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0-28 滹滹水游记1 (旧文翻贴)
滹滹水游记
作者:大随随 植字:漂亮的孩他娘
10月25日,黄道吉日。宜出行。
行者户外12人取道平山,闪兄,李兄各驾一车,直扑滹滹水。
沿途修路,车后卷起滚滚白尘。闪兄坐骑蓝马变成白龙。但见窗外景色渐佳,心情轻松了起来。
11时许至滹滹水村,进膳。其后便是与当地警察艰苦地谈判。大飞兄,闪兄摆事实讲道理,李兄从中斡旋,最后领队大飞签下军令状,几经周折,最后获得了山上宿营生火的权利。
众人欢喜,拾级而上,于是峰回路转便见一小水库,水不甚多。但库底水草繁茂,碧绿斑斓。入水处水温温潺潺,似是泉眼或暗河流入。库边草长莺飞,左旁近是宿营地,四面群山环绕,抬望眼天蓝蓝,云懒懒,此地甚好。
轻装地进山,背包的不要。众人鱼贯而行过水母庙,到滹滹水源头---滹滹洞。”之”字型台阶走下,据地几米,进洞后黑漆漆,圆形穹顶笼罩着一潭秋水,水波荡漾,不知水深几许。夏日当是避暑佳处。
洞外阳光明媚,右望峰顶可见一方形石框,中间隐约一石像,形态异常。双峰对峙,中间谷道乱石嶙峋,不时可见有大块石头,中间嵌满白块。滕蔓垂落,乱树杂生,扎手全因不戴套(手套)。强度不大,几处小有难度。但以行者会员的暴脾气看来算不得什么,在大飞的带领下到达石像下方。知石像乃天然形成,肢体扭曲,略显狰狞。
路边不时有柿子树,果实累累。于是兵分二路:一队人马爬树摘果,闪兄在树上轻展猿臂,摘了个大包小包满当当。另一队在大飞带领下继续前行,穿进一线天,翻过层层梯田,想探寻一下传说听栈道,直走到山穷水尽,兴尽而归。
原路返回后水库边安营扎寨,大脚老兄帮助我们新驴支帐,闪兄开始埋锅造饭。于是进入了高潮阶段---全羊宴。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久羊肉飘香,还有若干小吃佐餐,新老朋友把酒话英雄,围在炉旁大口喝酒,大嘴吃肉,四瓶多白酒,150个串,一头羊……三旬过后尽开颜,真是离天堂最近人地方。
晚8点半饭后觉天色尚早,闪兄,大脚兄,过客老师,大随随四人二探滹滹洞。打着头灯进入洞后,但见水自南壁涌出,流入北面水道,寂寥时只听得呼呼水声,盖滹滹水由此得名。闪哥涉水探水源,不料水灌鞋中,又光脚进入,终于发现东南角水源,象是暗河之流。
坐潭边聊天,四面石壁耸立,潮气袭人。忽然爆炸声骤起,有人从洞口扔下鞭炮,几位资深会员断定是老段所为。过了许久,又一次扔下炮来,再次震耳欲聋。
几刻钟后出洞,天黑黑野茫茫,从草中猛窜出一人,嗷嗷大叫,老段是也!再走,又窜出一人,老王是也!吓人不浅。果然刚才是二人所为,据他们说放炮时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来,其后便躲在草中埋伏许久才等到我们,于是心满意足,从中得到了无穷乐趣。这要是搁在旧社会,准是二个好猎人。
(子曰:再狡猾的猎人也吓不倒勇敢的驴子)
夜间把头伸出帐蓬,看着满天星星眨眼睛。想起了小时候写作文常用的结尾:”多么快乐和有意义的一天呀!”
滹滹水游记之二
滹滹水游记之二
作者:大随随 植字:漂亮的孩他娘
书接上文,说到滹滹水宿营,一夜无话。
26日凌晨三时许,大随随发布气象报告:气温5度,帐内8度,风速3级,湿度略大。
清晨既起,拔寨起程。闪兄备好早餐,滹滹水洗漱,体会温情似水。
几位老兄送包下山,车被阻。遇当地老者遇古:言此地为抗战期间重要发电站,供西柏坡等重要地区电力供应,朱德曾亲自到此地剪彩,题名:红色发电站。聂帅当年时常见到,与照片无二。
山上几人久等不来,遇当地安师傅,此人为滹滹土著,对地型地貌颇熟。向导我等六人穿越后山群岭。前行见双峰相聚,中间有悬棺二组,甚高不可攀爬。当地人谓之僧道。吾私下猜测,当年此地水势较大,谷中水面较高,为防洪水故高处置棺。
西方有一南北向大山横亘,老乡叫”大梁”,过梁后便是山西。上山所走小路,是当年山西人氏赶驴趟出的,用驴带黄米等,过来以物易物,换取柿子等物。故叫:赶驴路。路极窄,可想当年驴子走得很辛苦。
我等众驴无人追赶也走得兴致勃勃,两岸植被红绿相间,层林尽染。走起来很流畅,不失为一条不错的步行路。经过几处”窝铺”,是老乡当年所住石屋,现已无人烟。
从小树林南行二十余步,见一平台,自垂直的柏木梯而下,可见小潭。潭约三尺,水犹清洌。为饮原汁原味,爬在地上用嘴直接喝了一通。近旁一天然石室,约三平方米,内有钟乳石。如果古时隐士找到这般绝妙之处,定会大笑三声的。
向上有小天梯一座,继续向上向南,转过山体到达圣母庙,不大。但是庙小神仙大,四面望去,此处是众星拱月之地,群山似朝拜之势。安导讲如果哪年大旱,则把圣母请下山,唱一台大戏,雨便来。灵验。
顺路下山,又是一顿FB大餐,有诗道:
闪兄慢火羊肉汤,李白玉壶高梁酒。
10月28日大随随于石
补记:下山后李师傅联系了很多便宜柿子,并亲手摘,感 谢热心李师傅。
回程途中遇河滩乱石,下车光脚推车,也算一乐事。不过到石后发现机油箱划坏,乐极生悲。
作者:大随随 植字:漂亮的孩他娘
10月25日,黄道吉日。宜出行。
行者户外12人取道平山,闪兄,李兄各驾一车,直扑滹滹水。
沿途修路,车后卷起滚滚白尘。闪兄坐骑蓝马变成白龙。但见窗外景色渐佳,心情轻松了起来。
11时许至滹滹水村,进膳。其后便是与当地警察艰苦地谈判。大飞兄,闪兄摆事实讲道理,李兄从中斡旋,最后领队大飞签下军令状,几经周折,最后获得了山上宿营生火的权利。
众人欢喜,拾级而上,于是峰回路转便见一小水库,水不甚多。但库底水草繁茂,碧绿斑斓。入水处水温温潺潺,似是泉眼或暗河流入。库边草长莺飞,左旁近是宿营地,四面群山环绕,抬望眼天蓝蓝,云懒懒,此地甚好。
轻装地进山,背包的不要。众人鱼贯而行过水母庙,到滹滹水源头---滹滹洞。”之”字型台阶走下,据地几米,进洞后黑漆漆,圆形穹顶笼罩着一潭秋水,水波荡漾,不知水深几许。夏日当是避暑佳处。
洞外阳光明媚,右望峰顶可见一方形石框,中间隐约一石像,形态异常。双峰对峙,中间谷道乱石嶙峋,不时可见有大块石头,中间嵌满白块。滕蔓垂落,乱树杂生,扎手全因不戴套(手套)。强度不大,几处小有难度。但以行者会员的暴脾气看来算不得什么,在大飞的带领下到达石像下方。知石像乃天然形成,肢体扭曲,略显狰狞。
路边不时有柿子树,果实累累。于是兵分二路:一队人马爬树摘果,闪兄在树上轻展猿臂,摘了个大包小包满当当。另一队在大飞带领下继续前行,穿进一线天,翻过层层梯田,想探寻一下传说听栈道,直走到山穷水尽,兴尽而归。
原路返回后水库边安营扎寨,大脚老兄帮助我们新驴支帐,闪兄开始埋锅造饭。于是进入了高潮阶段---全羊宴。众人拾柴火焰高,不久羊肉飘香,还有若干小吃佐餐,新老朋友把酒话英雄,围在炉旁大口喝酒,大嘴吃肉,四瓶多白酒,150个串,一头羊……三旬过后尽开颜,真是离天堂最近人地方。
晚8点半饭后觉天色尚早,闪兄,大脚兄,过客老师,大随随四人二探滹滹洞。打着头灯进入洞后,但见水自南壁涌出,流入北面水道,寂寥时只听得呼呼水声,盖滹滹水由此得名。闪哥涉水探水源,不料水灌鞋中,又光脚进入,终于发现东南角水源,象是暗河之流。
坐潭边聊天,四面石壁耸立,潮气袭人。忽然爆炸声骤起,有人从洞口扔下鞭炮,几位资深会员断定是老段所为。过了许久,又一次扔下炮来,再次震耳欲聋。
几刻钟后出洞,天黑黑野茫茫,从草中猛窜出一人,嗷嗷大叫,老段是也!再走,又窜出一人,老王是也!吓人不浅。果然刚才是二人所为,据他们说放炮时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来,其后便躲在草中埋伏许久才等到我们,于是心满意足,从中得到了无穷乐趣。这要是搁在旧社会,准是二个好猎人。
(子曰:再狡猾的猎人也吓不倒勇敢的驴子)
夜间把头伸出帐蓬,看着满天星星眨眼睛。想起了小时候写作文常用的结尾:”多么快乐和有意义的一天呀!”
滹滹水游记之二
滹滹水游记之二
作者:大随随 植字:漂亮的孩他娘
书接上文,说到滹滹水宿营,一夜无话。
26日凌晨三时许,大随随发布气象报告:气温5度,帐内8度,风速3级,湿度略大。
清晨既起,拔寨起程。闪兄备好早餐,滹滹水洗漱,体会温情似水。
几位老兄送包下山,车被阻。遇当地老者遇古:言此地为抗战期间重要发电站,供西柏坡等重要地区电力供应,朱德曾亲自到此地剪彩,题名:红色发电站。聂帅当年时常见到,与照片无二。
山上几人久等不来,遇当地安师傅,此人为滹滹土著,对地型地貌颇熟。向导我等六人穿越后山群岭。前行见双峰相聚,中间有悬棺二组,甚高不可攀爬。当地人谓之僧道。吾私下猜测,当年此地水势较大,谷中水面较高,为防洪水故高处置棺。
西方有一南北向大山横亘,老乡叫”大梁”,过梁后便是山西。上山所走小路,是当年山西人氏赶驴趟出的,用驴带黄米等,过来以物易物,换取柿子等物。故叫:赶驴路。路极窄,可想当年驴子走得很辛苦。
我等众驴无人追赶也走得兴致勃勃,两岸植被红绿相间,层林尽染。走起来很流畅,不失为一条不错的步行路。经过几处”窝铺”,是老乡当年所住石屋,现已无人烟。
从小树林南行二十余步,见一平台,自垂直的柏木梯而下,可见小潭。潭约三尺,水犹清洌。为饮原汁原味,爬在地上用嘴直接喝了一通。近旁一天然石室,约三平方米,内有钟乳石。如果古时隐士找到这般绝妙之处,定会大笑三声的。
向上有小天梯一座,继续向上向南,转过山体到达圣母庙,不大。但是庙小神仙大,四面望去,此处是众星拱月之地,群山似朝拜之势。安导讲如果哪年大旱,则把圣母请下山,唱一台大戏,雨便来。灵验。
顺路下山,又是一顿FB大餐,有诗道:
闪兄慢火羊肉汤,李白玉壶高梁酒。
10月28日大随随于石
补记:下山后李师傅联系了很多便宜柿子,并亲手摘,感 谢热心李师傅。
回程途中遇河滩乱石,下车光脚推车,也算一乐事。不过到石后发现机油箱划坏,乐极生悲。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