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窗子的幻影里
这是一场虚假的繁华,是在盖茨比豪宅里狂欢的人群,音乐响起,男人们牵起身边姑娘的手,尽情的跳啊,笑啊,欢乐的足以让看着这场盛会的我相信他们背对台下的看客时也合不拢嘴;也是战后虚无缥缈的美国梦,舞会散了,客人离席,才发现脚边不经意散落的钻石粒子,只不过是廉价市场上碾碎了的玻璃珠子。
多数情况下,我个人都会更偏向于文字原著本身而非改编之后所形成的表演形式,有声有影像的电影,音乐剧是如此,无言的芭蕾舞剧就更不用说了。可《了不起的盖茨比》却给了我这个期待不高的观众出乎意料的惊喜。
第一次的惊喜出现在威尔逊先生的修车行里。我清楚的记得在小说里看到威尔逊先生的情节时,我房里开了暖气,又正值冬季,明明干燥的要命,却有种下雨前的粘腻感如抛不去的雾气,裹了一身甩不去的潮湿感觉。然而,小说里这个形象中庸年纪也中庸的修车行主人,在舞台上变成了带有阳光味道的年轻男孩,穿戴脏乱却丝毫无邋遢之感,动作滑稽却不矫揉造作,把发现夫人移情后的绝望挽回刻画成带有些许幽默气息的你追我赶,附赠带有小酒窝的撒娇和垂头丧气闹别扭,变成了整场演出中最讨喜的片段。说来也怪,剧院里的其他观众似乎也被这位年轻的威尔逊先生感染,在末了给了他主角都没有的欢呼待遇。
但毕竟这故事本身的主线是一个柔情汉的经历。战后的盖茨比阴差阳错的被送去牛津而错过了与黛西重逢的机会,几经周折,再见她时,当年的交际花已嫁作人妇。谁料这男人不知爱的休止符为何物,处心积虑买下她宅子对岸的别墅,他家财万贯,就只求能在一天的某个时刻,望向对岸她家门口那盏恍惚的绿色路灯,想象她年轻时在自己身旁的样子。爱得谦逊,又小心翼翼。
富翁盖茨比跟尼克讲起这些往事时,穿军装的年轻盖茨比缓步入场,音乐也由狂欢的派对转至柔和的曲调。当两个盖茨比双双起舞时,我突然醒悟,原来如今已是富豪的他爱的不仅是黛西,也是跟黛西如胶似漆时稚嫩的自己。我渐渐开始相信,在这望向绿灯里的几年,他日复一日的跟回忆里的自己攀谈过往,不可自拔。芭蕾给我小说里没有体会到的领悟,是第二个惊喜。
可我们都低估了战争的危害,它最狠的不止是叫你血肉模糊,最妙是在排山倒海的折磨后,以愧疚的理由给你不真实的幸福感。就像辗转至长岛的盖茨比一样,呼吸着不可能实现的幻想苟且过活。
下半场决心把幻想兑换成现实的盖茨比先生邀请黛西夫妇光临他的派对。舞者们又集结在富豪家带有落地窗的大舞厅里,曲风却较上半场俏皮了许多,变成了探戈,也是我见识过的情绪转折最多的探戈。起先是尼克和高尔夫选手贝克小姐领舞,这时的探戈是暧昧的,扭转腰肢时,每双脚尖都沾满了诱惑,是切片的上好起司。而后黛西的丈夫汤姆入席,企图拨开粘腻的对对舞伴找到可能变心的妻子,这时的探戈是嫉妒的,每舞一步,都怒火中烧,汤姆在这一刻像是把灵魂都出卖给了希腊神话里的赫拉,以至于他那生来就有做棒球手的才能似乎是用来把情侣们生生的扯开一样。最后在别处私会的盖茨比携黛西入场,没舞几步就被汤姆扯了开,剩下男主人一个,人群还是在舞,探戈却变成了批了层霜的失落,连呼吸都是形单影只的,是被人谋害从悬崖推了下来的希望,落地时苟延残喘的变身为绝望。说不清是探戈里掺了芭蕾,还是芭蕾里拌了探戈,比例恰如其分,就像一盘味美的番茄炒蛋,听起来简单,却很难把握盐的分量,放多了怕盖住番茄的酸甜,少了又不合北方人无咸不欢的餐桌。总之,这道转基因的探戈,叫我品了后回味无穷,算得上是第三个惊喜。
虽然“四”这个数字在很多人看来不够吉利,可我还是忍不住要把盖茨比与黛西在大落地窗前低语缠绵的桥段列进惊喜名单里。舞蹈的编排无非就是旧情人相见时柔情恨不得撒一地的风格,可多亏了窗子哈哈镜的独特材质。看这一段时,我没看舞台上的这一对苦命鸳鸯,而是他们在镜中的映像,舞步也随之变的时快时慢,彼此间的距离时长时短,更加戏剧化的效果容易唤起人对老电影的想念,叫我心甘情愿的放弃专注于剧团里首席芭蕾舞者的精湛技艺。但这还不是戏剧化的终点,窗外的灯光亮起,三对年轻装扮的他们出现在厅堂的对面,也舞起跟几年后的他们一样的动作,连指尖脚尖这样身体末端的姿态都如出一辙。虽然看过小说,知晓了结局,但在替深情男子开心的同时,还是忍不住担心他会活在这梦里,再也醒不来。
美梦总是附带伴随着阵痛的惊醒,枪声响起,盖茨比倒在绿色路灯的倒影里。芭蕾比小说的结局更突然,却扩大了悲剧的感染力,波及我时,惊了一身冷汗,缓缓起身,随人潮离席。回来的路上,脑海里都是两个盖茨比在窗里舞着的幻影,像是做了一场梦。
糟糕,我怕是也沾染了盖茨比先生的赖床恶习,不想醒过来。
多数情况下,我个人都会更偏向于文字原著本身而非改编之后所形成的表演形式,有声有影像的电影,音乐剧是如此,无言的芭蕾舞剧就更不用说了。可《了不起的盖茨比》却给了我这个期待不高的观众出乎意料的惊喜。
第一次的惊喜出现在威尔逊先生的修车行里。我清楚的记得在小说里看到威尔逊先生的情节时,我房里开了暖气,又正值冬季,明明干燥的要命,却有种下雨前的粘腻感如抛不去的雾气,裹了一身甩不去的潮湿感觉。然而,小说里这个形象中庸年纪也中庸的修车行主人,在舞台上变成了带有阳光味道的年轻男孩,穿戴脏乱却丝毫无邋遢之感,动作滑稽却不矫揉造作,把发现夫人移情后的绝望挽回刻画成带有些许幽默气息的你追我赶,附赠带有小酒窝的撒娇和垂头丧气闹别扭,变成了整场演出中最讨喜的片段。说来也怪,剧院里的其他观众似乎也被这位年轻的威尔逊先生感染,在末了给了他主角都没有的欢呼待遇。
但毕竟这故事本身的主线是一个柔情汉的经历。战后的盖茨比阴差阳错的被送去牛津而错过了与黛西重逢的机会,几经周折,再见她时,当年的交际花已嫁作人妇。谁料这男人不知爱的休止符为何物,处心积虑买下她宅子对岸的别墅,他家财万贯,就只求能在一天的某个时刻,望向对岸她家门口那盏恍惚的绿色路灯,想象她年轻时在自己身旁的样子。爱得谦逊,又小心翼翼。
富翁盖茨比跟尼克讲起这些往事时,穿军装的年轻盖茨比缓步入场,音乐也由狂欢的派对转至柔和的曲调。当两个盖茨比双双起舞时,我突然醒悟,原来如今已是富豪的他爱的不仅是黛西,也是跟黛西如胶似漆时稚嫩的自己。我渐渐开始相信,在这望向绿灯里的几年,他日复一日的跟回忆里的自己攀谈过往,不可自拔。芭蕾给我小说里没有体会到的领悟,是第二个惊喜。
可我们都低估了战争的危害,它最狠的不止是叫你血肉模糊,最妙是在排山倒海的折磨后,以愧疚的理由给你不真实的幸福感。就像辗转至长岛的盖茨比一样,呼吸着不可能实现的幻想苟且过活。
下半场决心把幻想兑换成现实的盖茨比先生邀请黛西夫妇光临他的派对。舞者们又集结在富豪家带有落地窗的大舞厅里,曲风却较上半场俏皮了许多,变成了探戈,也是我见识过的情绪转折最多的探戈。起先是尼克和高尔夫选手贝克小姐领舞,这时的探戈是暧昧的,扭转腰肢时,每双脚尖都沾满了诱惑,是切片的上好起司。而后黛西的丈夫汤姆入席,企图拨开粘腻的对对舞伴找到可能变心的妻子,这时的探戈是嫉妒的,每舞一步,都怒火中烧,汤姆在这一刻像是把灵魂都出卖给了希腊神话里的赫拉,以至于他那生来就有做棒球手的才能似乎是用来把情侣们生生的扯开一样。最后在别处私会的盖茨比携黛西入场,没舞几步就被汤姆扯了开,剩下男主人一个,人群还是在舞,探戈却变成了批了层霜的失落,连呼吸都是形单影只的,是被人谋害从悬崖推了下来的希望,落地时苟延残喘的变身为绝望。说不清是探戈里掺了芭蕾,还是芭蕾里拌了探戈,比例恰如其分,就像一盘味美的番茄炒蛋,听起来简单,却很难把握盐的分量,放多了怕盖住番茄的酸甜,少了又不合北方人无咸不欢的餐桌。总之,这道转基因的探戈,叫我品了后回味无穷,算得上是第三个惊喜。
虽然“四”这个数字在很多人看来不够吉利,可我还是忍不住要把盖茨比与黛西在大落地窗前低语缠绵的桥段列进惊喜名单里。舞蹈的编排无非就是旧情人相见时柔情恨不得撒一地的风格,可多亏了窗子哈哈镜的独特材质。看这一段时,我没看舞台上的这一对苦命鸳鸯,而是他们在镜中的映像,舞步也随之变的时快时慢,彼此间的距离时长时短,更加戏剧化的效果容易唤起人对老电影的想念,叫我心甘情愿的放弃专注于剧团里首席芭蕾舞者的精湛技艺。但这还不是戏剧化的终点,窗外的灯光亮起,三对年轻装扮的他们出现在厅堂的对面,也舞起跟几年后的他们一样的动作,连指尖脚尖这样身体末端的姿态都如出一辙。虽然看过小说,知晓了结局,但在替深情男子开心的同时,还是忍不住担心他会活在这梦里,再也醒不来。
美梦总是附带伴随着阵痛的惊醒,枪声响起,盖茨比倒在绿色路灯的倒影里。芭蕾比小说的结局更突然,却扩大了悲剧的感染力,波及我时,惊了一身冷汗,缓缓起身,随人潮离席。回来的路上,脑海里都是两个盖茨比在窗里舞着的幻影,像是做了一场梦。
糟糕,我怕是也沾染了盖茨比先生的赖床恶习,不想醒过来。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