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即废物?——不好用的设计算不算好设计?
![]() |
@张永和
雕刻家野口勇被邀请设计一个咖啡杯。他同意了但认为艺术是不实用的,也不该实用,于是要做一个不能用的设计。结果是一个不好用的杯子:杯把儿握不稳,杯在碟里坐不稳,啥都别扭... ...结果畅销。@陈皎皎
@蔡尹珊珊
有毛病。艺术家这样做一个实用的器具,做得完全用不得,这就是表达的艺术的无用和清高?康德说,美是无功利的,但并不是说,美是个废物。这种剑走偏锋自以为是的艺术家,中国还是少一点为好。
---
个人认为,艺术家和工业设计师毕竟有区别,不好用不代表是个糟糕的作品,重点是他想表达什么,微博里也说“结果畅销”,证明还是有人买账,而买账的原因,可能是名人效应,可能是收藏升值,可能是审美有偏差,也可能是钱太多随便花花。
正好以前读过一本书,叫做情感化设计,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剖析了设计的层面。类似于马斯洛原理,作者将喜爱设计的动机分成了三个层次。
本能层
行为层
反思层
用这三个层次,一方面可以判断一个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了满足哪个或哪些层面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能解释为什么某些设计能够受到大家的欢迎。
---
比如说车。
有些人喜欢方方正正大气的车,有人喜欢柠檬黄色卖萌的车,我喜欢smart那种砍了一半就开出门的车。。。这都是出自难以说明白的偏好,含有比较大的本能因素(当然不是说别的因素就不包含了)。
舒适性,操作性好的车,在行为层上满足了人们使用的快感。
买跑车,买房车,买古董车,买越贵越好,越有名越好的车,买阿斯顿马丁装自己是007。。。这些是反思层的满足。
顺便吐槽一下辉腾,贵是贵了,但反思层得不到满足,人家哪知道你不是帕萨特啊。。。
---
说回茶壶。
这个设计其实并不新鲜,设计的原则是什么,反人类呗,反人体工学,别扭!
最有名的反人类的茶壶是下面这个~
![]() |
这里就不讨论这个雕塑家的设计有没有借鉴经典茶壶设计了。。。只是说明一下,早就有这样的设计存在了。
---
这里有个我大学时候做的一个读书笔记,读的是《情感化设计》,老师让我们每节课做个小presentation,说什么都行,我看了这本书,于是就做了这么个ppt。
前面茶壶那张就是某页的截图。不要鄙视我的水平好吗~当时我还年轻orz。。。
ppt地址:http://www.slideshare.net/vanessa0007/ss-16638110
书的连接在此: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1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