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没有“我”和悲伤~《像自由一样美丽》
法西斯、希特勒、犹太人、集中营等这些具有强烈的可识性的名称与词汇,在听到、看到时,头脑立马就被他们引到了那场距今最近的,席卷欧洲大陆的,参战国众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
对于我们来说,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其惨烈程度、伤亡人数、持续时间、战线的长度远远不及当时在我们土地上早已开始且还在进行中的日军侵华战争。对于战争的惨痛回忆至今让我们思之恸心不已。但因为对历史资料的收集与保护方式的差距,因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的差异和其他种种原因,我们今天能够铭记不幸,与不堪回首的方式多只能凭回忆甚至口口相传,远不及欧洲国家史料的保护与整理。在慨叹差距,婉惜不已的同时,也留给我们反思与警醒绝不应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如果一个民族自己都不能公正、公开的正视与评价自己民族遭受的不幸与痛苦,就更不要期待他人能正确认识与同情。
扯的远了些,现在回到这本书《像自由一样美丽》。对于二战中德军在欧洲许多地方建造的用于实施屠杀的集中营,我们已不陌生,可能此时你头脑中就能想到几个。本书中所记录的这个集中营,显然不如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么为大家所熟知,但这个集中营内发生的死亡惨剧、被关押的犹太人之间的温情与默契、犹太人对于文化艺术的态度、幸存人物与史料所带给人们的启迪与震撼是“不输于”其他任何一个集中营的,他的名字就是──特莱津。
特莱津位于今天大家比较熟悉的城市──布拉格,西北方向六十公里处。原为十八世纪建造的军事要塞,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失去军事作用,变为一个小镇。1938年9月30日,英、德、法、意以一纸约定──《慕尼黑协定》,把当时还是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西部的一部分区域送给了德国,送给了希特勒,送给了法西斯,使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了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的第一个牺牲品。
特莱津,作为德军从一个小镇改造成的集中营,同时还有一项同其他集中营有些区别的功能,当然,此功能主要是为混淆视听,掩盖骗局,以期为自己的侵略和非人道行为遮丑的作用,即:模范集中营。
特莱津是做为一个中转性质的集中营存在的。许多的犹太人是先被押运到这里,然后再从这里转到其他的集中营。如果来到这里的人有幸没有在这极度拥挤、脏,缺衣少食的特莱津失去生命,那么也会在离开这里转往下一个目的地时,被法西斯份子杀害,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下一站就是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几乎同死亡同义的一个集中营。
书中收录的是那些通过集中营里的形形色色被关押的犹太人:教师、艺术家、工匠、孩子等藏在阁楼、夹壁,埋入地下和煤炭里的孩子们的画作。这些作品的作者除个别人最小的不到十岁,最大的二十三岁,以外,都是在十至十六岁之间的儿童所作。画作被保存下来的数量要远多于幸运存活下来孩子的人数。
在十岁左右的年龄遭受这么大的不幸,别说孩子了,就是成人,又有几个不会心理产生阴影。幸运的是,这些孩子碰到了一批有爱心,在死亡威胁面前还能冷静思考,意识到把民族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帮孩子早早走出阴影才是最好的选择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利用一切机会为孩子争取生的时间,启迪孩子们的思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孩子们在这样的的呵护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把头脑中对于遭受的苦难,对自由的向往通过画笔,画在那集中营内为数甚少的各种纸张上。这些作品表现的主题,小作者们对艺术的敏感,个人天赋的显现,让我们今天看到这些作品时为他们过早的离去扼腕叹息,也更加痛恨发起这场战争的法西斯份子。
这里选三个人物作为代表:1.艺术家弗利德,2.小作者哈娜,3.小诗人哈努什·哈申布尔克来展示该书中的一些人性的可贵之处。
艺术家弗利德会同其他的成年人一起教给集中营的孩子们各种知识与艺术,启迪孩子们对于艺术的认识,她最终同丈夫一起从特莱津转到奥斯维辛,在那里离开了这个世界,仅四十六岁。而在被关押到特莱津之前,早已成名的弗利德有大把机会可以避免罹此死难,早早离开捷克斯洛伐克,但她为了和家人一起,还是选择了留下,也正是她当初的选择让今天书中的许多小作者获益匪浅。
哈娜是个在十二岁就告别了这个世界的小女孩。“她用简单的色彩创造了丰富、辽阔的世界。”,她的画《风景》:
最后用小诗人哈努什·哈申布尔克,只有十几岁就告别了这个世界的小男孩的诗──《我的乡村》,做为结尾,希望这样的惨剧永远不再出现。
我的乡村
我在心里装着我的乡村,
那是为我的,就为我自己!
美丽的纤维在编织起来
它保存了一个永恒的梦。
我亲吻拥抱我的土地,
在它面前,多少岁月流过。
这土地不仅在地球上
不论在哪里,它也在我们心中。
它在蓝色天空中,在星星里,
只要是有鸟儿生活的地方
今天我在我的灵魂里看到它,
我的心立刻沉沉地盛满了眼泪。
终有一天,我要高高地飞翔。
从我身体的重负中解脱,
自由地在广阔中飞翔,自由地飞出很远很远,
和我在一起的,是我自由的村庄。
今天那是一个小小的、捧在手心里的梦
围绕着它的却是遥远的地平线
在这些沉甸甸的梦里
还微微闪着战争暴怒的反光。
有一天,我要走进我的村庄,
我要享受我的家乡,
那是我的家乡!那是你的家乡!
那里没有“我“和悲伤。
[url=http://b122.photo.store.qq.com/psb?/V12eff2p4aHIgx/uBrOXxOOq9qQhaT0RXiHe3oSyBEuPT0rri5OEwZJ7n8!/b/dFUGxEjBJQAA&bo=IAPhAQAAAAABAOQ!][img]http://b122.photo.store.qq.com/psb?/V12eff2p4aHIgx/uBrOXxOOq9qQhaT0RXiHe3oSyBEuPT0rri5OEwZJ7n8!/b/dFUGxEjBJQAA&bo=IAPhAQAAAAABAOQ![/img][/url]
对于我们来说,发生在欧洲大陆上的战争,其惨烈程度、伤亡人数、持续时间、战线的长度远远不及当时在我们土地上早已开始且还在进行中的日军侵华战争。对于战争的惨痛回忆至今让我们思之恸心不已。但因为对历史资料的收集与保护方式的差距,因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的差异和其他种种原因,我们今天能够铭记不幸,与不堪回首的方式多只能凭回忆甚至口口相传,远不及欧洲国家史料的保护与整理。在慨叹差距,婉惜不已的同时,也留给我们反思与警醒绝不应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如果一个民族自己都不能公正、公开的正视与评价自己民族遭受的不幸与痛苦,就更不要期待他人能正确认识与同情。
扯的远了些,现在回到这本书《像自由一样美丽》。对于二战中德军在欧洲许多地方建造的用于实施屠杀的集中营,我们已不陌生,可能此时你头脑中就能想到几个。本书中所记录的这个集中营,显然不如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么为大家所熟知,但这个集中营内发生的死亡惨剧、被关押的犹太人之间的温情与默契、犹太人对于文化艺术的态度、幸存人物与史料所带给人们的启迪与震撼是“不输于”其他任何一个集中营的,他的名字就是──特莱津。
特莱津位于今天大家比较熟悉的城市──布拉格,西北方向六十公里处。原为十八世纪建造的军事要塞,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失去军事作用,变为一个小镇。1938年9月30日,英、德、法、意以一纸约定──《慕尼黑协定》,把当时还是统一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西部的一部分区域送给了德国,送给了希特勒,送给了法西斯,使捷克斯洛伐克成为了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的第一个牺牲品。
特莱津,作为德军从一个小镇改造成的集中营,同时还有一项同其他集中营有些区别的功能,当然,此功能主要是为混淆视听,掩盖骗局,以期为自己的侵略和非人道行为遮丑的作用,即:模范集中营。
特莱津是做为一个中转性质的集中营存在的。许多的犹太人是先被押运到这里,然后再从这里转到其他的集中营。如果来到这里的人有幸没有在这极度拥挤、脏,缺衣少食的特莱津失去生命,那么也会在离开这里转往下一个目的地时,被法西斯份子杀害,离开这个世界,因为下一站就是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几乎同死亡同义的一个集中营。
书中收录的是那些通过集中营里的形形色色被关押的犹太人:教师、艺术家、工匠、孩子等藏在阁楼、夹壁,埋入地下和煤炭里的孩子们的画作。这些作品的作者除个别人最小的不到十岁,最大的二十三岁,以外,都是在十至十六岁之间的儿童所作。画作被保存下来的数量要远多于幸运存活下来孩子的人数。
在十岁左右的年龄遭受这么大的不幸,别说孩子了,就是成人,又有几个不会心理产生阴影。幸运的是,这些孩子碰到了一批有爱心,在死亡威胁面前还能冷静思考,意识到把民族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帮孩子早早走出阴影才是最好的选择的艺术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们。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利用一切机会为孩子争取生的时间,启迪孩子们的思想,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孩子们。孩子们在这样的的呵护下,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把头脑中对于遭受的苦难,对自由的向往通过画笔,画在那集中营内为数甚少的各种纸张上。这些作品表现的主题,小作者们对艺术的敏感,个人天赋的显现,让我们今天看到这些作品时为他们过早的离去扼腕叹息,也更加痛恨发起这场战争的法西斯份子。
这里选三个人物作为代表:1.艺术家弗利德,2.小作者哈娜,3.小诗人哈努什·哈申布尔克来展示该书中的一些人性的可贵之处。
艺术家弗利德会同其他的成年人一起教给集中营的孩子们各种知识与艺术,启迪孩子们对于艺术的认识,她最终同丈夫一起从特莱津转到奥斯维辛,在那里离开了这个世界,仅四十六岁。而在被关押到特莱津之前,早已成名的弗利德有大把机会可以避免罹此死难,早早离开捷克斯洛伐克,但她为了和家人一起,还是选择了留下,也正是她当初的选择让今天书中的许多小作者获益匪浅。
哈娜是个在十二岁就告别了这个世界的小女孩。“她用简单的色彩创造了丰富、辽阔的世界。”,她的画《风景》:
最后用小诗人哈努什·哈申布尔克,只有十几岁就告别了这个世界的小男孩的诗──《我的乡村》,做为结尾,希望这样的惨剧永远不再出现。
我的乡村
我在心里装着我的乡村,
那是为我的,就为我自己!
美丽的纤维在编织起来
它保存了一个永恒的梦。
我亲吻拥抱我的土地,
在它面前,多少岁月流过。
这土地不仅在地球上
不论在哪里,它也在我们心中。
它在蓝色天空中,在星星里,
只要是有鸟儿生活的地方
今天我在我的灵魂里看到它,
我的心立刻沉沉地盛满了眼泪。
终有一天,我要高高地飞翔。
从我身体的重负中解脱,
自由地在广阔中飞翔,自由地飞出很远很远,
和我在一起的,是我自由的村庄。
今天那是一个小小的、捧在手心里的梦
围绕着它的却是遥远的地平线
在这些沉甸甸的梦里
还微微闪着战争暴怒的反光。
有一天,我要走进我的村庄,
我要享受我的家乡,
那是我的家乡!那是你的家乡!
那里没有“我“和悲伤。
[url=http://b122.photo.store.qq.com/psb?/V12eff2p4aHIgx/uBrOXxOOq9qQhaT0RXiHe3oSyBEuPT0rri5OEwZJ7n8!/b/dFUGxEjBJQAA&bo=IAPhAQAAAAABAOQ!][img]http://b122.photo.store.qq.com/psb?/V12eff2p4aHIgx/uBrOXxOOq9qQhaT0RXiHe3oSyBEuPT0rri5OEwZJ7n8!/b/dFUGxEjBJQAA&bo=IAPhAQAAAAABAOQ![/img][/url]
© 本文版权归 Walk-Holic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