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厂宿舍
今天早上醒过来,躺在床上刷空间。
看到程小居写的童年记忆,童趣横生啊。
原来大家的童年都差不离的感觉,
但是那篇又是无法复制的,
中间有太多他的童年所独有的,
那些他津津乐道的,
是我不太熟悉的。
而那些他一笔带过的,
却是我记忆最深刻的。
故想借此契机,
为我的童年,及童年的那群伙伴写点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迷迷糊糊的我对于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记不得了,即便你问我昨天发生的事,我都不一定记得周全。可是记忆中却始终十分深刻地还记着刚刚搬进镁厂宿舍时候的场景。刚刚进门,在家里的客厅里,看着这套房子,小小的我内心十分欢喜。那年,我四岁。
镁厂宿舍,也不知道是谁兴起的,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她不同于我们现在概念中的宿舍,其实就是一整片的商品房区,前后共有六栋,每栋六层、十二户。但区别于现在的商品房,这里面的住户都是原镁厂职工。所以大家既是邻里又是同事,就像是一大家子,邻里关系特别融洽。刚好父辈们年龄相当,于是楼上楼下同龄的小朋友也特别多,整个童年就在这么一群人上上下下打打闹闹中度过的。
在忆童年的时候,是不是得先从上幼儿园开始。这一块我挺爱讲的。因为最好讲。
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妈妈把我送到化肥厂那边的职工幼儿园里。我从小性格很野,哪受得了这般束缚。于是可怜巴巴地趴在幼儿园的那扇铁门上哭了一天,妈妈心疼坏了。于是我的幼儿园“生涯”就结束了。对,就一天。
但是我的童年远比现在的小屁孩们丰富快乐,得亏有了那么一群可爱的小伙伴们。
其实也记不太清,什么时候跟哪个小伙伴开始第一次接触,能够记住的就是,整个童年都有她们。因为地理因素,前排的小伙伴们不都熟稔。那三十六户加起来大抵就四五户的孩子是熟悉的。前排靠河的那栋貌似一个都不认识,大人小孩都不是很熟,只记得五楼的一户大人在擦自己玻璃的时候失足掉了下来,厂里那一阵子沉浸在一片惋惜中。前排中间的有四五户很熟的,最熟的就是自家的舅舅,表妹表弟就在我家对面,每次通话真的就靠吼了。对着一家窗户唤着伙伴的名字,这就是我们童年约会的开始了。还记得有一年,我和表妹约好年三十晚上一起放冲天炮,然后年幼无知的我们对准对面的窗户,一个不小心,炮花花差点把阳台上搭的小床给烧起来了。然后表妹楼上楼下的两户孩子也很熟,都是陪我上了六年小学的同窗了。一个叫婷婷,一个叫阿富。婷婷是那种很善解人意很乖的女生,在班里老是很安静的,但是一起放学上学的路上倒是挺健谈的。阿富属于那种典型的男生形象,聪明好动,老是记得他数学很厉害的样子,到我觉得厉害那大抵就不会差了,哈哈。前排剩下的那一栋好像只跟一楼的两户孩子玩过,小洁和罗成。其他楼层难道没有小孩子么?大抵是年龄相差大了罢。
我家对面那栋二楼的大人以前在厂院子里开了个小卖部,当时吃早餐都好像经常去小卖部买方便面什么的,记得有一次,我大早上上学去敲小卖部的门买东西,男主人出来开了个门,然后接着窝里屋的床里面去了,然后让我自己拿,自己找钱。然后我拿了包北京找了四毛钱完成了自助式服务给他把门带上就走了。这种做生意的方式是不是很前卫,提前普及诚信教育了哇,O(∩_∩)O哈哈~那个小卖部也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去的,但凡手头上有两毛钱就屁颠屁颠跑过去买辣条或者糖或者一根冰棍什么的。一毛钱的辣条够好几个小朋友分着吃,如今除了怀念当时的氛围,更加怀念当时的物价啊。。O(∩_∩)O哈哈~
然后我们这排的只要年龄相当或者相差不大,每家每户的小孩都是很熟的玩伴啦。先从自家这栋说起,一楼比我们小几岁的后徐萍和阿癞(因为他小时头上长癞子?哈哈),二楼无,三楼我,四楼无,五楼的王莹和陈倩,六楼的小林姐和大林姐;隔壁那栋一楼小郭姨家的三个娃儿,二楼的丽珊,三楼无,四楼的何雪飞姐姐和柯邓,五楼的解陈诚,六楼无;最里面那栋一楼的阿芬姐,二楼无,三楼的建兰和廖晶,四楼的文婷姐妹俩,五六楼无。
就这样,这么十几二十来个小孩子一起度过了快乐无比趣多多童年。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喜欢待在家里午睡,每个夏天的午后,我们就挨家挨户的吆喝,约到几个人就是几个人,大太阳底下玩丢沙包,跳绳子,跳城,过家家玩泥巴,high得不亦乐乎。跳绳的还有口诀配乐呢:“董存瑞十七八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炸碉堡,牺牲了,他的任务完成了”,“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我把糕点送给外婆尝一尝,我走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我要当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当太阳下山岗,我要赶回家,我和妈妈进入甜蜜梦乡”……我最最骄傲的时候,拍飞票,我经常能够无本万利,有的时候甚至能赚点零用钱花花,别的伙伴找我玩,我又没有,他就先借我两张,然后我嗖嗖就赢了本钱,再嗖嗖就把人家的赢完了,然后人家就花一毛钱买一点,我嗖嗖赢回来,再卖一毛钱的~不过小时候妈妈不许我玩着赢钱呢,有次在丽珊家里打牌不知道赢了谁一块多钱妈妈硬是让我还回去了呢。
最无聊的时候我们还干过十分讨大人嫌的事情:挨家挨户敲门,从一楼爬到六楼,再从六楼跑到一楼,敲完立马跑掉,这个时候比的就是速度了,最慢的那个经常被户主逮住,然后严厉地稀落一顿,跑掉的那些就在楼上或楼下安然窃笑。记忆中貌似陈诚速度老是最慢的,经常被逮住。就这样上上下下的敲门,跑,敲门,跑。有一次一度引得所有大人都生气了,将我们一整群小孩都数落了一通,忘记有没有上门找家长了。
平时比较安静的玩法就是去五楼王莹家,她们家是我们小时候的娱乐大本营,记得有一次不知道谁在哪里弄来了一只小狗,虽然忘记了狗的模样,但是却十分记得这只狗的闹腾,就跟我们一样的闹腾,我是个极怕狗的人,全仰仗了廖晶家养的几只大狼狗了,见到小孩就会扑过去的感觉,我就被追过无数次,曾经一度都害怕去楼下院子里玩,有一次实在在家憋不住了,在自家窗户伸着脖子考查了几次确定无狗后,蹑手蹑脚从三楼下到一楼,刚刚准备撒开丫子大玩特玩,不远处一只“凶残”的大狗已经锁定了目标,非也似地朝我奔来,吓得我拔腿就跑,一口气爬了三楼到家关上房门还胆战心惊了好久。至此,我但凡见到狗了,都宁愿绕开几条街走。话说回来了,那只闹腾的小狗彷佛闻出了我和陈诚对它的恐惧,追着我们俩不放,王莹和丽珊是特别喜欢小狗的,至少不怕狗,就跟在小狗后面看着我们发白的脸笑,我们好像一度爬到她们家的洗衣机上面不敢下来,最后也不知道那场闹剧是怎么结束的。
小时候楼顶是极热闹的,特别是夏天的傍晚,大人们就带着小孩到楼顶纳凉,甚至直接摆好竹床在楼顶吃晚饭,于是我们就变成了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看到谁家的菜香,就跑到人跟前去,人家就会笑嘻嘻地夹点给你尝尝,那个时候大抵只要是别人家的菜,都是比自家好吃的。然后就很是津津有味地吃着,有的时候吃不完了只得倒掉的时候,妈妈就会一边倒一边口里振振有词“雷公不要跟小孩计较啊,她也不懂事,不是存心想浪费粮食的”。我就在一旁傻乎乎地笑着,然后转念一想,呀,不会被劈了吧。不过这种担忧好像是多余的,到如今也还好好的活着。不过一般情况下,我还是很乖地把碗里的饭菜都吃完。那个时候,妈妈常给我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他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一粒饭掉到地上了,然后为了不浪费粮食,他就把那里饭拾起来吃了。然后老天被他感动了,于是他们家米缸里的米怎么都吃不折。于是,我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坚决抵制浪费,米掉到饭桌上了就拾起来吃了,也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家米缸里的米也能怎么吃都吃不完。有一次掉地上了我傻乎乎地也准备拾起来吃了,被妈妈阻止了,她说不干净吃了会生病的。不过到现在,这个愿望还是没有实现,大抵是那些掉地上的米终究还是被浪费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竭尽所能地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得一干二净。
除了妈妈的故事,小时候其实给我们讲故事最多的是六楼的月香伯伯,她家在楼顶加盖了一个小房子,夏天吃晚饭纳完凉到下半夜的时候,我们一群小朋友就一窝蜂挤到伯伯的小房子里,嚷嚷着让她讲故事。而伯伯的故事都是些光怪陆离的,非鬼即神。比方说自家样的公鸡幻化成人来报恩啊什么的,讲到十分恐怖的时候,我们都吓得脸色惨白惨白的,但是好奇心作祟,都求着让她接着讲。每次讲完故事的后果是,我们都不敢下楼梯回家了,生怕黑夜中出现个什么鬼怪之类的把我们挟持了去。于是,伯伯就不得不打着手电筒一个一个把我们送回家。下次我们再嚷嚷着要听她讲故事,她开始时总不愿讲,怕我们又听怕了,果然我们又怕了她再给一个个送回家去。每次都是这样。当时大家都无比新奇和佩服,不知道伯伯哪里听来的这么多的故事。纵使每次听完都吓得要命,还是乐此不疲的听着。这个应该对我的想象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我带着徐萍上学的路上,都能信口胡编各种故事让她从头笑到尾呢。
那个时候大人们特别喜欢打牌打麻将,于是经常是妈妈们打,爸爸们看,小孩就没人管了,在麻将桌旁边是极无聊的,所以特别容易犯困,于是大人就让我们几个小屁孩一起去一家屋里睡,然后一下子睡意全无,变得特别激动起来,有次王莹、丽珊、陈诚和我四个人,并排躺在王莹家的床上,陈诚一下子就睡着了,我们仨都还沉浸在莫名的激动当中,于是学起了电视上整蛊的法子,一人拿了一只黑色油笔,把陈诚的脸当做了画布,为她配了副“眼睛”,还添了个“八字胡”,一边小心翼翼地画着,生怕把她弄醒了;一边按耐不住地笑着。画完以后好像还仔细修改了一下,颇为得意。可是不一会,她就醒过来了,可能是迷迷糊糊觉得我们做了什么手脚,吵着要镜子,我们就骗她说没有镜子,最后她哭着硬要看,我们只得给她镜子了,谁知道,照了镜子以后她哭得更欢了。貌似我们还说她小气了来着,这有什么好哭的,大不了让你画呗。然后她就没好意思再哭了。现在想想是有点忒欺负人的意味,因为她比我们小,而且反应老是慢半拍,经常被“嫌弃”。但她发气功来也是无人能挡的。比方说,我们四个小盆友玩牌,两个一头,她就会自顾自地跑了,一头人都炸,原因是她想跑第一,跑第一有进贡啊。于是经常就是跟她一头的人在一边气得要死,能赢的牌也输了。关键是她想跑第一,又不是每次都跑得了,于是俩一起被抓了。这个时候不光是跟她一头的了,对家两个都会一起来数落她技术太菜太自私了。但是我们居然也都忍过来了,渐渐地赢不赢都不是关键了,反正输了也就是在脸上贴纸条或者画乌龟嘛,看陈诚打牌变成乐趣了,就有点现在大家看快乐大本营的时候(那个时候主持人还是李湘和何炅呢),所有人都挤兑海涛,玩游戏的时候特别期待看哪个倒霉蛋子会分到跟海涛一组。这感觉,一样一样的。O(∩_∩)O哈哈~
这样有的没的玩得很high,但是我们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每到过年的时候,大人们去工会参加新年晚会,我们小孩很早之前就准备了各种节目,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还有专门负责编舞的,跳舞的服装貌似都得统一的,很是有模有样呢。而且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大孩子都会骑着自行车带小一点的去林科所那边的山上摘pao吃。有的时候还会意外地摘些大人们很宝贝的野菜回来,那些年,夏天总是阳光熠熠的。
除了这些日常的和节庆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们少不了会上演些惊险刺激的。
镁厂宿舍除了每户自己的卫生间,还在一个角落建了一个公共厕所,那是个一层高的厕所,有一次我们一群小朋友不知怎么地就聚集到那片去了,然后不知道是谁(很有可能就是我自己)提议看谁敢最先从厕所楼顶跳下来就封谁为老大。于是一群伙伴凑热闹的都攀爬到了楼顶去,可是真到了上面,发现还是有点高的,想想那个时候的我们,才多大点的人嘛。大家你推我我退你,谁都不敢先跳,虽然下面有一堆沙子可以作为缓冲,但大家心里都没底气。然后我又一次被退到最前面,其他人还起哄喊着“老大,老大,老大……”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己的内心活动,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样子,心里还不断制造情景给自己打气,比如说后面有只狗在追我,快跳下去跳下去就安全了之类的。然后我果真一闭眼就跳了下去,后面一片欢呼雀跃的,有了第一个人,后面的似乎都没什么顾虑了,一个一个扑腾扑腾地往下跳。于是我们一轮一轮地跳了起来,跳到最后觉得没有什么挑战性了,都不齿继续这种“无聊”的消遣了。这个不够刺激了,我们很快寻找到了更刺激的,在六楼平顶上有一处凸出的部分,盖着下面的楼梯,我们就跑到那上面往楼顶跳。有一次一群人在楼顶捉迷藏摸瞎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伙伴为了“保命”,四处寻觅一个最安全的角落,最后发现护栏外向外延伸出去的那块地应该很安全,于是就跳了下去,那一跳,差点直接滑过边沿掉下去了,一掉下去,就是六层楼的高度了,记得当时脸就吓白了,从此以后就没再跳过了。哪都不跳了。现在想想我们小时候大概都是有九条命的猫吧,不然根本无法囫囵一个的活到现在。
不过印象中,最刺激的应该不是“跳楼”吧。而是那两次“黑洞”探险。
要不说我们镁厂一个一个长得男俊女靓的呢(哈哈,必须建立起这种自信来!~)风水好哇,依山旁水的。小时候大人们会带着小孩去附近那条河游泳,也没有标准的救生圈,都用的一个旧轮胎,那是相当结实啊。爸爸说有一次王莹被水打走了还是他给拦下来的,因为叔叔阿姨压根都还没发现小女儿不见了。而我虽然没被河水打走,却被哥哥死命呛了好多水,哥哥的游泳理念就是不呛几口水哪能学会游泳啊,呛了几回自然就会了。哈哈,我用事实证明了这是错误的,因为到现在我还是没学会游泳。至于会游泳的人说的“身体自然会浮上来的啊”从来没发生在我身上,一口气能憋多久我就能在水里呆多久,然后蹦跶着努力挣出水面。想想现在挺后悔的,当初真该好好学的,现在学个游泳多贵啊。算了,等河水再亮起来的时候,我跟我儿子一起学吧。
这里要说的肯定不是有大人在的,我们有事没事都爱去河边玩,淌水啊,捉萤火虫啊蜜蜂啊蝴蝶啊,小时候被谁忽悠说手上套个塑料袋就不会被蜜蜂蛰了,于是我信了,于是我的手掌就肿的老高老高的。有一年枯水期的时候,河水退到小孩的脚踝那么高了。然后我们一行几个小朋友就特别兴奋的想蹚到河对岸去。开始只是想想,后来发现果真一点难度都没有的就那样过去了。我们兴奋地蹚了好几个回合,然后不知道谁发现河对岸的山脚下有一个黑洞。小孩的好奇心是无法想象也无法抑制的。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决定来一次实实在在的探险。由年龄最大的雪飞姐领头,胆子大的我随后,然后后面都跟上。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到河边捉小鱼小虾玩,有的时候大孩子带我们玩过家家,很写真的,说是做饭就真做,有一次是丽珊的姐姐说,蚱蜢很好吃,就像吃龙虾一样的,肉很嫩,然后我们听听就口水直流,派了几个眼疾手快的捉了来,立马生火起灶煮了起来,就那样没油没盐的,胡乱弄了一通,也不知道到底熟了没熟,然后就到了分吃的时候了,那味道“鲜哪”,其实也就蚱蜢大腿里面有点肉,确实很鲜嫩美味,由于人口多,没人就尝了一下,意犹未尽的感觉。怎么会说到这,其实就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出来玩,身上会带家伙的--打火机,O(∩_∩)O哈哈~于是带头的姐姐走两步,就打燃火机看看路,那个洞的前部分有点桃花源里描述的感觉,很窄,一次只能一个人通过。走在前面的心里没底,不知道前方是怎样的,走在后面的也心慌,因为黑灯瞎火的,不知道的背后会有什么,但是我们就这样手牵着手一个一个地摸索着前进这,走过那段狭窄的通道,就真的豁然开朗了。我们进入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大厅一样的洞,接着打火机的亮光都看不到顶,我们小小的心灵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着,觉得这是个神奇的洞,然后又满足了内心的猎奇,于是大伙都好不开心哪。那个大洞再往里,朝下还有一个洞,黑漆漆一片,我们朝底下喊了两声,都有回声,然后随便在旁边抓了个东西往下扔,没有听到声响了。于是我们给他取名为“无底洞”。前前后后我们还统计了下,有七八个洞,其他的洞我忘却了,只记得最高最大的那个洞和无底洞。出了黑洞,我们无比兴奋和激动,决定改天还来。言而有信的我们,果然又再来了,这次是我带头,准备工作很充足的,还带了好几个手电筒,这次进去,又发现了一个极小的洞。那个洞口极小,我们唆使年龄最小个头最小的那个进去看看(是不是徐萍?记不清了),她不敢,我们答应就只用她钻进去看看里面是怎样的,我们在后面拉着她的腿保证安全,于是她前半身爬了进去,很兴奋地说“是鸡啄米”,然后我们几个块头大点进不去的就特别好奇,让她好好描述,她说看到了一个雕塑,特别像一只鸡在低头啄地下的米。我们虽然没看到,听着都觉得特别激动,彷佛那个雕塑就是我们弄出来的一般骄傲。再后来,河对岸修了路,那个黑洞被修路施工炸开的乱石堵住了,我们还一度担心,不知道里面变成了怎样一番景象。
现在,同龄的那批有的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有的还在寻觅命中注定的那一位。大家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见面的时间很少。今年过年是近些年来聚得最多的一次吧,年前聚了一两回,年后从大年初二到大年初六我生日那天几个人都成天粘在一起,虽然只是打打牌,但也很开心了。还有谢谢你们陪我一起点的那个生日蛋糕。这么多年,还有你们在身边,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徐萍突然忆起从前,好像又是我,提议歃血为盟,还用的是把锈了的刀(这个无从考证了),我们也是按“江湖规矩”拜过把子的了,O(∩_∩)O哈哈~那些个美好,一场一场的浮现眼前,故事已经成了回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也希望故事里的那些人,也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看到程小居写的童年记忆,童趣横生啊。
原来大家的童年都差不离的感觉,
但是那篇又是无法复制的,
中间有太多他的童年所独有的,
那些他津津乐道的,
是我不太熟悉的。
而那些他一笔带过的,
却是我记忆最深刻的。
故想借此契机,
为我的童年,及童年的那群伙伴写点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迷迷糊糊的我对于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都记不得了,即便你问我昨天发生的事,我都不一定记得周全。可是记忆中却始终十分深刻地还记着刚刚搬进镁厂宿舍时候的场景。刚刚进门,在家里的客厅里,看着这套房子,小小的我内心十分欢喜。那年,我四岁。
镁厂宿舍,也不知道是谁兴起的,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她不同于我们现在概念中的宿舍,其实就是一整片的商品房区,前后共有六栋,每栋六层、十二户。但区别于现在的商品房,这里面的住户都是原镁厂职工。所以大家既是邻里又是同事,就像是一大家子,邻里关系特别融洽。刚好父辈们年龄相当,于是楼上楼下同龄的小朋友也特别多,整个童年就在这么一群人上上下下打打闹闹中度过的。
在忆童年的时候,是不是得先从上幼儿园开始。这一块我挺爱讲的。因为最好讲。
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妈妈把我送到化肥厂那边的职工幼儿园里。我从小性格很野,哪受得了这般束缚。于是可怜巴巴地趴在幼儿园的那扇铁门上哭了一天,妈妈心疼坏了。于是我的幼儿园“生涯”就结束了。对,就一天。
但是我的童年远比现在的小屁孩们丰富快乐,得亏有了那么一群可爱的小伙伴们。
其实也记不太清,什么时候跟哪个小伙伴开始第一次接触,能够记住的就是,整个童年都有她们。因为地理因素,前排的小伙伴们不都熟稔。那三十六户加起来大抵就四五户的孩子是熟悉的。前排靠河的那栋貌似一个都不认识,大人小孩都不是很熟,只记得五楼的一户大人在擦自己玻璃的时候失足掉了下来,厂里那一阵子沉浸在一片惋惜中。前排中间的有四五户很熟的,最熟的就是自家的舅舅,表妹表弟就在我家对面,每次通话真的就靠吼了。对着一家窗户唤着伙伴的名字,这就是我们童年约会的开始了。还记得有一年,我和表妹约好年三十晚上一起放冲天炮,然后年幼无知的我们对准对面的窗户,一个不小心,炮花花差点把阳台上搭的小床给烧起来了。然后表妹楼上楼下的两户孩子也很熟,都是陪我上了六年小学的同窗了。一个叫婷婷,一个叫阿富。婷婷是那种很善解人意很乖的女生,在班里老是很安静的,但是一起放学上学的路上倒是挺健谈的。阿富属于那种典型的男生形象,聪明好动,老是记得他数学很厉害的样子,到我觉得厉害那大抵就不会差了,哈哈。前排剩下的那一栋好像只跟一楼的两户孩子玩过,小洁和罗成。其他楼层难道没有小孩子么?大抵是年龄相差大了罢。
我家对面那栋二楼的大人以前在厂院子里开了个小卖部,当时吃早餐都好像经常去小卖部买方便面什么的,记得有一次,我大早上上学去敲小卖部的门买东西,男主人出来开了个门,然后接着窝里屋的床里面去了,然后让我自己拿,自己找钱。然后我拿了包北京找了四毛钱完成了自助式服务给他把门带上就走了。这种做生意的方式是不是很前卫,提前普及诚信教育了哇,O(∩_∩)O哈哈~那个小卖部也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去的,但凡手头上有两毛钱就屁颠屁颠跑过去买辣条或者糖或者一根冰棍什么的。一毛钱的辣条够好几个小朋友分着吃,如今除了怀念当时的氛围,更加怀念当时的物价啊。。O(∩_∩)O哈哈~
然后我们这排的只要年龄相当或者相差不大,每家每户的小孩都是很熟的玩伴啦。先从自家这栋说起,一楼比我们小几岁的后徐萍和阿癞(因为他小时头上长癞子?哈哈),二楼无,三楼我,四楼无,五楼的王莹和陈倩,六楼的小林姐和大林姐;隔壁那栋一楼小郭姨家的三个娃儿,二楼的丽珊,三楼无,四楼的何雪飞姐姐和柯邓,五楼的解陈诚,六楼无;最里面那栋一楼的阿芬姐,二楼无,三楼的建兰和廖晶,四楼的文婷姐妹俩,五六楼无。
就这样,这么十几二十来个小孩子一起度过了快乐无比趣多多童年。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喜欢待在家里午睡,每个夏天的午后,我们就挨家挨户的吆喝,约到几个人就是几个人,大太阳底下玩丢沙包,跳绳子,跳城,过家家玩泥巴,high得不亦乐乎。跳绳的还有口诀配乐呢:“董存瑞十七八岁,参加了革命游击队,炸碉堡,牺牲了,他的任务完成了”,“我独自走在郊外的小路上,我把糕点送给外婆尝一尝,我走在又远又僻静的地方,我要当心附近是否有大灰狼,当太阳下山岗,我要赶回家,我和妈妈进入甜蜜梦乡”……我最最骄傲的时候,拍飞票,我经常能够无本万利,有的时候甚至能赚点零用钱花花,别的伙伴找我玩,我又没有,他就先借我两张,然后我嗖嗖就赢了本钱,再嗖嗖就把人家的赢完了,然后人家就花一毛钱买一点,我嗖嗖赢回来,再卖一毛钱的~不过小时候妈妈不许我玩着赢钱呢,有次在丽珊家里打牌不知道赢了谁一块多钱妈妈硬是让我还回去了呢。
最无聊的时候我们还干过十分讨大人嫌的事情:挨家挨户敲门,从一楼爬到六楼,再从六楼跑到一楼,敲完立马跑掉,这个时候比的就是速度了,最慢的那个经常被户主逮住,然后严厉地稀落一顿,跑掉的那些就在楼上或楼下安然窃笑。记忆中貌似陈诚速度老是最慢的,经常被逮住。就这样上上下下的敲门,跑,敲门,跑。有一次一度引得所有大人都生气了,将我们一整群小孩都数落了一通,忘记有没有上门找家长了。
平时比较安静的玩法就是去五楼王莹家,她们家是我们小时候的娱乐大本营,记得有一次不知道谁在哪里弄来了一只小狗,虽然忘记了狗的模样,但是却十分记得这只狗的闹腾,就跟我们一样的闹腾,我是个极怕狗的人,全仰仗了廖晶家养的几只大狼狗了,见到小孩就会扑过去的感觉,我就被追过无数次,曾经一度都害怕去楼下院子里玩,有一次实在在家憋不住了,在自家窗户伸着脖子考查了几次确定无狗后,蹑手蹑脚从三楼下到一楼,刚刚准备撒开丫子大玩特玩,不远处一只“凶残”的大狗已经锁定了目标,非也似地朝我奔来,吓得我拔腿就跑,一口气爬了三楼到家关上房门还胆战心惊了好久。至此,我但凡见到狗了,都宁愿绕开几条街走。话说回来了,那只闹腾的小狗彷佛闻出了我和陈诚对它的恐惧,追着我们俩不放,王莹和丽珊是特别喜欢小狗的,至少不怕狗,就跟在小狗后面看着我们发白的脸笑,我们好像一度爬到她们家的洗衣机上面不敢下来,最后也不知道那场闹剧是怎么结束的。
小时候楼顶是极热闹的,特别是夏天的傍晚,大人们就带着小孩到楼顶纳凉,甚至直接摆好竹床在楼顶吃晚饭,于是我们就变成了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看到谁家的菜香,就跑到人跟前去,人家就会笑嘻嘻地夹点给你尝尝,那个时候大抵只要是别人家的菜,都是比自家好吃的。然后就很是津津有味地吃着,有的时候吃不完了只得倒掉的时候,妈妈就会一边倒一边口里振振有词“雷公不要跟小孩计较啊,她也不懂事,不是存心想浪费粮食的”。我就在一旁傻乎乎地笑着,然后转念一想,呀,不会被劈了吧。不过这种担忧好像是多余的,到如今也还好好的活着。不过一般情况下,我还是很乖地把碗里的饭菜都吃完。那个时候,妈妈常给我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个人,他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一粒饭掉到地上了,然后为了不浪费粮食,他就把那里饭拾起来吃了。然后老天被他感动了,于是他们家米缸里的米怎么都吃不折。于是,我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坚决抵制浪费,米掉到饭桌上了就拾起来吃了,也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家米缸里的米也能怎么吃都吃不完。有一次掉地上了我傻乎乎地也准备拾起来吃了,被妈妈阻止了,她说不干净吃了会生病的。不过到现在,这个愿望还是没有实现,大抵是那些掉地上的米终究还是被浪费了。虽然如此,我还是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竭尽所能地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得一干二净。
除了妈妈的故事,小时候其实给我们讲故事最多的是六楼的月香伯伯,她家在楼顶加盖了一个小房子,夏天吃晚饭纳完凉到下半夜的时候,我们一群小朋友就一窝蜂挤到伯伯的小房子里,嚷嚷着让她讲故事。而伯伯的故事都是些光怪陆离的,非鬼即神。比方说自家样的公鸡幻化成人来报恩啊什么的,讲到十分恐怖的时候,我们都吓得脸色惨白惨白的,但是好奇心作祟,都求着让她接着讲。每次讲完故事的后果是,我们都不敢下楼梯回家了,生怕黑夜中出现个什么鬼怪之类的把我们挟持了去。于是,伯伯就不得不打着手电筒一个一个把我们送回家。下次我们再嚷嚷着要听她讲故事,她开始时总不愿讲,怕我们又听怕了,果然我们又怕了她再给一个个送回家去。每次都是这样。当时大家都无比新奇和佩服,不知道伯伯哪里听来的这么多的故事。纵使每次听完都吓得要命,还是乐此不疲的听着。这个应该对我的想象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我带着徐萍上学的路上,都能信口胡编各种故事让她从头笑到尾呢。
那个时候大人们特别喜欢打牌打麻将,于是经常是妈妈们打,爸爸们看,小孩就没人管了,在麻将桌旁边是极无聊的,所以特别容易犯困,于是大人就让我们几个小屁孩一起去一家屋里睡,然后一下子睡意全无,变得特别激动起来,有次王莹、丽珊、陈诚和我四个人,并排躺在王莹家的床上,陈诚一下子就睡着了,我们仨都还沉浸在莫名的激动当中,于是学起了电视上整蛊的法子,一人拿了一只黑色油笔,把陈诚的脸当做了画布,为她配了副“眼睛”,还添了个“八字胡”,一边小心翼翼地画着,生怕把她弄醒了;一边按耐不住地笑着。画完以后好像还仔细修改了一下,颇为得意。可是不一会,她就醒过来了,可能是迷迷糊糊觉得我们做了什么手脚,吵着要镜子,我们就骗她说没有镜子,最后她哭着硬要看,我们只得给她镜子了,谁知道,照了镜子以后她哭得更欢了。貌似我们还说她小气了来着,这有什么好哭的,大不了让你画呗。然后她就没好意思再哭了。现在想想是有点忒欺负人的意味,因为她比我们小,而且反应老是慢半拍,经常被“嫌弃”。但她发气功来也是无人能挡的。比方说,我们四个小盆友玩牌,两个一头,她就会自顾自地跑了,一头人都炸,原因是她想跑第一,跑第一有进贡啊。于是经常就是跟她一头的人在一边气得要死,能赢的牌也输了。关键是她想跑第一,又不是每次都跑得了,于是俩一起被抓了。这个时候不光是跟她一头的了,对家两个都会一起来数落她技术太菜太自私了。但是我们居然也都忍过来了,渐渐地赢不赢都不是关键了,反正输了也就是在脸上贴纸条或者画乌龟嘛,看陈诚打牌变成乐趣了,就有点现在大家看快乐大本营的时候(那个时候主持人还是李湘和何炅呢),所有人都挤兑海涛,玩游戏的时候特别期待看哪个倒霉蛋子会分到跟海涛一组。这感觉,一样一样的。O(∩_∩)O哈哈~
这样有的没的玩得很high,但是我们也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每到过年的时候,大人们去工会参加新年晚会,我们小孩很早之前就准备了各种节目,有唱歌的有跳舞的,还有专门负责编舞的,跳舞的服装貌似都得统一的,很是有模有样呢。而且小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大孩子都会骑着自行车带小一点的去林科所那边的山上摘pao吃。有的时候还会意外地摘些大人们很宝贝的野菜回来,那些年,夏天总是阳光熠熠的。
除了这些日常的和节庆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们少不了会上演些惊险刺激的。
镁厂宿舍除了每户自己的卫生间,还在一个角落建了一个公共厕所,那是个一层高的厕所,有一次我们一群小朋友不知怎么地就聚集到那片去了,然后不知道是谁(很有可能就是我自己)提议看谁敢最先从厕所楼顶跳下来就封谁为老大。于是一群伙伴凑热闹的都攀爬到了楼顶去,可是真到了上面,发现还是有点高的,想想那个时候的我们,才多大点的人嘛。大家你推我我退你,谁都不敢先跳,虽然下面有一堆沙子可以作为缓冲,但大家心里都没底气。然后我又一次被退到最前面,其他人还起哄喊着“老大,老大,老大……”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时自己的内心活动,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样子,心里还不断制造情景给自己打气,比如说后面有只狗在追我,快跳下去跳下去就安全了之类的。然后我果真一闭眼就跳了下去,后面一片欢呼雀跃的,有了第一个人,后面的似乎都没什么顾虑了,一个一个扑腾扑腾地往下跳。于是我们一轮一轮地跳了起来,跳到最后觉得没有什么挑战性了,都不齿继续这种“无聊”的消遣了。这个不够刺激了,我们很快寻找到了更刺激的,在六楼平顶上有一处凸出的部分,盖着下面的楼梯,我们就跑到那上面往楼顶跳。有一次一群人在楼顶捉迷藏摸瞎的时候,我和另外一个伙伴为了“保命”,四处寻觅一个最安全的角落,最后发现护栏外向外延伸出去的那块地应该很安全,于是就跳了下去,那一跳,差点直接滑过边沿掉下去了,一掉下去,就是六层楼的高度了,记得当时脸就吓白了,从此以后就没再跳过了。哪都不跳了。现在想想我们小时候大概都是有九条命的猫吧,不然根本无法囫囵一个的活到现在。
不过印象中,最刺激的应该不是“跳楼”吧。而是那两次“黑洞”探险。
要不说我们镁厂一个一个长得男俊女靓的呢(哈哈,必须建立起这种自信来!~)风水好哇,依山旁水的。小时候大人们会带着小孩去附近那条河游泳,也没有标准的救生圈,都用的一个旧轮胎,那是相当结实啊。爸爸说有一次王莹被水打走了还是他给拦下来的,因为叔叔阿姨压根都还没发现小女儿不见了。而我虽然没被河水打走,却被哥哥死命呛了好多水,哥哥的游泳理念就是不呛几口水哪能学会游泳啊,呛了几回自然就会了。哈哈,我用事实证明了这是错误的,因为到现在我还是没学会游泳。至于会游泳的人说的“身体自然会浮上来的啊”从来没发生在我身上,一口气能憋多久我就能在水里呆多久,然后蹦跶着努力挣出水面。想想现在挺后悔的,当初真该好好学的,现在学个游泳多贵啊。算了,等河水再亮起来的时候,我跟我儿子一起学吧。
这里要说的肯定不是有大人在的,我们有事没事都爱去河边玩,淌水啊,捉萤火虫啊蜜蜂啊蝴蝶啊,小时候被谁忽悠说手上套个塑料袋就不会被蜜蜂蛰了,于是我信了,于是我的手掌就肿的老高老高的。有一年枯水期的时候,河水退到小孩的脚踝那么高了。然后我们一行几个小朋友就特别兴奋的想蹚到河对岸去。开始只是想想,后来发现果真一点难度都没有的就那样过去了。我们兴奋地蹚了好几个回合,然后不知道谁发现河对岸的山脚下有一个黑洞。小孩的好奇心是无法想象也无法抑制的。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决定来一次实实在在的探险。由年龄最大的雪飞姐领头,胆子大的我随后,然后后面都跟上。那个时候我们经常到河边捉小鱼小虾玩,有的时候大孩子带我们玩过家家,很写真的,说是做饭就真做,有一次是丽珊的姐姐说,蚱蜢很好吃,就像吃龙虾一样的,肉很嫩,然后我们听听就口水直流,派了几个眼疾手快的捉了来,立马生火起灶煮了起来,就那样没油没盐的,胡乱弄了一通,也不知道到底熟了没熟,然后就到了分吃的时候了,那味道“鲜哪”,其实也就蚱蜢大腿里面有点肉,确实很鲜嫩美味,由于人口多,没人就尝了一下,意犹未尽的感觉。怎么会说到这,其实就想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出来玩,身上会带家伙的--打火机,O(∩_∩)O哈哈~于是带头的姐姐走两步,就打燃火机看看路,那个洞的前部分有点桃花源里描述的感觉,很窄,一次只能一个人通过。走在前面的心里没底,不知道前方是怎样的,走在后面的也心慌,因为黑灯瞎火的,不知道的背后会有什么,但是我们就这样手牵着手一个一个地摸索着前进这,走过那段狭窄的通道,就真的豁然开朗了。我们进入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大厅一样的洞,接着打火机的亮光都看不到顶,我们小小的心灵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震撼着,觉得这是个神奇的洞,然后又满足了内心的猎奇,于是大伙都好不开心哪。那个大洞再往里,朝下还有一个洞,黑漆漆一片,我们朝底下喊了两声,都有回声,然后随便在旁边抓了个东西往下扔,没有听到声响了。于是我们给他取名为“无底洞”。前前后后我们还统计了下,有七八个洞,其他的洞我忘却了,只记得最高最大的那个洞和无底洞。出了黑洞,我们无比兴奋和激动,决定改天还来。言而有信的我们,果然又再来了,这次是我带头,准备工作很充足的,还带了好几个手电筒,这次进去,又发现了一个极小的洞。那个洞口极小,我们唆使年龄最小个头最小的那个进去看看(是不是徐萍?记不清了),她不敢,我们答应就只用她钻进去看看里面是怎样的,我们在后面拉着她的腿保证安全,于是她前半身爬了进去,很兴奋地说“是鸡啄米”,然后我们几个块头大点进不去的就特别好奇,让她好好描述,她说看到了一个雕塑,特别像一只鸡在低头啄地下的米。我们虽然没看到,听着都觉得特别激动,彷佛那个雕塑就是我们弄出来的一般骄傲。再后来,河对岸修了路,那个黑洞被修路施工炸开的乱石堵住了,我们还一度担心,不知道里面变成了怎样一番景象。
现在,同龄的那批有的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了,有的还在寻觅命中注定的那一位。大家各自有了自己的生活,见面的时间很少。今年过年是近些年来聚得最多的一次吧,年前聚了一两回,年后从大年初二到大年初六我生日那天几个人都成天粘在一起,虽然只是打打牌,但也很开心了。还有谢谢你们陪我一起点的那个生日蛋糕。这么多年,还有你们在身边,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徐萍突然忆起从前,好像又是我,提议歃血为盟,还用的是把锈了的刀(这个无从考证了),我们也是按“江湖规矩”拜过把子的了,O(∩_∩)O哈哈~那些个美好,一场一场的浮现眼前,故事已经成了回忆中最珍贵的一部分,也希望故事里的那些人,也都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