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饮食哲学--吃食(3) 过年版
冬天 年底最隆重的两件事,一是剁馅儿包饺子,二是大年三十儿前一天做蒸肉,不管年底的时候有多忙,照蒸不误。
前一样,他几乎全程不参与,(都是我们几个啃哧啃哧滴剁个小半天)只是作为实操总指挥,在前期发号指令后期提供修改意见。比如说一锅饺子煮好了,我们一人端一碗吃,给他盛一盘子作为下酒菜,在端上去之前还要用葱、香油、醋、盐调一点料来蘸饺子吃。他夹一个饺子放进装调味料的小碗里面蘸一蘸,然后精心品尝一番之后得出一些结论,合他意能够让他说:嗯,这饺子不错!这样滴机会很少很少,一般都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要么是,嗯(注意,这个词儿应该是他发的是第三声,先降调再声调,表示不是太满意)饺子咋不狠香来?剁滴时候香油放少了吧?我妈此时会立马表示:没呀,半瓶香油都倒进克了!要么,他会说,是不是没放 yan sei (这两儿字是这么发音的但我不知道咋写,其实学名叫香菜)啊?我妈就会猛拍大腿说:哎呦,忘记了!要么,他会说,你们咋弄滴哈,都放嫩大一点点肉都够噻个牙缝?有几次在剁馅儿的时候他指挥我们放点核桃仁、芝麻,可是因为收效甚微,后来就作罢了。还有好几年前,他亲自剁的白菜陷的饺子,后来却发现不大好吃就也放弃了。但是他也总不断的在做新的尝试,让自己吃到爽口的饺子。
至于后一样蒸肉。我觉得那是先人惊天地泣鬼神的发明。加工工艺相当复杂,但也是我爸少有的能够亲力亲为的菜。也只有他这样慢性子的人能够耐得住心烦,一步一步做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蒸肉。
蒸肉最重要的东西书面语讲是蒸肉粉,其实放在我们这儿就是是火面。他先把面粉放在干的锅里(没有水的)炒,炒到面变成微黄色就盛起来。然后又自己啃哧啃哧切肉、拌料、做垫子、装碗、上锅蒸,起锅,盛盘。这每一步都有他自己的讲究。比如说肉的形状有长条形和方形之分。我妈每次在旁边看着嫌烦,就让他弄简单点。但他一点都不马虎,该长久长,该方就方。作料全部磨成粉,一样都不含糊。上锅蒸的时候,要随时掌控火候或者添水,他也一点不马虎。他总想能够放在烧柴火的锅上蒸,但是家里没有那种锅也只好作罢。扣下来的时候也不能有任何差池,否则扣的很难看,就木有卖相了。(其实我觉得这肉,除了要上锅蒸叫蒸肉外,后来扣的这个工艺完全可以叫扣肉了)其实他也不过是从我大伯那得知了大概的工艺,前几年过年就逐步摸索着在做,后来竟然手艺日渐精湛,越做越漂亮了,口味儿也越来越好了。后来不管我妈,我们是如何反对,时间如何紧凑,他都要坚持做。
前一样,他几乎全程不参与,(都是我们几个啃哧啃哧滴剁个小半天)只是作为实操总指挥,在前期发号指令后期提供修改意见。比如说一锅饺子煮好了,我们一人端一碗吃,给他盛一盘子作为下酒菜,在端上去之前还要用葱、香油、醋、盐调一点料来蘸饺子吃。他夹一个饺子放进装调味料的小碗里面蘸一蘸,然后精心品尝一番之后得出一些结论,合他意能够让他说:嗯,这饺子不错!这样滴机会很少很少,一般都有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要么是,嗯(注意,这个词儿应该是他发的是第三声,先降调再声调,表示不是太满意)饺子咋不狠香来?剁滴时候香油放少了吧?我妈此时会立马表示:没呀,半瓶香油都倒进克了!要么,他会说,是不是没放 yan sei (这两儿字是这么发音的但我不知道咋写,其实学名叫香菜)啊?我妈就会猛拍大腿说:哎呦,忘记了!要么,他会说,你们咋弄滴哈,都放嫩大一点点肉都够噻个牙缝?有几次在剁馅儿的时候他指挥我们放点核桃仁、芝麻,可是因为收效甚微,后来就作罢了。还有好几年前,他亲自剁的白菜陷的饺子,后来却发现不大好吃就也放弃了。但是他也总不断的在做新的尝试,让自己吃到爽口的饺子。
至于后一样蒸肉。我觉得那是先人惊天地泣鬼神的发明。加工工艺相当复杂,但也是我爸少有的能够亲力亲为的菜。也只有他这样慢性子的人能够耐得住心烦,一步一步做出让人叹为观止的蒸肉。
蒸肉最重要的东西书面语讲是蒸肉粉,其实放在我们这儿就是是火面。他先把面粉放在干的锅里(没有水的)炒,炒到面变成微黄色就盛起来。然后又自己啃哧啃哧切肉、拌料、做垫子、装碗、上锅蒸,起锅,盛盘。这每一步都有他自己的讲究。比如说肉的形状有长条形和方形之分。我妈每次在旁边看着嫌烦,就让他弄简单点。但他一点都不马虎,该长久长,该方就方。作料全部磨成粉,一样都不含糊。上锅蒸的时候,要随时掌控火候或者添水,他也一点不马虎。他总想能够放在烧柴火的锅上蒸,但是家里没有那种锅也只好作罢。扣下来的时候也不能有任何差池,否则扣的很难看,就木有卖相了。(其实我觉得这肉,除了要上锅蒸叫蒸肉外,后来扣的这个工艺完全可以叫扣肉了)其实他也不过是从我大伯那得知了大概的工艺,前几年过年就逐步摸索着在做,后来竟然手艺日渐精湛,越做越漂亮了,口味儿也越来越好了。后来不管我妈,我们是如何反对,时间如何紧凑,他都要坚持做。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