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画展日记
今天大早上去看画展,一切均按照计划进行。
首先去王府井书店看要买的书的内容,决定是否值得买。发现此书已售完。
顺便把最近入手且没开封的10本书的内容在书店看了看,顿时我感到很欣慰。内心对自己说了句:擦,老子看书真没走眼!
接下来去美术馆,到了美术馆发现展览比我想像的丰富许多。有传统国画题材的“搜尽奇峰”,还有年轻这代人的画,比如徐冰和王沂东的早年作品,还有一系列的版画。曹力的画有点意思,徐冰的画有感觉,那时他好像还没创出天书呢。王沂东画人物都是那个调调,没再变过。没想到当年20多岁的学生现在都是画界的领军人物了。
快过年了,馆里举办楹联书法展。名家不少,如欧阳中石等等,其中熊伯齐的篆书比较对我的胃口。说实话,对于我这样不懂书法的人来说,能接受的还是规规矩矩的欧颜二王赵孟頫,篆书本身字体有很强的绘画感,所以我也能接受。那种拙拙的书法风格我真是理解不了,也许是我还年轻。
传统画作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颜色都来的淡。因为中国人崇尚淡雅空灵,尤其是山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那种青绿重彩除外)不是行家的话,老远一看,眼前的画都是灰灰的一片,眼睛长时间没有颜色的刺激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而不远处的当代绘画则是五颜六色。
于是传统与当代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过因为在老一代画家的画作中间走来走去,看得多了,也看出了点各人的风格。虽然都是竖轴,但是笔法还是不同。比如刘海粟,画菊花等小品,颜色用得重,离远了看以为是张大千,而且刘海粟山水用墨相当有特点。张大千的画呢离远了看以为是古画。。。傅抱石、陈少梅和齐白石,画山画水的方法大不相同,各自都很有风格。齐白石的画更像是儿童画,市面上都以齐白石的虾闻名,其实老头的山水很有特点,基本上齐的山水都有颜色且都是最基本的那么几个色,没有纯墨色的。另外是山水的构图。我不知道因为老头子年岁大跨越的朝代多还是怎么地,构图居然很有现代感。。比其他画家的构图更现代。傅抱石陈少梅吴湖帆等都是传统构图。傅抱石很喜欢一张画里山的比例很大而水很少,有时呢水面很大,用大半张纸的空间留给观者去遐想。
中午了,打算在美术馆里的咖啡吧吃点干粮,顺便看艺术杂志,服务员小姐立刻很友善的递上菜单,先生点些啥?我什么都不点。哦,这里是付费餐区。嗯好吧,我去大厅吃去。
在美术馆大厅吃面包时,发现对面老头吃的面包和我一样,嘿嘿~~ 这面包看来广受欢迎啊。
美术馆侧厅还有卖纪念品的,其中有毕加索油画的明信片,犹豫了一下决定不买了。朱铭的太极系列雕塑明信片也在,还没卖完呢,也不买了。纪念品区倒是有个盘子非常好看,第一次看到它时让我想起了敦煌的壁画。我去年来的时候这盘子就在货架上,现在它还在。。。而书架上面那张高仿齐白石的大寿图不见了。
出去百雅轩画廊转了一圈,对吴冠中的画仍不是很感兴趣,没说他画的不好,是不对我的胃口。冷冰川的画很对我胃口,我很欣慰~问了服务人员几个问题,她们好像都不是很懂,不过也是,她们的工作范围到不了那个阶段。百雅轩的经营很聪明,还是对艺术品入行了以后再去那里买东西吧。
去完画廊直接奔三联邹奋书店看书,那本书仍没货,嗯~~随手翻了其它的书,发现和以前相比,现在的书种类实在是多了很多,港台的和艺术类学术性的专著真的是很多了。如美国东方美学系教授的文章都翻译了过来。结果左手一本玛格丽特,右手一本莫兰迪,唉,钱到用时方很少啊~我是个很爱看书很爱文化的人,看到那么多的书真有住在书店里不出来的冲动。
在看到2008奥运会海报设计展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思路。这里打住不说。:)另一个思路是在三联书店看书时想到的,这里也不说。
美术馆出门临街有个音像店,我进门就问有一代宗师么。回答:有。不犹豫,买下。
今天出门真是值。那么从明天起开始考虑银子的问题吧。
首先去王府井书店看要买的书的内容,决定是否值得买。发现此书已售完。
顺便把最近入手且没开封的10本书的内容在书店看了看,顿时我感到很欣慰。内心对自己说了句:擦,老子看书真没走眼!
接下来去美术馆,到了美术馆发现展览比我想像的丰富许多。有传统国画题材的“搜尽奇峰”,还有年轻这代人的画,比如徐冰和王沂东的早年作品,还有一系列的版画。曹力的画有点意思,徐冰的画有感觉,那时他好像还没创出天书呢。王沂东画人物都是那个调调,没再变过。没想到当年20多岁的学生现在都是画界的领军人物了。
快过年了,馆里举办楹联书法展。名家不少,如欧阳中石等等,其中熊伯齐的篆书比较对我的胃口。说实话,对于我这样不懂书法的人来说,能接受的还是规规矩矩的欧颜二王赵孟頫,篆书本身字体有很强的绘画感,所以我也能接受。那种拙拙的书法风格我真是理解不了,也许是我还年轻。
传统画作无论山水人物花鸟,颜色都来的淡。因为中国人崇尚淡雅空灵,尤其是山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那种青绿重彩除外)不是行家的话,老远一看,眼前的画都是灰灰的一片,眼睛长时间没有颜色的刺激很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而不远处的当代绘画则是五颜六色。
于是传统与当代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过因为在老一代画家的画作中间走来走去,看得多了,也看出了点各人的风格。虽然都是竖轴,但是笔法还是不同。比如刘海粟,画菊花等小品,颜色用得重,离远了看以为是张大千,而且刘海粟山水用墨相当有特点。张大千的画呢离远了看以为是古画。。。傅抱石、陈少梅和齐白石,画山画水的方法大不相同,各自都很有风格。齐白石的画更像是儿童画,市面上都以齐白石的虾闻名,其实老头的山水很有特点,基本上齐的山水都有颜色且都是最基本的那么几个色,没有纯墨色的。另外是山水的构图。我不知道因为老头子年岁大跨越的朝代多还是怎么地,构图居然很有现代感。。比其他画家的构图更现代。傅抱石陈少梅吴湖帆等都是传统构图。傅抱石很喜欢一张画里山的比例很大而水很少,有时呢水面很大,用大半张纸的空间留给观者去遐想。
中午了,打算在美术馆里的咖啡吧吃点干粮,顺便看艺术杂志,服务员小姐立刻很友善的递上菜单,先生点些啥?我什么都不点。哦,这里是付费餐区。嗯好吧,我去大厅吃去。
在美术馆大厅吃面包时,发现对面老头吃的面包和我一样,嘿嘿~~ 这面包看来广受欢迎啊。
美术馆侧厅还有卖纪念品的,其中有毕加索油画的明信片,犹豫了一下决定不买了。朱铭的太极系列雕塑明信片也在,还没卖完呢,也不买了。纪念品区倒是有个盘子非常好看,第一次看到它时让我想起了敦煌的壁画。我去年来的时候这盘子就在货架上,现在它还在。。。而书架上面那张高仿齐白石的大寿图不见了。
出去百雅轩画廊转了一圈,对吴冠中的画仍不是很感兴趣,没说他画的不好,是不对我的胃口。冷冰川的画很对我胃口,我很欣慰~问了服务人员几个问题,她们好像都不是很懂,不过也是,她们的工作范围到不了那个阶段。百雅轩的经营很聪明,还是对艺术品入行了以后再去那里买东西吧。
去完画廊直接奔三联邹奋书店看书,那本书仍没货,嗯~~随手翻了其它的书,发现和以前相比,现在的书种类实在是多了很多,港台的和艺术类学术性的专著真的是很多了。如美国东方美学系教授的文章都翻译了过来。结果左手一本玛格丽特,右手一本莫兰迪,唉,钱到用时方很少啊~我是个很爱看书很爱文化的人,看到那么多的书真有住在书店里不出来的冲动。
在看到2008奥运会海报设计展时我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新的思路。这里打住不说。:)另一个思路是在三联书店看书时想到的,这里也不说。
美术馆出门临街有个音像店,我进门就问有一代宗师么。回答:有。不犹豫,买下。
今天出门真是值。那么从明天起开始考虑银子的问题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