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去做,一试便知
有些时候我发一些自己的作品或者心得,比如酸腌李子、地中海式橄榄蒜泥,往往会有人问:好吃吗?
其实,这种问题是没办法回答的,因为,口味不一样。我说好吃,别人未必这样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做一下,如果喜欢吃,就继续,不喜欢,就放弃。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做了酸腌李子,我第二天立刻到超市买了来。次日,有朋友在朋友圈爱特我,说他也做了,还上了图。
行动力很重要,不只是在吃上。
我对其他事情也是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我有兴趣,我往往立刻动手去试——自然,会先看试的成本,比如别人说要去攀登珠穆朗玛,这我试不了。
我只是觉得,有那个问的时间,其实不如动手。
从不知到知道,从知识到技能,动手、练习非常重要。
我今天早晨找出来我的绣花工具,剪布、套进绷子、穿针,刺绣,花了一个半小时,绣了八分之一个花瓣。虽然是有心血来潮的成分,但我实则是想做一下对比:现在的我,重新拿起绣花绷子,和十几年前拿起绷子的感觉,是否相同。
我的结论是:有同,有异。不如以前熟练,手生了。但是,会思考一些以前根本不会考虑的问题,比如绣花绷子、剪刀这类工具对于绣花的重要性,以及绷子和绣架的不同。我曾经看过很多绣品,唯有自己绣的时候,才会懂得,刺绣的不易,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非常庞杂,比如配色、图画的结构、下针的方位、手法等等,也因此,我的确对于刺绣艺术家充满敬佩。
我所研究的东西,看上去也非常庞杂,但我却非常清楚,它们背后的指向,全都是:知识管理。我现在在着手复习我以前所会的技能,比如绘画、刺绣、钩针、其他手工,在这个复习的过程中,我明白:虽然,我有较长的时间没有碰触它们,但是,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练习后,我会远超过当年的水平,因为它们已成技能而不仅是知识,因为在这个中断的过程中,我虽然没有练习,但是我在观察,而观察后的拆解有益于练习恢复后的技能提升。
是以,少年时拙于手工的我,现在可以得心应手地做一些小物件。烹饪,也是同样,少年时的我,曾经因不知道锅开了而被家里人嘲笑为书呆子。而我真正学习做饭,也是在到过深圳之后,但过往的很多观察,都已经形成知识积累。
不过,如果我现在不动手,仍然只是看,就达不到这样。
我并非事事都和知识管理挂上钩,泛知识管理化,而是,知识管理对我来说,就是流淌在血管中的血液,我的思考自然而然,但同时,也不会局限于知识管理。
其实,这种问题是没办法回答的,因为,口味不一样。我说好吃,别人未必这样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做一下,如果喜欢吃,就继续,不喜欢,就放弃。
我是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做了酸腌李子,我第二天立刻到超市买了来。次日,有朋友在朋友圈爱特我,说他也做了,还上了图。
行动力很重要,不只是在吃上。
我对其他事情也是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我有兴趣,我往往立刻动手去试——自然,会先看试的成本,比如别人说要去攀登珠穆朗玛,这我试不了。
我只是觉得,有那个问的时间,其实不如动手。
从不知到知道,从知识到技能,动手、练习非常重要。
我今天早晨找出来我的绣花工具,剪布、套进绷子、穿针,刺绣,花了一个半小时,绣了八分之一个花瓣。虽然是有心血来潮的成分,但我实则是想做一下对比:现在的我,重新拿起绣花绷子,和十几年前拿起绷子的感觉,是否相同。
我的结论是:有同,有异。不如以前熟练,手生了。但是,会思考一些以前根本不会考虑的问题,比如绣花绷子、剪刀这类工具对于绣花的重要性,以及绷子和绣架的不同。我曾经看过很多绣品,唯有自己绣的时候,才会懂得,刺绣的不易,这里面涉及到的东西非常庞杂,比如配色、图画的结构、下针的方位、手法等等,也因此,我的确对于刺绣艺术家充满敬佩。
我所研究的东西,看上去也非常庞杂,但我却非常清楚,它们背后的指向,全都是:知识管理。我现在在着手复习我以前所会的技能,比如绘画、刺绣、钩针、其他手工,在这个复习的过程中,我明白:虽然,我有较长的时间没有碰触它们,但是,经过一小段时间的练习后,我会远超过当年的水平,因为它们已成技能而不仅是知识,因为在这个中断的过程中,我虽然没有练习,但是我在观察,而观察后的拆解有益于练习恢复后的技能提升。
是以,少年时拙于手工的我,现在可以得心应手地做一些小物件。烹饪,也是同样,少年时的我,曾经因不知道锅开了而被家里人嘲笑为书呆子。而我真正学习做饭,也是在到过深圳之后,但过往的很多观察,都已经形成知识积累。
不过,如果我现在不动手,仍然只是看,就达不到这样。
我并非事事都和知识管理挂上钩,泛知识管理化,而是,知识管理对我来说,就是流淌在血管中的血液,我的思考自然而然,但同时,也不会局限于知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