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屌师
一个师傅,靠当明星的徒弟出名。不但出了名,并且走红于身后几十年的银幕上,这就是近年被捧为“一代宗师”的叶问。
那个当了明星并且可疑地死掉的徒弟,就是李小龙。少年精力旺盛时,他四处跟人学功夫,拜访过多个师,其中也包括“港九饭店总工会”匾前坐馆的小老头儿叶先生,找他学过几手咏春拳,其实时间并不长。日后小龙哥成了气候,抡双截棍尖叫上了银幕,对洋人和非洋人拳打脚踢走红之后,不意成为叶先生的“广告代言人”——“李小龙的师父”!
诚然有“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这类说法,历来习武之辈,不乏拜过多个授艺师傅的,水浒传里的“九纹龙”就不止一两位花了钱请来授艺的师傅,其中既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也有“打虎将”李忠之流。
所谓“之流”,往往多是屌丝。今天人称“屌丝”者,什么意义你懂。然而屌丝中的“宗师”,这个你未必懂。
譬如说叶先生,其实他本质就是一屌丝,而且屌到不能屌,以致于死后多年还被捧成了“宗师”,这就是屌丝的最高境界——“屌师”了。
叶先生的这一生,用王家卫电影纯粹玩儿写意的话来讲,“四十岁之前都是春天”这指的是他身为佛山“富二代”四十年间不愁吃穿只须专门玩拳脚的大户人家生活,那时候多性福呵!既有“张某某洋务大臣后人”的娇妻在抱,又有“宫二先生章子怡”这样的佳人风流梦可以脑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世事总存变故,“富不过三代”的命运提前到来,叶先生成了屌丝。
从甄子丹的愤青片《叶问》,到王家卫的文艺腔《一代宗师》,再到著名三级片导演邱艺涛跑来凑热闹的跟风之作,都不约而同地提及叶先生的富二代春天之所以提早结束是因为“鬼子来了”,占了他的豪宅,没有谋生本领的叶先生一家被赶了出来,在抗战大背景下饥寒交迫,有两个女儿沦为饿殍。
与“愤青电影”的脑补抗战不同,可怜的叶先生在真实中他的抗战不是抗日,而是苦苦地与残酷的生活作无力的抗争。生活,其实是他后半辈子都没有停止过的“抗战”。正如王家卫式写意电影语言所说“生活才是最难逾越的高山”。
不论在抗战期间,还是战乱之后,四十岁之后才算走入社会的叶先生从没真正战胜过生活。从“富二代”到“屌丝”,生活才是他难以战胜的对手。处境之冏困,恰如邱礼涛电影《叶问:终极一战》里,老牌三级片明星黄秋生扮演的叶老先生在五十年代所叹:“会功夫有什么用?一分钱难倒英雄!”
撇去《叶问前传》胡编叶先生大破东瀛忍者的无下限意淫不提,邱礼涛此番《终极一战》里“一分钱难倒英雄”的感叹切实地道出无数屌丝现实生活中的冏境,剥掉武侠神话光环,回归生活本质。这既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叶问人生,更尖锐嘲讽了新派武侠神话里那一个个不愁生计、不食人间烟火的侠客传奇。秦琼可以卖马,杨志可以卖刀,女神为生活当然也可以出卖子宫。总能有意无意地道出生活艰辛,这也正是邱礼涛电影除三级片之外的所长。
真实的叶问故事,归根到底也正是生活艰辛的故事。在战乱中他和妻小在一起忍饥挨饿,街上揾食见了鬼子绕开走,低头避恐不及,并没有象愤青电影里所意淫的挺而抗之。有爱的人会懂得那不是怕死,除了愤青这种不正常之辈,众多普通百姓概莫如此。人生不只有犯浑才叫“热血”,毕竟还有自己需要照顾的家人总须惦念。无爱的人就算洒得出来的也只是狗血,甚至还不如。至少在演员梁朝伟看来,上街被战车碾死那叫“活该”。
好歹熬到抗战胜利之后,“日本鬼子”走了,叶先生却没能重归昔日毫宅生活;到了战乱结束、改朝换代,和平似乎到来的时期,他一家反倒离那座祖宅更远了。没有了“日本鬼子”的年代,他反而被迫背井别乡、妻离子散,孤身一人去香港谋生计,至死再未回到故园。
这段人生在几部片子里多少也算有所描述:蜗居香港的较长时间里,叶先生多是在老楼房顶上的天台生活。住宿和教拳,一概天台化。等被赶出来,就只有租廉价房,生计艰辛,靠徒弟们接济过日子。他没有办法找到别的工作,只好收点钱教功夫,邱礼涛在电影中通过旁白概之谓:“有本事的人往往有个性,这样的人反而很难找到生计。”不论叶先生的个性和生计的关系如何,这席话也许道出了银幕前边不少屌丝之所以是屌丝的原因,换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不同的是叶先生并非纯屌丝,虽说他有胃病不能捱饿,总惦记着吃饭,“吃饭”固然要紧,会耍一手咏春真功夫的屌丝才能有饭吃,而要想出名走红被拍电影被捧为“一代宗师”,真功夫之外,还得靠际遇。
从他的一生可见,叶先生基本上是个没际遇的人,撞到战乱和变天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他只有坏遭遇没啥好机遇。换成你我就只有沦为“倒霉鬼”及“Loser”的份儿上,但是有真功夫的叶先生倒霉一辈子到了晚年,总算来了一个好际遇,那就是终于给他老人家遇到了一个能当世界功夫影星的好徒仔。李小龙传奇的一生从拳头到枕头都被别人挖光榨干了,放着一个如此巨大的活广告,叶家的后人总算没有错过。
于是从周星驰到甄子丹,再到王家卫、邱礼涛们,一个接一个地配合叶先生之子叶准,将这位“一代宗师”捧上了影坛。对于会功夫不会生计的叶先生,我们广大屌丝中的屌师,拍拍戏鼓舞人,倒也算恰如其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愤青和可疑人也来搅和,将叶先生演成打忍者、打太君、不学霍元甲打俄国大力士改打英国大力士并且反腐的香江廉政先锋,弄成面目皆非之余,未免透着可疑。
更匪夷所思之处在于,叶先生本是1949至五十年代初离乡背井去的港澳,却被某个“热门大片”篡改成“为避日本鬼子迫害”逃去了香港。敢情“鬼子”1949年至五十年代初还没离开大陆,仍在“迫害”人呀?
那个当了明星并且可疑地死掉的徒弟,就是李小龙。少年精力旺盛时,他四处跟人学功夫,拜访过多个师,其中也包括“港九饭店总工会”匾前坐馆的小老头儿叶先生,找他学过几手咏春拳,其实时间并不长。日后小龙哥成了气候,抡双截棍尖叫上了银幕,对洋人和非洋人拳打脚踢走红之后,不意成为叶先生的“广告代言人”——“李小龙的师父”!
诚然有“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这类说法,历来习武之辈,不乏拜过多个授艺师傅的,水浒传里的“九纹龙”就不止一两位花了钱请来授艺的师傅,其中既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也有“打虎将”李忠之流。
所谓“之流”,往往多是屌丝。今天人称“屌丝”者,什么意义你懂。然而屌丝中的“宗师”,这个你未必懂。
譬如说叶先生,其实他本质就是一屌丝,而且屌到不能屌,以致于死后多年还被捧成了“宗师”,这就是屌丝的最高境界——“屌师”了。
叶先生的这一生,用王家卫电影纯粹玩儿写意的话来讲,“四十岁之前都是春天”这指的是他身为佛山“富二代”四十年间不愁吃穿只须专门玩拳脚的大户人家生活,那时候多性福呵!既有“张某某洋务大臣后人”的娇妻在抱,又有“宫二先生章子怡”这样的佳人风流梦可以脑补……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世事总存变故,“富不过三代”的命运提前到来,叶先生成了屌丝。
从甄子丹的愤青片《叶问》,到王家卫的文艺腔《一代宗师》,再到著名三级片导演邱艺涛跑来凑热闹的跟风之作,都不约而同地提及叶先生的富二代春天之所以提早结束是因为“鬼子来了”,占了他的豪宅,没有谋生本领的叶先生一家被赶了出来,在抗战大背景下饥寒交迫,有两个女儿沦为饿殍。
与“愤青电影”的脑补抗战不同,可怜的叶先生在真实中他的抗战不是抗日,而是苦苦地与残酷的生活作无力的抗争。生活,其实是他后半辈子都没有停止过的“抗战”。正如王家卫式写意电影语言所说“生活才是最难逾越的高山”。
不论在抗战期间,还是战乱之后,四十岁之后才算走入社会的叶先生从没真正战胜过生活。从“富二代”到“屌丝”,生活才是他难以战胜的对手。处境之冏困,恰如邱礼涛电影《叶问:终极一战》里,老牌三级片明星黄秋生扮演的叶老先生在五十年代所叹:“会功夫有什么用?一分钱难倒英雄!”
撇去《叶问前传》胡编叶先生大破东瀛忍者的无下限意淫不提,邱礼涛此番《终极一战》里“一分钱难倒英雄”的感叹切实地道出无数屌丝现实生活中的冏境,剥掉武侠神话光环,回归生活本质。这既符合现实生活中的叶问人生,更尖锐嘲讽了新派武侠神话里那一个个不愁生计、不食人间烟火的侠客传奇。秦琼可以卖马,杨志可以卖刀,女神为生活当然也可以出卖子宫。总能有意无意地道出生活艰辛,这也正是邱礼涛电影除三级片之外的所长。
真实的叶问故事,归根到底也正是生活艰辛的故事。在战乱中他和妻小在一起忍饥挨饿,街上揾食见了鬼子绕开走,低头避恐不及,并没有象愤青电影里所意淫的挺而抗之。有爱的人会懂得那不是怕死,除了愤青这种不正常之辈,众多普通百姓概莫如此。人生不只有犯浑才叫“热血”,毕竟还有自己需要照顾的家人总须惦念。无爱的人就算洒得出来的也只是狗血,甚至还不如。至少在演员梁朝伟看来,上街被战车碾死那叫“活该”。
好歹熬到抗战胜利之后,“日本鬼子”走了,叶先生却没能重归昔日毫宅生活;到了战乱结束、改朝换代,和平似乎到来的时期,他一家反倒离那座祖宅更远了。没有了“日本鬼子”的年代,他反而被迫背井别乡、妻离子散,孤身一人去香港谋生计,至死再未回到故园。
这段人生在几部片子里多少也算有所描述:蜗居香港的较长时间里,叶先生多是在老楼房顶上的天台生活。住宿和教拳,一概天台化。等被赶出来,就只有租廉价房,生计艰辛,靠徒弟们接济过日子。他没有办法找到别的工作,只好收点钱教功夫,邱礼涛在电影中通过旁白概之谓:“有本事的人往往有个性,这样的人反而很难找到生计。”不论叶先生的个性和生计的关系如何,这席话也许道出了银幕前边不少屌丝之所以是屌丝的原因,换句话说——“性格决定命运”。
不同的是叶先生并非纯屌丝,虽说他有胃病不能捱饿,总惦记着吃饭,“吃饭”固然要紧,会耍一手咏春真功夫的屌丝才能有饭吃,而要想出名走红被拍电影被捧为“一代宗师”,真功夫之外,还得靠际遇。
从他的一生可见,叶先生基本上是个没际遇的人,撞到战乱和变天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他只有坏遭遇没啥好机遇。换成你我就只有沦为“倒霉鬼”及“Loser”的份儿上,但是有真功夫的叶先生倒霉一辈子到了晚年,总算来了一个好际遇,那就是终于给他老人家遇到了一个能当世界功夫影星的好徒仔。李小龙传奇的一生从拳头到枕头都被别人挖光榨干了,放着一个如此巨大的活广告,叶家的后人总算没有错过。
于是从周星驰到甄子丹,再到王家卫、邱礼涛们,一个接一个地配合叶先生之子叶准,将这位“一代宗师”捧上了影坛。对于会功夫不会生计的叶先生,我们广大屌丝中的屌师,拍拍戏鼓舞人,倒也算恰如其份。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愤青和可疑人也来搅和,将叶先生演成打忍者、打太君、不学霍元甲打俄国大力士改打英国大力士并且反腐的香江廉政先锋,弄成面目皆非之余,未免透着可疑。
更匪夷所思之处在于,叶先生本是1949至五十年代初离乡背井去的港澳,却被某个“热门大片”篡改成“为避日本鬼子迫害”逃去了香港。敢情“鬼子”1949年至五十年代初还没离开大陆,仍在“迫害”人呀?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