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4)
2013年1月29日
从严重的高原反应中缓过神来。起了大早,守在阳台等待看日照金山。所谓日照金山,用无聊的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早上金色的阳光,照在雪山顶上的样子。
我们守在阳台,起先山尖是红色。我兴奋坏了以为这就是日照金山。啪啪的按着胶卷相机的快门,和旁边沉着的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山就是金山不是暗红色,要是金色才算是金山。这时天上飘出几多浮云,阳台的气氛更压抑了。若是一辈子只来一次的地方,错过了来这一次的目的,心情会是如何?沮丧?我想不应该沮丧,真正流失的东西,我们总是感知不到,在这一辈子。
好在,浮云露出了缝隙,像是打心门的一束光,雪山就在舞台中央!何等的美丽!在这美丽里,我措手不及。急忙的招呼着汤师爷,给我和日照金山合影。我很少主动找人给我拍照。
但那身边的旅人还是沉默,他更像是享受整个过程。而不是面对人生频频按下快门的过客。
康巴说看到日照金山会幸福一整年。他也拿出了手机拍照,并且发到了微薄。他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抓住了好运,这样的照片会给他带来生意。可康巴需要的确实不止是好运,有一次大雪封山游客执意要租他的车从香格里拉到梅里。在某一段直路,他的车侧滑旋转了三百六十度停在路中间。
客人大呼过瘾。而康巴呢?他还有美丽的卓玛等他回家。在前往丽江的路上,他絮叨了好几次他已经好几天没见自己的卓玛了。卓玛就是他的妻子。他说来年盖好了房子要开个旅舍,租车住店收入肯定不错。
他对未来有和我们一样的憧憬,多挣点钱过上更好的日子。摆脱现在的日子。
党对他不错,给他家装了有线电视,也传授了农耕的技术。可是有让康巴讨厌的地方,党禁止他们在七月末三月初进藏(应该是这个时间记不清了)。这是死规定,不是儿戏。在前往拉萨的214国道上有拿着真正冲锋枪,装满子弹的少年在站岗。
那个时间他们应该去拉萨朝拜,现在却不能。
回程的路和去的时候一样,不同的是身体感觉好些我,可以更用心的去欣赏一下风景。远处高山上,那横断在山腰上的一条线,就是公路,一会儿你就会从那里穿行而过,而不知道自己的处境是这么的绝美与险恶。
山路来回走多了你就会习惯,像康巴一样呆呆的望着眼前的路,却能灵活的左右打着方向。回去的路上,他还把车停在了路边,捡了一些松枝。这是他们过年祈福用的。在康巴上山捡松枝的时候,我们下车放风吃零食随地大小便。像所有的旅人一样,那时我看到身边绿色的怒江。真想下去摸摸那绿色,富含铜的江水啊。
上车后,康巴又开始愉快的调戏我。他教了我们一个词,读音是‘家绿’。意思是胖子,于是全车人都开始称呼我,家绿。除了教我们藏语,康巴有时候还会秀一些英语。这让他显得专业的很,可这蹩脚的英语,却让这专业的成分里面透着一丝俏皮。他小学念完就不念了。十二岁结婚。十五岁开始开长途汽车,就是那种如果变形了以后和擎天柱一样高的长途汽车。人生就是这样有很多种过法,旅行的目的就是不让你走绝路,而是要在其他的绝路上也试试。试试也无妨,反正大家的重点都一样。
傍晚,我们抵达丽江。和康巴道别的时候,给他点清楚了一千五百钱。既没有因为他的热情招待多给,也没有因为这两天短暂的友谊而打折。
怎么样?这世界冷酷吧。我小时候一度认为能说上三两句话的都是好朋友。都可以把我的糖分给他们吃。
到了丽江的时候,才有一些后悔。中午的时候我们停留在香格里拉吃饭,离丹丹的旅舍步行只有十分钟的距离。我却没有走过去找她好好说一声再见。
但是想到她结束了自己的义工工作以后,或许也会沿着我们旅行的路线,也去看看那些沿途的美景。心理的遗憾就平复了一些。我们只是别人获得幸福的一种方式,想想真是又可笑又开朗。
在这个傍晚,我们一行人各自背着沉重的旅行包,穿着从雪山下来的厚衣服。在繁华热闹的丽江古城中穿行。到处都是脖子上挂着单反的旅人,大家笑容欢天喜地。我们却在各自的脸上有些落寞。过了那天晚上,我们六个人即将分开行动。小罗和汤师爷要前往沙溪,而我春花强哥和蜗牛要去泸沽湖。互补勉强,各取所需才是Nice的伴侣。
我对小罗和汤师爷有些不舍。我们没有钱去灯红酒绿的酒吧,在小卖部买了几瓶啤酒,傻呵呵的坐在青旅的院子里干杯。看社交网络里大家过去的照片。我给他们看我喜欢的姑娘,小罗给我看他在双廊时拍到的美景。而汤师爷呢,他呆在那里有点挂念他的女朋友。像是放不下脸上那颗刚长出来的青春痘,
爱情真是美好,一如那一晚我们放的那些忘记名字的音乐。感觉在指尖,却不在嘴边。
从严重的高原反应中缓过神来。起了大早,守在阳台等待看日照金山。所谓日照金山,用无聊的文字描述出来。就是早上金色的阳光,照在雪山顶上的样子。
我们守在阳台,起先山尖是红色。我兴奋坏了以为这就是日照金山。啪啪的按着胶卷相机的快门,和旁边沉着的旅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金山就是金山不是暗红色,要是金色才算是金山。这时天上飘出几多浮云,阳台的气氛更压抑了。若是一辈子只来一次的地方,错过了来这一次的目的,心情会是如何?沮丧?我想不应该沮丧,真正流失的东西,我们总是感知不到,在这一辈子。
好在,浮云露出了缝隙,像是打心门的一束光,雪山就在舞台中央!何等的美丽!在这美丽里,我措手不及。急忙的招呼着汤师爷,给我和日照金山合影。我很少主动找人给我拍照。
但那身边的旅人还是沉默,他更像是享受整个过程。而不是面对人生频频按下快门的过客。
康巴说看到日照金山会幸福一整年。他也拿出了手机拍照,并且发到了微薄。他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抓住了好运,这样的照片会给他带来生意。可康巴需要的确实不止是好运,有一次大雪封山游客执意要租他的车从香格里拉到梅里。在某一段直路,他的车侧滑旋转了三百六十度停在路中间。
客人大呼过瘾。而康巴呢?他还有美丽的卓玛等他回家。在前往丽江的路上,他絮叨了好几次他已经好几天没见自己的卓玛了。卓玛就是他的妻子。他说来年盖好了房子要开个旅舍,租车住店收入肯定不错。
他对未来有和我们一样的憧憬,多挣点钱过上更好的日子。摆脱现在的日子。
党对他不错,给他家装了有线电视,也传授了农耕的技术。可是有让康巴讨厌的地方,党禁止他们在七月末三月初进藏(应该是这个时间记不清了)。这是死规定,不是儿戏。在前往拉萨的214国道上有拿着真正冲锋枪,装满子弹的少年在站岗。
那个时间他们应该去拉萨朝拜,现在却不能。
回程的路和去的时候一样,不同的是身体感觉好些我,可以更用心的去欣赏一下风景。远处高山上,那横断在山腰上的一条线,就是公路,一会儿你就会从那里穿行而过,而不知道自己的处境是这么的绝美与险恶。
山路来回走多了你就会习惯,像康巴一样呆呆的望着眼前的路,却能灵活的左右打着方向。回去的路上,他还把车停在了路边,捡了一些松枝。这是他们过年祈福用的。在康巴上山捡松枝的时候,我们下车放风吃零食随地大小便。像所有的旅人一样,那时我看到身边绿色的怒江。真想下去摸摸那绿色,富含铜的江水啊。
上车后,康巴又开始愉快的调戏我。他教了我们一个词,读音是‘家绿’。意思是胖子,于是全车人都开始称呼我,家绿。除了教我们藏语,康巴有时候还会秀一些英语。这让他显得专业的很,可这蹩脚的英语,却让这专业的成分里面透着一丝俏皮。他小学念完就不念了。十二岁结婚。十五岁开始开长途汽车,就是那种如果变形了以后和擎天柱一样高的长途汽车。人生就是这样有很多种过法,旅行的目的就是不让你走绝路,而是要在其他的绝路上也试试。试试也无妨,反正大家的重点都一样。
傍晚,我们抵达丽江。和康巴道别的时候,给他点清楚了一千五百钱。既没有因为他的热情招待多给,也没有因为这两天短暂的友谊而打折。
怎么样?这世界冷酷吧。我小时候一度认为能说上三两句话的都是好朋友。都可以把我的糖分给他们吃。
到了丽江的时候,才有一些后悔。中午的时候我们停留在香格里拉吃饭,离丹丹的旅舍步行只有十分钟的距离。我却没有走过去找她好好说一声再见。
但是想到她结束了自己的义工工作以后,或许也会沿着我们旅行的路线,也去看看那些沿途的美景。心理的遗憾就平复了一些。我们只是别人获得幸福的一种方式,想想真是又可笑又开朗。
在这个傍晚,我们一行人各自背着沉重的旅行包,穿着从雪山下来的厚衣服。在繁华热闹的丽江古城中穿行。到处都是脖子上挂着单反的旅人,大家笑容欢天喜地。我们却在各自的脸上有些落寞。过了那天晚上,我们六个人即将分开行动。小罗和汤师爷要前往沙溪,而我春花强哥和蜗牛要去泸沽湖。互补勉强,各取所需才是Nice的伴侣。
我对小罗和汤师爷有些不舍。我们没有钱去灯红酒绿的酒吧,在小卖部买了几瓶啤酒,傻呵呵的坐在青旅的院子里干杯。看社交网络里大家过去的照片。我给他们看我喜欢的姑娘,小罗给我看他在双廊时拍到的美景。而汤师爷呢,他呆在那里有点挂念他的女朋友。像是放不下脸上那颗刚长出来的青春痘,
爱情真是美好,一如那一晚我们放的那些忘记名字的音乐。感觉在指尖,却不在嘴边。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