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基本功练习方法
多练习空弦,这时不用左手持琴,这样你会把持琴的主要承载力交给锁骨个下颏。等你习惯这样做,你持琴就不会把琴的负担给左手。然后再放左手上去自然就轻松了。第二,按弦手指不要太垂直指板,指尖接触弦的面积要合理,找到音色最好最省力的方式就是最合理的,就这样多练习音阶琶音换把等等。这个时候你要多体验整个持琴姿势肌肉的放松状态,找到最合适你的舒服的肌肉感觉,在这样状态下在练习,不合适就继续找到。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17:54
所谓练习曲,是那些对自己教学和演奏技巧有过相当丰富和深刻见解的小提琴教师为了教学便利而写的训练材料。通常一首练习曲会针对一个或几个训练目标来编写,这也就是说,没有哪一首练习曲是没有具体的既定目的。因此,一个小提琴学习者总是要了解这些训练目的之后才去练这些东西——所谓有的放矢。当然,我个人一直抱有这样一种理解: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现代观念上的练习曲,至少在17世纪以前是没有所谓系统训练材料的。吉米尼亚尼之前,多半都是通过乐曲或音阶等来学琴。巴赫写的一些键盘作品,当时的主要目的也只是给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做练习使用。如果你喜欢练习音阶,并且了解如何有效的练习,那么以音阶为主的学习方式也是不错的,至少我自己练琴是这样,而不少苦于没有时间练琴但演出任务很重的演奏家也会采取这个策略。但是,无论如何,完全忽视几部重要的小提琴练习材料,例如沃尔法特、开赛、克莱采尔、罗德、大顿特、维尼亚夫斯基等等,至少也是一种经验和认识的损失——这些练习曲中不乏精彩巧妙之处。由此而言,我还是建议学习这些教材,即便不能完全练过它们每一首。
其实,练习曲也是很动听的。
练习曲就像运动员训练体能,手臂、腿部、腰部的肌肉都要练,某些肌肉的锻炼就是比较特殊的方法。所以根据自己的程度,请老师推荐练习曲训练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你可以试试。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19:48
开赛练习曲属于中等程度,每一课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针对性地练习,比如24课,30课,35课都是很好的材料。如果你能比较轻松地拉下来,那么可以再找深一点的练习曲练习。练过和没有练过可能会不一样的。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20:54
先听听熟,练习的时候先慢一点,熟悉以后再根据乐曲的要求练习。特别是快速度的曲子,不要急以求成,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个音拉得很清晰,这样才会有效果。
视奏能力是一种综合认知和反应的能力,其实这个原理也跟读书识字差不多。为什么我们读文言文比白话文要难,为什么打字的时候古文要比现代汉语慢?这就是原理上的回答。
当我们看一小节音符的时候,要综合运用视觉、触觉、听觉以及综合判断和协调能力。识谱慢有很多种可能的原因:看的方法不正确、左右手反应没有达到需要的自动化程度、听不出正确的音高和时值,等等。当然,这只是从原理上讲,从训练上来看,确实有不少方式方法可能会有所助益。但无论如何,视奏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不是单单靠某一个方面的训练就能有明显提升的。
这里不妨给你一个我经常告诉给学生用的“伎俩”:在程度的许可范围内——比如你现在学的是三级,可以找一些三级以下的短小乐曲或练习曲片段——,先把乐谱放到谱架上,认真看好第一小节的所有记谱内容,然后用适中的速度演奏,所要注意的是,当你演奏的第一小节的时候,同时目光要预先扫描第二小节的内容,当演奏第二小节的时候,眼睛是看第三小节,依此类推。视奏的认知过程,最关键的一步便是“预读”。
还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一试,很好玩。首先请你的朋友用一张A4纸,折叠成一般学生用的直尺宽度,站到你乐谱的左面,你先看好谱上的第一小节,开始演奏的时候,请朋友用这个“直尺”遮挡住你要演奏的第一小节,这时候你就不得不只去看第二小节的内容,继而演奏第二小节的时候,你那位识谱的朋友就要把第二小节用这直尺遮住,逼着你预读第三小节,依此类推。
这个训练其实挺有趣的,当然,你的有一个既懂音乐又有耐心,而且喜欢搞“恶作剧”的朋友。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22:40
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玩”的心思和与他人不断交流,玩的心思可以保证自己对这个事物的兴趣,与人交流的过程便是学习提高的过程。
专业的演奏家音阶都要每天练习的,何况业余的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24:23
刘洪老师关于按弦时“左手指的发力策源地”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17:54
所谓练习曲,是那些对自己教学和演奏技巧有过相当丰富和深刻见解的小提琴教师为了教学便利而写的训练材料。通常一首练习曲会针对一个或几个训练目标来编写,这也就是说,没有哪一首练习曲是没有具体的既定目的。因此,一个小提琴学习者总是要了解这些训练目的之后才去练这些东西——所谓有的放矢。当然,我个人一直抱有这样一种理解: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现代观念上的练习曲,至少在17世纪以前是没有所谓系统训练材料的。吉米尼亚尼之前,多半都是通过乐曲或音阶等来学琴。巴赫写的一些键盘作品,当时的主要目的也只是给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做练习使用。如果你喜欢练习音阶,并且了解如何有效的练习,那么以音阶为主的学习方式也是不错的,至少我自己练琴是这样,而不少苦于没有时间练琴但演出任务很重的演奏家也会采取这个策略。但是,无论如何,完全忽视几部重要的小提琴练习材料,例如沃尔法特、开赛、克莱采尔、罗德、大顿特、维尼亚夫斯基等等,至少也是一种经验和认识的损失——这些练习曲中不乏精彩巧妙之处。由此而言,我还是建议学习这些教材,即便不能完全练过它们每一首。
其实,练习曲也是很动听的。
练习曲就像运动员训练体能,手臂、腿部、腰部的肌肉都要练,某些肌肉的锻炼就是比较特殊的方法。所以根据自己的程度,请老师推荐练习曲训练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你可以试试。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19:48
开赛练习曲属于中等程度,每一课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可以针对性地练习,比如24课,30课,35课都是很好的材料。如果你能比较轻松地拉下来,那么可以再找深一点的练习曲练习。练过和没有练过可能会不一样的。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20:54
先听听熟,练习的时候先慢一点,熟悉以后再根据乐曲的要求练习。特别是快速度的曲子,不要急以求成,练习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个音拉得很清晰,这样才会有效果。
视奏能力是一种综合认知和反应的能力,其实这个原理也跟读书识字差不多。为什么我们读文言文比白话文要难,为什么打字的时候古文要比现代汉语慢?这就是原理上的回答。
当我们看一小节音符的时候,要综合运用视觉、触觉、听觉以及综合判断和协调能力。识谱慢有很多种可能的原因:看的方法不正确、左右手反应没有达到需要的自动化程度、听不出正确的音高和时值,等等。当然,这只是从原理上讲,从训练上来看,确实有不少方式方法可能会有所助益。但无论如何,视奏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不是单单靠某一个方面的训练就能有明显提升的。
这里不妨给你一个我经常告诉给学生用的“伎俩”:在程度的许可范围内——比如你现在学的是三级,可以找一些三级以下的短小乐曲或练习曲片段——,先把乐谱放到谱架上,认真看好第一小节的所有记谱内容,然后用适中的速度演奏,所要注意的是,当你演奏的第一小节的时候,同时目光要预先扫描第二小节的内容,当演奏第二小节的时候,眼睛是看第三小节,依此类推。视奏的认知过程,最关键的一步便是“预读”。
还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也可以一试,很好玩。首先请你的朋友用一张A4纸,折叠成一般学生用的直尺宽度,站到你乐谱的左面,你先看好谱上的第一小节,开始演奏的时候,请朋友用这个“直尺”遮挡住你要演奏的第一小节,这时候你就不得不只去看第二小节的内容,继而演奏第二小节的时候,你那位识谱的朋友就要把第二小节用这直尺遮住,逼着你预读第三小节,依此类推。
这个训练其实挺有趣的,当然,你的有一个既懂音乐又有耐心,而且喜欢搞“恶作剧”的朋友。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22:40
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玩”的心思和与他人不断交流,玩的心思可以保证自己对这个事物的兴趣,与人交流的过程便是学习提高的过程。
专业的演奏家音阶都要每天练习的,何况业余的
雅安 -淡淡(453123908) 7:24:23
刘洪老师关于按弦时“左手指的发力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