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欢天喜地哈尔滨游记【崔导出品,必属精品】
一个小小的不经意的承诺,造就了两帅哥两美女的哈尔滨奇妙旅行。尽管崔导早已名声在外,但屈于期末考试五座大山的压力,未能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稍感愧对于雷董,Sha,莉芸的信任与支持,从而将这次旅行的总基调定为:随心、随性。
总行程如下:
1.16 T57次列车硬座北京-哈尔滨(17:41-5:08)
1.17 到达哈尔滨。上午宾馆休整,午餐东方饺子王,下午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晚餐华梅西餐厅,晚上继续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松花江上,入住小杉树青年旅馆
1.18 上午欧亚之窗滑雪,午餐炭火楼东北传统火锅,下午至晚上冰雪大世界,夜宵正阳河烧烤,入住小杉树青年旅馆
1.19 上午果戈里大街,午餐老上号砂锅居,下午秋林商场购物,东大直街教堂群,颐园街一号,靖宇街,晚上圣·索菲亚教堂夜景,晚餐KFC(-_-),入住汉庭快捷东大直街店
1.20 D28次列车二等座哈尔滨-北京(9:02-17:10)
在整个旅行中,我们深刻贯彻了随心、随性的宗旨,行程计划多有变更,实现了脱离考试苦海、丰富寒假生活、促进个人消费、增强国家财力的宏伟目标。
1.16
刚通宵复习考完口译的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踏上了旅途。我曾经在第一次火车硬座从北京到上海坐了12小时狼狈不堪后发誓,以后再也不坐硬座了。无奈春运高峰一票难求,而雷总盛情难却,咬牙挤上了列车。这不从挤上车到挤到座位上足足花了半个小时,将行李见缝插针放到位又花了半个小时,大冬天的反而满头大汗。旁边站票的同志几次几乎将屁股贴到我嘴巴,想躲闪都没有空间。当时几近绝望。然而当脑中浮现哈尔滨冰天雪地欢天喜地的景象时,我撑下来了,11个半小时,春运的硬座,震撼。
1.17
凌晨5点顺利到达哈尔滨,一出火车,寒气扑面而来。火车站前出租车抢生意热闹非凡,没有正规的打表车,都是要跟你谈价钱的。久经沙场的崔导一出马,通通给我现出原形,50块钱的鄙视你,40块钱的靠边站,30块钱的不理你,20块钱的我们走。幸亏提前作好功课,否则被宰得爹娘都不认识了。顺便提一句,哈尔滨的士8元起价,2元一公里,加1元燃油费,要谈价格的多,拒载的多,为免于与的士司机冲锋相对,纠缠不休,我们多选择公交车出行。
小杉树青年旅馆彻底毁灭了国际青年旅馆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毫无热感的暖气,简陋的屋舍,单薄的被子,疏于打扫的厕所。也不知是否对得起它的价格(60元/晚/双人间)。但疲惫还是马上将我拖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然中午时分,四人出门觅食。
偏僻的地理位置再次见证了小杉树的不值,83路公交车晃啊绕啊将近一个小时总算是到达了哈一百,饥肠辘辘的我们一下车就被东方饺子王吸引过去。Sha激动地喊~~东方饺子王~~攻略上有写哦~~~四头猪立马冲进去,刚拿到菜单立马傻眼了,原来在北京魏公村就有分店...还傻乎乎地特地来哈尔滨吃...也只能用“哈尔滨的比较正宗”来安慰自己了。对于我这个对饺子不感冒的人来说,口味与地下超市的饺子店没什么不同,唯一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价格还比较便宜,四人共吃了55元。
饺子店斜对面就是传说中的圣·索菲亚教堂了。作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上部中间巨大的洋葱头穹顶别具一番风味。虽说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但其与我熟知的新教又有很大的差异,颇有特色。深感可惜的是,教堂内已无宗教活动,改为了建筑博物馆,挂上了很“和谐”很“主旋律”的标语。很无奈宗教在中国被阉割的事实。
离教堂不远就是久负盛名的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由石板铺成,全街建有欧式建筑71座,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极具欧陆风情。即使已被现代流行侵蚀得有点不伦不类,但掩盖不了其华美壮丽。各式特色冰雕点缀其间,绘就了一幅奢华浪漫的景象。而夜景更是令人沉迷。零下20摄氏度的温度不是盖的,即使已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寒冷还是不断渗入。大街两旁有很多俄罗斯商店,好像是连锁的,赶紧采购了雪地靴(50元)、绒手套(40元)、耳罩(5元)穿戴整齐御寒。实践证明,在哈尔滨旅游,这几样必不可少。雪地靴垫个毛鞋垫真的超暖,又防滑;一副防水的好手套能保护手在滑雪玩雪的时候以防冻僵;若没有耳罩,真不知这几天还能否坚持下来。再披上一件羽绒服,帽子、口罩等因人而异。至于雷总极力推荐的冲锋衣、冲锋鞋、冲锋帽等若干冲锋装备......因其过于雷人,不予评价。
在中央大街上吃了著名的马迭儿雪糕,2元一根,很香很淳的奶味,总感觉像是以前吃过的一种东西,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是什么。
晚餐献给了大名鼎鼎的华梅西餐厅,历史悠久,经营俄式西餐。我们等到了环境最好的二楼,二楼突出的是古老的前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风格,确实华丽。红菜汤、罐焖牛肉、软煎马哈鱼、大列巴等都是经典。还有用大列巴面包酿造出来的汽水“格瓦斯”甚是神奇。美味被我们四头饿狼席卷一空。推荐初尝着选择菜单最后的套餐,四人套餐是288元,比单点实惠。再一次对被我们误认为是马哈鱼的炸虾表示歉意。
晚上的哈尔滨没有什么人气,8点多商场就已早早闭门停业。步行至中央大街尽头,是防洪纪念塔,为纪念57年松花江泛滥而建。塔后就是松花江了,此时已结厚厚的冰,这里的冰上游艺项目都可以在后面介绍的冰雪大世界免费玩到,所以不推荐在这里破费。小心翼翼在冰上游荡了一圈,就打道回府了。
晚上看到电视里在播胡歌版本的倚天屠龙记,想起了仙剑,想起了六月的雨,想起了RO、洛奇,想起了中学时光......
1.18
一改昨日的晴朗,天空飘起了雪花。顶着寒风坐了两站83路来到欧亚之窗,10元的门票,本身是一个类似世界之窗的公园,园内杳无人烟,厚厚的白雪覆盖,倒是别有一番风情。其实此行的目的是滑雪,在公园里迷路了好久终于找到了藏在深处的滑雪场,终于有人烟了。生平第一次滑雪,我摔得那叫一个爽!绳索拉往滑雪台的半路摔,自己绊到自己摔,撞到石头摔,滑着滑着摔,前扑摔,后仰摔,侧倒摔,各种摔法,不亦乐乎。好不容易骑绳索到达了最高点,没滑出10米远腿一软趴倒在雪地上...不过越滑越摔,越摔越high~摔摔更健康嘛!而Sha和雷总俨然一副高手的样子,竟然还倒着滑,恨得我牙痒痒!
两个小时,精疲力竭,其实滑不累,主要是摔得累...80元滑雪费加50元租雪服,价格一般,条件一般,就是离市区近。我的处男滑就献给了这里~滑得巨开心~~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推荐去亚布力滑雪场,设施一流,找代理的话价格也很优。
中午小朋友们撒娇要吃火锅,聪明伶俐的少爷我挖掘出google map手机版的强大定位功能,周边火锅店地址评价价格一网打尽。选了个位置适中的炭火楼东北传统火锅,83路抚顺街下车即到。很有东北特色的火锅,用炭火,搭配铜火锅,连到屋顶排烟,造型诡异。手切羊肉很厚,哈啤很可口,调料台很丰富,辣锅呛得我眼泪鼻涕哗哗流。一边流一边还直呼过瘾。连用两盒面巾纸,再要的时候,发现竟然要收钱,连忙说不要了,后来结帐时发觉只要1元1盒,好便宜,早知道就多要几盒带回去用......期间还吃了路上买的冻梨和冻柿子,一大堆只要4块钱,用水泡一下就能吃,咬下去冰凉可口,味道超赞~~~火锅四人共吃106元,很实惠!
吃着吃着一瞥窗外天几乎都快黑了,吓了一大跳。哈尔滨纬度高,冬天4点半左右天就黑了,所以一切活动要趁早。商量了一下,决定前往冰雪大世界。88路坐6站太阳岛下车。
一到达就被气势恢宏的冰城门给震撼了,买了票(学生75元),入了城,豁然开朗,一个冰雪纷飞的童话世界,近在眼前。我们四人南方来的孩子一下子惊呆了。再美丽的词藻也无法完美描述这个美丽的世界。城堡、教堂、宫殿、高塔,雪山......在彩灯的闪耀下,熠熠生辉,雄伟壮丽。冰城内游艺项目很多,都是免费的,有些得排好久的队。冰滑梯好滑好滑,速度巨快,屁股摔好疼!最刺激的是从陡峭的雪山上坐雪橇滑下来,贼快贼快,快得都不敢睁开眼睛,一路尖叫俯冲,最后一头扎进雪堆四脚朝天。冰天雪地里气温比外界低了不少,我们都冻的不行了,赶紧躲进热饮屋取暖,学校里卖1.5元的美禄在这里花了10块钱,利用这里的取暖器烘干了帽子和滑雪时湿透的手套,给相机电池加温以释放电量(在低温中通常没拍多少照片相机就没电了,此时将电池取出热一会儿,就又能拍好多啦),再加上冻僵的脸部肌肉又恢复血色,这10块钱也算值得!按耐不住继续出去游览,期间找人给我们合影,一对夫妻经过,Sha叫了他们,两人没反应,理也不理我们,定睛一看原来是外国人...雷到...真是裹得太严实,傻傻分不清楚了...而这对外国夫妻更雷,给我们拍的合影就硕大的三个人,丝毫不理会我们身后美丽的景色...罢了罢了!走之前看到几个类似狗的动物,我随口说了句有点像狐狸啊,结果立马看到一块硕大的招牌,上书四个大字——雪山飞狐...
又好好利用了下google map找到了正阳河烧烤,过个江不到3公里的路,冰雪大世界门口的出租车们纷纷狮子大开口,竟没有一个愿意打表,最后只好找了个面善的谈妥花了15块大洋。这家店的烧烤真是太美味了!特色吊炉鸡脖子、吊炉排骨……我们点的都很好吃,味道很正。吃了好多只花了38元,临走时还送了一罐可乐。期间Sha和莉芸对那儿装哈啤的铁桶产生了感情,极想千里迢迢傻乎乎扛回家,文质彬彬的实习傻小哥还兴冲冲跑去问老板,无奈那要回收的,没法卖。
1.19
早上从郊区的小杉树搬到了市中心的汉庭快捷连锁,一下子像是来到了天堂。原价200多的高级房被大少我花100块就抢购到,不觉暗爽。很喜欢汉庭的style,清新,干净,舒适。以后我还会选择它的。
酒店就处于商业中心,走两步就是攻略上介绍的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果戈里大街了,走了一圈热闹是很热闹,繁华倒是没看出来。东北年味很重,一家老小都出来逛街采购年货,好不热闹。一家卖床单的小店铺打出了很潮的标语:”受金融危机影响,本店全场特价”,瞬间被雷。
杀猪菜没找着,摸摸肚子,来到了老上号砂锅居。又一家百年老店。羊肉酸菜粉丝砂锅,现在还依稀记得那股浓重的骚味,两位小姐捏着鼻子噘起嘴受不了了,少爷我大呼好吃,真是绝佳美味啊!四人才吃了60元,哈尔滨就是这样,量大,实在!
吃完逛老字号秋林商场,直奔地下买哈尔滨特产红肠。不料人山人海,而秋林红肠早已被抢购一空,无奈只有别的品牌的红肠了。只见一群上海人在那边咋呼着不要钱似的大抢购。说起那红肠,卖相实在是猥琐了点,红肠红肠,不做成红色的偏偏给你是屎黄色的...连肠上的纹路都惟妙惟肖...令人胃口顿失...哈尔滨的俄式大面包大列巴也很有特色,只是一个面包就得塞满半个箱子...最后我们很无奈地展开了买格瓦斯(大列巴面包酿造出来的汽水)比赛,像春运回家的农民工似的大包小包扛了回去...
接着又逛了东大直街,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基督教尼埃拉依教堂和天主教堂三堂鼎立,甚是威武。颐园街一号的法式别墅尚英姿飒爽。而靖宇街则以连排的西洋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建筑诉说着这个老城的沧桑。
圣·索菲亚教堂的确值得游两次,白天壮丽,晚上唯美。灯光下的教堂萦绕着古典浪漫气息。
1.20
历时三天的冰天雪地欢天喜地哈尔滨游接近尾声,两位小姐直接飞回家了,我和雷总先回京。第一次坐动车,激动不已,车上发了一小瓶来自西藏的矿泉水更是令我热泪盈眶...
舍不得哈尔滨...
舍不得你们,Sha,莉芸,雷总...
总行程如下:
1.16 T57次列车硬座北京-哈尔滨(17:41-5:08)
1.17 到达哈尔滨。上午宾馆休整,午餐东方饺子王,下午圣·索菲亚教堂,中央大街,晚餐华梅西餐厅,晚上继续中央大街,防洪纪念塔,松花江上,入住小杉树青年旅馆
1.18 上午欧亚之窗滑雪,午餐炭火楼东北传统火锅,下午至晚上冰雪大世界,夜宵正阳河烧烤,入住小杉树青年旅馆
1.19 上午果戈里大街,午餐老上号砂锅居,下午秋林商场购物,东大直街教堂群,颐园街一号,靖宇街,晚上圣·索菲亚教堂夜景,晚餐KFC(-_-),入住汉庭快捷东大直街店
1.20 D28次列车二等座哈尔滨-北京(9:02-17:10)
在整个旅行中,我们深刻贯彻了随心、随性的宗旨,行程计划多有变更,实现了脱离考试苦海、丰富寒假生活、促进个人消费、增强国家财力的宏伟目标。
1.16
刚通宵复习考完口译的我,拖着疲惫的身子,踏上了旅途。我曾经在第一次火车硬座从北京到上海坐了12小时狼狈不堪后发誓,以后再也不坐硬座了。无奈春运高峰一票难求,而雷总盛情难却,咬牙挤上了列车。这不从挤上车到挤到座位上足足花了半个小时,将行李见缝插针放到位又花了半个小时,大冬天的反而满头大汗。旁边站票的同志几次几乎将屁股贴到我嘴巴,想躲闪都没有空间。当时几近绝望。然而当脑中浮现哈尔滨冰天雪地欢天喜地的景象时,我撑下来了,11个半小时,春运的硬座,震撼。
1.17
凌晨5点顺利到达哈尔滨,一出火车,寒气扑面而来。火车站前出租车抢生意热闹非凡,没有正规的打表车,都是要跟你谈价钱的。久经沙场的崔导一出马,通通给我现出原形,50块钱的鄙视你,40块钱的靠边站,30块钱的不理你,20块钱的我们走。幸亏提前作好功课,否则被宰得爹娘都不认识了。顺便提一句,哈尔滨的士8元起价,2元一公里,加1元燃油费,要谈价格的多,拒载的多,为免于与的士司机冲锋相对,纠缠不休,我们多选择公交车出行。
小杉树青年旅馆彻底毁灭了国际青年旅馆在我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毫无热感的暖气,简陋的屋舍,单薄的被子,疏于打扫的厕所。也不知是否对得起它的价格(60元/晚/双人间)。但疲惫还是马上将我拖入了梦乡。一觉醒来已然中午时分,四人出门觅食。
偏僻的地理位置再次见证了小杉树的不值,83路公交车晃啊绕啊将近一个小时总算是到达了哈一百,饥肠辘辘的我们一下车就被东方饺子王吸引过去。Sha激动地喊~~东方饺子王~~攻略上有写哦~~~四头猪立马冲进去,刚拿到菜单立马傻眼了,原来在北京魏公村就有分店...还傻乎乎地特地来哈尔滨吃...也只能用“哈尔滨的比较正宗”来安慰自己了。对于我这个对饺子不感冒的人来说,口味与地下超市的饺子店没什么不同,唯一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价格还比较便宜,四人共吃了55元。
饺子店斜对面就是传说中的圣·索菲亚教堂了。作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圣·索菲亚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上部中间巨大的洋葱头穹顶别具一番风味。虽说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派别,但其与我熟知的新教又有很大的差异,颇有特色。深感可惜的是,教堂内已无宗教活动,改为了建筑博物馆,挂上了很“和谐”很“主旋律”的标语。很无奈宗教在中国被阉割的事实。
离教堂不远就是久负盛名的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由石板铺成,全街建有欧式建筑71座,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极具欧陆风情。即使已被现代流行侵蚀得有点不伦不类,但掩盖不了其华美壮丽。各式特色冰雕点缀其间,绘就了一幅奢华浪漫的景象。而夜景更是令人沉迷。零下20摄氏度的温度不是盖的,即使已全身裹得严严实实,寒冷还是不断渗入。大街两旁有很多俄罗斯商店,好像是连锁的,赶紧采购了雪地靴(50元)、绒手套(40元)、耳罩(5元)穿戴整齐御寒。实践证明,在哈尔滨旅游,这几样必不可少。雪地靴垫个毛鞋垫真的超暖,又防滑;一副防水的好手套能保护手在滑雪玩雪的时候以防冻僵;若没有耳罩,真不知这几天还能否坚持下来。再披上一件羽绒服,帽子、口罩等因人而异。至于雷总极力推荐的冲锋衣、冲锋鞋、冲锋帽等若干冲锋装备......因其过于雷人,不予评价。
在中央大街上吃了著名的马迭儿雪糕,2元一根,很香很淳的奶味,总感觉像是以前吃过的一种东西,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是什么。
晚餐献给了大名鼎鼎的华梅西餐厅,历史悠久,经营俄式西餐。我们等到了环境最好的二楼,二楼突出的是古老的前苏联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风格,确实华丽。红菜汤、罐焖牛肉、软煎马哈鱼、大列巴等都是经典。还有用大列巴面包酿造出来的汽水“格瓦斯”甚是神奇。美味被我们四头饿狼席卷一空。推荐初尝着选择菜单最后的套餐,四人套餐是288元,比单点实惠。再一次对被我们误认为是马哈鱼的炸虾表示歉意。
晚上的哈尔滨没有什么人气,8点多商场就已早早闭门停业。步行至中央大街尽头,是防洪纪念塔,为纪念57年松花江泛滥而建。塔后就是松花江了,此时已结厚厚的冰,这里的冰上游艺项目都可以在后面介绍的冰雪大世界免费玩到,所以不推荐在这里破费。小心翼翼在冰上游荡了一圈,就打道回府了。
晚上看到电视里在播胡歌版本的倚天屠龙记,想起了仙剑,想起了六月的雨,想起了RO、洛奇,想起了中学时光......
1.18
一改昨日的晴朗,天空飘起了雪花。顶着寒风坐了两站83路来到欧亚之窗,10元的门票,本身是一个类似世界之窗的公园,园内杳无人烟,厚厚的白雪覆盖,倒是别有一番风情。其实此行的目的是滑雪,在公园里迷路了好久终于找到了藏在深处的滑雪场,终于有人烟了。生平第一次滑雪,我摔得那叫一个爽!绳索拉往滑雪台的半路摔,自己绊到自己摔,撞到石头摔,滑着滑着摔,前扑摔,后仰摔,侧倒摔,各种摔法,不亦乐乎。好不容易骑绳索到达了最高点,没滑出10米远腿一软趴倒在雪地上...不过越滑越摔,越摔越high~摔摔更健康嘛!而Sha和雷总俨然一副高手的样子,竟然还倒着滑,恨得我牙痒痒!
两个小时,精疲力竭,其实滑不累,主要是摔得累...80元滑雪费加50元租雪服,价格一般,条件一般,就是离市区近。我的处男滑就献给了这里~滑得巨开心~~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推荐去亚布力滑雪场,设施一流,找代理的话价格也很优。
中午小朋友们撒娇要吃火锅,聪明伶俐的少爷我挖掘出google map手机版的强大定位功能,周边火锅店地址评价价格一网打尽。选了个位置适中的炭火楼东北传统火锅,83路抚顺街下车即到。很有东北特色的火锅,用炭火,搭配铜火锅,连到屋顶排烟,造型诡异。手切羊肉很厚,哈啤很可口,调料台很丰富,辣锅呛得我眼泪鼻涕哗哗流。一边流一边还直呼过瘾。连用两盒面巾纸,再要的时候,发现竟然要收钱,连忙说不要了,后来结帐时发觉只要1元1盒,好便宜,早知道就多要几盒带回去用......期间还吃了路上买的冻梨和冻柿子,一大堆只要4块钱,用水泡一下就能吃,咬下去冰凉可口,味道超赞~~~火锅四人共吃106元,很实惠!
吃着吃着一瞥窗外天几乎都快黑了,吓了一大跳。哈尔滨纬度高,冬天4点半左右天就黑了,所以一切活动要趁早。商量了一下,决定前往冰雪大世界。88路坐6站太阳岛下车。
一到达就被气势恢宏的冰城门给震撼了,买了票(学生75元),入了城,豁然开朗,一个冰雪纷飞的童话世界,近在眼前。我们四人南方来的孩子一下子惊呆了。再美丽的词藻也无法完美描述这个美丽的世界。城堡、教堂、宫殿、高塔,雪山......在彩灯的闪耀下,熠熠生辉,雄伟壮丽。冰城内游艺项目很多,都是免费的,有些得排好久的队。冰滑梯好滑好滑,速度巨快,屁股摔好疼!最刺激的是从陡峭的雪山上坐雪橇滑下来,贼快贼快,快得都不敢睁开眼睛,一路尖叫俯冲,最后一头扎进雪堆四脚朝天。冰天雪地里气温比外界低了不少,我们都冻的不行了,赶紧躲进热饮屋取暖,学校里卖1.5元的美禄在这里花了10块钱,利用这里的取暖器烘干了帽子和滑雪时湿透的手套,给相机电池加温以释放电量(在低温中通常没拍多少照片相机就没电了,此时将电池取出热一会儿,就又能拍好多啦),再加上冻僵的脸部肌肉又恢复血色,这10块钱也算值得!按耐不住继续出去游览,期间找人给我们合影,一对夫妻经过,Sha叫了他们,两人没反应,理也不理我们,定睛一看原来是外国人...雷到...真是裹得太严实,傻傻分不清楚了...而这对外国夫妻更雷,给我们拍的合影就硕大的三个人,丝毫不理会我们身后美丽的景色...罢了罢了!走之前看到几个类似狗的动物,我随口说了句有点像狐狸啊,结果立马看到一块硕大的招牌,上书四个大字——雪山飞狐...
又好好利用了下google map找到了正阳河烧烤,过个江不到3公里的路,冰雪大世界门口的出租车们纷纷狮子大开口,竟没有一个愿意打表,最后只好找了个面善的谈妥花了15块大洋。这家店的烧烤真是太美味了!特色吊炉鸡脖子、吊炉排骨……我们点的都很好吃,味道很正。吃了好多只花了38元,临走时还送了一罐可乐。期间Sha和莉芸对那儿装哈啤的铁桶产生了感情,极想千里迢迢傻乎乎扛回家,文质彬彬的实习傻小哥还兴冲冲跑去问老板,无奈那要回收的,没法卖。
1.19
早上从郊区的小杉树搬到了市中心的汉庭快捷连锁,一下子像是来到了天堂。原价200多的高级房被大少我花100块就抢购到,不觉暗爽。很喜欢汉庭的style,清新,干净,舒适。以后我还会选择它的。
酒店就处于商业中心,走两步就是攻略上介绍的哈尔滨最繁华的商业街果戈里大街了,走了一圈热闹是很热闹,繁华倒是没看出来。东北年味很重,一家老小都出来逛街采购年货,好不热闹。一家卖床单的小店铺打出了很潮的标语:”受金融危机影响,本店全场特价”,瞬间被雷。
杀猪菜没找着,摸摸肚子,来到了老上号砂锅居。又一家百年老店。羊肉酸菜粉丝砂锅,现在还依稀记得那股浓重的骚味,两位小姐捏着鼻子噘起嘴受不了了,少爷我大呼好吃,真是绝佳美味啊!四人才吃了60元,哈尔滨就是这样,量大,实在!
吃完逛老字号秋林商场,直奔地下买哈尔滨特产红肠。不料人山人海,而秋林红肠早已被抢购一空,无奈只有别的品牌的红肠了。只见一群上海人在那边咋呼着不要钱似的大抢购。说起那红肠,卖相实在是猥琐了点,红肠红肠,不做成红色的偏偏给你是屎黄色的...连肠上的纹路都惟妙惟肖...令人胃口顿失...哈尔滨的俄式大面包大列巴也很有特色,只是一个面包就得塞满半个箱子...最后我们很无奈地展开了买格瓦斯(大列巴面包酿造出来的汽水)比赛,像春运回家的农民工似的大包小包扛了回去...
接着又逛了东大直街,东正教圣母守护教堂、基督教尼埃拉依教堂和天主教堂三堂鼎立,甚是威武。颐园街一号的法式别墅尚英姿飒爽。而靖宇街则以连排的西洋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建筑诉说着这个老城的沧桑。
圣·索菲亚教堂的确值得游两次,白天壮丽,晚上唯美。灯光下的教堂萦绕着古典浪漫气息。
1.20
历时三天的冰天雪地欢天喜地哈尔滨游接近尾声,两位小姐直接飞回家了,我和雷总先回京。第一次坐动车,激动不已,车上发了一小瓶来自西藏的矿泉水更是令我热泪盈眶...
舍不得哈尔滨...
舍不得你们,Sha,莉芸,雷总...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