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说安身立命
其实也算是正史了,因为其中差不多大部分都是摘自樊和平教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的演讲,同时也被“第10放映室”拿去作过节目的评论,自觉有精彩感悟之处,贴出来共享矣。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人生意向,都牢牢指向入世。入世这个概念把中国人的价值目标、人伦关系都奠定于现实的基础上。中国文化有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文化体系。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它讲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入世作为实践儒家理想的唯一手段,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而道家主张隐世和避世,但这个隐世和避世的目的,却是为了更成功的入世,其根本精神是无为而无不为,是以避世的方法入世;佛家是主张出世的,但是佛家的出世,其实质并不是要走出这个世界,而是要摆脱尘世以及自身情欲的困扰,其目的还是要达到人生的永恒。
总之,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一个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给自足。它和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是相适应的。所以,中国人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但是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能找到一个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所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也就是说,就算暂时不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但人总归都要有个安身立命的归处,生命一定会有所依循。
安身立命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动心,就是一种在入世当中出世的境界。对于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的终极命题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给出的答案,也许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能够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把握中庸之道,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文化传统。
人的生命是否一定要有个定位?
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人生意向,都牢牢指向入世。入世这个概念把中国人的价值目标、人伦关系都奠定于现实的基础上。中国文化有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文化体系。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它讲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以入世作为实践儒家理想的唯一手段,以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终极目标;而道家主张隐世和避世,但这个隐世和避世的目的,却是为了更成功的入世,其根本精神是无为而无不为,是以避世的方法入世;佛家是主张出世的,但是佛家的出世,其实质并不是要走出这个世界,而是要摆脱尘世以及自身情欲的困扰,其目的还是要达到人生的永恒。
总之,中国文化形成的是一个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精神结构,这个精神结构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给自足。它和中国传统社会的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是相适应的。所以,中国人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但是中国人无论如何都能找到一个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点所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也就是说,就算暂时不知道自己的天命是什么,但人总归都要有个安身立命的归处,生命一定会有所依循。
安身立命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动心,就是一种在入世当中出世的境界。对于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的终极命题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给出的答案,也许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能够在出世和入世之间寻找一种平衡,把握中庸之道,则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文化传统。
人的生命是否一定要有个定位?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