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伎
今天一个人看了艺伎回忆录, 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艺伎的真正含义是“艺术家”,而一名真正的艺伎就是一名活着的艺术品。
日本古代的艺伎是很有才的,往往如同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诗书、舞蹈、琴瑟、茶道、书法、插花、谈吐、装扮等等样样都懂。
17世纪末期,日本兴起了代表市民阶层的“町人文化”,艺伎也在这个日本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悄然诞生。艺伎的起源可追溯到德川幕府早期表演歌舞的流浪女艺人。当时的德川幕府严厉禁止私娼。后来,幕府官营妓院中的妓女为生计所迫,转变为既卖身又卖艺的艺伎。
18世纪中叶,艺伎作为一种职业被合法化,只卖艺不卖身的行规被广泛接受。日本的艺伎多来源于喜欢充满浪漫情调行业的女子,许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家庭也以女儿能进入艺伎这个行当为荣。艺伎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未必年轻貌美,但一定要风情万种;未必身材窈窕,却能长袖善舞。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艺伎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女孩要在10岁左右时就被送进艺伎馆,开始长达5年或更长时间的系统学习。
在这5年间,女孩子要学习诗书、舞蹈、琴瑟、茶道、书法、插花、谈吐、装扮,还要学习如何优雅地打开推拉门、如何走路、如何鞠躬和斟酒等生活礼仪。经过艰辛的培训后,要做到优雅甜美、知书达理、服饰华丽、擅长歌舞,学会察言观色,对男人们能够应付自如。还要经过一段时期的“见习艺伎”阶段,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艺伎。
传统意义上的艺伎,在过去并不被人看作下流,相反,许多家庭还以女儿能走入艺坛为荣。因为,这不仅表明这个家庭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有足够的资金能供女儿学艺。这种观念在今天虽已不太多了,但艺伎在人们心目中仍是不俗的。实际上,能当一名艺伎也确实不易。学艺,一般从10岁开始,要在5年时间内完成从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课程,很是艰苦。从16岁学成可以下海,先当“舞子”,再转为艺伎,一直可以干到30岁。年龄再大,仍可继续干,但要降等,只能作为年轻有名的艺伎的陪衬。
在我的眼里艺伎不是艺妓,他们善于用音乐谈话的艺术去吸引一个男人,不是脸皮也不是肉体。
一个真正的艺伎,能凭着一个眼神让男人驻步不前。
艺伎雅而不俗之处,不仅在于它与妓有别,而且在于它的不滥,不相识的人很难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荐。艺伎大多在艺馆待客,但有时也受邀到茶馆酒楼待客作艺。无论是歌舞还是敬酒,她们都表现得姿态优雅,谈吐不俗,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总之,在劝酒中总能找到合适的话题。如果你回敬她一杯酒,她会毫不犹豫地端起你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深深地向你鞠上一躬,露出涂著一层厚厚白色脂粉的脖颈。
同相扑一样,艺伎这一保持著浓厚的日本文化传统的群体相当封闭。 行业规定,艺伎在从业期内不得结婚,在年老艺伎的控制下集体居住在一起,否则,必须先引退,以保持艺伎“纯洁”的形象。
然而,日本历史上的著名艺伎也有很多。
在三百多年艺伎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著名的艺伎,她们中的一些人更是对日本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享有“勤王艺伎”美誉的中西君尾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君尾出身于武士家庭,因父亲被仇人所杀而家道中落,不得不进入艺伎界,她经常在一个叫做“鱼品”的茶屋表演。当时,幕府势力和维新派在日本京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两派人物经常以京都的声色场所作掩护,召开秘密会议。很多维新派的骨干人物都是“鱼品”的常客,后来在明治go-vern-ment中历任外务、大藏大臣的井上馨就是其中之一。井上馨与君尾一见钟情,两人感情迅速发展,难舍难分。不久,在京都负责追捕维新志士的幕府高官岛田左近也看上了君尾。在一般艺伎眼中,岛田有权有势,能够成为岛田的妻妾真是求之不得,但君尾却不为所动,拒绝了岛田的求婚。
当井上馨听说了岛田向君尾求婚的消息后,派人找到君尾,要求君尾为维新大局考虑,接受岛田的求婚,借机刺探幕府的机密。君尾含泪答应了爱人的请求,嫁给了岛田,靠着岛田对她的宠爱,她套出了大量幕府情报。在她的帮助下,许多维新派志士得以逃脱幕府的追杀。后来,维新派武士根据她提供的情报,成功刺杀了岛田,除去了维新派的心腹大患,给幕府势力以沉重打击。号称“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桂小五郎)也有一段和艺伎的生死恋情。木户的妻子松子也是一位艺伎。1864年,幕府势力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木户孝允被迫扮成乞丐隐藏在一座桥下。每天,松子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桥上,然后将包有饭团的包裹装作无意中失落于桥下,送到木户孝允的手中。后来,松子又多次利用艺伎馆掩护丈夫,终于使他逃过了幕府的追杀,并成为后来推翻幕府统治的领袖之一。可以说,艺伎为日本的明治维新确实出了不少力,以至于后来有人戏称,如果没有艺伎,日本的历史恐怕就要重写了。
明治维新以后,艺伎与政界人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那位宣称“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的伊藤博文,他的原配伊藤梅子就是艺伎。伊藤博文当权后,还特意让人在横滨开设茶室“富贵楼”,作为和艺伎们幽会的场所。
20世纪最出名的日本艺伎莫过于中村喜春了。
中村喜春1913年出生在东京,父亲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家境很富裕。孩童时,中村喜春就对歌剧院台上那些穿着传统和服、浓妆艳抹的艺伎特别着迷。她常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站在那个舞台上。15岁那年,她不顾父母反对,投身艺伎行列。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刻苦训练,几年后,中村喜春声名鹊起。不但红透日本,就连著名影星卓别林也曾慕名前来观看她的演出。
谈到二战后的名艺伎就不能不提岩崎峰子,风靡全球的小说《艺伎回忆录》就是以她为原型创作的。二战后,作为日本文化外交的一种手段,艺伎们经常要接待外国政要。面对这些世界政坛的重量级人物,以岩崎峰子为代表的艺伎们在想方设法讨客人欢心的同时,也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
明治维新以后,艺伎与政界人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那位宣称“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的伊藤博文,他的原配伊藤梅子就是艺伎。伊藤博文当权后,还特意让人在横滨开设茶室“富贵楼”,作为和艺伎们幽会的场所。
1970年4月,岩崎峰子参加接待英国查尔斯王子的私人茶道会。表演结束后,查尔斯王子仍意犹未尽,向峰子提出要看看她用的那把扇子。当她把扇子递给查尔斯时,查尔斯没有征求她的同意就在扇子上签了名。这对一般人来说很值得荣耀的事却让峰子很不高兴,回家后就叫人把扇子扔了。
1975年5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一次晚宴上,岩崎峰子受邀作陪,但女王对艺伎们不理不睬并且根本不吃她们准备了许多天的食物,这让峰子很是不满。她借故与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攀谈并做出一些亲昵举动,女王果然很受刺激,据说当天晚上女王夫妇就分床而睡。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文化和日本新文化的双重冲击下,艺伎行业逐渐走向衰落。在20世纪初,日本一度拥有超过8万名艺伎,现在从事这一行业的女性只有数百人,而且几乎集中于东京和京都等少数几个大城市,但艺伎文化仍在深刻地影响着日本。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和《雪国》就是描写艺伎恋情的。被称作“艺伎道”的行为规范,也已经成为现代日本女性的一种生活和社交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说,艺伎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艺伎文化已深深植根于现代日本文化之中,并没有衰落。
我仍赞同艺伎是活着的,充满诙谐的,灰色主角般的,艺术品。
艺伎的真正含义是“艺术家”,而一名真正的艺伎就是一名活着的艺术品。
日本古代的艺伎是很有才的,往往如同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诗书、舞蹈、琴瑟、茶道、书法、插花、谈吐、装扮等等样样都懂。
17世纪末期,日本兴起了代表市民阶层的“町人文化”,艺伎也在这个日本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悄然诞生。艺伎的起源可追溯到德川幕府早期表演歌舞的流浪女艺人。当时的德川幕府严厉禁止私娼。后来,幕府官营妓院中的妓女为生计所迫,转变为既卖身又卖艺的艺伎。
18世纪中叶,艺伎作为一种职业被合法化,只卖艺不卖身的行规被广泛接受。日本的艺伎多来源于喜欢充满浪漫情调行业的女子,许多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家庭也以女儿能进入艺伎这个行当为荣。艺伎也是有一定要求的,未必年轻貌美,但一定要风情万种;未必身材窈窕,却能长袖善舞。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艺伎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女孩要在10岁左右时就被送进艺伎馆,开始长达5年或更长时间的系统学习。
在这5年间,女孩子要学习诗书、舞蹈、琴瑟、茶道、书法、插花、谈吐、装扮,还要学习如何优雅地打开推拉门、如何走路、如何鞠躬和斟酒等生活礼仪。经过艰辛的培训后,要做到优雅甜美、知书达理、服饰华丽、擅长歌舞,学会察言观色,对男人们能够应付自如。还要经过一段时期的“见习艺伎”阶段,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艺伎。
传统意义上的艺伎,在过去并不被人看作下流,相反,许多家庭还以女儿能走入艺坛为荣。因为,这不仅表明这个家庭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而且有足够的资金能供女儿学艺。这种观念在今天虽已不太多了,但艺伎在人们心目中仍是不俗的。实际上,能当一名艺伎也确实不易。学艺,一般从10岁开始,要在5年时间内完成从文化、礼仪、语言、装饰、诗书、琴瑟,直到鞠躬、斟酒等课程,很是艰苦。从16岁学成可以下海,先当“舞子”,再转为艺伎,一直可以干到30岁。年龄再大,仍可继续干,但要降等,只能作为年轻有名的艺伎的陪衬。
在我的眼里艺伎不是艺妓,他们善于用音乐谈话的艺术去吸引一个男人,不是脸皮也不是肉体。
一个真正的艺伎,能凭着一个眼神让男人驻步不前。
艺伎雅而不俗之处,不仅在于它与妓有别,而且在于它的不滥,不相识的人很难介入,大都是熟人或名士引荐。艺伎大多在艺馆待客,但有时也受邀到茶馆酒楼待客作艺。无论是歌舞还是敬酒,她们都表现得姿态优雅,谈吐不俗,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总之,在劝酒中总能找到合适的话题。如果你回敬她一杯酒,她会毫不犹豫地端起你的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深深地向你鞠上一躬,露出涂著一层厚厚白色脂粉的脖颈。
同相扑一样,艺伎这一保持著浓厚的日本文化传统的群体相当封闭。 行业规定,艺伎在从业期内不得结婚,在年老艺伎的控制下集体居住在一起,否则,必须先引退,以保持艺伎“纯洁”的形象。
然而,日本历史上的著名艺伎也有很多。
在三百多年艺伎的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著名的艺伎,她们中的一些人更是对日本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享有“勤王艺伎”美誉的中西君尾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君尾出身于武士家庭,因父亲被仇人所杀而家道中落,不得不进入艺伎界,她经常在一个叫做“鱼品”的茶屋表演。当时,幕府势力和维新派在日本京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两派人物经常以京都的声色场所作掩护,召开秘密会议。很多维新派的骨干人物都是“鱼品”的常客,后来在明治go-vern-ment中历任外务、大藏大臣的井上馨就是其中之一。井上馨与君尾一见钟情,两人感情迅速发展,难舍难分。不久,在京都负责追捕维新志士的幕府高官岛田左近也看上了君尾。在一般艺伎眼中,岛田有权有势,能够成为岛田的妻妾真是求之不得,但君尾却不为所动,拒绝了岛田的求婚。
当井上馨听说了岛田向君尾求婚的消息后,派人找到君尾,要求君尾为维新大局考虑,接受岛田的求婚,借机刺探幕府的机密。君尾含泪答应了爱人的请求,嫁给了岛田,靠着岛田对她的宠爱,她套出了大量幕府情报。在她的帮助下,许多维新派志士得以逃脱幕府的追杀。后来,维新派武士根据她提供的情报,成功刺杀了岛田,除去了维新派的心腹大患,给幕府势力以沉重打击。号称“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桂小五郎)也有一段和艺伎的生死恋情。木户的妻子松子也是一位艺伎。1864年,幕府势力大肆搜捕维新派人士,木户孝允被迫扮成乞丐隐藏在一座桥下。每天,松子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来到桥上,然后将包有饭团的包裹装作无意中失落于桥下,送到木户孝允的手中。后来,松子又多次利用艺伎馆掩护丈夫,终于使他逃过了幕府的追杀,并成为后来推翻幕府统治的领袖之一。可以说,艺伎为日本的明治维新确实出了不少力,以至于后来有人戏称,如果没有艺伎,日本的历史恐怕就要重写了。
明治维新以后,艺伎与政界人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那位宣称“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的伊藤博文,他的原配伊藤梅子就是艺伎。伊藤博文当权后,还特意让人在横滨开设茶室“富贵楼”,作为和艺伎们幽会的场所。
20世纪最出名的日本艺伎莫过于中村喜春了。
中村喜春1913年出生在东京,父亲是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家境很富裕。孩童时,中村喜春就对歌剧院台上那些穿着传统和服、浓妆艳抹的艺伎特别着迷。她常梦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站在那个舞台上。15岁那年,她不顾父母反对,投身艺伎行列。凭借着自己的天赋和刻苦训练,几年后,中村喜春声名鹊起。不但红透日本,就连著名影星卓别林也曾慕名前来观看她的演出。
谈到二战后的名艺伎就不能不提岩崎峰子,风靡全球的小说《艺伎回忆录》就是以她为原型创作的。二战后,作为日本文化外交的一种手段,艺伎们经常要接待外国政要。面对这些世界政坛的重量级人物,以岩崎峰子为代表的艺伎们在想方设法讨客人欢心的同时,也表现出很强的自尊心。
明治维新以后,艺伎与政界人物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那位宣称“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的伊藤博文,他的原配伊藤梅子就是艺伎。伊藤博文当权后,还特意让人在横滨开设茶室“富贵楼”,作为和艺伎们幽会的场所。
1970年4月,岩崎峰子参加接待英国查尔斯王子的私人茶道会。表演结束后,查尔斯王子仍意犹未尽,向峰子提出要看看她用的那把扇子。当她把扇子递给查尔斯时,查尔斯没有征求她的同意就在扇子上签了名。这对一般人来说很值得荣耀的事却让峰子很不高兴,回家后就叫人把扇子扔了。
1975年5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一次晚宴上,岩崎峰子受邀作陪,但女王对艺伎们不理不睬并且根本不吃她们准备了许多天的食物,这让峰子很是不满。她借故与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攀谈并做出一些亲昵举动,女王果然很受刺激,据说当天晚上女王夫妇就分床而睡。
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西方文化和日本新文化的双重冲击下,艺伎行业逐渐走向衰落。在20世纪初,日本一度拥有超过8万名艺伎,现在从事这一行业的女性只有数百人,而且几乎集中于东京和京都等少数几个大城市,但艺伎文化仍在深刻地影响着日本。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和《雪国》就是描写艺伎恋情的。被称作“艺伎道”的行为规范,也已经成为现代日本女性的一种生活和社交典范。从这个意义上说,艺伎是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艺伎文化已深深植根于现代日本文化之中,并没有衰落。
我仍赞同艺伎是活着的,充满诙谐的,灰色主角般的,艺术品。
-
Evolve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09 1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