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篇】谈谈愿力的可怕,九年大梦始方醒
作者:准提慧明居士
发表于 2007-9-27
地藏缘论坛大准提心咒亿遍共修
一般上我都是不会太在意记忆一些特别所谓感应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感应或者是巧合,说实在的,我很少去回忆或分析,只是认为生活中的一个故事而已,生活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忙,但是为了随顺同修增长信心,也只好谈谈一些。
这个故事是有点神奇,你们可以当作巧合,也可以当是感应,到底我不认为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话说回头了。。。。。在我的回忆录里《大悲咒与求子的因缘〉已经说过,因为当初曾经《发愿〉要尽力的行菩萨道,就算有佛弟子求法也尽心尽力的给以指导。当然我只是《普通的佛弟子〉,只是懂得一点的佛法而已。
在我内人怀孕的三个人月以后,经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一位求法心切的同修。这位同修看了很多的书本,包括释,道,儒。也跑过道场,虽然想学习,却找不到良友。
他的求法心切令我赞叹,我的要求比较严格,第一个条件就是他不能看其他的书本,总是我交了一本书以后,看完以后才接下去看另一本。他总是每天抽空与我谈了两小时。
转眼间,我们谈论佛法谈了七年。从《金剛心總持論〉,《学佛群疑》,《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金刚经浅释〉,《圆觉浅释〉,《维摩诘经浅释〉,《佛说阿弥陀经》等等。
直到他看完了《楞严经浅释〉以后,他告诉我一个梦的故事。原来在他还没有认识我之前,有一晚,他作了一个特别的梦。梦见自己在一个很广阔的草原跑来跑去,草原的前面有一个很高阶级的广阔草原。草原的上面有一所很大的寺庙。但是离开很遥远。
当他看完《维摩诘经浅释〉以后,这个梦又重现了,这次比较好,他在阶级上的广阔草原跑来跑去,他看到寺庙的门打开了一些,只是隐隐约约看道里面有一尊大佛。与之前的梦相隔六年。
当他看完《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以后,梦境第三次的重现,这次他还是在草原上跑来跑去,但是这次寺庙的门已经打开,他看到里面的大佛。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佛殿礼拜佛祖。第三次的梦境相隔三年,三个梦的连续剧总共九年。
他说的《梦境〉实在不得不令我惊讶,他和我一样曾经在佛祖面前立下重愿,我心里真的不由得不相信是《观世音菩萨〉的感应,要我接受这一个责任教导他。而当他告诉我的时候,我明白我的责任已经结束。一个九年的神奇大梦。
当初他要称呼我为《老师〉,但是我不能接受,我告诉他只能称呼《师兄〉。到底我有自知之明,才学疏浅啊!只是碰巧的把他教育成才吧了。我也把我的故事告诉他,因为我发的愿,所以才勉强的教导而已,其实我没有什么才华。。。。。
到目前为止,我这位同修师弟已经修读了半部有《经中之王》著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 宣化上人著作》,实为真正佛弟子。
谈到“华严经”,我这位同修师弟,在我教导多年以后。他从遥远的城市紫云洞寺订购《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 宣化上人著作》,过了两个星期以后,还没有消息。我记得当天是星期二的时候,他一大早来找我,原来他收到了。只是在这前他连续作了五天吉祥的梦境,梦境的故事是连续性,梦境中的启示非常华丽,表示福报非常大。“华严经”是经中之王,很神奇的境遇。
更神奇的是,当天的前一晚,我也作了个梦境。梦境中,我见到宣化上人。我与上人,已经二十年没有在梦境中见过,这使我感到“华严经”的不可思议。修行人对于梦境,必须要没有念头的执着,等如一张白纸,如果有一丝的念头想见到某某人,出现的境界未必是真的,往往这些境界,是心识之投射。
修行人对于境界,“尘无所依,根尘相对,自然洞然不起分别。故观山河大地,犹如明镜照物,物来则现,物过随空,既不粘著,亦不留痕。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是虚照虚应而已。”
故事说完了,当初的发愿实在没有预料到真的会出现,所以请同修们不要随意在菩萨圣尊前乱发愿啊!希望这故事能增长你们修行的信心。。。。
---------------------------------------------------------------------------------
第十七世--噶--玛--巴的开示:
一旦你作出了承诺你应该真正的去持守,如果你第一次发愿后,就轻易违反的话,之后会有恶性循环的问题,对以后所发的愿也将会不易持守,如此就不好了。如果第一次发愿可以非常清晰而有力地作出承诺,那 第二、第三次也会很好,所以第一次承诺要非常有力量。而除非你真的能做到、有决心做得到,否则的话不要作出承诺。
发表于 2007-9-27
地藏缘论坛大准提心咒亿遍共修
一般上我都是不会太在意记忆一些特别所谓感应的事情。到底是不是感应或者是巧合,说实在的,我很少去回忆或分析,只是认为生活中的一个故事而已,生活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忙,但是为了随顺同修增长信心,也只好谈谈一些。
这个故事是有点神奇,你们可以当作巧合,也可以当是感应,到底我不认为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话说回头了。。。。。在我的回忆录里《大悲咒与求子的因缘〉已经说过,因为当初曾经《发愿〉要尽力的行菩萨道,就算有佛弟子求法也尽心尽力的给以指导。当然我只是《普通的佛弟子〉,只是懂得一点的佛法而已。
在我内人怀孕的三个人月以后,经过朋友的介绍,认识一位求法心切的同修。这位同修看了很多的书本,包括释,道,儒。也跑过道场,虽然想学习,却找不到良友。
他的求法心切令我赞叹,我的要求比较严格,第一个条件就是他不能看其他的书本,总是我交了一本书以后,看完以后才接下去看另一本。他总是每天抽空与我谈了两小时。
转眼间,我们谈论佛法谈了七年。从《金剛心總持論〉,《学佛群疑》,《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金刚经浅释〉,《圆觉浅释〉,《维摩诘经浅释〉,《佛说阿弥陀经》等等。
直到他看完了《楞严经浅释〉以后,他告诉我一个梦的故事。原来在他还没有认识我之前,有一晚,他作了一个特别的梦。梦见自己在一个很广阔的草原跑来跑去,草原的前面有一个很高阶级的广阔草原。草原的上面有一所很大的寺庙。但是离开很遥远。
当他看完《维摩诘经浅释〉以后,这个梦又重现了,这次比较好,他在阶级上的广阔草原跑来跑去,他看到寺庙的门打开了一些,只是隐隐约约看道里面有一尊大佛。与之前的梦相隔六年。
当他看完《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以后,梦境第三次的重现,这次他还是在草原上跑来跑去,但是这次寺庙的门已经打开,他看到里面的大佛。他终于如愿以偿进入佛殿礼拜佛祖。第三次的梦境相隔三年,三个梦的连续剧总共九年。
他说的《梦境〉实在不得不令我惊讶,他和我一样曾经在佛祖面前立下重愿,我心里真的不由得不相信是《观世音菩萨〉的感应,要我接受这一个责任教导他。而当他告诉我的时候,我明白我的责任已经结束。一个九年的神奇大梦。
当初他要称呼我为《老师〉,但是我不能接受,我告诉他只能称呼《师兄〉。到底我有自知之明,才学疏浅啊!只是碰巧的把他教育成才吧了。我也把我的故事告诉他,因为我发的愿,所以才勉强的教导而已,其实我没有什么才华。。。。。
到目前为止,我这位同修师弟已经修读了半部有《经中之王》著称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 宣化上人著作》,实为真正佛弟子。
谈到“华严经”,我这位同修师弟,在我教导多年以后。他从遥远的城市紫云洞寺订购《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 宣化上人著作》,过了两个星期以后,还没有消息。我记得当天是星期二的时候,他一大早来找我,原来他收到了。只是在这前他连续作了五天吉祥的梦境,梦境的故事是连续性,梦境中的启示非常华丽,表示福报非常大。“华严经”是经中之王,很神奇的境遇。
更神奇的是,当天的前一晚,我也作了个梦境。梦境中,我见到宣化上人。我与上人,已经二十年没有在梦境中见过,这使我感到“华严经”的不可思议。修行人对于梦境,必须要没有念头的执着,等如一张白纸,如果有一丝的念头想见到某某人,出现的境界未必是真的,往往这些境界,是心识之投射。
修行人对于境界,“尘无所依,根尘相对,自然洞然不起分别。故观山河大地,犹如明镜照物,物来则现,物过随空,既不粘著,亦不留痕。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只是虚照虚应而已。”
故事说完了,当初的发愿实在没有预料到真的会出现,所以请同修们不要随意在菩萨圣尊前乱发愿啊!希望这故事能增长你们修行的信心。。。。
---------------------------------------------------------------------------------
第十七世--噶--玛--巴的开示:
一旦你作出了承诺你应该真正的去持守,如果你第一次发愿后,就轻易违反的话,之后会有恶性循环的问题,对以后所发的愿也将会不易持守,如此就不好了。如果第一次发愿可以非常清晰而有力地作出承诺,那 第二、第三次也会很好,所以第一次承诺要非常有力量。而除非你真的能做到、有决心做得到,否则的话不要作出承诺。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