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运动、社团之间的平衡
Coco(化名):想请教你关于如何合理分配工作时间和兴趣时间?我遇到喜欢的书或课程视频总想一次过看完。
如果出了工作和兴趣的课题,还有别的需要做的事,例如学习外语,遇到,还有社交,社团活动,陪伴家人,娱乐等等,如何平衡?
阿雷:你可以说说你最平凡的一天,时间分配是怎么样的吗?就是具体到几点到几点做什么事情。越具体越好。
Coco:一般都是8:00起床刷牙洗脸去上班,9:00到公司上班一直到18:00下班,下班后就坐车回家吃饭洗澡什么的知道19:30就是自己的时间,一般自己的时间就会社交、或者看书、陪伴家人等等,然后通常都是1:00左右睡觉。
阿雷:那么你觉得你的问题是出现在哪里了?
Coco:就是睡得太晚了,但是看书看着或者看公开课视频就不想停下来,想一次性看完。但我现在阅读的速度已经是很高,可以很快把书读完。虽然也知道是不应该到晚上1:00才去睡觉的。然后就是没有运动时间现在。还有很多事情不知道该如何平衡,社团里面的事情太多,往往做一个活动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有精力,然后就不够时间来看书或者什么的。
阿雷:ok!那么现在理清一下你的问题:第一,是睡得太晚;第二,是没有安排好运动时间;第三社团事情多,不知道如何平衡。那么现在,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一个一个去分析。对于你来说,睡得晚的主要原因就是想一次看完书和临睡前面对电子产品(电脑、手机、平板),后者甚至对于你的睡眠质量有所影响,越用越精神,因为眼睛是不会分辨的,只要是看见发光的东西就会默认为白天,降低我们身体褪黑激素的产生。总的来说,这睡得晚的原因就在于有拖延症。第一种情况的拖延症可能是由于有完美主义情节,第二种情况可能却是时间黑洞造成的,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
过去的我曾经也面临过这种问题,在这里可以尝试设立一个原则性的方法,设定规则,设定期限。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晚上的三阶段闹钟》。简单来说,例如你想在23:00准时休息,那么在此之前你就需要设定3个闹钟:分别在22:30、22:50、23:00。22:30的闹钟意义在于提醒你需要停止你手头上的事情了,但你还有20分钟的缓冲时间,你可以在20分钟内停止这件事情。就如你看书看到一本高潮的时候,看电影看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时候,写报告写到灵感爆发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你是不太可能停止下来的。但这是没关系的,我们在20分钟找一个缓冲点,停留点或者转折点。例如每章书的结束与开始之间;电影故事情节没有那么紧凑的时候;把灵感都记录下来了,或者写完一件事情、准备总结的时候。我们总会在20分钟里面能找到一个缓冲垫,前提是如果你想的话。然后,22:50的闹钟意义就在于你要为上床睡觉休息做最后的准备冲刺,什么去厕所、换衣服、刷牙这些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最后,23:00的闹钟响起的时候你就必须要在床上了。可以尝试给自己设立这种方法,不要随意打破。
在此,未来的你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当你早睡了却不能如期早起了,你需要做的事情没有做到,还会推迟到晚上去做,然后你就又会在晚上1~2的时候睡觉。早起失败,恢复到你原来的状态了。第二,当你早睡的时候发现一下子并不能那么容易入眠,便又找点事情来做或者辗转睡不着,最终还是在原来时间里入眠,第二天如平时那样8点起床了。未来的你如何去解决这个冲突,就往往决定了你是否能够真正改变你这个习惯。这个问题留待未来吧!
好,第二个问题,那么你认为运动是怎么样的?
Coco:通常我会选择散步30~60分钟。
阿雷:我知道你之前好像是很热爱游泳,你会不会计划一周要游泳多少次?
Coco:现在不会,因为游泳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还有事情准备东西,来回等等加起来起码需要2~3个小时。
阿雷:ok。那么你现在选择运动的方法就是每天散步30~60分钟。现在一般比较建议,一个人一天最好能走10000步,现在我身边都有很多朋友这样坚持着。甚至有时候我跟他在讲电话,他就一边走路,积累步数。
Coco:恩恩,如果这样把办公室里面的步数等等计算起来,那就更好了。而不是单单只在走路的时候拿出来算。
阿雷:那当然,一天的时间里肯定也包括在办公室里面的时间。当你走路的时候才拿出来算,那岂不是太麻烦了吗!另外,我从大学至今一直坚持每天运动,也总结了一些心得。其实,很明显,像我这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很难坚持每天跑步一个小时,除了为马拉松备战前的三个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期限。而我能坚持每天运动的秘诀就在于仅仅需要每天起床后就运动5~15分钟,不受时间、地点、天气等等因素阻碍。具体你可以看我之前博客写的《小习惯大梦想》习惯的三个特点:短一点,容易点、固定点。简单来说,短一点:意思是说培养的习惯所花费的时间尽量短一点,像我这样就是每天5~15分钟;容易点:事情看清来尽量容易点,一两个动作就可以完成,否则看上去太困难你连开始做的动力都没有,而我就是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套动作,例如什么伸展动作,力量型动作,现在直接对着手机app(Sworkit Pro)的动作去做就更简单;固定点: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段,不容易被打断,例如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如果安排在下班后,中午时就往往被打断无法进行了。
个人早上起床和睡前做一些运动,早上做运动可能把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特别是力量型运动,让自己更加清醒。5·15分钟的运动也不会流汗,如果你还是觉得热的话,可以拿着风扇吹这自己做。睡前最好能做一些类似瑜伽的伸展动作,柔和一点,让自己的身体放松,就不要是力量型运动了,反而会影响睡眠。
最后就是关于社团平衡方面了。
Coco:是的。往往一个活动下来工作量就特别大,为此总是需要做上很长一段时间。
阿雷:恩恩,我大概也知道你状况所在,因为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人。从社团的长久发展来看,你需要想的反而是,如果这个社团没有还能继续运行下去。你忙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你包揽的事情太多,例如你举办一次活动,策划活动的是你,邀请嘉宾的是你,制作海报的是你,报名的是你,场地联络布置的是你,最后甚至连活动主持的还是你,怎么会不忙呢?其实报名通知等等很多琐碎的事情,占用的时间精力多而又非核心问题,我们称之为dirty work。你需要跟你的伙伴一起去分担这些事情,轮流去举办活动,而不是说每举办一次活动事情就一个人全忙了。另外你的社团也需要新鲜的血液,你可以先把一些dirty work一点点的授权给新人去做,否则新人在这里没有存在感,你做得再好社团也难以继续有进一步发展。多点沟通,多点分工,不仅让你在社团里“闲”一点,更重要的是让这个社团持续滚动下去。
Coco:恩,好,谢谢你。那我明天开始尝试。
如果出了工作和兴趣的课题,还有别的需要做的事,例如学习外语,遇到,还有社交,社团活动,陪伴家人,娱乐等等,如何平衡?
阿雷:你可以说说你最平凡的一天,时间分配是怎么样的吗?就是具体到几点到几点做什么事情。越具体越好。
Coco:一般都是8:00起床刷牙洗脸去上班,9:00到公司上班一直到18:00下班,下班后就坐车回家吃饭洗澡什么的知道19:30就是自己的时间,一般自己的时间就会社交、或者看书、陪伴家人等等,然后通常都是1:00左右睡觉。
阿雷:那么你觉得你的问题是出现在哪里了?
Coco:就是睡得太晚了,但是看书看着或者看公开课视频就不想停下来,想一次性看完。但我现在阅读的速度已经是很高,可以很快把书读完。虽然也知道是不应该到晚上1:00才去睡觉的。然后就是没有运动时间现在。还有很多事情不知道该如何平衡,社团里面的事情太多,往往做一个活动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还有精力,然后就不够时间来看书或者什么的。
阿雷:ok!那么现在理清一下你的问题:第一,是睡得太晚;第二,是没有安排好运动时间;第三社团事情多,不知道如何平衡。那么现在,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一个一个去分析。对于你来说,睡得晚的主要原因就是想一次看完书和临睡前面对电子产品(电脑、手机、平板),后者甚至对于你的睡眠质量有所影响,越用越精神,因为眼睛是不会分辨的,只要是看见发光的东西就会默认为白天,降低我们身体褪黑激素的产生。总的来说,这睡得晚的原因就在于有拖延症。第一种情况的拖延症可能是由于有完美主义情节,第二种情况可能却是时间黑洞造成的,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越来越长。
过去的我曾经也面临过这种问题,在这里可以尝试设立一个原则性的方法,设定规则,设定期限。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晚上的三阶段闹钟》。简单来说,例如你想在23:00准时休息,那么在此之前你就需要设定3个闹钟:分别在22:30、22:50、23:00。22:30的闹钟意义在于提醒你需要停止你手头上的事情了,但你还有20分钟的缓冲时间,你可以在20分钟内停止这件事情。就如你看书看到一本高潮的时候,看电影看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时候,写报告写到灵感爆发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你是不太可能停止下来的。但这是没关系的,我们在20分钟找一个缓冲点,停留点或者转折点。例如每章书的结束与开始之间;电影故事情节没有那么紧凑的时候;把灵感都记录下来了,或者写完一件事情、准备总结的时候。我们总会在20分钟里面能找到一个缓冲垫,前提是如果你想的话。然后,22:50的闹钟意义就在于你要为上床睡觉休息做最后的准备冲刺,什么去厕所、换衣服、刷牙这些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最后,23:00的闹钟响起的时候你就必须要在床上了。可以尝试给自己设立这种方法,不要随意打破。
在此,未来的你会遇到两个问题:第一,当你早睡了却不能如期早起了,你需要做的事情没有做到,还会推迟到晚上去做,然后你就又会在晚上1~2的时候睡觉。早起失败,恢复到你原来的状态了。第二,当你早睡的时候发现一下子并不能那么容易入眠,便又找点事情来做或者辗转睡不着,最终还是在原来时间里入眠,第二天如平时那样8点起床了。未来的你如何去解决这个冲突,就往往决定了你是否能够真正改变你这个习惯。这个问题留待未来吧!
好,第二个问题,那么你认为运动是怎么样的?
Coco:通常我会选择散步30~60分钟。
阿雷:我知道你之前好像是很热爱游泳,你会不会计划一周要游泳多少次?
Coco:现在不会,因为游泳需要花费的时间太长了,还有事情准备东西,来回等等加起来起码需要2~3个小时。
阿雷:ok。那么你现在选择运动的方法就是每天散步30~60分钟。现在一般比较建议,一个人一天最好能走10000步,现在我身边都有很多朋友这样坚持着。甚至有时候我跟他在讲电话,他就一边走路,积累步数。
Coco:恩恩,如果这样把办公室里面的步数等等计算起来,那就更好了。而不是单单只在走路的时候拿出来算。
阿雷:那当然,一天的时间里肯定也包括在办公室里面的时间。当你走路的时候才拿出来算,那岂不是太麻烦了吗!另外,我从大学至今一直坚持每天运动,也总结了一些心得。其实,很明显,像我这样无论什么时候都很难坚持每天跑步一个小时,除了为马拉松备战前的三个月,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期限。而我能坚持每天运动的秘诀就在于仅仅需要每天起床后就运动5~15分钟,不受时间、地点、天气等等因素阻碍。具体你可以看我之前博客写的《小习惯大梦想》习惯的三个特点:短一点,容易点、固定点。简单来说,短一点:意思是说培养的习惯所花费的时间尽量短一点,像我这样就是每天5~15分钟;容易点:事情看清来尽量容易点,一两个动作就可以完成,否则看上去太困难你连开始做的动力都没有,而我就是每个阶段都有自己固定的一套动作,例如什么伸展动作,力量型动作,现在直接对着手机app(Sworkit Pro)的动作去做就更简单;固定点:安排在固定的时间段,不容易被打断,例如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如果安排在下班后,中午时就往往被打断无法进行了。
个人早上起床和睡前做一些运动,早上做运动可能把自己的身体热起来,特别是力量型运动,让自己更加清醒。5·15分钟的运动也不会流汗,如果你还是觉得热的话,可以拿着风扇吹这自己做。睡前最好能做一些类似瑜伽的伸展动作,柔和一点,让自己的身体放松,就不要是力量型运动了,反而会影响睡眠。
最后就是关于社团平衡方面了。
Coco:是的。往往一个活动下来工作量就特别大,为此总是需要做上很长一段时间。
阿雷:恩恩,我大概也知道你状况所在,因为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人。从社团的长久发展来看,你需要想的反而是,如果这个社团没有还能继续运行下去。你忙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你包揽的事情太多,例如你举办一次活动,策划活动的是你,邀请嘉宾的是你,制作海报的是你,报名的是你,场地联络布置的是你,最后甚至连活动主持的还是你,怎么会不忙呢?其实报名通知等等很多琐碎的事情,占用的时间精力多而又非核心问题,我们称之为dirty work。你需要跟你的伙伴一起去分担这些事情,轮流去举办活动,而不是说每举办一次活动事情就一个人全忙了。另外你的社团也需要新鲜的血液,你可以先把一些dirty work一点点的授权给新人去做,否则新人在这里没有存在感,你做得再好社团也难以继续有进一步发展。多点沟通,多点分工,不仅让你在社团里“闲”一点,更重要的是让这个社团持续滚动下去。
Coco:恩,好,谢谢你。那我明天开始尝试。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