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珊珊-家庭剧里的悲惨世界
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是你没有去做,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做得成而已./尹珊珊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挺不厚道的 ,因为这些电视剧的编剧有我的同学,朋友,老师,甚至有曾经饭桌上顶礼的前辈,幸亏我大多数时间只写写电影评论,否则怎么可能还有朋友呢?
我妈妈是忠实的电视剧迷,她观片量大到另我瞠目结舌:从早晨8点看到晚上10点,而我休息在家,那些台词也就飘进了我的耳朵.
也许是现在婆媳关系剧是主流吧,屏幕里那些让我感慨"只应天涯论坛有"的对话之密集程度已经超过我能忍受的极限,明明没在看也不得不发出评论"这都是些什么人哪?"他们嗓门和语气几乎都是一个路子,估计现在全民媳妇的代表就是海清?电视机里嗓门最大,骂街最厉害的要数小宋佳?我怎么听着那种中国式媳妇台词腔就想砸电视呢?这到底是现实的翻版,还是有越来越多媳妇跟着这俩女演员学?那种高频吊嗓催债表演路子连我这种年龄已经三张的女人都觉得丢人,---如果家里真有这么个女的,谁能过一天安生日子呢?
再看看情节:家庭剧里的套路永远就这三板斧---极品小三;怄气婆媳;为房子六亲不认.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的确突出,但编剧们为什么各个都跟死缠烂打的泼妇一样只干巴巴的写这三件事呢?而且狗血程度练练上升.有一次我在微博上批评了其中一个剧集,该编剧也够给我面子,反讽我没看过美剧,说<绝望主妇>也是这个路子.这我就很不高兴了,你可以说我刻薄,但你不能说我没看过美剧,如今中华大地,连吊丝都知道美剧的剧本精华何处在,是在狗血的偷情桥段吗?恐怕不是吧,而是您这个自大的编剧这辈子都写不出来的黑色幽默气息啊,是揭开生活现实的幕布直接洞悉背后绝望来源的智慧啊,是相当专业的对于人物职业背景知识和生活场景的了解啊.
急功近利的塑造出各种极品形象,实际上反映了编剧对于这个世界的绝望和浓浓的恨意,她们将笔下人物写的越极致,就越能够发泄自己曾经感受的伤害、困惑,我们也就更能看出她的灵魂受限.后来我也麻木了,以至于有个被观众盛赞"以描写人物情感见长"的编剧对<一代宗师>毫不留情的唾弃,我也不惊讶,毕竟她的理解力阈值就那么点儿,能把生活场景还原就谢天谢地了(当然,是她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她写那些我真是一个都没见过),还要求更高级的方法去写?怎么可能办得到呢,毕竟她连欣赏的能力都不足.
中国现在过得鸡飞狗跳的家庭的确不少,她们看到比她们更鸡飞狗跳的电视剧是不是一种正能量呢?这是个很难的问题,取决于编剧决定鼓励她们生活可以变得更好,还是告诉她们:你还不是最糟糕的那个.在这些编剧里,有一部分是还没结婚的年轻人,他们常常将自己同居的经验混合论坛里狗血故事情节,改写成电视剧集;有一部分是结了婚,生了孩子又离了婚,看似自强不息的坚强独立女性,而事实上她们却是一脑子封建传统旧思想的中年妇女.前者的剧本连基本的可信度都成问题,后者却潜移默化的将这种矛盾 又虚伪的灵魂埋进了观众悲剧生活的潮湿土壤当中,后果是用更落伍的女性思想支撑更复杂的现代生活,甚至比不得不随波逐流的上一辈人更悲催呢.
所以相比之下,<甄嬛传>都算得上是传世之作了,至少这还是个立体的作品,有虚有实,收放得体,不像那些动不动就互相扇巴掌,骂对方是婊子的家庭剧那样失控.
最近某著名急诊大夫的小说和改编电视剧也提上了工作日程,我也没有别的指望,唯一对主创提出的建议是:认认真真做个室内医疗剧,别又搞成了家庭剧,医生的家庭生活就别拿出来写了,就目前这些编剧,任何家庭在她们眼中都是男盗女娼彼此厌弃,最后又因为嫌麻烦重归于好,真是再也不想看到了.
所幸我还是认识不少对此类糟心家庭剧不齿的女性,她们有着基本正确的三观,也不屑于看这种作品,偶尔瞟几眼也是为了智商优越感,这么看,我大中华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妈妈们,爱看也就让她们继续看去吧.
其实我写这篇文章挺不厚道的 ,因为这些电视剧的编剧有我的同学,朋友,老师,甚至有曾经饭桌上顶礼的前辈,幸亏我大多数时间只写写电影评论,否则怎么可能还有朋友呢?
我妈妈是忠实的电视剧迷,她观片量大到另我瞠目结舌:从早晨8点看到晚上10点,而我休息在家,那些台词也就飘进了我的耳朵.
也许是现在婆媳关系剧是主流吧,屏幕里那些让我感慨"只应天涯论坛有"的对话之密集程度已经超过我能忍受的极限,明明没在看也不得不发出评论"这都是些什么人哪?"他们嗓门和语气几乎都是一个路子,估计现在全民媳妇的代表就是海清?电视机里嗓门最大,骂街最厉害的要数小宋佳?我怎么听着那种中国式媳妇台词腔就想砸电视呢?这到底是现实的翻版,还是有越来越多媳妇跟着这俩女演员学?那种高频吊嗓催债表演路子连我这种年龄已经三张的女人都觉得丢人,---如果家里真有这么个女的,谁能过一天安生日子呢?
再看看情节:家庭剧里的套路永远就这三板斧---极品小三;怄气婆媳;为房子六亲不认.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的确突出,但编剧们为什么各个都跟死缠烂打的泼妇一样只干巴巴的写这三件事呢?而且狗血程度练练上升.有一次我在微博上批评了其中一个剧集,该编剧也够给我面子,反讽我没看过美剧,说<绝望主妇>也是这个路子.这我就很不高兴了,你可以说我刻薄,但你不能说我没看过美剧,如今中华大地,连吊丝都知道美剧的剧本精华何处在,是在狗血的偷情桥段吗?恐怕不是吧,而是您这个自大的编剧这辈子都写不出来的黑色幽默气息啊,是揭开生活现实的幕布直接洞悉背后绝望来源的智慧啊,是相当专业的对于人物职业背景知识和生活场景的了解啊.
急功近利的塑造出各种极品形象,实际上反映了编剧对于这个世界的绝望和浓浓的恨意,她们将笔下人物写的越极致,就越能够发泄自己曾经感受的伤害、困惑,我们也就更能看出她的灵魂受限.后来我也麻木了,以至于有个被观众盛赞"以描写人物情感见长"的编剧对<一代宗师>毫不留情的唾弃,我也不惊讶,毕竟她的理解力阈值就那么点儿,能把生活场景还原就谢天谢地了(当然,是她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她写那些我真是一个都没见过),还要求更高级的方法去写?怎么可能办得到呢,毕竟她连欣赏的能力都不足.
中国现在过得鸡飞狗跳的家庭的确不少,她们看到比她们更鸡飞狗跳的电视剧是不是一种正能量呢?这是个很难的问题,取决于编剧决定鼓励她们生活可以变得更好,还是告诉她们:你还不是最糟糕的那个.在这些编剧里,有一部分是还没结婚的年轻人,他们常常将自己同居的经验混合论坛里狗血故事情节,改写成电视剧集;有一部分是结了婚,生了孩子又离了婚,看似自强不息的坚强独立女性,而事实上她们却是一脑子封建传统旧思想的中年妇女.前者的剧本连基本的可信度都成问题,后者却潜移默化的将这种矛盾 又虚伪的灵魂埋进了观众悲剧生活的潮湿土壤当中,后果是用更落伍的女性思想支撑更复杂的现代生活,甚至比不得不随波逐流的上一辈人更悲催呢.
所以相比之下,<甄嬛传>都算得上是传世之作了,至少这还是个立体的作品,有虚有实,收放得体,不像那些动不动就互相扇巴掌,骂对方是婊子的家庭剧那样失控.
最近某著名急诊大夫的小说和改编电视剧也提上了工作日程,我也没有别的指望,唯一对主创提出的建议是:认认真真做个室内医疗剧,别又搞成了家庭剧,医生的家庭生活就别拿出来写了,就目前这些编剧,任何家庭在她们眼中都是男盗女娼彼此厌弃,最后又因为嫌麻烦重归于好,真是再也不想看到了.
所幸我还是认识不少对此类糟心家庭剧不齿的女性,她们有着基本正确的三观,也不屑于看这种作品,偶尔瞟几眼也是为了智商优越感,这么看,我大中华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妈妈们,爱看也就让她们继续看去吧.
-
Elf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5-02-27 12: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