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你錯了】中美斷交批評集
![]() |
今天在家整理書櫃,注意到這本很多年前從圖書館拿回來的報廢書,裡面是中美斷交的時候批評美國的文集,主軸是批評民主美國不應與共產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裡面內容還蠻激烈的,甚至用到"勾搭"這個字眼,由於當時中華民國仍然代表"中國",因此用詞"中國人",同時也表現出當時的大中國主義氛圍的"建設台灣,光復大陸"等等。
關於作者: 傅朝鍵,筆名流雲,是位聾啞作家,google上沒有資料,書上寫著自介:有耳不能聽,有口不能言筆桿溢心聲。
![]() |
![]() |
![]() |
![]() |
![]() |
中美斷交
1978年12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於1979年1月1日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據知名的中國問題觀察家李潔明在其回憶錄中表示,「臺灣的蔣經國總統到了12月15日宣布的當天清晨兩點半才被吵醒,得到照會。」在完全不被尊重的情況下出現的臺美斷交、中美建交,引爆了臺灣內部強烈的反美抗議浪潮。美國總統卡特指派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於12月27日赴臺灣說明,結果成了臺灣民眾抗議與洩憤的對象;當克里斯多福在美國駐臺北大使安克志(Leonard Unger)的陪同下,由機場駛往旅館途中,遭到示威群眾攻擊,二人座車車窗被打破,克里斯多福被玻璃割傷,而安克志的眼鏡也被打破。對此,李潔明表示,「有若干跡象顯示臺北政府幕後操縱此一攻擊,不過我們無法証明。」
1979年3月1日,駐臺美軍全數撤離,中華民國在美國設立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相對的,美國則在臺灣設立非官方性質的美國在臺協會;1979年4月10日,美國總統卡特簽署了「臺灣關係法」並正式生效,自此,美國即與中華民國維持沒有正式官方關係的準外交關係,以做為區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一般把美國與中華民國的非官方關係稱為「臺美關係」(US-Taiwan Relationship)。
from 台灣大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