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十分钟打坐法
练功修行的有这种说法,就是冬至这天练一天,相当于平时练半年。这是因为这时正是地球从离开太阳最远处开始回归,是地球阴阳相交的时候。十二月21日10点51分前后半小时,静坐一下吧!
冬至一阳生,阴气盛到极点而衰,阳气开始回升,所以在这时间进补可以有助于阳气升发,固本培元,所以很多地方有到这一天吃羊肉饺子喝羊肉汤的习惯,也是顺阴阴阳转换,助益阳气,所以说很多民俗文化都是有它道理的呀。
冬至可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这一天气温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大家记得防寒保暖。冬至上的物候特征是:一蚯蚓结曲身体,因为传说蚯蚓遇阳则伸展身体,遇阴则蜷缩,冬至虽然一阳生,但阴气仍最盛,所以是这么一个象。二是麋角解,鹿的角向前长属阳,麋的角向后长属阴冬至的时候动物能感受到一点阳气的萌生,阴气开始消退,因而解角。,第三由于阳气萌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温感。
《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是安身净体的日子。历代修炼家也认为这个时间练功容易与自然界中的元阳之气相感应,敏感的人会感觉身体发热。
“一阳萌生从此日,老人坚坐午达夕,浑浑上溯河流黄,赫赫内视神珠赤······”这是陆游在冬至夜间练功后做的诗。所以在这阴阳交替的时间上,我们应该像古人提倡的那样安身净体,保持身心平静,顺应阴阳之气的自然生发交替,不做任何干扰,那最好的方式便是静坐。
一说起静坐,很多人会想到庙里的和尚,其实在山里的和尚是静中修静,而我们处于繁华喧闹的都市中,以动中取静则更有意义,在美国很多医院通过静坐,来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 并用它协助病人克服身体疼痛及心理压力。保险公司也开始肯定打坐的医疗功效,同意支付病人参加打坐训练的费用。一些研究显示,被称为“心灵疗法”的打坐,可以 有效降低血管壁的张力。
由此可见,对于身心都处在压力之中的现代人,有必要静下心来打一打坐。所以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每天抽出十分钟静坐的时间,来沉淀思绪,休养身体,积蓄能量,站在健康与生活质量的角度总结有以下三点好处:
一静虑专注:你有没有发现,在你晚上难以入睡的时候,更多的情况下是在思虑白天的事情,甚至做梦都梦到白天在思考的事情,这是你把思维惯性带到睡眠里去,会影响到睡眠,降低睡眠质量,所以我建议你在睡前静坐十分钟,最简单的方法是放下所有思绪放松的去聆听一段美好的音乐,或者做呼吸法,或者来段冥想,给一天的思虑打个句号,睡觉的时候就应该是睡觉才对,活在当下。
二减压补脑:英国媒体发表文章称,静坐冥想能够有效地减压,增强记忆力。当人压力过大时,会分泌皮质激素,这种激素会干扰 大脑细胞中神经传递质的功能,同时会对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处在巨大压力中的人容易健忘。每天进行十分钟静坐,可以使得大脑皮层里负责决策、注 意和记忆的部份增厚,减轻压力感。
三减耗养元:中医认为:语多伤气,视多伤血,这点在道家体现的最为充分,你看一个有修为的老道士,来人都不看你一眼,一直在那闭着眼睛打坐,语言也是惜字如金,这是保养气血的诀窍,所以每天十分钟静坐,不视、不听、不语,可以减少消耗,保养元气。
了解了静坐的重要性,我们来掌握一种非常简单却很有效的打坐方法——七支坐,这种方法来源于佛家僧人的修行,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
(一)坐姿,双足伽趺(莲花座)。莲花座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姿势,如果做不到,可以把两腿自然交叉盘坐在一起,以舒适为度。
(二)脊椎,脊梁直竖,要做到直而不僵,松而不懈。
(三)手势,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触,这种手势,叫做定印
(四)肩膀,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五)下巴,前颚内收,但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可以抑制大脑思虑。
(六)眼睛,双目微张,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两三米处,或者微闭
(七)舌尖,舌头轻微舔抵上腭,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以上七点便是静坐的身体要领,心意上要做到制心一处,也就是专注于一个点上,什么都不想那很难,可以练习只想一件事,这件事情可以是一个很美的自然场景,大海边,草地上,花丛中,用五官充分的去感受,找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专注的呼吸,去聆听均匀呼吸所产生的韵律,或者凝视一点烛光,当持续的专注于一件事物的时候便实现了静坐。
每天从十分钟开始你的静坐功课,相信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自己比以往更稳重,更轻松,更自信,一种崭新的活力将从你内心中升起。。。。。。。
冬至一阳生,阴气盛到极点而衰,阳气开始回升,所以在这时间进补可以有助于阳气升发,固本培元,所以很多地方有到这一天吃羊肉饺子喝羊肉汤的习惯,也是顺阴阴阳转换,助益阳气,所以说很多民俗文化都是有它道理的呀。
冬至可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过了这一天气温开始有明显的下降,大家记得防寒保暖。冬至上的物候特征是:一蚯蚓结曲身体,因为传说蚯蚓遇阳则伸展身体,遇阴则蜷缩,冬至虽然一阳生,但阴气仍最盛,所以是这么一个象。二是麋角解,鹿的角向前长属阳,麋的角向后长属阴冬至的时候动物能感受到一点阳气的萌生,阴气开始消退,因而解角。,第三由于阳气萌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温感。
《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是安身净体的日子。历代修炼家也认为这个时间练功容易与自然界中的元阳之气相感应,敏感的人会感觉身体发热。
“一阳萌生从此日,老人坚坐午达夕,浑浑上溯河流黄,赫赫内视神珠赤······”这是陆游在冬至夜间练功后做的诗。所以在这阴阳交替的时间上,我们应该像古人提倡的那样安身净体,保持身心平静,顺应阴阳之气的自然生发交替,不做任何干扰,那最好的方式便是静坐。
一说起静坐,很多人会想到庙里的和尚,其实在山里的和尚是静中修静,而我们处于繁华喧闹的都市中,以动中取静则更有意义,在美国很多医院通过静坐,来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 并用它协助病人克服身体疼痛及心理压力。保险公司也开始肯定打坐的医疗功效,同意支付病人参加打坐训练的费用。一些研究显示,被称为“心灵疗法”的打坐,可以 有效降低血管壁的张力。
由此可见,对于身心都处在压力之中的现代人,有必要静下心来打一打坐。所以我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每天抽出十分钟静坐的时间,来沉淀思绪,休养身体,积蓄能量,站在健康与生活质量的角度总结有以下三点好处:
一静虑专注:你有没有发现,在你晚上难以入睡的时候,更多的情况下是在思虑白天的事情,甚至做梦都梦到白天在思考的事情,这是你把思维惯性带到睡眠里去,会影响到睡眠,降低睡眠质量,所以我建议你在睡前静坐十分钟,最简单的方法是放下所有思绪放松的去聆听一段美好的音乐,或者做呼吸法,或者来段冥想,给一天的思虑打个句号,睡觉的时候就应该是睡觉才对,活在当下。
二减压补脑:英国媒体发表文章称,静坐冥想能够有效地减压,增强记忆力。当人压力过大时,会分泌皮质激素,这种激素会干扰 大脑细胞中神经传递质的功能,同时会对记忆力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处在巨大压力中的人容易健忘。每天进行十分钟静坐,可以使得大脑皮层里负责决策、注 意和记忆的部份增厚,减轻压力感。
三减耗养元:中医认为:语多伤气,视多伤血,这点在道家体现的最为充分,你看一个有修为的老道士,来人都不看你一眼,一直在那闭着眼睛打坐,语言也是惜字如金,这是保养气血的诀窍,所以每天十分钟静坐,不视、不听、不语,可以减少消耗,保养元气。
了解了静坐的重要性,我们来掌握一种非常简单却很有效的打坐方法——七支坐,这种方法来源于佛家僧人的修行,所谓七支坐法,就是指肢体的七种要点:
(一)坐姿,双足伽趺(莲花座)。莲花座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姿势,如果做不到,可以把两腿自然交叉盘坐在一起,以舒适为度。
(二)脊椎,脊梁直竖,要做到直而不僵,松而不懈。
(三)手势,两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两个大拇指轻轻相触,这种手势,叫做定印
(四)肩膀,左右两肩稍微张开,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五)下巴,前颚内收,但不是低头,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即可,可以抑制大脑思虑。
(六)眼睛,双目微张,目光随意确定在座前两三米处,或者微闭
(七)舌尖,舌头轻微舔抵上腭,犹如还未生长牙齿婴儿酣睡时的状态。
以上七点便是静坐的身体要领,心意上要做到制心一处,也就是专注于一个点上,什么都不想那很难,可以练习只想一件事,这件事情可以是一个很美的自然场景,大海边,草地上,花丛中,用五官充分的去感受,找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可以专注的呼吸,去聆听均匀呼吸所产生的韵律,或者凝视一点烛光,当持续的专注于一件事物的时候便实现了静坐。
每天从十分钟开始你的静坐功课,相信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自己比以往更稳重,更轻松,更自信,一种崭新的活力将从你内心中升起。。。。。。。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