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的美好
赫拉克利特有言:“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当下非昨昔,亦非明朝,世事攘攘,各人经历不同,故有“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写,则是共识所在,求同存异而已。因此,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在上面演绎着自己的故事,若以一己之经历得失来评判、修改他人的剧本,则不足取。
你的善意、关心对于他人也许非常重要,但也应注意方式,建议在于精且恰到好处,要尊重对方经过思量后作出的决定,即使从你的角度来看不甚高明,但他许是斟酌再三后才从内心出发而为之,此刻所需的是你的理解与支持。你的好,即便你不说,对方也是知道的,因为,在尽力演绎自己人生的演员,定会记得曾和他一起搭建舞台的人。当你作为观众,对舞台上奋力的演员进行评头论足时,殊不知,别人亦是你的观众。你不能替代他人去行事,毕竟,各人的人生需要各自去经历。
但凡交往之事,常因一言之偏差,使对方误判而滋生矛盾,大至国际争端,小至私人恩怨,此时,双方务必要积极主动、平等、坦诚且耐心地交流与沟通,勇于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展望未来,方能消除误会、尽释前嫌,否则,累积至一触即发、无可挽回的地步,则悔之晚矣。
至于亲朋好友,亦是要相互用心经营的,你的好,有时并非求回报,但求问心无愧而已。若时常掺以个人私利或是交换的目地,则总会有不平衡,渐而心生怨念。即使对方有意无意将你伤及,也应保持一颗善良、活泼的心,常念及他人的好,便是自己的好,若因此变得淡漠、冰冷、僵硬,在宝贵的余生里常回顾他人的恶,心里充塞了不满,不得清静,行事亦“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则并非对方的损失了,因在不知不觉中,你也逐渐成了自己曾厌恶的人。终究,你可以避开别人,却避不开自己。
有时,会想起自己多年前写的关于“雕琢”的一句诗:“光芒,从伤口出发。”待人接物,亦如是,或如植物,虽经风雪冰霜,却也时常享受雨露、阳光,于贫瘠、危险之处,亦能倔强、宽容、自然地生长。
思及这些年来,自己亦有许多不足,因此为记,为勉。
——苏于2013年4月26日星期五 0:13
你的善意、关心对于他人也许非常重要,但也应注意方式,建议在于精且恰到好处,要尊重对方经过思量后作出的决定,即使从你的角度来看不甚高明,但他许是斟酌再三后才从内心出发而为之,此刻所需的是你的理解与支持。你的好,即便你不说,对方也是知道的,因为,在尽力演绎自己人生的演员,定会记得曾和他一起搭建舞台的人。当你作为观众,对舞台上奋力的演员进行评头论足时,殊不知,别人亦是你的观众。你不能替代他人去行事,毕竟,各人的人生需要各自去经历。
但凡交往之事,常因一言之偏差,使对方误判而滋生矛盾,大至国际争端,小至私人恩怨,此时,双方务必要积极主动、平等、坦诚且耐心地交流与沟通,勇于承认错误,担负责任,展望未来,方能消除误会、尽释前嫌,否则,累积至一触即发、无可挽回的地步,则悔之晚矣。
至于亲朋好友,亦是要相互用心经营的,你的好,有时并非求回报,但求问心无愧而已。若时常掺以个人私利或是交换的目地,则总会有不平衡,渐而心生怨念。即使对方有意无意将你伤及,也应保持一颗善良、活泼的心,常念及他人的好,便是自己的好,若因此变得淡漠、冰冷、僵硬,在宝贵的余生里常回顾他人的恶,心里充塞了不满,不得清静,行事亦“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则并非对方的损失了,因在不知不觉中,你也逐渐成了自己曾厌恶的人。终究,你可以避开别人,却避不开自己。
有时,会想起自己多年前写的关于“雕琢”的一句诗:“光芒,从伤口出发。”待人接物,亦如是,或如植物,虽经风雪冰霜,却也时常享受雨露、阳光,于贫瘠、危险之处,亦能倔强、宽容、自然地生长。
思及这些年来,自己亦有许多不足,因此为记,为勉。
——苏于2013年4月26日星期五 0:13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