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故事(二)
好多年前,我妈就不大收拾屋子了。沙发上,冬天的被子还在,春天的衣服已经堆了上去。我还记得以前家里整整齐齐的样子。从我初中起,我爸就常年在外。她一个人顾不了两头,家里只好有个大概。有时候忙到半夜,总算能睡了,赶紧就睡,好像安慰自己一样说,等闲下来吧。她其实衣服不少,但只要一换季,就觉得缺衣服,女人都一样。她喜欢找我一起逛,可有时候我懒得出门,就问她,去年给你买的那件呢,怎么没见你穿。她要想半天才能想起来:“是哦,可放哪儿了呢?”相反,我爸从不给自己添新衣服,也不肯别人给他买,买了也不肯穿。我妈本来爱好就不多,如果买衣服算一个,我爸的不配合实在是她人生的一大缺憾。
我妈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我已经五岁了,她每天十二点才睡四点就起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地去上班。可现在我就已经收拾不动了。其实饭也不想做。随便吃饱了就好啊。几年前有一天,跟周媛一起做卷饼,从下午就开始准备,买菜,蒸肉,和面,足足五、六个小时才吃上饭,可十分钟就吃饱了。花这么多时间在吃上,真是巨大的浪费,有这功夫,还不如床上躺着。我一向是能躺着就绝不坐着。在我还像我妈一样能干的时候,为了可以光脚走路,每天回来把地板擦三遍,冬天就穿上厚厚的袜子,当然地板还是要每天擦亮了当镜子照呀。失控的无力感是我经历的最糟糕的情绪,像站在世界的边缘,自己是一张拉满的弓,一只吹弹可破的气球,箭在弦上,往前一步即万丈深渊。
大学的时候,我们寝室的学霸隔三五日就能开发出一个新爱同时甩掉一个旧的,等她一开始嚷“没意思”,不消半日就“真有劲”了,三天一过就又“没意思”了。那四年简直不堪回首。直到现在,她的QQ签名还是这个循环。好多次我都想偷偷拉黑她,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我一向只能专注做一件事,不能multi-task,也绝不能三分钟热度。如果你们不是像我这样“只能,不能,绝不能”的人,我的焦虑你们是不能懂的。又经过很多年,才终于明白人各有志,寸有所长。就心安理得守住一截木桩子,相信兔子总会来的。等不到也没关系,长点木耳什么的也不错哇,反正天总会下雨。听到人家说,要花点小心思啊,经营自己的小生活啦,要有点小情趣呀,养点小花种点小草啦,只是一想我就觉得还是懒死算了。清明回家的时候见了李婷。我们差不多一年见一次,所以这意味着又一年过去了。这一年来,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又多了一些,“你知道我怎么洗脸的吗?出门前,用纸巾沾一点水,脸上抹两抹。或囤一沓湿巾,每次用一张。”诸如此类,并意识到,它们即将成为或从来都是自己最倔强的一部分。
我的倔强还包括但不限于:特别跃跃欲试的时候反而特别容易放弃,特别想要的时候反而无所谓争取。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人,如果摊上了一件不喜欢的事情,每天咬咬牙才能为继,是很不幸的。喜欢的事情不少,可如果花了十分的心思,用了全部的力气,最后证明缺的只是天份,是不是更不幸?这样一想就没了勇气。说到天份,去年有一句话为大家广为传颂: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对于这种言论,我们不仅不抵制,还扩散给自己友邻,自嘲也好,妄图撇清自己也罢,恕不知此举以其影响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证明自己实乃大多数之一的事实无疑,这置吾等平庸之辈的颜面于何处,何处?
如果生往极乐是通关游戏,每获得以下装备之一即等于开启了下一关:掌握一门外语,学好数理化,听懂交响乐,会游泳,爱健身,接受系统的文理科通识教育,有理想,有信仰,被人理解,也理解别人。这种互动带来的感动是无与伦比的。高二的时候文理分科,这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学心中永远的痛。大一的时候,高中同学们在QQ上交流各自的大学生活,我们一个南师大外语系的同学听到我说我们开了高数课,表示特别羡慕。你知道那种学了很多年一下子不需要再学了的心情有多失落吗?我们读各种应试的书,做各种变态的题,完全不知道怎么选自己的路。好在只是年少单纯的心。这一点李婷比我们大多数人幸运。因为高考没考好,她没能像我们一样随着扩招的大军去混本科,却得以静下心来以一个文科生的底子从头开始学物理。她说,学着学着,忽然有一天就开窍了,从此一通百通。这就是传说中的打通任督二脉吧,真叫人艳羡。希望我还能保持单纯的好奇心,打通一关是一关。好矛盾的心情。
还记得早上去上学,阳光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头落在远处的河岗上,一边走,黑色的影子横扫过整片墨绿色麦田,忘不了早春空气中跃跃欲试的味道。
我妈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我已经五岁了,她每天十二点才睡四点就起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地去上班。可现在我就已经收拾不动了。其实饭也不想做。随便吃饱了就好啊。几年前有一天,跟周媛一起做卷饼,从下午就开始准备,买菜,蒸肉,和面,足足五、六个小时才吃上饭,可十分钟就吃饱了。花这么多时间在吃上,真是巨大的浪费,有这功夫,还不如床上躺着。我一向是能躺着就绝不坐着。在我还像我妈一样能干的时候,为了可以光脚走路,每天回来把地板擦三遍,冬天就穿上厚厚的袜子,当然地板还是要每天擦亮了当镜子照呀。失控的无力感是我经历的最糟糕的情绪,像站在世界的边缘,自己是一张拉满的弓,一只吹弹可破的气球,箭在弦上,往前一步即万丈深渊。
大学的时候,我们寝室的学霸隔三五日就能开发出一个新爱同时甩掉一个旧的,等她一开始嚷“没意思”,不消半日就“真有劲”了,三天一过就又“没意思”了。那四年简直不堪回首。直到现在,她的QQ签名还是这个循环。好多次我都想偷偷拉黑她,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我一向只能专注做一件事,不能multi-task,也绝不能三分钟热度。如果你们不是像我这样“只能,不能,绝不能”的人,我的焦虑你们是不能懂的。又经过很多年,才终于明白人各有志,寸有所长。就心安理得守住一截木桩子,相信兔子总会来的。等不到也没关系,长点木耳什么的也不错哇,反正天总会下雨。听到人家说,要花点小心思啊,经营自己的小生活啦,要有点小情趣呀,养点小花种点小草啦,只是一想我就觉得还是懒死算了。清明回家的时候见了李婷。我们差不多一年见一次,所以这意味着又一年过去了。这一年来,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又多了一些,“你知道我怎么洗脸的吗?出门前,用纸巾沾一点水,脸上抹两抹。或囤一沓湿巾,每次用一张。”诸如此类,并意识到,它们即将成为或从来都是自己最倔强的一部分。
我的倔强还包括但不限于:特别跃跃欲试的时候反而特别容易放弃,特别想要的时候反而无所谓争取。只能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人,如果摊上了一件不喜欢的事情,每天咬咬牙才能为继,是很不幸的。喜欢的事情不少,可如果花了十分的心思,用了全部的力气,最后证明缺的只是天份,是不是更不幸?这样一想就没了勇气。说到天份,去年有一句话为大家广为传颂: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对于这种言论,我们不仅不抵制,还扩散给自己友邻,自嘲也好,妄图撇清自己也罢,恕不知此举以其影响的人数之多范围之广,证明自己实乃大多数之一的事实无疑,这置吾等平庸之辈的颜面于何处,何处?
如果生往极乐是通关游戏,每获得以下装备之一即等于开启了下一关:掌握一门外语,学好数理化,听懂交响乐,会游泳,爱健身,接受系统的文理科通识教育,有理想,有信仰,被人理解,也理解别人。这种互动带来的感动是无与伦比的。高二的时候文理分科,这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学心中永远的痛。大一的时候,高中同学们在QQ上交流各自的大学生活,我们一个南师大外语系的同学听到我说我们开了高数课,表示特别羡慕。你知道那种学了很多年一下子不需要再学了的心情有多失落吗?我们读各种应试的书,做各种变态的题,完全不知道怎么选自己的路。好在只是年少单纯的心。这一点李婷比我们大多数人幸运。因为高考没考好,她没能像我们一样随着扩招的大军去混本科,却得以静下心来以一个文科生的底子从头开始学物理。她说,学着学着,忽然有一天就开窍了,从此一通百通。这就是传说中的打通任督二脉吧,真叫人艳羡。希望我还能保持单纯的好奇心,打通一关是一关。好矛盾的心情。
还记得早上去上学,阳光把影子拉得长长的,头落在远处的河岗上,一边走,黑色的影子横扫过整片墨绿色麦田,忘不了早春空气中跃跃欲试的味道。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