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流水帐
day 1
早上八点,火车到西安站。
和武汉一样,西安周边有三个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咸阳站。顾名思义,北站在西安的偏北位置,咸阳在……咸阳。为什么我要把咸阳站也算进西安呢?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西安的机场叫咸阳机场。
而和每座我们喜闻乐见的火车站一样,这里的站前广场也是浮躁喧嚣人声鼎沸。各种贩卖的有,拉你去廉价住宿的有,拉你去兵马俑的有,席地而坐等车打牌的有,把自己包在一堆破布中不知道在此睡了多久的有,目的不明东张西望的逗留者也有。
在出站口前的广场上晃了几圈,注意到了一条长得很离谱的队,没有一百米也有七八十米吧。我当时木有多想,继续踱来踱去观察各个角落的行情。直到研究了一下广场前各路公交的停站地图,才发现那就是我要排的队——去往某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游5。于是我站到了队尾。
如果你可以点开上面的大图,看到被左边那辆白色的面包车挡住了一半的大车,那么没错,就是那个车。
早上八点钟的太阳,热烈得像让人难以直视的爱。这时我沮丧地意识到忘带墨镜了。啊,这就是冲动的惩罚。
四十分钟后,终于轮到我上车。一路往东北,一个多小时,一觉睡到底。其实多数人都在中间的骊山/华清池站下了车。但这并不在我的计划范围内(我知道,计划是个保守而无聊的东西)。
三个大坑就不用赘述了。如果你明白历史这门科目曾经伤我有多深,也许你就能体会出在历史课本重现眼前时,我心中的那些酸楚与感慨。
看完三个大坑,研究了一下门票,发现还可以坐摆渡车去一个叫秦始皇帝陵的地方。于是在十二点的太阳下慢慢挪过去了。找不到电瓶车的影子,一路都是晒着太阳笔直往前的路。我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快要虚脱了。路标指示旁边就是陪葬坑。
我循着箭头走到那排树背后一看——
我深感累觉不爱,再也顾不上前方有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东西,拔腿就往回走。
还好回城里的游5竟然没有人排队。
其实后来在青旅遇到的一个姑娘告诉我,后面还是有博物馆类似物可以看的。但是如果当时的我走到最后,也许我就直接陪葬去了。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1.一定要做好应对阳光的充足准备。2.一定要看准时机坐电瓶车。我在兵马俑那儿坐了电瓶车,在这边没坐。这是错误的选择。
在火车站直接公交到了南门附近的青旅。叫湘子门。特别推荐一下,保洁做得特别好,保洁的阿姨也会灰常nice。
洗了个澡,等手机充电的时候开始写明信片。写着写着肚子饿极,晃出去走了两条街,就着冰峰汽水吃了一大碗biangbiang面,简直好吃到要流泪。
此时下午五点。按照计划,我应该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去大雁塔前看音乐喷泉。我回到房里,睡了一觉,直到对床下铺的姑娘A回来了。她的银行卡丢了,在忙着给银行打电话挂失。
我安慰了她两句,一不小心睡着了,再醒来时她已不知去了哪儿。我呆坐了一会儿,意识到可能错过了看音乐喷泉的时间。这时下铺B进来了,而我又饿了,就继续出去晃悠。吃了魏家的麻酱凉皮(南瓜粥好好喝!),沿着城墙走了一段,往南门正对面的钟楼方向走了一段。城墙夜景超级漂亮,但是我忘带相机出来,也就没有买票上去。
后来我回了房间,对床上铺的姑娘C也回来了,坐在我下铺的床上。她和B都是辽宁某中学的老师,B教生物,她教舞蹈。她们在这里已经玩了近一周,明天就要回沈阳。
C是个很可爱且健谈的女孩,比我大一岁。不知不觉就拉着我聊到了十二点,上了床之后还是继续在聊。她一边说话,一边各种压腿,最后以一种身体在床上,腿与身体垂直、贴在墙上的姿势,睡着了。
day 2
早上C起得最早。我起来后在房间晃悠,她问我:
“你今天想去哪儿?”
“我现在想吃东西。”
“那……我们去哪里吃?”
于是我就以这种含蓄的方式被邀请加入了她们。
在C的建议下,我们决定去一条叫“粉巷”的路上吃东西。当我看到路牌的时候我发现,这不就是昨天我吃biangbiang面的地方么……
通过大众点评的辅助,我们锁定了一家老X家XXXX(原谅我贫穷的记忆),因为有人给我推荐过一个叫水盆羊肉的东西,而这家的菜单上有。
我们刚一坐定,大妈便豪爽地走过来:“来几碗?三碗吧?”
“啥?”
“汤!胡辣汤!”
“只有这个了?”
“嗯。”
于是我们开始默默地喝汤。味道很神奇,麻麻的感觉,但是又忍不住让人想喝下去。
汤毕,我:“我们……再去找点东西吃吧?”
于是进了马路对面的春发生。这家店以各种葫芦头泡馍而出名。我们以午饭的标准,又吃了一顿。
注:其实在这顿饭吃完之前,我都不知道葫芦头是什么。
填饱了肚子,我们慢慢走过书院街,在碑林门口分别——我要去碑林避暑,她们要在走之前上城墙曝晒,之后就取行李去机场了。
碑林里的游客远没有坑里多。我不懂字。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字都很好看,只有这一个让我有点困惑。
不管怎么说,我在碑林里挨过了正午的太阳,然后去了钟楼,旁边的回民街。
回民街的路口居然有十块一杯的鲜榨果汁,这非常相似于台湾的价格让我欣喜地买了一杯。孰料这一杯又填饱了本来就并不饥饿的肚子。接下来的一路,我边走边看着路边的各种食物,暗暗决定,往回走的时候再来消灭你们。
就在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发现路边竟然有一扇买票才能进的门。门上高挂“榜眼及第”匾一块。这个地方学名叫北院门144号民居,曾经的主子叫高岳崧。我觉得,这里最有看头的,是某个缠满蜘蛛网的角落里的一群八哥。它们你一言我一语,你好和再见齐飞,你真漂亮共万事如意一色,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叽叽喳喳不知疲倦。
我因此产生了一种穿越感,并呆愣了十秒钟。
在这充满荒原气息和封建时代风情的背景中,一件伟大的现代化产物——手机唤醒了我。
C姑娘微信我,说受同事之托要来回民街买肉。于是我们再次相见,并且得以合影留念。
买完肉后,她回头去找在星巴克休息的B,我则终于开始在回民街进食——镜糕,柿子饼,老米家羊肉泡馍。撑死了。
吃罢,我回到南门,上了城墙。此时夕阳西下,事不宜迟,给老妈发了一张城楼前的自拍后,我租了一辆单车,挎着沉重的装着单反的包,一路向西,逆时针开始了逐日的旅程。
从日薄西山到万家灯火,也不过是这短短的一段旅程。
当时的具体感想,引用我的微博,是介个样子滴。
“为了不辱母校的自行车传统,我毅然骑车绕了城墙一整圈,耗时八十分钟。在北门拍照留念都尼玛只能把相机放地上自拍…中途不断看到男生在前蹬车女生在后面纹丝不动兜风的场景,幼小的心灵一次次受到打击。不过一路下来的千千万万个坑让我觉得,如果我是个男的,我的蛋大概已经碎了一万次了。”
在我骑到大概还有四分之一路程的时候,我在一个下坡减速,这时一辆双人自行车迎面而来,女的问,姑娘,前面还要骑多久啊?
我问:你们从哪个门来?
他们:南门!
我:哦,还有一个小时。
然后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从坡上滑了下去。
要直截了当地形容我这骑完这一圈的感觉,那大概还是,爽翻了。步行五分钟回了房间,三位新室友都已经来到。一位来自江苏,和我一样一个人在这边玩;一位来自武汉,和一个男同学打算之后去兰州、西宁、西藏、尼泊尔;一位来自湖南,已经在这家青旅住了半个月,五一假期回家去,现在又来了——她在这里学做咖啡。
当晚,我做了一个关于大姨妈的梦。
day 3
早上,大姨妈真的来了。
但我还是按计划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租了一个讲解器,在里面晃了四个多小时。
附近的翠华路上,有家张记肉夹馍。好吃得我又要流泪了。而且,别处的冰峰汽水都是两块,这里只要一块五。
虽然计划是晚上去看音乐喷泉,并且博物馆离大雁塔只有一两站路远,我还是趁着下午的时间,回去洗了个澡,打了个盹。
夜色中,我坐在了大雁塔北广场喷泉的正前方。我的前面只有水池。我很为这个位置而沾沾自喜。
只是我也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此刻我揣在包里的是一个不会发光的kindle,而不是相机。
八点半,喷泉正式开始。一曲接一曲中,喷泉的动态和音乐的节奏很和谐。
其实,开始了一分钟之后,我们这些坐在最前面的人,就因为一阵从天而降的水珠而立马退散了三米。
看了十分钟,我便失去了兴趣——这一会儿卡门一会儿爱我中华一会儿茉莉花的混搭风,实在让人接受不能。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想上厕所了。
这一天都是阴天,没有之前两天那么燥热。大雁塔周边的商业开发很完善,道路则依然非常适合散步。
回到青旅的房间,昨晚的武汉女生今早走了,新进来的是……一位46岁的大妈。
大妈是个很潮的上海人,抱着一颗想走遍世界的心,已经走过了大部分的中国和东南亚。她说下一个目标是欧洲。
我们互相推荐了一下已经吃过的好吃的(于是我得知了一家叫德发长的饺子店)。然后我附和着大妈和要早起上课的咖啡女的节奏,也睡下了。
day 4
上午悠哉地洗了个澡,收拾好东西,退房。没有和谁说再见,因为那时屋里没人。
然后也懒得存包,直接背着所有东西去了大雁塔。虽然知道上去之后会失望,但我也并不希望出现念念不忘之后的回响。既然有时间,就直接去了却这桩计划。
其实大雁塔是在大慈恩寺遗址公园里。所以要上塔的话,要先买公园的票,走到塔下,再买塔的票。
除了一个舍利子,塔里实在是乏善可陈。塔共七层,每上一层,你会看到四个方向各有一个简陋的观景口。
于是,我终于可以心满意足地离去,在钟楼吃了德发长的饺子。
尔后,在星巴克给手机充好电,坐到傍晚,去火车站。
再见,西安。
早上八点,火车到西安站。
和武汉一样,西安周边有三个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咸阳站。顾名思义,北站在西安的偏北位置,咸阳在……咸阳。为什么我要把咸阳站也算进西安呢?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西安的机场叫咸阳机场。
![]() |
如图,红色的框是古城墙。一出西安站,就能看到这久仰的古迹。 |
而和每座我们喜闻乐见的火车站一样,这里的站前广场也是浮躁喧嚣人声鼎沸。各种贩卖的有,拉你去廉价住宿的有,拉你去兵马俑的有,席地而坐等车打牌的有,把自己包在一堆破布中不知道在此睡了多久的有,目的不明东张西望的逗留者也有。
在出站口前的广场上晃了几圈,注意到了一条长得很离谱的队,没有一百米也有七八十米吧。我当时木有多想,继续踱来踱去观察各个角落的行情。直到研究了一下广场前各路公交的停站地图,才发现那就是我要排的队——去往某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游5。于是我站到了队尾。
![]() |
如果你可以点开上面的大图,看到被左边那辆白色的面包车挡住了一半的大车,那么没错,就是那个车。
早上八点钟的太阳,热烈得像让人难以直视的爱。这时我沮丧地意识到忘带墨镜了。啊,这就是冲动的惩罚。
四十分钟后,终于轮到我上车。一路往东北,一个多小时,一觉睡到底。其实多数人都在中间的骊山/华清池站下了车。但这并不在我的计划范围内(我知道,计划是个保守而无聊的东西)。
三个大坑就不用赘述了。如果你明白历史这门科目曾经伤我有多深,也许你就能体会出在历史课本重现眼前时,我心中的那些酸楚与感慨。
看完三个大坑,研究了一下门票,发现还可以坐摆渡车去一个叫秦始皇帝陵的地方。于是在十二点的太阳下慢慢挪过去了。找不到电瓶车的影子,一路都是晒着太阳笔直往前的路。我走了大约二十分钟,快要虚脱了。路标指示旁边就是陪葬坑。
我循着箭头走到那排树背后一看——
![]() |
那块碑上,冷冷地写着“陪葬坑”三个大字。 |
我深感累觉不爱,再也顾不上前方有没有什么值得看的东西,拔腿就往回走。
还好回城里的游5竟然没有人排队。
其实后来在青旅遇到的一个姑娘告诉我,后面还是有博物馆类似物可以看的。但是如果当时的我走到最后,也许我就直接陪葬去了。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1.一定要做好应对阳光的充足准备。2.一定要看准时机坐电瓶车。我在兵马俑那儿坐了电瓶车,在这边没坐。这是错误的选择。
在火车站直接公交到了南门附近的青旅。叫湘子门。特别推荐一下,保洁做得特别好,保洁的阿姨也会灰常nice。
洗了个澡,等手机充电的时候开始写明信片。写着写着肚子饿极,晃出去走了两条街,就着冰峰汽水吃了一大碗biangbiang面,简直好吃到要流泪。
![]() |
三合一biangbiang面 |
此时下午五点。按照计划,我应该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去大雁塔前看音乐喷泉。我回到房里,睡了一觉,直到对床下铺的姑娘A回来了。她的银行卡丢了,在忙着给银行打电话挂失。
我安慰了她两句,一不小心睡着了,再醒来时她已不知去了哪儿。我呆坐了一会儿,意识到可能错过了看音乐喷泉的时间。这时下铺B进来了,而我又饿了,就继续出去晃悠。吃了魏家的麻酱凉皮(南瓜粥好好喝!),沿着城墙走了一段,往南门正对面的钟楼方向走了一段。城墙夜景超级漂亮,但是我忘带相机出来,也就没有买票上去。
![]() |
南门(永宁门) |
后来我回了房间,对床上铺的姑娘C也回来了,坐在我下铺的床上。她和B都是辽宁某中学的老师,B教生物,她教舞蹈。她们在这里已经玩了近一周,明天就要回沈阳。
C是个很可爱且健谈的女孩,比我大一岁。不知不觉就拉着我聊到了十二点,上了床之后还是继续在聊。她一边说话,一边各种压腿,最后以一种身体在床上,腿与身体垂直、贴在墙上的姿势,睡着了。
day 2
早上C起得最早。我起来后在房间晃悠,她问我:
“你今天想去哪儿?”
“我现在想吃东西。”
“那……我们去哪里吃?”
于是我就以这种含蓄的方式被邀请加入了她们。
在C的建议下,我们决定去一条叫“粉巷”的路上吃东西。当我看到路牌的时候我发现,这不就是昨天我吃biangbiang面的地方么……
通过大众点评的辅助,我们锁定了一家老X家XXXX(原谅我贫穷的记忆),因为有人给我推荐过一个叫水盆羊肉的东西,而这家的菜单上有。
我们刚一坐定,大妈便豪爽地走过来:“来几碗?三碗吧?”
“啥?”
“汤!胡辣汤!”
“只有这个了?”
“嗯。”
于是我们开始默默地喝汤。味道很神奇,麻麻的感觉,但是又忍不住让人想喝下去。
汤毕,我:“我们……再去找点东西吃吧?”
于是进了马路对面的春发生。这家店以各种葫芦头泡馍而出名。我们以午饭的标准,又吃了一顿。
![]() |
自己撕的馍。。 |
![]() |
加工后是这样。 |
注:其实在这顿饭吃完之前,我都不知道葫芦头是什么。
填饱了肚子,我们慢慢走过书院街,在碑林门口分别——我要去碑林避暑,她们要在走之前上城墙曝晒,之后就取行李去机场了。
![]() |
碑林里的游客远没有坑里多。我不懂字。在我看来,大多数的字都很好看,只有这一个让我有点困惑。
![]() |
这是一个叫左宗棠的人写的。 |
不管怎么说,我在碑林里挨过了正午的太阳,然后去了钟楼,旁边的回民街。
回民街的路口居然有十块一杯的鲜榨果汁,这非常相似于台湾的价格让我欣喜地买了一杯。孰料这一杯又填饱了本来就并不饥饿的肚子。接下来的一路,我边走边看着路边的各种食物,暗暗决定,往回走的时候再来消灭你们。
就在快要走到尽头的时候,发现路边竟然有一扇买票才能进的门。门上高挂“榜眼及第”匾一块。这个地方学名叫北院门144号民居,曾经的主子叫高岳崧。我觉得,这里最有看头的,是某个缠满蜘蛛网的角落里的一群八哥。它们你一言我一语,你好和再见齐飞,你真漂亮共万事如意一色,吐字清晰发音标准,叽叽喳喳不知疲倦。
我因此产生了一种穿越感,并呆愣了十秒钟。
![]() |
这,并不是全部。全部有5只。 |
在这充满荒原气息和封建时代风情的背景中,一件伟大的现代化产物——手机唤醒了我。
C姑娘微信我,说受同事之托要来回民街买肉。于是我们再次相见,并且得以合影留念。
![]() |
买完肉后,她回头去找在星巴克休息的B,我则终于开始在回民街进食——镜糕,柿子饼,老米家羊肉泡馍。撑死了。
吃罢,我回到南门,上了城墙。此时夕阳西下,事不宜迟,给老妈发了一张城楼前的自拍后,我租了一辆单车,挎着沉重的装着单反的包,一路向西,逆时针开始了逐日的旅程。
从日薄西山到万家灯火,也不过是这短短的一段旅程。
当时的具体感想,引用我的微博,是介个样子滴。
“为了不辱母校的自行车传统,我毅然骑车绕了城墙一整圈,耗时八十分钟。在北门拍照留念都尼玛只能把相机放地上自拍…中途不断看到男生在前蹬车女生在后面纹丝不动兜风的场景,幼小的心灵一次次受到打击。不过一路下来的千千万万个坑让我觉得,如果我是个男的,我的蛋大概已经碎了一万次了。”
![]() |
相机放在地上的自拍是介个样子滴 |
在我骑到大概还有四分之一路程的时候,我在一个下坡减速,这时一辆双人自行车迎面而来,女的问,姑娘,前面还要骑多久啊?
我问:你们从哪个门来?
他们:南门!
我:哦,还有一个小时。
然后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从坡上滑了下去。
要直截了当地形容我这骑完这一圈的感觉,那大概还是,爽翻了。步行五分钟回了房间,三位新室友都已经来到。一位来自江苏,和我一样一个人在这边玩;一位来自武汉,和一个男同学打算之后去兰州、西宁、西藏、尼泊尔;一位来自湖南,已经在这家青旅住了半个月,五一假期回家去,现在又来了——她在这里学做咖啡。
当晚,我做了一个关于大姨妈的梦。
day 3
早上,大姨妈真的来了。
但我还是按计划去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租了一个讲解器,在里面晃了四个多小时。
附近的翠华路上,有家张记肉夹馍。好吃得我又要流泪了。而且,别处的冰峰汽水都是两块,这里只要一块五。
虽然计划是晚上去看音乐喷泉,并且博物馆离大雁塔只有一两站路远,我还是趁着下午的时间,回去洗了个澡,打了个盹。
夜色中,我坐在了大雁塔北广场喷泉的正前方。我的前面只有水池。我很为这个位置而沾沾自喜。
![]() |
只是我也开始不明白,为什么此刻我揣在包里的是一个不会发光的kindle,而不是相机。
八点半,喷泉正式开始。一曲接一曲中,喷泉的动态和音乐的节奏很和谐。
其实,开始了一分钟之后,我们这些坐在最前面的人,就因为一阵从天而降的水珠而立马退散了三米。
![]() |
![]() |
看了十分钟,我便失去了兴趣——这一会儿卡门一会儿爱我中华一会儿茉莉花的混搭风,实在让人接受不能。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想上厕所了。
这一天都是阴天,没有之前两天那么燥热。大雁塔周边的商业开发很完善,道路则依然非常适合散步。
![]() |
回到青旅的房间,昨晚的武汉女生今早走了,新进来的是……一位46岁的大妈。
大妈是个很潮的上海人,抱着一颗想走遍世界的心,已经走过了大部分的中国和东南亚。她说下一个目标是欧洲。
我们互相推荐了一下已经吃过的好吃的(于是我得知了一家叫德发长的饺子店)。然后我附和着大妈和要早起上课的咖啡女的节奏,也睡下了。
day 4
上午悠哉地洗了个澡,收拾好东西,退房。没有和谁说再见,因为那时屋里没人。
![]() |
第一天来时拍的青旅内部。 |
![]() |
走的时候。 |
然后也懒得存包,直接背着所有东西去了大雁塔。虽然知道上去之后会失望,但我也并不希望出现念念不忘之后的回响。既然有时间,就直接去了却这桩计划。
其实大雁塔是在大慈恩寺遗址公园里。所以要上塔的话,要先买公园的票,走到塔下,再买塔的票。
除了一个舍利子,塔里实在是乏善可陈。塔共七层,每上一层,你会看到四个方向各有一个简陋的观景口。
![]() |
就是这样。 |
于是,我终于可以心满意足地离去,在钟楼吃了德发长的饺子。
![]() |
尔后,在星巴克给手机充好电,坐到傍晚,去火车站。
再见,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