无异于——悲戚。
昨日听到英国媒体爆出爵爷可能退休的消息时,不过把它当作已经发达到无孔不入的英国媒体又一次捕风捉影式的扯淡,抑或只是爵爷为了迫使吝啬的球队老板格雷泽在新赛季加大转会投入而演出的一场逼宫。假设可以有很多种,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既然是,弗格森真的要退休了!这怎么可能?这到底又是为何?无法想象像他那样一个对荣誉和胜利永远充满斗志和饥渴的战士为何会在这样一个时刻毫无征兆地作出这个让曼联球迷终生铭记的决定。犹记本月曼联以巨大的积分优势提前四轮夺得球队历史上第二十个英超冠军时,老爷子说这仿佛令他年轻了十岁,并雄心勃勃地对媒体谈起了下赛季曼联的转会计划……那一刻,人们看到的是他们熟悉的那个运筹帷幄永不言退的弗爵爷,而这一刻,人们感到的是意外和陌生。不愿意接受的事情,终究是来了。
我沉默了,我是一个很少流露出内心情感的人,沉默,就是最大的哀伤。突然间我明白了当年听闻毛主席去世时爷爷失声痛哭的原因——失去精神偶后的巨大不安与绝望感。车窗外呼啸的车声、刺耳的鸣笛声、突突的马达声、鼎沸的路人声……一瞬间似乎所有的声音都归于寂静。这没有尽头的寂静,恍惚间将人带回永远也回不去的记忆中。
1986年11月,弗格森成为曼联队主帅,他执教曼联的时间几乎和我们这代人的年龄一样,这段生涯,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27年,49个冠军。看足球的人就知道,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指教同一支世界顶级球队并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这个数据是很多出色的教练三辈子都不可能完成的。仅成绩而言,他就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更不要说他充满争议的传奇一生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可以断言,再不会有第二个弗格森。
记忆回到2000年欧洲杯,那场经典的英葡大战在北京时间中午举行,本只想看到2点去上学的我,因为它的精彩和跌宕起伏断然决定——逃了下午第一节课。那场比赛后,除了已经名声鹊起的贝克汉姆和菲戈,我深深记住了几个名字:保罗斯科尔斯、加里内维尔、尼基巴特。我发现,这些名字都来自同一个足球俱乐部——曼彻斯特联队。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时代,通过种种渠道对这支的深入了解,我爱上了红魔,也认识了时年59岁的弗格森,那时刚率领曼联夺得史无前例三冠王而被英国王室封为爵士弗格森被人们亲切的成为:弗爵爷。13岁的我,开始了13年的追随。13年后,昔日懵懂少年成了今日向大叔迈进的青年,不变的是一直的感性与执着。而爵爷还是爵爷,只是荣誉簿上又多了很多冠军,只是褐色的头发已变得苍白。13年后,但他决定离去时,他陪伴我的,正好是我现有生命的一半旅程,似是冥冥。
曼联是一支拥有光荣历史的百年球队,但弗格森的到来为这个百年老店注入了新的活力,爵爷用27年开启了英伦的曼联时代,也是属于他的年代。他带给足球的,不仅仅是无数华丽的数据和荣誉,更是一种忠诚与坚毅——27年的坚守和经营;一种管理学上的奇迹——长时期掌管一支顶级球队并获得垄断性成功;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你可以暂时击败我当我绝不会服输”;一种永无止境的信念——从不满足于既有成就不断与时俱进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弗格森的成功已经超越了作为单纯足球教练的成就,在场上,他是球员们的精神领袖和主帅;而在场外,他是弟子们的师长、父亲;在管理界,他是经典案例;在体育界,他是教父和传奇。他为曼联和足球注入了一种灵魂,也就是《亮剑》中李云龙所谓的一支队伍的气质。所以我们看到,坎通纳走了,贝克汉姆走了,基恩走了,C罗走了,甚至连俱乐部老板都换了,而曼联王朝依然统治英伦。因为所有的人都明白,无论怎样流水落花的人事变迁,只要弗格森在,曼联就永远是霸主。所以无论哪位巨星的离开,球迷们至多只会遗憾,只有当他们的教父弗格森宣布离去时,人们才感到无限的彷徨和不安。没有了弗格森的曼联还会是那支无往不利的红魔吗?或许这一切只有等他真正离去后时间才能给我们答案。而现在,我只能怀着不能接受和不敢相信的巨大失落深情地怀念最近几年来那些有关弗格森的历历在目的日子—— 一个个莫名其妙的刻骨感动:
2008年,当球队时隔9年再获欧冠时,66岁的爵爷难掩狂喜,天真如孩童一般的跳进庆祝队伍,和他那些孙子辈的球员嬉戏打闹。那一刻,他达到了一个人生新的高度,那一刻,他却只是一个钟爱糖果而又得到了最大那个棒棒糖的孩子,一个纯粹的人。
2010年,球队当家球星,爵爷悉心培养多年的鲁尼拒绝与曼联续约并爆出转会传闻,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及此时,68岁的弗格森眼中噙着泪水——当自己视为儿子并付出所有爱的孩子闹着要离家出走时,做父亲的流露出巨大的沮丧和伤心。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看见弗格森的眼泪。失败时,受挫时,他坚强无比,只是当涉及感情,老人无法抑制的动容了。他就是这样一个至诚至真的热血汉子。
2011年,温布利大球场,欧冠决赛。弗格森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执教生涯的欧冠“帽子戏法”,而达到这一高度的,历史上也只有70年代利物浦传奇教头佩斯利。然而,当时的曼联对面的是被誉为“宇宙队”的史上最强巴塞罗那,最终饮恨输给了那支“只有时间才能击败”的球队。比赛中,摄像机镜头捕捉到了69岁弗格森的双手,老人紧握的双拳在难以抑制的颤抖——人们从那颤抖的铁拳中看到的是激情,看到的是愤恨,看到的是不甘,看到的是高昂的灵魂。让人唏嘘,令人不忍,令人动容。一个金70的老人,为何还要承受那么多?答案是:勇敢的心、不屈的意志。
同年,为纪念弗格森执教红魔25周年银禧,曼联俱乐部正式将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中最气势恢宏的北看台命名为“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看台”,即将年满七旬的老爵爷历经25载春秋为曼联建立的伟大功勋,被永远铭刻在“梦剧场”之上。在看台揭幕仪式上,爵爷深情地感觉球迷的支持,我以为他会落泪,当他没有,如此的淡然,如此的轻描淡写。像是一个百战而归的将军,早已淡却功与名……
手机铃声把我的思绪带回到车窗内,眼前看到的尽是这个城市因不断修路挖得千疮百孔的路面和因大兴房地产而尘土飞扬的天空,现实总是那么令人失望。我淡淡问友人:
“你知道弗格森宣布退休了吗?”
“说的谁?”
“你在曼彻斯特待了那么多年竟然不知道他?”
“哦,曼联主帅是吧。”
“哦。”
生活的原貌是艰辛,在现实中很少有人会去关心一个英国老头退休的事儿,哪怕这事上了新闻联播。多数人早已不看新闻联播了,也许只有房价、股价、工资、职称、美色和草泥马才能激发都市人的窥探欲望。现实就是这么踏实而无聊,而理想对于大部分中国人,也只能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般的一声叹息。又或许,我们本不用如此矫情,就像对于我,弗格森不过如同一个幼时熟知的老爷爷,在你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了你很多的快乐、激励和启示。只是突然有一天,他平静地和你告别,告诉你以后很难再相见了。这样的老爷爷,每个人生命中都会藏着一个。已足够。
二十多年前,刚刚上任的少帅弗格森曾放言“要把他妈的利物浦从王座上拉下来。”这在当时被世人视为是吹牛逼。而现在,他实现了自己吹出的牛逼。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说过:“弗格森爵士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而他的付出也收到了回报。 ”今天的弗格森,71岁,一颗安着心脏起搏器却如此的强悍又年轻的心,恰是理想和奋斗符号。
时间定格在1986年11月6月,谁也想不到,那是一个伟大教练传奇开启的日子。
听到媒体风声后的24个小时又46分钟,我同往常一样坐在车子里和驾驶员小廖有一句没有句的聊着天,或许是堵车的烦闷让我不由自主的打开手机,看到的,却是伦敦时间上午10点的那则消息,之前不当回事的风传,被证实了。
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当今世界最伟大的足球教练,通过曼彻斯特联队官方网站向世界宣布,本赛季结束后正式退休。
第一个感觉,震惊,随后的感觉,阵痛。足球圈子以外的人不会觉得这是一个什么特别的时刻,而对足球圈内人特别是英国足球界,这一刻,不言自明,这种情感,不言自明——一定是史无前例的震撼!而对曼联球迷,这个掌舵了27年的教头的离去,无异于——悲戚。
昨日听到英国媒体爆出爵爷可能退休的消息时,不过把它当作已经发达到无孔不入的英国媒体又一次捕风捉影式的扯淡,抑或只是爵爷为了迫使吝啬的球队老板格雷泽在新赛季加大转会投入而演出的一场逼宫。假设可以有很多种,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既然是,弗格森真的要退休了!这怎么可能?这到底又是为何?无法想象像他那样一个对荣誉和胜利永远充满斗志和饥渴的战士为何会在这样一个时刻毫无征兆地作出这个让曼联球迷终生铭记的决定。犹记本月曼联以巨大的积分优势提前四轮夺得球队历史上第二十个英超冠军时,老爷子说这仿佛令他年轻了十岁,并雄心勃勃地对媒体谈起了下赛季曼联的转会计划……那一刻,人们看到的是他们熟悉的那个运筹帷幄永不言退的弗爵爷,而这一刻,人们感到的是意外和陌生。不愿意接受的事情,终究是来了。
我沉默了,我是一个很少流露出内心情感的人,沉默,就是最大的哀伤。突然间我明白了当年听闻毛主席去世时爷爷失声痛哭的原因——失去精神偶后的巨大不安与绝望感。车窗外呼啸的车声、刺耳的鸣笛声、突突的马达声、鼎沸的路人声……一瞬间似乎所有的声音都归于寂静。这没有尽头的寂静,恍惚间将人带回永远也回不去的记忆中。
1986年11月,弗格森成为曼联队主帅,他执教曼联的时间几乎和我们这代人的年龄一样,这段生涯,用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27年,49个冠军。看足球的人就知道,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指教同一支世界顶级球队并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这个数据是很多出色的教练三辈子都不可能完成的。仅成绩而言,他就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更不要说他充满争议的传奇一生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可以断言,再不会有第二个弗格森。
记忆回到2000年欧洲杯,那场经典的英葡大战在北京时间中午举行,本只想看到2点去上学的我,因为它的精彩和跌宕起伏断然决定——逃了下午第一节课。那场比赛后,除了已经名声鹊起的贝克汉姆和菲戈,我深深记住了几个名字:保罗斯科尔斯、加里内维尔、尼基巴特。我发现,这些名字都来自同一个足球俱乐部——曼彻斯特联队。在那个网络并不发达的时代,通过种种渠道对这支的深入了解,我爱上了红魔,也认识了时年59岁的弗格森,那时刚率领曼联夺得史无前例三冠王而被英国王室封为爵士弗格森被人们亲切的成为:弗爵爷。13岁的我,开始了13年的追随。13年后,昔日懵懂少年成了今日向大叔迈进的青年,不变的是一直的感性与执着。而爵爷还是爵爷,只是荣誉簿上又多了很多冠军,只是褐色的头发已变得苍白。13年后,但他决定离去时,他陪伴我的,正好是我现有生命的一半旅程,似是冥冥。
曼联是一支拥有光荣历史的百年球队,但弗格森的到来为这个百年老店注入了新的活力,爵爷用27年开启了英伦的曼联时代,也是属于他的年代。他带给足球的,不仅仅是无数华丽的数据和荣誉,更是一种忠诚与坚毅——27年的坚守和经营;一种管理学上的奇迹——长时期掌管一支顶级球队并获得垄断性成功;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你可以暂时击败我当我绝不会服输”;一种永无止境的信念——从不满足于既有成就不断与时俱进开创属于自己的时代……弗格森的成功已经超越了作为单纯足球教练的成就,在场上,他是球员们的精神领袖和主帅;而在场外,他是弟子们的师长、父亲;在管理界,他是经典案例;在体育界,他是教父和传奇。他为曼联和足球注入了一种灵魂,也就是《亮剑》中李云龙所谓的一支队伍的气质。所以我们看到,坎通纳走了,贝克汉姆走了,基恩走了,C罗走了,甚至连俱乐部老板都换了,而曼联王朝依然统治英伦。因为所有的人都明白,无论怎样流水落花的人事变迁,只要弗格森在,曼联就永远是霸主。所以无论哪位巨星的离开,球迷们至多只会遗憾,只有当他们的教父弗格森宣布离去时,人们才感到无限的彷徨和不安。没有了弗格森的曼联还会是那支无往不利的红魔吗?或许这一切只有等他真正离去后时间才能给我们答案。而现在,我只能怀着不能接受和不敢相信的巨大失落深情地怀念最近几年来那些有关弗格森的历历在目的日子—— 一个个莫名其妙的刻骨感动:
2008年,当球队时隔9年再获欧冠时,66岁的爵爷难掩狂喜,天真如孩童一般的跳进庆祝队伍,和他那些孙子辈的球员嬉戏打闹。那一刻,他达到了一个人生新的高度,那一刻,他却只是一个钟爱糖果而又得到了最大那个棒棒糖的孩子,一个纯粹的人。
2010年,球队当家球星,爵爷悉心培养多年的鲁尼拒绝与曼联续约并爆出转会传闻,新闻发布会上,当记者问及此时,68岁的弗格森眼中噙着泪水——当自己视为儿子并付出所有爱的孩子闹着要离家出走时,做父亲的流露出巨大的沮丧和伤心。这也是我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看见弗格森的眼泪。失败时,受挫时,他坚强无比,只是当涉及感情,老人无法抑制的动容了。他就是这样一个至诚至真的热血汉子。
2011年,温布利大球场,欧冠决赛。弗格森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执教生涯的欧冠“帽子戏法”,而达到这一高度的,历史上也只有70年代利物浦传奇教头佩斯利。然而,当时的曼联对面的是被誉为“宇宙队”的史上最强巴塞罗那,最终饮恨输给了那支“只有时间才能击败”的球队。比赛中,摄像机镜头捕捉到了69岁弗格森的双手,老人紧握的双拳在难以抑制的颤抖——人们从那颤抖的铁拳中看到的是激情,看到的是愤恨,看到的是不甘,看到的是高昂的灵魂。让人唏嘘,令人不忍,令人动容。一个金70的老人,为何还要承受那么多?答案是:勇敢的心、不屈的意志。
同年,为纪念弗格森执教红魔25周年银禧,曼联俱乐部正式将主场老特拉福德球场中最气势恢宏的北看台命名为“阿历克斯-弗格森爵士看台”,即将年满七旬的老爵爷历经25载春秋为曼联建立的伟大功勋,被永远铭刻在“梦剧场”之上。在看台揭幕仪式上,爵爷深情地感觉球迷的支持,我以为他会落泪,当他没有,如此的淡然,如此的轻描淡写。像是一个百战而归的将军,早已淡却功与名……
手机铃声把我的思绪带回到车窗内,眼前看到的尽是这个城市因不断修路挖得千疮百孔的路面和因大兴房地产而尘土飞扬的天空,现实总是那么令人失望。我淡淡问友人:
“你知道弗格森宣布退休了吗?”
“说的谁?”
“你在曼彻斯特待了那么多年竟然不知道他?”
“哦,曼联主帅是吧。”
“哦。”
生活的原貌是艰辛,在现实中很少有人会去关心一个英国老头退休的事儿,哪怕这事上了新闻联播。多数人早已不看新闻联播了,也许只有房价、股价、工资、职称、美色和草泥马才能激发都市人的窥探欲望。现实就是这么踏实而无聊,而理想对于大部分中国人,也只能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一般的一声叹息。又或许,我们本不用如此矫情,就像对于我,弗格森不过如同一个幼时熟知的老爷爷,在你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了你很多的快乐、激励和启示。只是突然有一天,他平静地和你告别,告诉你以后很难再相见了。这样的老爷爷,每个人生命中都会藏着一个。已足够。
二十多年前,刚刚上任的少帅弗格森曾放言“要把他妈的利物浦从王座上拉下来。”这在当时被世人视为是吹牛逼。而现在,他实现了自己吹出的牛逼。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说过:“弗格森爵士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而他的付出也收到了回报。 ”今天的弗格森,71岁,一颗安着心脏起搏器却如此的强悍又年轻的心,恰是理想和奋斗符号。
时间定格在1986年11月6月,谁也想不到,那是一个伟大教练传奇开启的日子。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