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e back the night
今天一天都没有办法注意力集中 把自己的书都整理了一遍 一拨自己想留着的 一拨自己想送人的 一拨不知道留着还是送人的。
后来Q的过敏症受气温变化影响加重 我们回到他的宿舍拿药 宿舍楼道里有俩人在交集 两人我之前都见过 场合都比较僵 (我都记得 我见Andrew是在一次是学生对于哲学部门的看法的集合讨论 见Claire是我audit的一节关于<invisible committee>的政治课) Claire之前给人感觉特别严肃+正经 但今晚大家都开始放松 她比我还derpy(各种犯二)!演示她名字怎么用澳大利亚英语发音(搞笑死了) 我吃了好多泰国菜pad thai 大概是我最放开吃宵夜的一天。我之前以为人们的身份可能只有两种 正式和非正式 但其实这里面还有各种分类 真的很有意思。Andrew穿着特别时髦的夹克 因为刚刚主持完一次解构科学的活动——科学其实不能起到定义人类的作用 用免费食物招来许多人 结果剩下好多 所以我们帮了他一个忙~
一开始聊到Claire参与take back the night,一种女权运动。她们十几个人在校园里边走动,边高声呼喊“no means no”之类的提高反qiang·jian意识的话 (美国有不少大学生会借女生喝醉了的机会进行性侵犯),结果还是有很多人反击“(no means yes,)yes means anal”之类的话。不过Claire还是很满意,至少他们一定程度上觉得受到威胁了所以才会想回应。
C是我见过最会讲故事的女孩 夸张但不过分做作 而且很会用词。我的英语相比之下的在expressiveness方面可能不够~ 真是需要再接再厉地练。得知她妈也是她校友,70年代的。
Claire今晚的重头戏是她在2011年的时候去香港交换 悲剧的是一路上有2:1的男生……而且这里面大部分男生都是“bro”,以金融为正职,以标榜自己工作了多少小时为荣耀,以男性气质(masculinity)为生命线。
Claire以前不知道这些人的政治立场(“我们天天干活为了什么?我们的税养活政府!全给那些吃救济金的废人!”)是真实存在的,还以为都是美国保守电视台Fox随便编造出来的。那时候正是金融危机后开始影响政策,金融人人喊打……他们怨气不少,整天想找香港那帮占领华尔街的人(“tent people”)揍一顿。Claire看了一眼Q(对于美国经济、政治上观点多为左翼),说,我在那的时候经常想到你啊!你到那会死的!听他们见那些资本主义话,可能会同时explode with laughter and sadness!
其实Claire这么愿意讲这些人 也是因为自己觉得这些人很奇妙 就像我觉得灿灿投行的一面很奇妙一样 把他们当做一种新奇的群体驻足观赏。
他们也有frat的各种礼俗。比如一个话题快讲完的时候 大家开始说:“spread ’em!(把它们张开!)” 很多人上课经常喝伏特加 C被当做是“sober girl”…
有一个领队的(king),一天可以喝上36瓶啤酒、吐上11次……(且不自己打扫)。后来在北京的一大楼的电梯里被二当家的depose了……(所以什么时候都还是要居安思危啊,男性气息重的地方永远有人要颠覆老大。。)具体怎么搞的呢?他们本来在小打小闹,闹着闹着,二当家的一膝盖击到了老大的蛋,老大嗷嗷叫的时候,电梯里还有一名50多岁的中国大妈 完全不知这帮人是哪儿来的妖孽……差点被卷入了这场风云纷争 不过幸好局势没有扩大 bro中剩下几个跟班的和原来的二当家的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团队”格局就此变迁了。C见证了这一切并受了点刺激…
从此,C开始对gender性别研究更感兴趣,从此抛弃了原来的国际关系专业~~。
“你一定要写一篇关于留学中国的小说!”C:“好,以后叫《Game of Bros》...”我:“里面他们一定要把香港占领华尔街的人揍一顿!”
好在这趟还有另外一个文理学院的男生(虽然也是彻头彻尾的bro),跟C还有更多可聊的,而不是像那些人一样,开口闭口花天酒地…(这么说来我毕业后能找到共同话题的人说不定会急剧下降。。
后来又出来了几位Q的邻居 都很会开玩笑。。“你红色的裤子不错”“嗯,谢谢”“这样你被枪击中大腿也不没有人会看出来了!”“那我什么时候把我的褐色灯芯绒裤翻出来!”
“你有没有想过我要是上了波大会怎么样嘛?”
Q:想过啊。呵呵,我就会想,20年以后的校友聚会,说起我当年女友是***学校的,所有人不知道该有多惊讶! ……
“你都有两边的一面”
“嗯。我只适合我们这文理学院”
“是,你不可能在****(university)…”
告别的时候,
“希望那20年后我还在你身边。你也希望如此么?”
“嗯。”
没有今晚这次经历 我真的要忘了大学为什么被认为是人生最快乐的四年时光。
后来Q的过敏症受气温变化影响加重 我们回到他的宿舍拿药 宿舍楼道里有俩人在交集 两人我之前都见过 场合都比较僵 (我都记得 我见Andrew是在一次是学生对于哲学部门的看法的集合讨论 见Claire是我audit的一节关于<invisible committee>的政治课) Claire之前给人感觉特别严肃+正经 但今晚大家都开始放松 她比我还derpy(各种犯二)!演示她名字怎么用澳大利亚英语发音(搞笑死了) 我吃了好多泰国菜pad thai 大概是我最放开吃宵夜的一天。我之前以为人们的身份可能只有两种 正式和非正式 但其实这里面还有各种分类 真的很有意思。Andrew穿着特别时髦的夹克 因为刚刚主持完一次解构科学的活动——科学其实不能起到定义人类的作用 用免费食物招来许多人 结果剩下好多 所以我们帮了他一个忙~
一开始聊到Claire参与take back the night,一种女权运动。她们十几个人在校园里边走动,边高声呼喊“no means no”之类的提高反qiang·jian意识的话 (美国有不少大学生会借女生喝醉了的机会进行性侵犯),结果还是有很多人反击“(no means yes,)yes means anal”之类的话。不过Claire还是很满意,至少他们一定程度上觉得受到威胁了所以才会想回应。
C是我见过最会讲故事的女孩 夸张但不过分做作 而且很会用词。我的英语相比之下的在expressiveness方面可能不够~ 真是需要再接再厉地练。得知她妈也是她校友,70年代的。
Claire今晚的重头戏是她在2011年的时候去香港交换 悲剧的是一路上有2:1的男生……而且这里面大部分男生都是“bro”,以金融为正职,以标榜自己工作了多少小时为荣耀,以男性气质(masculinity)为生命线。
Claire以前不知道这些人的政治立场(“我们天天干活为了什么?我们的税养活政府!全给那些吃救济金的废人!”)是真实存在的,还以为都是美国保守电视台Fox随便编造出来的。那时候正是金融危机后开始影响政策,金融人人喊打……他们怨气不少,整天想找香港那帮占领华尔街的人(“tent people”)揍一顿。Claire看了一眼Q(对于美国经济、政治上观点多为左翼),说,我在那的时候经常想到你啊!你到那会死的!听他们见那些资本主义话,可能会同时explode with laughter and sadness!
其实Claire这么愿意讲这些人 也是因为自己觉得这些人很奇妙 就像我觉得灿灿投行的一面很奇妙一样 把他们当做一种新奇的群体驻足观赏。
他们也有frat的各种礼俗。比如一个话题快讲完的时候 大家开始说:“spread ’em!(把它们张开!)” 很多人上课经常喝伏特加 C被当做是“sober girl”…
有一个领队的(king),一天可以喝上36瓶啤酒、吐上11次……(且不自己打扫)。后来在北京的一大楼的电梯里被二当家的depose了……(所以什么时候都还是要居安思危啊,男性气息重的地方永远有人要颠覆老大。。)具体怎么搞的呢?他们本来在小打小闹,闹着闹着,二当家的一膝盖击到了老大的蛋,老大嗷嗷叫的时候,电梯里还有一名50多岁的中国大妈 完全不知这帮人是哪儿来的妖孽……差点被卷入了这场风云纷争 不过幸好局势没有扩大 bro中剩下几个跟班的和原来的二当家的眼神交流了一下,然后“团队”格局就此变迁了。C见证了这一切并受了点刺激…
从此,C开始对gender性别研究更感兴趣,从此抛弃了原来的国际关系专业~~。
“你一定要写一篇关于留学中国的小说!”C:“好,以后叫《Game of Bros》...”我:“里面他们一定要把香港占领华尔街的人揍一顿!”
好在这趟还有另外一个文理学院的男生(虽然也是彻头彻尾的bro),跟C还有更多可聊的,而不是像那些人一样,开口闭口花天酒地…(这么说来我毕业后能找到共同话题的人说不定会急剧下降。。
后来又出来了几位Q的邻居 都很会开玩笑。。“你红色的裤子不错”“嗯,谢谢”“这样你被枪击中大腿也不没有人会看出来了!”“那我什么时候把我的褐色灯芯绒裤翻出来!”
“你有没有想过我要是上了波大会怎么样嘛?”
Q:想过啊。呵呵,我就会想,20年以后的校友聚会,说起我当年女友是***学校的,所有人不知道该有多惊讶! ……
“你都有两边的一面”
“嗯。我只适合我们这文理学院”
“是,你不可能在****(university)…”
告别的时候,
“希望那20年后我还在你身边。你也希望如此么?”
“嗯。”
没有今晚这次经历 我真的要忘了大学为什么被认为是人生最快乐的四年时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