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天空,但愿听得懂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Beyond《海阔天空》
一边跟着唱早已熟烂于胸的歌词,一边发觉嗓子不自觉地颤抖,渐渐气息上涌,眼泪顺着流了出来。“当音乐响起,就会记起那个时代”,这是Beyond的魅力。也是我想学吉他的最初动力。
时不时会在微博上看到帖子问最想去现场听的演唱会是谁的,我心里会蹦出Beyond的名字。
那时候一个人弹吉他给我听问我想听什么歌,我说beyond。他说beyond的歌旋律都很简单,玩吉他的都不弹。当时我真是好好地理论了一番。复杂的旋律可以有很多,但是仅用所谓简单的旋律就能创造出经久不衰的音乐,才是值得赞颂的。beyond的歌是我至今无论任何时候k歌都唱得最有把握的。每一处的solo都记得很清楚,不自觉在心里一起比划着弹。相比之下,曾经熟悉的歌,但凡一段时间没听,心里就会打问号。
是的,我爱音乐,从骨子里。
小时候,电视剧看了几集,就能把主题曲、片尾曲全唱出来,尤其是《射雕英雄传》的三部曲,虽然连歌词里面的字都不认识,但爸妈听了之后表示很自豪。
回想那时,最有意思的一件事便是用录音机把教老爸唱歌的过程录了下来。我记得教的是《渴望》,第一句是“悠悠岁月”。我先唱了一句,然后说爸爸你唱啊,我爸说唱哪句,我反复地强调“唱悠,唱悠”。长大后再跟老爸老妈听这段的时候,都会眯着眼笑。
记录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我喜欢随时记录眼前,在将来翻看时会心一笑。
上了小学,大合唱、小合唱、领唱都有我的影子。最值得拿出来说的有一件。在三年级的时候,当时沈阳市著名的小蜜蜂合唱团到我学校选人。记得当时在那个最大的舞蹈教室里,四个年级的小朋友排着队,等待坐在钢琴前面那位叔叔的号令。从音乐课本里随便选一首,他来弹,你来唱,认为合格的就留下。那时候根本不知道紧张两个字,也不懂得失。挑了首《拾稻穗的小姑娘》,然后听那个叔叔说很好,你站这边。最后,偌大的舞蹈教室里只剩下四个学生。下一个考验是打节拍,又离开了两个人,只剩下两个,其中一个是我。但是因为妈妈职业的关系,觉得正经按部就班上学才是王道,没让我去。后来每每说起这件事,她都略带悔意的问我如果当初选择让我去唱歌,会不会更适合我。
初中参加了学校的歌唱比赛,在家拿着歌词,听着卡带,倒来倒去一遍遍跟着唱那首《不再犹豫》。现在只记得,最后一个“hohoho~”我抢拍先唱了,哈哈,到现在跟朋友k歌唱这首,依然会对那个有过“痕迹”的地方特别在意。
高中开始不愿显露自己的东西,直到毕业,也只有身边最要好的朋友知道我唱歌还不错,哈哈~实在因为班里高手太多...
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听到喜欢音乐总停不下来的。常常突然听到一首喜欢的歌,会整天整天循环地听,直到耳朵开始抗议,不想再听。这样很不好,物极必反,等于毁了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后来我改变方式,找其他觉得好听的音乐一起听,这样就就能起到调剂作用,他们会一直很和谐。
很庆幸自己喜欢音乐,让我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随时能有个声音陪着我。在一个人的公交、火车和飞机上,陪我一起看夕阳西下。偶尔兴致来了,也能唱给自己听,自娱自乐。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背弃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Beyond《海阔天空》
一边跟着唱早已熟烂于胸的歌词,一边发觉嗓子不自觉地颤抖,渐渐气息上涌,眼泪顺着流了出来。“当音乐响起,就会记起那个时代”,这是Beyond的魅力。也是我想学吉他的最初动力。
时不时会在微博上看到帖子问最想去现场听的演唱会是谁的,我心里会蹦出Beyond的名字。
那时候一个人弹吉他给我听问我想听什么歌,我说beyond。他说beyond的歌旋律都很简单,玩吉他的都不弹。当时我真是好好地理论了一番。复杂的旋律可以有很多,但是仅用所谓简单的旋律就能创造出经久不衰的音乐,才是值得赞颂的。beyond的歌是我至今无论任何时候k歌都唱得最有把握的。每一处的solo都记得很清楚,不自觉在心里一起比划着弹。相比之下,曾经熟悉的歌,但凡一段时间没听,心里就会打问号。
是的,我爱音乐,从骨子里。
小时候,电视剧看了几集,就能把主题曲、片尾曲全唱出来,尤其是《射雕英雄传》的三部曲,虽然连歌词里面的字都不认识,但爸妈听了之后表示很自豪。
回想那时,最有意思的一件事便是用录音机把教老爸唱歌的过程录了下来。我记得教的是《渴望》,第一句是“悠悠岁月”。我先唱了一句,然后说爸爸你唱啊,我爸说唱哪句,我反复地强调“唱悠,唱悠”。长大后再跟老爸老妈听这段的时候,都会眯着眼笑。
记录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我喜欢随时记录眼前,在将来翻看时会心一笑。
上了小学,大合唱、小合唱、领唱都有我的影子。最值得拿出来说的有一件。在三年级的时候,当时沈阳市著名的小蜜蜂合唱团到我学校选人。记得当时在那个最大的舞蹈教室里,四个年级的小朋友排着队,等待坐在钢琴前面那位叔叔的号令。从音乐课本里随便选一首,他来弹,你来唱,认为合格的就留下。那时候根本不知道紧张两个字,也不懂得失。挑了首《拾稻穗的小姑娘》,然后听那个叔叔说很好,你站这边。最后,偌大的舞蹈教室里只剩下四个学生。下一个考验是打节拍,又离开了两个人,只剩下两个,其中一个是我。但是因为妈妈职业的关系,觉得正经按部就班上学才是王道,没让我去。后来每每说起这件事,她都略带悔意的问我如果当初选择让我去唱歌,会不会更适合我。
初中参加了学校的歌唱比赛,在家拿着歌词,听着卡带,倒来倒去一遍遍跟着唱那首《不再犹豫》。现在只记得,最后一个“hohoho~”我抢拍先唱了,哈哈,到现在跟朋友k歌唱这首,依然会对那个有过“痕迹”的地方特别在意。
高中开始不愿显露自己的东西,直到毕业,也只有身边最要好的朋友知道我唱歌还不错,哈哈~实在因为班里高手太多...
我有个不好的习惯,听到喜欢音乐总停不下来的。常常突然听到一首喜欢的歌,会整天整天循环地听,直到耳朵开始抗议,不想再听。这样很不好,物极必反,等于毁了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后来我改变方式,找其他觉得好听的音乐一起听,这样就就能起到调剂作用,他们会一直很和谐。
很庆幸自己喜欢音乐,让我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随时能有个声音陪着我。在一个人的公交、火车和飞机上,陪我一起看夕阳西下。偶尔兴致来了,也能唱给自己听,自娱自乐。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