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
《琵琶行并序》中文学科领域:《「琵琶行」并序》寓意发微(语文学习,2009-02)“事物牵于外,情理用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与元九书》)的《「琵琶行」并序》,是白居易“因琵琶以托兴”(明人周敬《唐诗远脉会通评林》)的大痛长恨的流吐倾泻。诗以曲达之情辞,精妙之兴感,婉转周详地传递寄寓着诗人“别有忧愁暗恨生”的悲怅幽怨之情。可是,诗序则以冷疑的直言慨叹,迥异于“比兴相纬,寄托遥深”的诗情词心,其苦楚思致似乎也仅仅只给予了轻风微波似的“铺陈直书”。凡此,都应值得思考玩味。 然而,历来诗评家似乎都把鉴赏品味的兴致仅仅“聚焦” 于《琵琶行》诗上,而基本上置“诗”之“序”于不顾,即使留意一下,也顶多将其作为“背景”或“本事”来看待。现缘“序”品“诗”,从“诗”,“序”体分要殊着眼,彰显其异同分合的本旨所系,以求获白乐天之“意寄志存”的“新解”。 为说明问题,先将“行”与“序”省略做分辨。 “行”为乐府诗体,沿至唐代白居易时,早已是“即事名篇,无复依旁”。其本义至今犹考释难定,但其诗体特征,前人据诗评解,切入旨要者,足可信而遵循。如宋人张表臣认为“步骤驰骋,斐然成章者谓之行”,明人徐师曾则认为“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这类形象化的比喻描述之说,揭示了“行”体诗的铺排叙事,舒缓急促,跌宕曲直,畅晓灵动的特点。据前述考辨,《琵琶行》的“位置森严,筋脉联络,走月流云,轻车熟路”的特点彰显,正是“歌行体”的“当行本色”的风貌神情之圆润飞扬。 由此可见,“七言歌行”特征大体有三。一是篇长句畅。语词新浅而婕永洗练;二是寄意托慨,铺叙畅达而于曲多致;三是绘景摩物,意象俱足而清华深永。 与诗言志抒情大异的“诗序”之“序”,宋人王应麟在《辞学指南》中指出,“序者,序典籍之所以作”。明人徐师曾进一步解释说:“《尔雅》云:「序,绪也」。字亦作「叙」,言其善叙事理次第有序若丝之绪也。”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