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略解二: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4:
原文1: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意译1:
富楼那问:这个本觉与如来心一样是不增不减的,没有任何根据地忽然生出山河大地诸有为相,那么如来现在您得到了妙空明觉,成正等正觉了,那么那些山河大地有为法之习气漏种,什么时候又会再次出生呢?!
略解1:
嘿嘿,富楼那真够厉害的,说你佛陀别看你现在是佛陀,你不是说山河大地无因无状而生吗?那么之后还会不会无因无状地又生呢?你什么时候又会成为跟我们一样的凡夫呢?可见,佛陀时代,弟子们的问题非常尖锐,毫不客气。
原文2: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意译2:
佛告诉富楼那:好比有一人在一个地方迷路了,认南为北。那么这种迷失,是因为迷而有呢,还是因为后来悟出正确南北的悟而有呢?
原文3: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意译3:
富楼那说:这个迷人之迷,既不是因迷而迷,也不是因悟迷。因为迷本来就没有什么根据,迷了就是迷了;也不是因为悟而生,因为悟根本就不会再生迷。
原文4: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倐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
意译4:佛又说:那就在这个迷人着迷的时候,忽然有明白人告诉他,让他悟到了正确的南北方向,那么这个人尽管以前是迷的,将来可能在别处还会着迷,但是在这个地方,他还会再生出迷来吗?
原文5:
不也。世尊。
意译5:不会的,世尊。
原文6: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意译6:
佛说:富楼那,十方如来,跟这个迷人也是一样的。这迷啊,根本就没有什么本来的依据,其迷性本身,也是空性的。过去本来没有迷,好像有迷失之觉知。一旦觉醒到迷失的真实情况了,那这个迷失也就灭掉了。觉醒是不会再生迷失的(要不然也就不叫觉醒了)。
略解6:
“似有迷觉”,这句中的“似”字,实在是用得太好了。这句话的内在涵义,就是说,我们的一切全部都没有少,没有一点遗失掉,只不过是我们妄认了,认错了。这个“似”字,说出了根本事实,也就是后来楞严经中讲过的“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所以,关键在于一个妄取上,分别取相,就是最大的根源。佛法修为,无非就是离取,离分别取相。而做到这一点,就是中道论,以中论智慧,于一切相中,离相而观,于相离相,于念离念。是为“似”字之深法内涵。
原文7:
亦如瞖人。见空中花。瞖病若除。华于空灭。
意译7:
好比有眼病之人,看见空中有花。倘若眼病去除,此花便从空中消灭了。
原文8:
忽有愚人。于彼空花所灭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意译8:
忽然有一个蠢人,在那个空花所灭之空地,还等待着那个空花继续复生。你说说看,富楼那,那这人是个蠢蛋呢,还是个聪明人?
原文9:
富楼那言。空元无花。妄见生灭。见花灭空。已是颠倒。勅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意译9:
富楼那说,空中本来无华,因为有眼病之生灭,而妄见有花在空中出生、消灭。见花在空中消灭,这种看法本身就是颠倒的。何况要再令这空中再生花出来,这实在是狂痴之人啊,怎么还要去判断这样的发狂之人到底是蠢蛋呢,还是聪明人呢?
略解9:
这一段文字说明,不是花在空中消灭,而是眼病消除了,此处语句暗藏唯识经典根本法义之密意:一切皆是业种所造,业种者,乃是众生心性能藏法体真如中之所藏无明乃至无数污染业种,由此业种,心觉发明,而知妄有,妄有根身、念想、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尽皆空中之花!这富楼那菩萨,跟佛陀一唱一和,演一出双簧戏戏,说得真是好啊!所以那些再问山河大地因何而有、依佛法去心中业种而成佛之后,还会不会再生山河大地成为凡夫的那些人,就等同楞严经此处所言之痴狂人也!
原文10: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CBETA, T19, no. 945, p. 120, b17-c8)
意译10:
佛说:就像你所理解的那样,为何你还要问,诸佛如来已经到达妙觉明空的究竟佛果了,什么时候会再出生山河大地之类的东西呢?这好比金矿的矿石混杂在纯金之中,一旦纯金已经从杂乱的矿石中提炼出来了,便不会再变成掺杂矿石的矿金了;也如同木头已经烧成了灰,不会再变回木头去一样。诸佛如来证入究竟菩提涅槃的佛果,也是这样。
原文1:
「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如来今得妙空明觉。山河大地有为习漏。何当复生。
意译1:
富楼那问:这个本觉与如来心一样是不增不减的,没有任何根据地忽然生出山河大地诸有为相,那么如来现在您得到了妙空明觉,成正等正觉了,那么那些山河大地有为法之习气漏种,什么时候又会再次出生呢?!
略解1:
嘿嘿,富楼那真够厉害的,说你佛陀别看你现在是佛陀,你不是说山河大地无因无状而生吗?那么之后还会不会无因无状地又生呢?你什么时候又会成为跟我们一样的凡夫呢?可见,佛陀时代,弟子们的问题非常尖锐,毫不客气。
原文2:
佛告富楼那。譬如迷人。于一聚落。惑南为北。此迷为复因迷而有。因悟所出。
意译2:
佛告诉富楼那:好比有一人在一个地方迷路了,认南为北。那么这种迷失,是因为迷而有呢,还是因为后来悟出正确南北的悟而有呢?
原文3:
富楼那言。如是迷人。亦不因迷。又不因悟。何以故。迷本无根。云何因迷。悟非生迷。云何因悟。
意译3:
富楼那说:这个迷人之迷,既不是因迷而迷,也不是因悟迷。因为迷本来就没有什么根据,迷了就是迷了;也不是因为悟而生,因为悟根本就不会再生迷。
原文4:
佛言。彼之迷人。正在迷时。倐有悟人指示令悟。富楼那。于意云何。此人纵迷。于此聚落。更生迷不。
意译4:佛又说:那就在这个迷人着迷的时候,忽然有明白人告诉他,让他悟到了正确的南北方向,那么这个人尽管以前是迷的,将来可能在别处还会着迷,但是在这个地方,他还会再生出迷来吗?
原文5:
不也。世尊。
意译5:不会的,世尊。
原文6:
富楼那。十方如来。亦复如是。此迷无本。性毕竟空。昔本无迷。似有迷觉。觉迷迷灭。觉不生迷。
意译6:
佛说:富楼那,十方如来,跟这个迷人也是一样的。这迷啊,根本就没有什么本来的依据,其迷性本身,也是空性的。过去本来没有迷,好像有迷失之觉知。一旦觉醒到迷失的真实情况了,那这个迷失也就灭掉了。觉醒是不会再生迷失的(要不然也就不叫觉醒了)。
略解6:
“似有迷觉”,这句中的“似”字,实在是用得太好了。这句话的内在涵义,就是说,我们的一切全部都没有少,没有一点遗失掉,只不过是我们妄认了,认错了。这个“似”字,说出了根本事实,也就是后来楞严经中讲过的“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所以,关键在于一个妄取上,分别取相,就是最大的根源。佛法修为,无非就是离取,离分别取相。而做到这一点,就是中道论,以中论智慧,于一切相中,离相而观,于相离相,于念离念。是为“似”字之深法内涵。
原文7:
亦如瞖人。见空中花。瞖病若除。华于空灭。
意译7:
好比有眼病之人,看见空中有花。倘若眼病去除,此花便从空中消灭了。
原文8:
忽有愚人。于彼空花所灭空地。待花更生。汝观是人。为愚为慧。
意译8:
忽然有一个蠢人,在那个空花所灭之空地,还等待着那个空花继续复生。你说说看,富楼那,那这人是个蠢蛋呢,还是个聪明人?
原文9:
富楼那言。空元无花。妄见生灭。见花灭空。已是颠倒。勅令更出。斯实狂痴。云何更名如是狂人为愚为慧。
意译9:
富楼那说,空中本来无华,因为有眼病之生灭,而妄见有花在空中出生、消灭。见花在空中消灭,这种看法本身就是颠倒的。何况要再令这空中再生花出来,这实在是狂痴之人啊,怎么还要去判断这样的发狂之人到底是蠢蛋呢,还是聪明人呢?
略解9:
这一段文字说明,不是花在空中消灭,而是眼病消除了,此处语句暗藏唯识经典根本法义之密意:一切皆是业种所造,业种者,乃是众生心性能藏法体真如中之所藏无明乃至无数污染业种,由此业种,心觉发明,而知妄有,妄有根身、念想、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尽皆空中之花!这富楼那菩萨,跟佛陀一唱一和,演一出双簧戏戏,说得真是好啊!所以那些再问山河大地因何而有、依佛法去心中业种而成佛之后,还会不会再生山河大地成为凡夫的那些人,就等同楞严经此处所言之痴狂人也!
原文10:
佛言。如汝所解。云何问言。诸佛如来妙觉明空。何当更出山河大地。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不重为木。诸佛如来菩提涅槃。亦复如是。」(CBETA, T19, no. 945, p. 120, b17-c8)
意译10:
佛说:就像你所理解的那样,为何你还要问,诸佛如来已经到达妙觉明空的究竟佛果了,什么时候会再出生山河大地之类的东西呢?这好比金矿的矿石混杂在纯金之中,一旦纯金已经从杂乱的矿石中提炼出来了,便不会再变成掺杂矿石的矿金了;也如同木头已经烧成了灰,不会再变回木头去一样。诸佛如来证入究竟菩提涅槃的佛果,也是这样。
井观驴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读书:解读“唯是一心” (1人喜欢)
- 读书:读大乘法之一
- 读书:唯识指意 (2人喜欢)
- 读书:《圆觉经》之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 (1人喜欢)
- 读书:唯是一心 (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