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会开花的树
我喜欢傍晚、清晨和午夜。 就像现在这样,坐在沙发上,开着落地窗,微凉的风夹着花草香味迎面扑来,看飞舞的窗帘,听歌,看看图文,打打字,想象远方,微笑,或者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尽情享受这刻的安谧和惬意。 傍晚给我最初的感觉是在我三、四岁的时候,那也是我对奶奶唯一的记忆。记得那时候和伙伴们疯玩到太阳落到山的那边只剩下半张脸,鸟儿们吵闹归巢,空气里氤氲这青草的味道,在半空中飞的小虫子骤然多了起来,人张嘴说话都能吃下好几只。地上不知名的虫子也开始奏交响曲,这时候在田里耕作的大人们陆续的回来了,背着锄头牵着牛,牛边沿路吃草边拉一坨坨大大的便便,人赶它一下它才走边走还边抬头哞哞的叫,村里的狗看见主人回来了尾巴拼命的摇晃,汪汪叫的声音也此起彼伏。鸡鸭也不在草地里觅食了,带着小鸭子小鸡仔往自家的院子里走。各家的烟囱里炊烟袅袅升起,呼唤孩子们回家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当然也有奶奶呼唤我的声音,可是我现在却怎么也记不起来她是怎么唤我的。伙伴们听到呼唤声都各自飞奔回家,我回家的时候饭才刚开始做,奶奶坐在门前的长石椅和一些妇女老人说着农活和家长里短,我实在玩儿累了,就坐在奶奶旁边快睡着了。这时候奶奶把我搂在在怀里,继续和她们说着话,我贴着奶奶的胸膛,听着她说话时胸腔的震动和身边人们说话的声音慢慢地睡着了。等奶奶把我叫醒,大家都坐在饭桌上说着话准备吃饭,昏黄的灯光下照耀着的饭菜散发着可口的香味。夜幕已经拉下来,空气开始变凉,远处蛙声和虫儿的叫声热闹起来。那时候的我是无比的欢乐和快活的。往后的我在无数个傍晚时分或幻想或憧憬或惬意或舒适,但再也没有躺在奶奶怀里的那种安全充实和温暖的感觉。我很庆幸我的童年在农村生活过,那完整了今后的生活,同时也给予我在城市里无法享受到的无忧无虑和自由。 清晨开始真正意义让我喜欢是在小姨家。因为小姨家的床对着窗户,只要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窗外的池塘农田和远山。那次是我四五岁的时候,去小姨家和表弟一起玩,我们三个睡在大床上,某天我在晨曦之中被小姨叫醒。天才蒙蒙亮,我一抬头看到窗外的树木农田池塘远山在蒙蒙雾气中影影绰绰,听见从雾里传来的鸟儿扑打翅膀的声音和鸟儿忙碌的叫声,鼻尖是清晨特有的清新空气,我从睡意朦胧中立马跳到精神饱满的状态,呆呆的坐在床上一阵后才被小姨的唤出门外。后来是和舅舅做火车,要做一天一夜。那时候的火车是绿皮的,可以开窗户也可以把头伸出去。也是在天蒙蒙亮醒来,看火车外笼罩在晨雾里的景色,闻着窗外清晨特有的清新空气,我觉得身上每一个细胞都苏醒了。然后过了一会天变亮了,乘务员推着车子兜售早点,然后火车上开始放刘若英的《后来》,人们被陆续叫醒,火车也在这首歌里缓缓的进站,空无一人的站台上笼罩在微薄的晨雾里,我一低头看到车轨旁葱葱郁郁的青草,从此这个画面就在我脑海里定格了。 而午夜,是在我来到城市的时候喜欢上的。童话里,辛德瑞拉在午夜拥有过一个异常美好的魔法盛宴。午夜对在城市的我来说,是异常珍贵的时候。我可以在万籁俱静的时候尽情呼吸着不同于白天的空气,看到白天所没有的风景。我可以看着远山远景让想象任意驰骋,让世界只属于我自己。 我从小记忆就很差,当家人或伙伴们在谈论我小时候的事情时我总觉是在讲和我毫无关系的另一个人。而对于大自然的记忆,我却总能记得很清楚。我想我上辈子一定是一棵矗立在深林深处的大树,脚底长着草儿,身上住着小动物,头顶鸟儿盘旋,旁边是许多像我一样的大树,以天为盖以地为庐,吸天地精华,春天抽枝发芽开花,夏天葱葱郁郁,秋天落叶缤纷,冬天白雪皑皑。多美好啊。 我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就是有个院子种种花花草草,养养宠物,还有自己种菜自己吃。还要有个池塘有个秋千,然后有个天台养花养鸽子放钢琴看天空眺望远方,然后家里有落地窗有很漂亮的窗帘,有网络,有舒服的沙发,有绿色植物。四周都是绿色的,在不远处有三四家邻居,还要有家医院,有所学校。有喜欢的工作,没事跑跑步练练瑜伽,按时作息,爱在家呆着就呆在,不爱在家呆着随时出去旅游。就像棵会开花的树儿一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