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
十年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然也可以看作是小说 。这是一个朋友讲给我听的,他十年来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从最初面向社会大众贩卖小商品,到现在面向知识分子贩卖文化,可以说颇具传奇性,我就原原本本的转述下来,以下是他众多故事里的一个,算他在讲给我,也讲给我们:
十年前我到省城打工,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我辞掉了在影楼做门市的工作。那里的试用期太长,我花光了身上的钱,也没有等到正式上班的日子。对没有正式上班的人,影楼除了管一顿午饭外,其他什么都不管。眼看快到年底,我坚持不下去,只好辞了工作。
经人介绍,我找到了一份帮人卖香干的活。待遇是包吃住,一天十块钱。早上三点钟用三轮车把香干带到市场,天亮之前做批发,天亮后换到另一个地方零卖。我一听能包吃住,就立刻答应了。
卖香干的老板姓郑,我叫他老郑,经常碰面的还有两个做香干的师傅和一个姓罗的小工。我的床在炸脆皮的房间里。每天凌晨两点钟,老郑过来炸脆皮豆腐,炸好之后我骑车带上脆皮豆腐去作坊,那时两位师傅已经把香干做好晾在作坊外面了。小罗和我一起把香干抬到车上,一般大约是六七筐,三四百斤。装上捆好后,小罗送我去市场。市场门口有一台称,等排队过了称,小罗就把香干和脆皮的重量记好,回去告诉老郑。到晚上我卖完香干,回到作坊里再称重,两个数字相减,就是我要交的账。老郑只按批发价跟我结账,如果零售价卖得贵一点,我还能赚钱。
记得第一天是老郑带我去市场的,他把我介绍给摊位附近的其他摊主,大家都对我很客气。老郑问我会不会用杆秤,我说会,他就回去了。其实我不会用,但是不好意思说。老郑刚走,就有人来买香干,我慌慌张张地称了,人家付了钱拿着香干走了。遇到第二位顾客时,对方给我指出,我才知道自己把公斤当市斤了。幸好第一个买得不多。
每天卖香干的工作时间不固定,卖得快的话中午就有可能卖完,那就可以回去了。如果卖不完,就得等到晚上才能回。第一天一直卖到晚上,回去和老郑结账,我收到的钱比应有的还差十几块,老郑没有说什么。
后来市场里的同行告诉我一个压秤的方法,就是手提杆绳时,用手指垫在杆下用力往上跷,这样就能在还没有够重量时,让秤杆高高翘起,使秤砣滑过来,显出称得很足的样子。我照着做了,这样每天结完账还会有些剩余。
老郑待我很好。有一次我骑车去市场,因为货装得太多,我一不小心把车子骑翻了,全车的香干都砸在地上不能卖了,老郑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说。他还经常跟我说,要是有谁欺负我就告诉他。
每天最紧张的时刻,是天亮后从批发区赶往零售区,能抢到好些的位置就意味着这一天能卖得多。占位置有个约定俗成的方法,就是先跑过去拿一根棍子或者一个空筐放在摊位的空地上,然后再把车子推过去。为了抢位置而吵架的事是常有的,我也遇到了一次。那次是我先抢到了一个位置,把三轮车推过去时,发现已经被一个妇女占了,我就和她吵了起来。后来我用脚踢了她的车子,她一生气,就把我的车掀了,几筐香干都散在了地上。旁边几个熟悉的人帮着我把香干装上了车。我觉得很委屈,就打电话告诉了老郑。老郑要我把东西拉回去,不卖了。我把东西拉回去后,大家也没有说什么。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我都没有在市场再见到那个妇女。后来听说是老郑找了一帮人去了她家里,把她家砸了个稀烂。
老郑的上面还有一个大老板,听说是在这一带帮人收债的,名气响当当。大老板的女儿每次被做香干的两个师傅逗生气了,就会说:老子拿枪把你崩了。
我白天的两顿饭在市场吃,晚饭和大老板一家人一起吃。吃饭是围着一个圆桌,大老板一家七口坐在椅子上吃。我们这几个做事的站在一边吃,想夹菜,就要绕着桌子走。我觉得不好意思,就基本上站在同一个地方,只吃离自己最近的菜。
有一天晚上,老郑找到我,给我结了账,还多给了我二百块钱,他要我不要跟任何人说结账的事。第二天,大老板一家和老郑都走了,东西也带走了。后来听人说,他们犯了事,躲到外面去了。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然也可以看作是小说 。这是一个朋友讲给我听的,他十年来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从最初面向社会大众贩卖小商品,到现在面向知识分子贩卖文化,可以说颇具传奇性,我就原原本本的转述下来,以下是他众多故事里的一个,算他在讲给我,也讲给我们:
十年前我到省城打工,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我辞掉了在影楼做门市的工作。那里的试用期太长,我花光了身上的钱,也没有等到正式上班的日子。对没有正式上班的人,影楼除了管一顿午饭外,其他什么都不管。眼看快到年底,我坚持不下去,只好辞了工作。
经人介绍,我找到了一份帮人卖香干的活。待遇是包吃住,一天十块钱。早上三点钟用三轮车把香干带到市场,天亮之前做批发,天亮后换到另一个地方零卖。我一听能包吃住,就立刻答应了。
卖香干的老板姓郑,我叫他老郑,经常碰面的还有两个做香干的师傅和一个姓罗的小工。我的床在炸脆皮的房间里。每天凌晨两点钟,老郑过来炸脆皮豆腐,炸好之后我骑车带上脆皮豆腐去作坊,那时两位师傅已经把香干做好晾在作坊外面了。小罗和我一起把香干抬到车上,一般大约是六七筐,三四百斤。装上捆好后,小罗送我去市场。市场门口有一台称,等排队过了称,小罗就把香干和脆皮的重量记好,回去告诉老郑。到晚上我卖完香干,回到作坊里再称重,两个数字相减,就是我要交的账。老郑只按批发价跟我结账,如果零售价卖得贵一点,我还能赚钱。
记得第一天是老郑带我去市场的,他把我介绍给摊位附近的其他摊主,大家都对我很客气。老郑问我会不会用杆秤,我说会,他就回去了。其实我不会用,但是不好意思说。老郑刚走,就有人来买香干,我慌慌张张地称了,人家付了钱拿着香干走了。遇到第二位顾客时,对方给我指出,我才知道自己把公斤当市斤了。幸好第一个买得不多。
每天卖香干的工作时间不固定,卖得快的话中午就有可能卖完,那就可以回去了。如果卖不完,就得等到晚上才能回。第一天一直卖到晚上,回去和老郑结账,我收到的钱比应有的还差十几块,老郑没有说什么。
后来市场里的同行告诉我一个压秤的方法,就是手提杆绳时,用手指垫在杆下用力往上跷,这样就能在还没有够重量时,让秤杆高高翘起,使秤砣滑过来,显出称得很足的样子。我照着做了,这样每天结完账还会有些剩余。
老郑待我很好。有一次我骑车去市场,因为货装得太多,我一不小心把车子骑翻了,全车的香干都砸在地上不能卖了,老郑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说。他还经常跟我说,要是有谁欺负我就告诉他。
每天最紧张的时刻,是天亮后从批发区赶往零售区,能抢到好些的位置就意味着这一天能卖得多。占位置有个约定俗成的方法,就是先跑过去拿一根棍子或者一个空筐放在摊位的空地上,然后再把车子推过去。为了抢位置而吵架的事是常有的,我也遇到了一次。那次是我先抢到了一个位置,把三轮车推过去时,发现已经被一个妇女占了,我就和她吵了起来。后来我用脚踢了她的车子,她一生气,就把我的车掀了,几筐香干都散在了地上。旁边几个熟悉的人帮着我把香干装上了车。我觉得很委屈,就打电话告诉了老郑。老郑要我把东西拉回去,不卖了。我把东西拉回去后,大家也没有说什么。接下来的一个多星期,我都没有在市场再见到那个妇女。后来听说是老郑找了一帮人去了她家里,把她家砸了个稀烂。
老郑的上面还有一个大老板,听说是在这一带帮人收债的,名气响当当。大老板的女儿每次被做香干的两个师傅逗生气了,就会说:老子拿枪把你崩了。
我白天的两顿饭在市场吃,晚饭和大老板一家人一起吃。吃饭是围着一个圆桌,大老板一家七口坐在椅子上吃。我们这几个做事的站在一边吃,想夹菜,就要绕着桌子走。我觉得不好意思,就基本上站在同一个地方,只吃离自己最近的菜。
有一天晚上,老郑找到我,给我结了账,还多给了我二百块钱,他要我不要跟任何人说结账的事。第二天,大老板一家和老郑都走了,东西也带走了。后来听人说,他们犯了事,躲到外面去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