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高尔泰《寻找家园》
80年代的中国,在文化领域,真可谓是英雄辈出。30年过去了,大部分已被时代的大浪淘尽了。但仍有极少的人,剩了下来,至今仍然被后人怀念。比如中国在80年美学热中,有一位很重要的美学家,高尔泰先生,便是。
其实高先生远离中国,已经20年之久了。按照常理,应该为大家所疏远才对。大家之所以不但没有疏远他,而愈发觉得亲近和认同,是因为高先生的一本书《寻找家园》。
这本书最早是2004年1月,花城出版社出的,收在一个不太起眼的“紫丁香文丛”里。饶是如此,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究其原因,是书中谈到的一些历史人物引起了争论。即使抛开这些,但就文字而论,也非常了得,无论写人还是状物,皆灵动飞扬,栩栩如生。说其是中国当代最好的散文集,一点都不为过。仅仅一本书,高尔泰先生便完全可以跻身于中国最棒的散文家行列。
但遗憾的是,因为想当然的原因,这本书删掉了很多内容。花城版的书,大约只保留了作者原作的三分之二,读来让人很是意犹未尽。直到2009年,台湾印刻出版社才了了这个遗憾,推出了新版的《寻找家园》。这本书不仅补足了之前所删的所有文字,还比花城版整整多出了一辑,也就是第三辑。
我有一本台湾印刻版的书,但因为扫描工作非我所长,所以无法提供原状扫描版。今天我在这里推荐的,是台湾印刻版的重拍版,是热心的网友制作的。与原书相比,除了字不是繁体外,一个也没有少。喜欢本书的童鞋,算是有福了。还不敢快猛戳《寻找家园》,下载之。
![]() |
印刻版《寻找家园》封面 |
其实高先生远离中国,已经20年之久了。按照常理,应该为大家所疏远才对。大家之所以不但没有疏远他,而愈发觉得亲近和认同,是因为高先生的一本书《寻找家园》。
这本书最早是2004年1月,花城出版社出的,收在一个不太起眼的“紫丁香文丛”里。饶是如此,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轰动。究其原因,是书中谈到的一些历史人物引起了争论。即使抛开这些,但就文字而论,也非常了得,无论写人还是状物,皆灵动飞扬,栩栩如生。说其是中国当代最好的散文集,一点都不为过。仅仅一本书,高尔泰先生便完全可以跻身于中国最棒的散文家行列。
但遗憾的是,因为想当然的原因,这本书删掉了很多内容。花城版的书,大约只保留了作者原作的三分之二,读来让人很是意犹未尽。直到2009年,台湾印刻出版社才了了这个遗憾,推出了新版的《寻找家园》。这本书不仅补足了之前所删的所有文字,还比花城版整整多出了一辑,也就是第三辑。
我有一本台湾印刻版的书,但因为扫描工作非我所长,所以无法提供原状扫描版。今天我在这里推荐的,是台湾印刻版的重拍版,是热心的网友制作的。与原书相比,除了字不是繁体外,一个也没有少。喜欢本书的童鞋,算是有福了。还不敢快猛戳《寻找家园》,下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