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和外 仁者爱山
国家环保局在审批怒江建坝项目规划时认为,中国现在仅存两条没有被截断的大江,一条是雅鲁藏布江,另一条就是怒江。应该留下最后的自然的江河。
在美国,印第安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富于个性特征的本土文化遗产。但现在印第安文化已经被不断地博物馆化和旅游市场化,渐渐蜕变成为一种与生动热烈的实际人生和活生生的生命没有生死相依关系的“死”文化。与印第安文化,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等世界自然遗产地相比,怒江区域众多的民族和文化,是完全可以它们的活力令人骄傲的。
有人说:过去,生活在怒江和澜沧江峡谷里的民族群体,一代一代地传衍着,而这一代代的人们又总在重复着上一代人生命的轨迹。江河与大山似乎是一道道时光的栅栏,挡住了时代运转的车轮,分隔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怒江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相互依存,当地人沿袭着的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是今日怒江的根。没有这些特殊的文化、传统的多样,今天怒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能独特吗?而我们对这些独特又知晓多少?现在人们最爱说的是文化能当饭吃吗?怒江太穷了,怒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
怒江,和怒江边生活的人,人与大江的命运及关系就是我们要寻找和深挖的问题。记录历史,我们需要听到各种声音,也希望更多的人成为我们记录的对象。
关于水电站的建设,马丁博士也有话说:水坝能防洪、发电,但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对住在两岸原住民的影响不能不算在内。如果把这些都算上,就不是建不建的问题,而是建的话划算不划算。如果只算工程的钱,不算自然的价值,对自然不公平;如果只算能赚的钱,不算原住民的损失,对原住民不公平。还有文化价值也不能不算,而且文化传统会越来越值钱。所以要算大账,不是算小账。要算长远的账,算可持续发展的账。
这次在德国采访,马丁博士还给我讲清楚了一个过去我知道,但不太明白的技术问题,就是水库产生的温室效应一点也不低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出在人为蓄水,库底大量的沉积物像树木、房屋等会使水变质,以至厌氧,也就是甲烷的产生。在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忧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水库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人们不能再不重视的了。
都江堰把岷江分成了两条:内江和外江==都江堰内外江六大河渠
内江又分成5条支流流向成都平原:
蒲阳河:流经都江堰市的蒲阳镇到彭州市,主要灌溉成都平原东北方向
胥家河:流经都江堰市的胥家乡天马镇到达成都郫县
走马河:流经郫县到成都,过了郫县叫清水河,到了成都叫锦江
柏条河:流向成都,到达成都叫府河
江安河:穿过都江堰市流向外江
外江:过了都江堰叫金马河,流经温江区、新津县、彭山县、眉山市、乐山市、到达宜宾市,最后到泸州流入长江外江才是岷江的主流
柏条河是岷江内江水系四大河渠之一,都江堰内外江六大河渠中最后一条自然河流,也是成都市四百万人口的水源地。
柏条河灌溉与排水功能兼具,并有舟辑之利,过去还承担漂木之任,岷江上游盛产的木材通过柏条河漂送至成都。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成都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都江堰承担了为成都市生活、生产和生态供水的繁重任务。柏条河与徐堰河是向成都市供水的两条大动脉。柏条河下游有成都自来水二厂、五厂、六厂(取地下水源的自来水一厂、三厂、四厂已陆续停产)。担负着中心城区400多万人的供水任务,保障成都市供水安全已成为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头等任务。
(四)生态环境概况
柏条河历史上承担漂木任务,不能拦河筑坝,是都江堰各干渠中唯一没有修建电站的河道,除跨河桥梁、局部河段的卵石浆砌堤岸和几个城镇的临河建筑外,河道上基本没有其他人工构筑物。总体上保持着生态河流的特性,沿岸林木葱郁,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河堤上多为麻柳、桤木、湿地松、杨树等喜湿根系发达利于防洪固堤的乡土树林,是水源保护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
柏条河有较强的自净能力,流速较快,在都江堰市境内可达到二类水标准,郫县境内也能维护三类水标准,只是在枯水期,柏条河末端石堤堰有时会出现四类水。
柏条河动植物自然生态系统丰富,有白鹭、家燕、翠鸟、布谷鸟、树麻雀等上百种鸟类,河中除鲫鱼、鲤鱼、草鱼、鲢鱼等常见鱼类外,还有当地村民称为麻花鱼、红尾鱼、石爬鱼、细甲鱼等乡土鱼种。
(五)河流污染调查
就总体而言,柏条河沿岸绿树成荫,河水碧波荡漾,人水和谐,生物多样,河流健康,生态良好,是流淌在国家级温郫都生态示范区内的绿色生态长廊。
今年8月,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徒步调查柏条河的污染情况,发现沿河两岸尚有一些污染源。
1、农村面源污染
柏条河的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是通过农灌沟渠带来的,柏条河沿线农灌渠系密如蛛网,灌排功能兼具。农村的各种污染物如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固体垃圾、化肥农药残留等,先汇集在农灌沟中,最终排入柏条河,在这些农灌沟与柏条河的交汇口,河水变色变臭,水面布满泡沫。沿途还一有些养殖场紧靠河边。
2、城镇生活污染
柏条河沿线滨河的几个城镇,都占有相当长的一段河岸,是排污口、茶铺、农家乐、垃圾场、直排式厕所最集中的地点。柏条河边只要有人居住,河岸就有垃圾堆,一遇大雨或涨水,垃圾就会冲入河中。
3、工业污染
柏条河沿河没有大规模的有害工业企业,但对河水有一定污染的工厂作坊还为数不少。这些滨河的工厂企业,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直排入河。
文章引用自:分类:江河情结
蒲阳河——青白江
我市灌溉排洪的主要河道,又是人民渠农田的输水干渠。河道经塔子山下自北向东,沿湔江流域南界东流,沿途多条支流汇入,流入新都清流场境内,在王中寺复入彭州界,经三邑桥入广汉。人民渠进水口以上称“蒲阳河”,人民渠进水口以下河段称“青白江”。
都江堰市境内的蒲阳河流经都江堰、郫县、彭州和新都四个区(市)县,是青白江区40万居民饮用自来水的供水水源。然而在沿线经济发展的同时,蒲阳河的水质却越来越差
土溪河全长34.95公里
发源于都江堰市西、北部山区土地岭。主流流经磨子坪、茶房等地后,在锡家溜有楼房沟、张家沟、李家沟等五条山溪河从右岸汇入。主流折向东南,流经何家山、董家坪、宽河坝、普朝寺等地后在莲花洞与发源向峨乡狮子包的两条支流相汇合,形成土溪河干流。土溪河从莲花洞转向东流,流经陶家山、陶家湾的等地后又折向东南流,在塔子坝注入蒲阳河。
莲花洞水库位于四川省彭州市 莲花洞水库从1957年3月开工,历时两年多,于1959年7月建成。它是一座以滞洪为主兼有灌溉及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92.6Km,总库容1870 万m。枢纽建筑位于彭州市境内蒲阳河的支流土溪河与苏家店沟的汇口处,辖属磁丰镇。库区地跨都江堰和彭州两市,其中三分之二库区位于都江堰市境内。水库下游蒲阳河、清白江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且有位于蒲阳河上的都江堰干流人民渠引水枢纽(灌溉面积达4002多万亩)、宝成、成灌、成白铁路桥梁等重要设施,防洪责任重大。
湔江——小石河 全长93.2公里。在关口以上称之为湔江,全长71公里,关口以下称之为小石河,全长55公里。彭州市境内长21公里
湔江位于成都西北部,是沱江三大源头支流之一。发源于龙门山脉中段茶坪山,流域面积2057.3平方公里,全部山区集雨面积627.3平方公里,主河道比降为1.53%,年平均流量26.3秒立方米,年径流深1323.4毫米。在关口以上称之为湔江,关口以下称之为小石河,小石河——小石河在彭州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河道由西向东流经彭州市的九陇、楠杨、隆丰、军乐、敖平、三界等镇后于马井流入德阳市境内,与鸭子河汇合后在广汉城区以东易家河坝汇入石亭江,向东流至金堂县东注入沱江。湔江——小石河全长93.2公里。
湔江水系是我市境内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境内河流,它是沱江三大源头支流之一。在关口以上称之为湔江,全长71公里,关口以下称之为小石河,全长55公里。湔江发源于龙门山脉中段茶坪山,山区流域内,山势陡峭,北高南低,高差较大,各支流蜿蜒穿于峡谷之间
小石河在彭州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宽度200米~800米,彭州市境内长21公里,河道由西向东流经彭州市的九陇、楠杨、隆丰、军乐、敖平、三界等镇后于马井流入德阳市境内,与鸭子河汇合后在广汉城区以东易家河坝汇入石亭江,向东流至金堂县注入沱江。
人民渠
原名官渠堰,是都江堰扩灌工程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省建成的第一座大型利工程,故有“巴蜀新春第一渠”之称。渠首工程位于彭州市庆兴境内,自蒲阳河引水,设计流量135立方米/秒,具有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工业用水、水产养殖、防洪等综合效益。
在美国,印第安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富于个性特征的本土文化遗产。但现在印第安文化已经被不断地博物馆化和旅游市场化,渐渐蜕变成为一种与生动热烈的实际人生和活生生的生命没有生死相依关系的“死”文化。与印第安文化,与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等世界自然遗产地相比,怒江区域众多的民族和文化,是完全可以它们的活力令人骄傲的。
有人说:过去,生活在怒江和澜沧江峡谷里的民族群体,一代一代地传衍着,而这一代代的人们又总在重复着上一代人生命的轨迹。江河与大山似乎是一道道时光的栅栏,挡住了时代运转的车轮,分隔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文化博物馆。
怒江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相互依存,当地人沿袭着的古老的生活方式和习俗,是今日怒江的根。没有这些特殊的文化、传统的多样,今天怒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能独特吗?而我们对这些独特又知晓多少?现在人们最爱说的是文化能当饭吃吗?怒江太穷了,怒江要赶上时代的步伐。
怒江,和怒江边生活的人,人与大江的命运及关系就是我们要寻找和深挖的问题。记录历史,我们需要听到各种声音,也希望更多的人成为我们记录的对象。
关于水电站的建设,马丁博士也有话说:水坝能防洪、发电,但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对住在两岸原住民的影响不能不算在内。如果把这些都算上,就不是建不建的问题,而是建的话划算不划算。如果只算工程的钱,不算自然的价值,对自然不公平;如果只算能赚的钱,不算原住民的损失,对原住民不公平。还有文化价值也不能不算,而且文化传统会越来越值钱。所以要算大账,不是算小账。要算长远的账,算可持续发展的账。
这次在德国采访,马丁博士还给我讲清楚了一个过去我知道,但不太明白的技术问题,就是水库产生的温室效应一点也不低于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出在人为蓄水,库底大量的沉积物像树木、房屋等会使水变质,以至厌氧,也就是甲烷的产生。在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担忧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水库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人们不能再不重视的了。
都江堰把岷江分成了两条:内江和外江==都江堰内外江六大河渠
内江又分成5条支流流向成都平原:
蒲阳河:流经都江堰市的蒲阳镇到彭州市,主要灌溉成都平原东北方向
胥家河:流经都江堰市的胥家乡天马镇到达成都郫县
走马河:流经郫县到成都,过了郫县叫清水河,到了成都叫锦江
柏条河:流向成都,到达成都叫府河
江安河:穿过都江堰市流向外江
外江:过了都江堰叫金马河,流经温江区、新津县、彭山县、眉山市、乐山市、到达宜宾市,最后到泸州流入长江外江才是岷江的主流
![]() |
![]() |
柏条河是岷江内江水系四大河渠之一,都江堰内外江六大河渠中最后一条自然河流,也是成都市四百万人口的水源地。
柏条河灌溉与排水功能兼具,并有舟辑之利,过去还承担漂木之任,岷江上游盛产的木材通过柏条河漂送至成都。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成都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都江堰承担了为成都市生活、生产和生态供水的繁重任务。柏条河与徐堰河是向成都市供水的两条大动脉。柏条河下游有成都自来水二厂、五厂、六厂(取地下水源的自来水一厂、三厂、四厂已陆续停产)。担负着中心城区400多万人的供水任务,保障成都市供水安全已成为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头等任务。
(四)生态环境概况
柏条河历史上承担漂木任务,不能拦河筑坝,是都江堰各干渠中唯一没有修建电站的河道,除跨河桥梁、局部河段的卵石浆砌堤岸和几个城镇的临河建筑外,河道上基本没有其他人工构筑物。总体上保持着生态河流的特性,沿岸林木葱郁,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河堤上多为麻柳、桤木、湿地松、杨树等喜湿根系发达利于防洪固堤的乡土树林,是水源保护的一道天然生态屏障。
柏条河有较强的自净能力,流速较快,在都江堰市境内可达到二类水标准,郫县境内也能维护三类水标准,只是在枯水期,柏条河末端石堤堰有时会出现四类水。
柏条河动植物自然生态系统丰富,有白鹭、家燕、翠鸟、布谷鸟、树麻雀等上百种鸟类,河中除鲫鱼、鲤鱼、草鱼、鲢鱼等常见鱼类外,还有当地村民称为麻花鱼、红尾鱼、石爬鱼、细甲鱼等乡土鱼种。
(五)河流污染调查
就总体而言,柏条河沿岸绿树成荫,河水碧波荡漾,人水和谐,生物多样,河流健康,生态良好,是流淌在国家级温郫都生态示范区内的绿色生态长廊。
今年8月,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徒步调查柏条河的污染情况,发现沿河两岸尚有一些污染源。
1、农村面源污染
柏条河的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是通过农灌沟渠带来的,柏条河沿线农灌渠系密如蛛网,灌排功能兼具。农村的各种污染物如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固体垃圾、化肥农药残留等,先汇集在农灌沟中,最终排入柏条河,在这些农灌沟与柏条河的交汇口,河水变色变臭,水面布满泡沫。沿途还一有些养殖场紧靠河边。
2、城镇生活污染
柏条河沿线滨河的几个城镇,都占有相当长的一段河岸,是排污口、茶铺、农家乐、垃圾场、直排式厕所最集中的地点。柏条河边只要有人居住,河岸就有垃圾堆,一遇大雨或涨水,垃圾就会冲入河中。
3、工业污染
柏条河沿河没有大规模的有害工业企业,但对河水有一定污染的工厂作坊还为数不少。这些滨河的工厂企业,都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直排入河。
文章引用自:分类:江河情结
蒲阳河——青白江
我市灌溉排洪的主要河道,又是人民渠农田的输水干渠。河道经塔子山下自北向东,沿湔江流域南界东流,沿途多条支流汇入,流入新都清流场境内,在王中寺复入彭州界,经三邑桥入广汉。人民渠进水口以上称“蒲阳河”,人民渠进水口以下河段称“青白江”。
都江堰市境内的蒲阳河流经都江堰、郫县、彭州和新都四个区(市)县,是青白江区40万居民饮用自来水的供水水源。然而在沿线经济发展的同时,蒲阳河的水质却越来越差
土溪河全长34.95公里
发源于都江堰市西、北部山区土地岭。主流流经磨子坪、茶房等地后,在锡家溜有楼房沟、张家沟、李家沟等五条山溪河从右岸汇入。主流折向东南,流经何家山、董家坪、宽河坝、普朝寺等地后在莲花洞与发源向峨乡狮子包的两条支流相汇合,形成土溪河干流。土溪河从莲花洞转向东流,流经陶家山、陶家湾的等地后又折向东南流,在塔子坝注入蒲阳河。
莲花洞水库位于四川省彭州市 莲花洞水库从1957年3月开工,历时两年多,于1959年7月建成。它是一座以滞洪为主兼有灌溉及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库坝,坝址以上集雨面积92.6Km,总库容1870 万m。枢纽建筑位于彭州市境内蒲阳河的支流土溪河与苏家店沟的汇口处,辖属磁丰镇。库区地跨都江堰和彭州两市,其中三分之二库区位于都江堰市境内。水库下游蒲阳河、清白江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且有位于蒲阳河上的都江堰干流人民渠引水枢纽(灌溉面积达4002多万亩)、宝成、成灌、成白铁路桥梁等重要设施,防洪责任重大。
湔江——小石河 全长93.2公里。在关口以上称之为湔江,全长71公里,关口以下称之为小石河,全长55公里。彭州市境内长21公里
湔江位于成都西北部,是沱江三大源头支流之一。发源于龙门山脉中段茶坪山,流域面积2057.3平方公里,全部山区集雨面积627.3平方公里,主河道比降为1.53%,年平均流量26.3秒立方米,年径流深1323.4毫米。在关口以上称之为湔江,关口以下称之为小石河,小石河——小石河在彭州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河道由西向东流经彭州市的九陇、楠杨、隆丰、军乐、敖平、三界等镇后于马井流入德阳市境内,与鸭子河汇合后在广汉城区以东易家河坝汇入石亭江,向东流至金堂县东注入沱江。湔江——小石河全长93.2公里。
湔江水系是我市境内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境内河流,它是沱江三大源头支流之一。在关口以上称之为湔江,全长71公里,关口以下称之为小石河,全长55公里。湔江发源于龙门山脉中段茶坪山,山区流域内,山势陡峭,北高南低,高差较大,各支流蜿蜒穿于峡谷之间
小石河在彭州市境内的流域面积为244.5平方公里,宽度200米~800米,彭州市境内长21公里,河道由西向东流经彭州市的九陇、楠杨、隆丰、军乐、敖平、三界等镇后于马井流入德阳市境内,与鸭子河汇合后在广汉城区以东易家河坝汇入石亭江,向东流至金堂县注入沱江。
人民渠
原名官渠堰,是都江堰扩灌工程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川省建成的第一座大型利工程,故有“巴蜀新春第一渠”之称。渠首工程位于彭州市庆兴境内,自蒲阳河引水,设计流量135立方米/秒,具有以灌溉为主,兼有发电、工业用水、水产养殖、防洪等综合效益。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