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一)
复活节,到处都关门,早上出门,在法兰克福西站(第一次听说这个地方)坐上出门的火车。
悲催的忘了带db25卡,要补交35欧,回去凭票返还28欧。
法兰是晴天,但是过了卡尔斯鲁厄就开始阴天,一路到了巴塞尔,还打算去买张明信片,走上电梯发现只有一分钟去伯尔尼的火车就出发,赶紧倒着跑下来冲上火车。作为边境城市,看不出巴塞尔和德国城市的区别。
然后一路上看到两旁山上树木皆白,大片的草坪和山峰,屋子也从砖瓦结构过渡到木屋占更大比例,阿尔卑斯风格,或者说瑞士风格一点点浓厚起来,到了伯尔尼,虽然10分钟的时间依然不够出去见识一下市容市貌,终于有了买明信片的时间。从小学就在用爸爸从伯尔尼买来的转笔刀,没想到人生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是如此匆匆。
从伯尔尼到布里格要穿过一个很长很长很长的隧道(大概开了有10分钟),本来在里面已经昏昏欲睡,出来的时候一下子变成阳光灿烂的天气,浑身疲倦一扫而空。蓝天,雪山,草地,木屋,所谓仙境一样的瑞士,就是说这样的时候罢。
在布里格有四十多分钟的时间,虽然到了著名的冰川列车的起点,也没有机会尝试,但是能出站走了几百米,被雪山环抱的小镇上,假日商场都关门,然而人们却在小广场的咖啡厅三五一桌,斟一杯咖啡或者红酒看着远方的雪山谈笑风生,忍不住就哼起了郑钧的“回到拉萨”。
再上车就是意大利语的报站了,一路上很长一段火车开在一个极美的湖畔,我心疑这就是著名的科莫湖,但始终也没有证据。不管怎么说,一路火车上湖光山色,雪景阳光都看到了,虽然花了一天的时间,也是不虚此行。
5点半下车,先到火车站边上的旅店办了入住手续,连行李都麻烦大爷帮我拎进房间,自己赶紧跑出来冲向玛利亚感恩修道院,果然如传说一样售票机边有人以帮忙买票为名准备要机器退的零钱,置之不理,冲上地铁下来一路小跑,总算是提前二十分钟赶到了地方,一身大汗气喘吁吁,事实证明意大利人果然没有德国人那么强的时间观念,领了票只是干等着,估计晚一点也没事。
到米兰很大一个目的是为了看最后的晚餐,虽然没有艺术细胞,还很脑残的数了半天,总记得是十三使徒,怎么这里怎么数只有十二个徒弟~~但是看看这个,也算明白了达芬奇采用的新技法和对人物手势等描绘的细致是这幅画得享大名的原因。
出门正是夕阳西下时分,顺路走到斯福尔扎城堡,绕着残破的城堡走了一圈,又在后面的花园里照了些相片,德国春尚早,这里的玉兰却正盛,一路走来,过了伯尔尼的隧道柳树就都泛黄,这里则已经吐出新芽。
公园的尽头是凯旋门,日已西沉,然而天上云霞火红,作为凯旋门上战争女神的背景再合适不过。
回到地铁站,暮色已深,到米兰教堂附近找点东西填肚子,顺便看看这里的夜景,还是喜欢南欧白色的教堂,相比之下,德国的教堂显得过于压抑了。
明明到米兰之后一下午都是晴朗的天气,最后从火车站地铁出来却下起了倾盆大雨,幸好在德国养成了随身带伞的习惯,回到宾馆赶紧歇下。宾馆的网络用电脑怎么也上不去,用手机却很顺畅,第一次开发了用手机插在电脑上当猫的功能。隔壁上的两个中国女生拿唱吧自鸣得意的唱歌,偏偏隔音又差,只能去敲门打断。
希望接下来一路都能平安,明天正式转转米兰城。晚上宿佛罗伦萨。
悲催的忘了带db25卡,要补交35欧,回去凭票返还28欧。
法兰是晴天,但是过了卡尔斯鲁厄就开始阴天,一路到了巴塞尔,还打算去买张明信片,走上电梯发现只有一分钟去伯尔尼的火车就出发,赶紧倒着跑下来冲上火车。作为边境城市,看不出巴塞尔和德国城市的区别。
然后一路上看到两旁山上树木皆白,大片的草坪和山峰,屋子也从砖瓦结构过渡到木屋占更大比例,阿尔卑斯风格,或者说瑞士风格一点点浓厚起来,到了伯尔尼,虽然10分钟的时间依然不够出去见识一下市容市貌,终于有了买明信片的时间。从小学就在用爸爸从伯尔尼买来的转笔刀,没想到人生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是如此匆匆。
从伯尔尼到布里格要穿过一个很长很长很长的隧道(大概开了有10分钟),本来在里面已经昏昏欲睡,出来的时候一下子变成阳光灿烂的天气,浑身疲倦一扫而空。蓝天,雪山,草地,木屋,所谓仙境一样的瑞士,就是说这样的时候罢。
在布里格有四十多分钟的时间,虽然到了著名的冰川列车的起点,也没有机会尝试,但是能出站走了几百米,被雪山环抱的小镇上,假日商场都关门,然而人们却在小广场的咖啡厅三五一桌,斟一杯咖啡或者红酒看着远方的雪山谈笑风生,忍不住就哼起了郑钧的“回到拉萨”。
再上车就是意大利语的报站了,一路上很长一段火车开在一个极美的湖畔,我心疑这就是著名的科莫湖,但始终也没有证据。不管怎么说,一路火车上湖光山色,雪景阳光都看到了,虽然花了一天的时间,也是不虚此行。
5点半下车,先到火车站边上的旅店办了入住手续,连行李都麻烦大爷帮我拎进房间,自己赶紧跑出来冲向玛利亚感恩修道院,果然如传说一样售票机边有人以帮忙买票为名准备要机器退的零钱,置之不理,冲上地铁下来一路小跑,总算是提前二十分钟赶到了地方,一身大汗气喘吁吁,事实证明意大利人果然没有德国人那么强的时间观念,领了票只是干等着,估计晚一点也没事。
到米兰很大一个目的是为了看最后的晚餐,虽然没有艺术细胞,还很脑残的数了半天,总记得是十三使徒,怎么这里怎么数只有十二个徒弟~~但是看看这个,也算明白了达芬奇采用的新技法和对人物手势等描绘的细致是这幅画得享大名的原因。
出门正是夕阳西下时分,顺路走到斯福尔扎城堡,绕着残破的城堡走了一圈,又在后面的花园里照了些相片,德国春尚早,这里的玉兰却正盛,一路走来,过了伯尔尼的隧道柳树就都泛黄,这里则已经吐出新芽。
公园的尽头是凯旋门,日已西沉,然而天上云霞火红,作为凯旋门上战争女神的背景再合适不过。
回到地铁站,暮色已深,到米兰教堂附近找点东西填肚子,顺便看看这里的夜景,还是喜欢南欧白色的教堂,相比之下,德国的教堂显得过于压抑了。
明明到米兰之后一下午都是晴朗的天气,最后从火车站地铁出来却下起了倾盆大雨,幸好在德国养成了随身带伞的习惯,回到宾馆赶紧歇下。宾馆的网络用电脑怎么也上不去,用手机却很顺畅,第一次开发了用手机插在电脑上当猫的功能。隔壁上的两个中国女生拿唱吧自鸣得意的唱歌,偏偏隔音又差,只能去敲门打断。
希望接下来一路都能平安,明天正式转转米兰城。晚上宿佛罗伦萨。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