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
【魏书生谈做老师】
——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
尽管生活清苦,绝大部分教师以为国分忧为荣,以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达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许多教师甘心情愿在这住房条件差、额外收入少、耗心费神的学校工作着,甘心情愿当这许多人瞧不起的“孩子王”。
我属于愿意当教师的这一类人,这样,我们这些愿意教书的便常常聚在一起,谈我们这项又穷又苦的事业中的乐趣,以激励自己更踏实、更认真、更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觉得教师的工作尽管又苦又累,但又确实是一项很吸引人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劳动有三重收获。
一、收获各类人才
农民劳动,收获粮食、蔬菜等农业产品;工人劳动,收获钢铁、机器等工业产品。
农民、工人看到社会需要粮食、机器,看到自己生产的粮食、机器服务于社会,满足人民的需要,于是产生幸福感、自豪感。
教师呢?教师的直接劳动对象是人。一个开始知识面很窄,各方面能力很低的娃娃,经过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精心培育,就成了知识较丰富,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了。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工、农、商、学、兵各条战线上为党为人民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当然,人才的培养周期不像粮食、机器的生产周期那样短,那样很快就能看到效益,那样容易引起领导者的重视。唯其如此,才更使教师产生一种为祖国未来而鞠躬尽瘁的历史责任感,产生一种更加神圣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唯其如此,才使教师不那么急功近利,而是培养了较为宽阔的胸怀,较为远大的目光和较为坚强的韧性,并且强化了教师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念。
许多教师之所以爱自己的事业,就是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劳动收获——各类人才,他们爱看着自己培养的学生们正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他们爱想象自己正在培养的学生们将来去实现自己的梦。
二、收获真挚的感情
教师除了收获各类人才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真挚的感情。人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年复一年,教师就像从一条河的岸边接一届新生上船,用满腔热情与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学生们不仅在船上时不断表达着对老师的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就在他们奔向远大前程以后,三年五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还不断表达着这种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公式可能淡漠,定理可能忘记,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感情,却常常经年累月不仅不淡忘,甚至会越积越深。有许多毕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同学不是相约重到母校聚会,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吗?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对感情的需要,对人际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尊重、帮助、信任、谅解的需要会越来越强烈。而教师的工作恰恰最容易使人的感情得到满足。有时候老师也批评学生,当学生咬着死理、脾气执拗起来时,也会使老师生气。然而一旦风波过去,学生明白了道理、明白了老师的一片善心之后,师生之间的情谊会愈加深重。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们甚至把读书时受到老师的批评也当成了感激老师的理由。
我曾和一些原来教书,后来改行从政的同志多次谈心,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失去了来自学生的那些激动人心的、纯真的感情。
我们不为所动,偏偏眷恋着这又穷又苦的教师工作,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人活一生不单是为了名利地位,我们教书惯了,把一片真情捧给学生,也感觉到学生一片真情对自己,这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这里应该补上一笔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一种崇高的美。老师在对事业、对学生的奉献过程中也从未希冀学生的报答;受到美好感情陶冶的学生,热爱的也不仅是自己的教师,他们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生活。
三、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并且每时每刻都要开动脑筋,针对当时的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随时都有科学研究的机会。
不要说学校、社会这样的大范围内有科研题目,单讲学校教育,单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就各有数不尽的科研题目。以学生的注意力为例,就能写出上百篇科研文章,诸如《男女同学注意力的差异》、《一节课各类学生注意力的变化》、《练习题设计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增强学生注意力的若于种办法》……这用武之地该有多么广阔!
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积极上进的因素;也能看到教师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能;还能看到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教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总想,同一课书,能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讲法。我们应该努力研究更科学的讲法,即使今天这种讲法比昨天科学,那也仅仅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向前看呢?一定还有更科学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研究。这些年来,我边工作,边探索研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66篇文章,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魏书生文选》等书籍。今年又出版了我主编的《中学生用功术》和我写的16万字的《语文教改漫谈》。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劳动确实有利于收获科研成果。
从研究的角度看教育,常看常新,常干常新,不仅能增强工作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现在除了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并兼两班140名学生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外,还有一些社会兼职。许多同志问我,这么多工作怎么做,我觉得主要靠科学研究,从科研的角度去进行工作就能调动教师及学生们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研究教与学,自然就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多种需要,衣食住行的需要,劳动、学习、研究、创造的需要,人际关系和谐、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为他人、集体、社会尽责任、尽义务的需要,追求理想社会的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对不同层次需要的强烈程度也不同。有的强烈地需要物质,有的强烈地需要感情,更有的强烈需要追求理想。尽管教师穷,不能满足人们物质的需要,但由于教师的劳动能有三重收获:收获各类人才,能满足人们为社会尽责任、尽义务的需要;收获真挚的感情,能满足人们感情和谐、融洽的需要;收获科研成果,能满足人们研究、创造的需要,所以,大部分教师还在穷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其实各行各业的人,谁又能不像蜡烛呢?一个人来到世间,便像一支蜡烛点燃,燃尽自己是必然的,大家都相同的。不同点在于有人只燃自己却不肯照亮别人,甚至去伤害别人,有人却想方设法去照亮别人。同样是燃尽自己,为什么不去照亮别人呢?照亮别人不是一种幸福吗?教师的职业恰恰是最有利于照亮别人的职业。从文化积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说,我们的理想社会,也是在人们的心灵不断地被照亮的过程中,通过无数心明眼亮的人去拼搏,去奋斗,去牺牲,才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教师工作的深远意义又远不止上述的三重收获。
当然,在教师现有待遇较低的情况下,仍然有大部分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话说回来,另一方面,教师待遇也确实还需要提高。好在国家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们相信政府会创造条件,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骨干教师成长》内容介绍:
你想知道怎样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你想知道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你想知道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方法吗……魏书生、李镇西会让你清晰地了解“教师”的真缔!
一、为什么愿意教书
01 教书能自己把握
02 教书有无穷的乐趣
二、 魏书生 老师的教学理念
01 教书第三位
02 育人第二位
03 自强第一位
三、 魏书生 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01 一靠民主
02 二靠科学
03 注意力体操
四、自我调整方法
01 松——身
02 静——心
03 匀——气
04 乐——情
五、如何面对新课改
01 课程目标
02 课程结构
03 课程内容
04 课程实施
05 课程评价
06 课程管理
六、民主化管理
01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02 与学生建立互助的关系
03 发展学生的长处和个性
04 决策过程一定要民主化
七、科学化管理
01 计划系统
02 监督检查系统
03 总结反馈系统
八、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01 听的能力
02 说的能力
03 读的能力
04 写的能力
九、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01 做家务
02 体育
03 唱歌
04 写日记
05 五个一分钟
——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
尽管生活清苦,绝大部分教师以为国分忧为荣,以为民吃苦为乐,情系祖国未来,心付颗颗童心,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达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许多教师甘心情愿在这住房条件差、额外收入少、耗心费神的学校工作着,甘心情愿当这许多人瞧不起的“孩子王”。
我属于愿意当教师的这一类人,这样,我们这些愿意教书的便常常聚在一起,谈我们这项又穷又苦的事业中的乐趣,以激励自己更踏实、更认真、更有效地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觉得教师的工作尽管又苦又累,但又确实是一项很吸引人的工作,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劳动有三重收获。
一、收获各类人才
农民劳动,收获粮食、蔬菜等农业产品;工人劳动,收获钢铁、机器等工业产品。
农民、工人看到社会需要粮食、机器,看到自己生产的粮食、机器服务于社会,满足人民的需要,于是产生幸福感、自豪感。
教师呢?教师的直接劳动对象是人。一个开始知识面很窄,各方面能力很低的娃娃,经过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大学教师的精心培育,就成了知识较丰富,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了。看到自己培养的人才在工、农、商、学、兵各条战线上为党为人民做着实实在在的贡献,哪一位教师能不感觉到幸福、自豪呢?当然,人才的培养周期不像粮食、机器的生产周期那样短,那样很快就能看到效益,那样容易引起领导者的重视。唯其如此,才更使教师产生一种为祖国未来而鞠躬尽瘁的历史责任感,产生一种更加神圣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唯其如此,才使教师不那么急功近利,而是培养了较为宽阔的胸怀,较为远大的目光和较为坚强的韧性,并且强化了教师们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念。
许多教师之所以爱自己的事业,就是因为他们爱自己的劳动收获——各类人才,他们爱看着自己培养的学生们正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他们爱想象自己正在培养的学生们将来去实现自己的梦。
二、收获真挚的感情
教师除了收获各类人才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真挚的感情。人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像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学生便在心灵的深处回应:“我尊重你,我理解你,我关怀你……”
年复一年,教师就像从一条河的岸边接一届新生上船,用满腔热情与真挚的爱,把他们送到理想的彼岸,让他们奔向远大的前程。学生们不仅在船上时不断表达着对老师的满腔热情和真挚的爱,就在他们奔向远大前程以后,三年五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以后还不断表达着这种满腔的热情和真挚的爱。公式可能淡漠,定理可能忘记,而师生之间培养起来的真挚感情,却常常经年累月不仅不淡忘,甚至会越积越深。有许多毕业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同学不是相约重到母校聚会,去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吗?
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提高,人类对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对感情的需要,对人际关系和谐,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尊重、帮助、信任、谅解的需要会越来越强烈。而教师的工作恰恰最容易使人的感情得到满足。有时候老师也批评学生,当学生咬着死理、脾气执拗起来时,也会使老师生气。然而一旦风波过去,学生明白了道理、明白了老师的一片善心之后,师生之间的情谊会愈加深重。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们甚至把读书时受到老师的批评也当成了感激老师的理由。
我曾和一些原来教书,后来改行从政的同志多次谈心,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遗憾:失去了来自学生的那些激动人心的、纯真的感情。
我们不为所动,偏偏眷恋着这又穷又苦的教师工作,问他们为什么这样,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人活一生不单是为了名利地位,我们教书惯了,把一片真情捧给学生,也感觉到学生一片真情对自己,这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这里应该补上一笔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一种崇高的美。老师在对事业、对学生的奉献过程中也从未希冀学生的报答;受到美好感情陶冶的学生,热爱的也不仅是自己的教师,他们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事业,热爱生活。
三、收获创造性劳动成果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并且每时每刻都要开动脑筋,针对当时的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随时都有科学研究的机会。
不要说学校、社会这样的大范围内有科研题目,单讲学校教育,单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就各有数不尽的科研题目。以学生的注意力为例,就能写出上百篇科研文章,诸如《男女同学注意力的差异》、《一节课各类学生注意力的变化》、《练习题设计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增强学生注意力的若于种办法》……这用武之地该有多么广阔!
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积极上进的因素;也能看到教师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能;还能看到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教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总想,同一课书,能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讲法。我们应该努力研究更科学的讲法,即使今天这种讲法比昨天科学,那也仅仅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向前看呢?一定还有更科学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研究。这些年来,我边工作,边探索研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66篇文章,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魏书生文选》等书籍。今年又出版了我主编的《中学生用功术》和我写的16万字的《语文教改漫谈》。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劳动确实有利于收获科研成果。
从研究的角度看教育,常看常新,常干常新,不仅能增强工作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现在除了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并兼两班140名学生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外,还有一些社会兼职。许多同志问我,这么多工作怎么做,我觉得主要靠科学研究,从科研的角度去进行工作就能调动教师及学生们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研究教与学,自然就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多种需要,衣食住行的需要,劳动、学习、研究、创造的需要,人际关系和谐、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为他人、集体、社会尽责任、尽义务的需要,追求理想社会的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对不同层次需要的强烈程度也不同。有的强烈地需要物质,有的强烈地需要感情,更有的强烈需要追求理想。尽管教师穷,不能满足人们物质的需要,但由于教师的劳动能有三重收获:收获各类人才,能满足人们为社会尽责任、尽义务的需要;收获真挚的感情,能满足人们感情和谐、融洽的需要;收获科研成果,能满足人们研究、创造的需要,所以,大部分教师还在穷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燃尽自己,照亮别人。其实各行各业的人,谁又能不像蜡烛呢?一个人来到世间,便像一支蜡烛点燃,燃尽自己是必然的,大家都相同的。不同点在于有人只燃自己却不肯照亮别人,甚至去伤害别人,有人却想方设法去照亮别人。同样是燃尽自己,为什么不去照亮别人呢?照亮别人不是一种幸福吗?教师的职业恰恰是最有利于照亮别人的职业。从文化积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上说,我们的理想社会,也是在人们的心灵不断地被照亮的过程中,通过无数心明眼亮的人去拼搏,去奋斗,去牺牲,才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教师工作的深远意义又远不止上述的三重收获。
当然,在教师现有待遇较低的情况下,仍然有大部分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话说回来,另一方面,教师待遇也确实还需要提高。好在国家已注意到了这一问题。我们相信政府会创造条件,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教师待遇。
《骨干教师成长》内容介绍:
你想知道怎样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你想知道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你想知道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方法吗……魏书生、李镇西会让你清晰地了解“教师”的真缔!
一、为什么愿意教书
01 教书能自己把握
02 教书有无穷的乐趣
二、 魏书生 老师的教学理念
01 教书第三位
02 育人第二位
03 自强第一位
三、 魏书生 老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01 一靠民主
02 二靠科学
03 注意力体操
四、自我调整方法
01 松——身
02 静——心
03 匀——气
04 乐——情
五、如何面对新课改
01 课程目标
02 课程结构
03 课程内容
04 课程实施
05 课程评价
06 课程管理
六、民主化管理
01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02 与学生建立互助的关系
03 发展学生的长处和个性
04 决策过程一定要民主化
七、科学化管理
01 计划系统
02 监督检查系统
03 总结反馈系统
八、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01 听的能力
02 说的能力
03 读的能力
04 写的能力
九、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01 做家务
02 体育
03 唱歌
04 写日记
05 五个一分钟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