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注定——《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 |
人生仿佛选择题,选项的答案即是命运。——题记
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思考,是电影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之一。
故事本身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令人眼前一亮的在于结构。电影开始5分钟,我在头脑中勾勒了一下大概思路,自认为故事会按照这个线索进行下去。没有想到,被我认为只是一个引子的电视竞猜节目成为了贯穿电影的线索,回忆由此展开。当时已是晚上11点多,困意早已袭来。当时的我告诉自己,这必定又是个很会讲故事的导演,从开始就可以断定,这将会是一部好电影。
如果让我为这部片子再起一个名字的话,我想可以叫做——命中注定(It is written)。杰玛和舍利姆兄弟两个在影片开始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命运暗示。迥然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他们截然相反的一生。第一次对比来自孩子们之间的玩笑,对金钱充满了欲望的舍利姆把不肯从厕所出来的杰玛关在了里面,使他不能一睹自己偶像的风采。于是,杰玛想到了电影中的情节,捏住鼻子,跳下了粪坑,带着一身粪便找到了偶像,得到了签名照。(要说这明星对影迷真是不错呢,哈哈!)但舍利姆后来趁其不备把照片卖了,全然不顾弟弟的感受。看到这里我基本可以肯定,这两人的角色应该是相反的。一个充满了对于金钱和地位的渴望,一个善良乐观且执着。
由于宗教冲突,兄弟俩失去了母亲。这时,拉提卡进入了他们的生活,看到这里,我会想到这是另一个主角的出现,成长中的种种磨砺会使得的她和他们之间产生复杂的情感,而最后的归属,应该属于善良的杰玛。所以,这部电影的故事在意料之中,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框架,想必不会受到这么大的追捧。
三个主角出现之后,影片大幕正式拉开。杰玛每回答一个问题,就会引起一段回忆,仿佛他之前的人生就是由这些问题构成。主持人看不起这个来自贫民窟的小子,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教育,为别人倒茶水的人。他致死不会相信,他会成为节目的主角,游戏的胜利者,所以导致了影片一开始打骂逼供的情节。所有人都认为他在作弊,因为贫民窟的人和百万富翁这个词根本没有交集。
每一次的回答都惊心动魄,因为在观众眼里,他离2000万卢比越来越近,而且伴随着空手而归的风险。杰玛一脸严肃,并不是紧张奖金是否可以到手,而是盼望拉提卡可以在电视里看到他。正确的答案来自悲惨的命运,失去母亲的回忆,看到眼睛被弄瞎的同伴在乞讨的回忆,亲历哥哥开枪杀人的回忆……金钱,这个看似美好的东西在向杰玛一步步靠近,人们都在羡慕他,佩服他有这么丰富的知识。实际上,他再次经历着人生的痛苦,每个答案都是用不堪回首的经历换回的,我想,他宁愿不赢得游戏,没有这笔巨额的奖金,也愿意让那些痛苦消失,拥有母爱,拥有平静的生活和美好的爱情。
杰玛一步步地走向成功,但他甩不掉贫民窟孩子的身份,质疑和冷嘲热讽充斥周围。同时也有来自同阶层人的支持,胜利的那一刻,他们为他欢呼雀跃。富翁和贫民的对比,金钱和悲惨人生的对比,性格和命运的对比。这些对比贯穿于竞猜节目之中,使得观众时而为他即将得到的胜利欢欣鼓舞,时而思考人生,探求金钱背后更加弥足珍贵的东西。
舍利姆走出了贫民窟成为了一个杀手,得到了他从小就梦寐以求的享乐生活。但是,他同时也走进了另一个“情感的贫民窟”,弟弟离他远去,对于拉提卡的歉疚藏在心底。当他把钥匙交给提拉卡的那一刻,两人之间的特写镜头对眼神的刻画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电影的魅力在于画面语言的表达,当拉提卡拿起手机,接通了电话的时候,微笑挂在她的嘴角。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杰玛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舍利姆倒在铺满金钱的浴盆中,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一种价值观。颠簸的镜头在结尾处逐渐平静下来,留给人思考的余地。
最后,杰玛终于等到了拉提卡,他轻轻地摘下她的头巾,吻了她脸上的疤痕。他原谅了哥哥的行为,相信这条疤痕会被温暖的情感融化,终结之前的一切罪恶。
PS:本人觉得本片结构完整的另一个表现是拉提卡衣物的颜色。从头到尾的关键镜头,拉提卡始终身着黄色,颜色鲜明,尤其是她站在桥上仰望杰玛微笑的镜头,更是令人难忘。最后的舞蹈使得影片沉重的气氛有所缓解,拉提卡头上的黄色围巾成为了他们团圆的见证。虽然舞蹈环节已经不属于影片的叙述范畴,但是这种表达传递给观众的是一种喜悦的气氛,使得我们在电影最后可以微笑着离开,并且记住这愉快的充满活力的音乐。(还有就是竞猜节目的主持人很想毕福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呢?嘻嘻。)
![]() |
![]() |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