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望长安
从大学城回家只需要两个小时,但坐在车上,感觉就像从一个世界去到另一个世界。
但从那个世界回到这个世界,却花了十二年。
一、贝岗市场
每次在宿舍要打火锅,我都会去一趟贝岗市场。
贝岗市场在中环,靠近中大附近。其实每次去我只是会买面筋(因为超市里面总没有),但渐渐觉得这里有很浓郁的人情味。大学城里不乏商业气息,有北亭有新天地,但就是少了点市井味——象牙塔里看上去总是那么纯白干净,没有生活中该有的吆喝声、鱼腥味。我想商业和市井实际上是两层概念,而我向来更喜欢市井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总能找到亲切感。
小时候我妈管的很严,平时没事不许出门,有时候周六放假的早上,她会捎我去菜市场——这可就是小学时候我为数不多能接触市井的机会。即便是后来我妈嫌太脏不再带我去,但已经无碍我对菜市场的热爱。后来上了初中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去菜市场买菜,儿时为数不多的记忆没想到却在此时重新回来。
于是乎我欣赏贝岗市场里所能给我的触觉。 这里的买卖双方看上去都似乎是那么斤斤计较,而我却意外在这里没有感觉到丝毫的不安和紧张。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交易的双方都清楚一切信息,公开透明,你情我愿,这里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旁人眼里贝岗市场可能不过是一个脏乱差的市井之地,里面的摊主个个锱铢必较,但实际上他们都只不过是最底层的劳动者,而这里,贝岗市场,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我从来没有在贝岗市场里讲价(本身我就是个不爱讲价的人), 那位卖面筋的阿姨也不琢磨什么,总是乐意给多一点我——我想这就是最简单的处世之道,不外乎信任和坦白,也不计较得失。
他们可能是快乐的,即便没有大房子没有养尊处优的生活,但生性乐观足以弥补一切。
因为他们相信,在这里,天就不会垮下来。
二、喂猫的少年
(少年这个用词让我隐约有压力感.....)
关于我和喵星人的故事,说三天可能才说得完。
无非是在长达半个月里几乎与世隔绝的我为了找到一点安慰于是便和喵星人勾搭上不过它后来在我的食物感化下改旗易帜成为我门下使徒每天4点半准时守候在草地上却没想到日久生情直到图书馆保安接管它之后又重新过上提心吊胆的日子我一直在想明明我连小孩子都不喜欢怎么就喜欢小猫小狗我果然是奇葩啊.......
小学的时候有过一次养猫的经历,三天左右。给它洗澡,晚上的时候放在小屋子里,会听到它在喵喵喵地叫,我想如果那时候多挽留一下说不定它就不会被送到别的地方去了。
猫狗的寿命大概在13年左右——也就是在它一岁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的15岁——我们会特别在乎这点,因为即使是一样的时间流逝下,但不代表可以一起走到老。猫的视力其实也不好——喵星人就常常看不到我给它切碎的火腿肠,稍微远一些的需要慢慢嗅出来再能寻找到。
晓婉说喵星人会吃面包,可是每次我给它喂面包它都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从第三天开始,它似乎不怎么害怕我,甚至主动把头探过来,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点像现在的嫩模,只是一面对我的镜头就有些失控,扑过来伸出爪子想玩一样。
离开前我拜托了图书馆的保安,把中午的剩饭刘给它。那个保安是个小伙子,经常逗它玩,动不动就吓唬它。它会跑得很远很远,然后等静下来之后再回头望着我,喵地大喊一声。
它成了我眼中一个模糊的点,安静得像睡着的湖。
三、西北望长安
期末考结束的第二天,我就开始进驻了自修室,然后看着人一天比一天少,直到冷空气来之前我离开了学校。
相比起很多人要参加春运,或者需要把期末考的烦恼抛诸脑后来说,安静地坐下来看书很不容易。图书馆的人也不多,后来甚至连值班的阿姨都调侃我说“我都快要记住你了”。天气一直都很好,有时候慵懒地趴在撒满阳光的桌子上睡一觉,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抚摸——我以为自己被放进平行世界里无限放大,而时间凝固成冰静止在一处。
那段时间里除了遇到熟人之外我就几乎不说话,有时候一沉默就过去好几天,张开嘴巴说话都变得有些不习惯。 闲暇时间我会想很多、很多、很多的问题,譬如人生的方向、目的和意义。手上的书哗啦啦地被翻过去,但即使是随便做点笔记标志,也用光了两支笔的墨水。
刷微博看到大家都在享受假期的时候,我在自修室对着毛邓三发呆。心理不平衡到一个极点的时候, 便打开手机看以前收到的短信,既有10086每个月的“嘘寒问暖”,也有师妹发来的“生日快乐”,也残余了一些你以前发来的晚安——于是会想,也许爱情就是我有两张车票,而你愿意跟我回从化那么简单。
我不急着回家,因为回家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相反要耐得住寂寞,在人烟稀少的大学城里孤独地打转显得更加沉稳,所以当我看着从未如此萧条的贝岗时,我对自己说买不到南方周末的时候,就是要离开的时候了。
从大学城回家只需要两个小时,但坐在车上,感觉就像从一个世界去到另一个世界。
但从那个世界回到这个世界,却花了十二年。
临走前特意在外环上绕了一圈。经过华工的时候碰上一群高中生,有一个女生说过两年要考上华工念数学系,同行的一个男生嘲笑她道那你岂不是要当校花。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以前高一的日子,几个人没心没肺地说着将来的事,谁也不知道下一秒钟自己会在哪里,也不担心岁月会把你的人生蹉跎到什么地步——这样的青春年华就像错开的两条线,渐行渐远。
南亭的日落闻名大学城。相中的老人家看见我举起相机对准它,不自觉就把脸别了过去。我按下快门,就像按下灵魂深处的开关,悄悄把她的1/25秒时光保留了下来。其实她可能不知道,即便她今日年华已逝,却依然是我心中最美好的风景。我有点想念我的外公和爷爷,他俩生前没有多少照片留下供后人怀缅,也没有留下什么话就离开,就像徐志摩写的“不带走一片云彩”。
两个世界都有值得留恋的地方。我就站在这个世界望着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却又是必会到达的地方。来年多长的时光把梦搁浅在暗礁上,最后亲手埋葬在海里。
大海之所以那么蓝,不是天空的颜色折射在它的身上,而是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梦。
就像我在西北你在长安,我望着你,透着西北和长安的距离,触碰着最后的记忆——
记忆最终变成回忆,大概是两个世界的距离实在是太长,太长吧。
但从那个世界回到这个世界,却花了十二年。
![]() |
一、贝岗市场
每次在宿舍要打火锅,我都会去一趟贝岗市场。
贝岗市场在中环,靠近中大附近。其实每次去我只是会买面筋(因为超市里面总没有),但渐渐觉得这里有很浓郁的人情味。大学城里不乏商业气息,有北亭有新天地,但就是少了点市井味——象牙塔里看上去总是那么纯白干净,没有生活中该有的吆喝声、鱼腥味。我想商业和市井实际上是两层概念,而我向来更喜欢市井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总能找到亲切感。
小时候我妈管的很严,平时没事不许出门,有时候周六放假的早上,她会捎我去菜市场——这可就是小学时候我为数不多能接触市井的机会。即便是后来我妈嫌太脏不再带我去,但已经无碍我对菜市场的热爱。后来上了初中之后,我就再也没有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去菜市场买菜,儿时为数不多的记忆没想到却在此时重新回来。
于是乎我欣赏贝岗市场里所能给我的触觉。 这里的买卖双方看上去都似乎是那么斤斤计较,而我却意外在这里没有感觉到丝毫的不安和紧张。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交易的双方都清楚一切信息,公开透明,你情我愿,这里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旁人眼里贝岗市场可能不过是一个脏乱差的市井之地,里面的摊主个个锱铢必较,但实际上他们都只不过是最底层的劳动者,而这里,贝岗市场,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地方。
我从来没有在贝岗市场里讲价(本身我就是个不爱讲价的人), 那位卖面筋的阿姨也不琢磨什么,总是乐意给多一点我——我想这就是最简单的处世之道,不外乎信任和坦白,也不计较得失。
他们可能是快乐的,即便没有大房子没有养尊处优的生活,但生性乐观足以弥补一切。
因为他们相信,在这里,天就不会垮下来。
![]() |
二、喂猫的少年
(少年这个用词让我隐约有压力感.....)
关于我和喵星人的故事,说三天可能才说得完。
无非是在长达半个月里几乎与世隔绝的我为了找到一点安慰于是便和喵星人勾搭上不过它后来在我的食物感化下改旗易帜成为我门下使徒每天4点半准时守候在草地上却没想到日久生情直到图书馆保安接管它之后又重新过上提心吊胆的日子我一直在想明明我连小孩子都不喜欢怎么就喜欢小猫小狗我果然是奇葩啊.......
小学的时候有过一次养猫的经历,三天左右。给它洗澡,晚上的时候放在小屋子里,会听到它在喵喵喵地叫,我想如果那时候多挽留一下说不定它就不会被送到别的地方去了。
猫狗的寿命大概在13年左右——也就是在它一岁的时候相当于我们的15岁——我们会特别在乎这点,因为即使是一样的时间流逝下,但不代表可以一起走到老。猫的视力其实也不好——喵星人就常常看不到我给它切碎的火腿肠,稍微远一些的需要慢慢嗅出来再能寻找到。
晓婉说喵星人会吃面包,可是每次我给它喂面包它都是爱理不理的样子;从第三天开始,它似乎不怎么害怕我,甚至主动把头探过来,眼睛睁得大大的有点像现在的嫩模,只是一面对我的镜头就有些失控,扑过来伸出爪子想玩一样。
离开前我拜托了图书馆的保安,把中午的剩饭刘给它。那个保安是个小伙子,经常逗它玩,动不动就吓唬它。它会跑得很远很远,然后等静下来之后再回头望着我,喵地大喊一声。
它成了我眼中一个模糊的点,安静得像睡着的湖。
![]() |
三、西北望长安
期末考结束的第二天,我就开始进驻了自修室,然后看着人一天比一天少,直到冷空气来之前我离开了学校。
相比起很多人要参加春运,或者需要把期末考的烦恼抛诸脑后来说,安静地坐下来看书很不容易。图书馆的人也不多,后来甚至连值班的阿姨都调侃我说“我都快要记住你了”。天气一直都很好,有时候慵懒地趴在撒满阳光的桌子上睡一觉,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抚摸——我以为自己被放进平行世界里无限放大,而时间凝固成冰静止在一处。
那段时间里除了遇到熟人之外我就几乎不说话,有时候一沉默就过去好几天,张开嘴巴说话都变得有些不习惯。 闲暇时间我会想很多、很多、很多的问题,譬如人生的方向、目的和意义。手上的书哗啦啦地被翻过去,但即使是随便做点笔记标志,也用光了两支笔的墨水。
刷微博看到大家都在享受假期的时候,我在自修室对着毛邓三发呆。心理不平衡到一个极点的时候, 便打开手机看以前收到的短信,既有10086每个月的“嘘寒问暖”,也有师妹发来的“生日快乐”,也残余了一些你以前发来的晚安——于是会想,也许爱情就是我有两张车票,而你愿意跟我回从化那么简单。
![]() |
我不急着回家,因为回家对于我来说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相反要耐得住寂寞,在人烟稀少的大学城里孤独地打转显得更加沉稳,所以当我看着从未如此萧条的贝岗时,我对自己说买不到南方周末的时候,就是要离开的时候了。
从大学城回家只需要两个小时,但坐在车上,感觉就像从一个世界去到另一个世界。
但从那个世界回到这个世界,却花了十二年。
临走前特意在外环上绕了一圈。经过华工的时候碰上一群高中生,有一个女生说过两年要考上华工念数学系,同行的一个男生嘲笑她道那你岂不是要当校花。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以前高一的日子,几个人没心没肺地说着将来的事,谁也不知道下一秒钟自己会在哪里,也不担心岁月会把你的人生蹉跎到什么地步——这样的青春年华就像错开的两条线,渐行渐远。
南亭的日落闻名大学城。相中的老人家看见我举起相机对准它,不自觉就把脸别了过去。我按下快门,就像按下灵魂深处的开关,悄悄把她的1/25秒时光保留了下来。其实她可能不知道,即便她今日年华已逝,却依然是我心中最美好的风景。我有点想念我的外公和爷爷,他俩生前没有多少照片留下供后人怀缅,也没有留下什么话就离开,就像徐志摩写的“不带走一片云彩”。
两个世界都有值得留恋的地方。我就站在这个世界望着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却又是必会到达的地方。来年多长的时光把梦搁浅在暗礁上,最后亲手埋葬在海里。
大海之所以那么蓝,不是天空的颜色折射在它的身上,而是它承载了太多太多的梦。
就像我在西北你在长安,我望着你,透着西北和长安的距离,触碰着最后的记忆——
记忆最终变成回忆,大概是两个世界的距离实在是太长,太长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