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NO.9、慈善的善与恶
课程:[罗辑思维]NO.9、慈善的善与恶
一、主题
慈善的负面作用及面临的难题,如何更好的做慈善。
二、提问
1、慈善的难题是什么?
慈善与正常的商业财富通过贸易流通不同,我们的财富是不是能够穿越这个社会管道来到穷人那里,慈善两大难题,
1)、原来的穷人她的社会结构有些缺点你能不能克制(腐败);
2)、穷人原来的社会结构未必都是坏的,外来资源会破坏好的;为什么白人进入非洲后非洲变成赤贫?
沙赫尔:外在对当地生态的扰动,打水井到时农耕与游牧的平衡破坏,游牧定居后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破坏;
2、如何更好的帮助红十字会,怎么更好做慈善?
协和医院:洛克菲勒捐助的全球最好的医院,霍普斯金医学院,1912年《中国的医学》报告,
1)、通过严苛的淘汰,在中国医学界培养几座高峰。
2)、培养仁术、仁心:无论在科学技术,或在医学精神上都是高不可及的高峰;
3、慈善的负面作用?
慈善养懒,慈善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褒义词
英国牧师给英国议会的信:应该把国家办理的救护机构变成人间地狱(高福利的副作用)
三、有趣观点
Ø 周其仁教授:非洲很多国家弄明吃不上饭,往往正是因为西方国家大笔的粮食援助;粮食通过腐败的政府以极低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上击败了本国种粮的农民,更多的人沦为赤贫;
Ø 一辈子做好事,而把好事真的产生好的后果才是真正最难的;
Ø 中国人道德水平不低:1930年中国上海民间善堂资金300万,而当年上海政府开支才700万;
Ø 现代国家需要做的是将每个人的善心善行整合起来变成一件真正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Ø 只回到内心,而不去对社会政策做过度轻率的诠释
Ø 曾国藩不主张慈善,我看到我就做,但止步于我看到,看不到的那部分是社会进步结果而不是个人善行的结果。
Ø 1918年7月15日德皇威廉二世的公告《马恩河战役》:君主制的自由VS金钱的自由
Ø 利他与自私是人性的两面。
四、提到的理论
哈佛大学(1972~2006):一个国家得到粮食援助每增加10%,这个国家的暴力动乱程度就会增加1.14%
五、提到的人和书:
《白人的负担》威廉 伊斯特利著 为什么西方的援助收效甚微?
《协和医院的诞生和成长》李子旸 著
《十个人的德意志》孙世龙著
吴阶平
林巧稚
一、主题
慈善的负面作用及面临的难题,如何更好的做慈善。
二、提问
1、慈善的难题是什么?
慈善与正常的商业财富通过贸易流通不同,我们的财富是不是能够穿越这个社会管道来到穷人那里,慈善两大难题,
1)、原来的穷人她的社会结构有些缺点你能不能克制(腐败);
2)、穷人原来的社会结构未必都是坏的,外来资源会破坏好的;为什么白人进入非洲后非洲变成赤贫?
沙赫尔:外在对当地生态的扰动,打水井到时农耕与游牧的平衡破坏,游牧定居后过度放牧导致生态破坏;
2、如何更好的帮助红十字会,怎么更好做慈善?
协和医院:洛克菲勒捐助的全球最好的医院,霍普斯金医学院,1912年《中国的医学》报告,
1)、通过严苛的淘汰,在中国医学界培养几座高峰。
2)、培养仁术、仁心:无论在科学技术,或在医学精神上都是高不可及的高峰;
3、慈善的负面作用?
慈善养懒,慈善并不是一个完全的褒义词
英国牧师给英国议会的信:应该把国家办理的救护机构变成人间地狱(高福利的副作用)
三、有趣观点
Ø 周其仁教授:非洲很多国家弄明吃不上饭,往往正是因为西方国家大笔的粮食援助;粮食通过腐败的政府以极低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上击败了本国种粮的农民,更多的人沦为赤贫;
Ø 一辈子做好事,而把好事真的产生好的后果才是真正最难的;
Ø 中国人道德水平不低:1930年中国上海民间善堂资金300万,而当年上海政府开支才700万;
Ø 现代国家需要做的是将每个人的善心善行整合起来变成一件真正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Ø 只回到内心,而不去对社会政策做过度轻率的诠释
Ø 曾国藩不主张慈善,我看到我就做,但止步于我看到,看不到的那部分是社会进步结果而不是个人善行的结果。
Ø 1918年7月15日德皇威廉二世的公告《马恩河战役》:君主制的自由VS金钱的自由
Ø 利他与自私是人性的两面。
四、提到的理论
哈佛大学(1972~2006):一个国家得到粮食援助每增加10%,这个国家的暴力动乱程度就会增加1.14%
五、提到的人和书:
《白人的负担》威廉 伊斯特利著 为什么西方的援助收效甚微?
《协和医院的诞生和成长》李子旸 著
《十个人的德意志》孙世龙著
吴阶平
林巧稚
-
aimano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8-03 15: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