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邓正来
大学一年级,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博登海默的法理学,译者是邓正来。这本书和某个哲学老师一起奠定了我日后的兴趣方向。邓译准确精当,在译著乱象丛生的法学界尤为难得。后面见其翻译哈耶克,觉得译文甚放心。
后来这位先生声名日炽,从事功的角度,中国法学界的学者,堪与他比肩的,并不多见。
从前年幼,总喜欢用学术能力来苛刻要求某个人的实质性贡献;如今觉得,如能区分事功与纯粹的学术贡献,其实邓先生这种外语起身,做译著,建学堂,数个高校插旗挥手,追问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引得从者如云学生无数的影响本身,就是贡献。
是为事功。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事功恐怕比实质性地解决了某个政治哲学法哲学问题,在当下中国,更有意义。
后来这位先生声名日炽,从事功的角度,中国法学界的学者,堪与他比肩的,并不多见。
从前年幼,总喜欢用学术能力来苛刻要求某个人的实质性贡献;如今觉得,如能区分事功与纯粹的学术贡献,其实邓先生这种外语起身,做译著,建学堂,数个高校插旗挥手,追问中国法学向何处去,引得从者如云学生无数的影响本身,就是贡献。
是为事功。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事功恐怕比实质性地解决了某个政治哲学法哲学问题,在当下中国,更有意义。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