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Reader S
![]() |
1月6号完成了回顾60年代的旅程。然后我要去哪里,有太多的计划选择,如果很难迅速选择一个计划,我便依从随性的心吧。刚好新定的书到了,我非常想读那本<莎士比亚书店>,它的作者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她实现了很多人的梦想:开一个书店,而她的书店也开的如此传奇。
如果让我给这本书写序,我大概会这么写:1919年到1941年:Sylvia Beach小姐,一个爱书人,一个good reader,在巴黎经营着一个书店。书店的故事,无论在什么时空,都是最美的故事。
就这样,这就是对于这本书我最想说的:书店的故事,总是最美的故事。不管这个世界的表层如何浅薄,你走进一个书店,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种:‘这个世界不仅仅如此’的感觉。然后我们再来听听莎士比亚书店顾客的名单:詹姆斯乔伊斯,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纪德...我读的时候遇到这些名字都非常激动,不是因为他们‘迷惘的一代‘的显赫名字,而是他们代表的一种丰富,一种营养,读到他们的故事时一定会想到他们的作品,尤其想到竟然他们大部分的书我都还没读过,还有那么多取之不竭的美好等着我,我会有一只兔子跳进一火车皮胡萝卜的那种激动。
虽然Beach小姐在书中提到诸多人物,而整部书大部分篇章还是集中在她和詹姆斯乔伊斯的相处,和书店出版<尤利西斯>的整个故事。那部晦涩的<尤利西斯>,Jim Morrison的高中老师曾说Jim是全班唯一读过并且读懂了的孩子。我觉得我这年纪读起来也未必很吃力吧。自负是一种快乐。
1月7号周一的照常羽毛球时间,因为缺少竞争而心不在焉的我一直想着的是读完<莎士比亚书店>。打完球去永和吃个面,等面的空当我就把书拿出来,读上几页。今天也收到世界末日前来看过我的老朋友的礼物,一部Polaroid。我记得12月的时候,我用mini 7给我们拍了照,我说我喜欢即拍即影的相机,比如Polaroid,老友说我送你一个。今天我收到的。不只一部相机。谢谢。
1月8号除了读书和工作,没发生什么特别。哦我记得晚餐吃了一整个金枪鱼罐头。往常我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很不健康,可这是冬天,能量消耗很大,一整个金枪鱼罐头才能让我安心。我的体重已经稳定了几个月,可最近有同事见到我时不时还是会说:你又瘦了。后来我发觉这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就好像:hi吃了吗,只不过他们遇到我会说:hi你又瘦了。我觉得挺酷的。然后,今天读完了< 莎士比亚书店>。
![]() |
Seth近照,不会继续瘦下去了。 |
每当Beach小姐提起来海明威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最近看的一部电影<Liberal Arts>。男主角Jesse在校园里面遇到一个喜欢读书有点自闭的孩子Dean,Dean随身携带着一本他最喜欢的书,Jesse在电影的最后和他说:不要再读这本书了,书的作者自杀了,你不要这样做。我看了两遍,每次都觉得这本书是海明威的书,可是Jesse又说书有1000多页,我真不知道海明威哪本书超过1000页。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本书是David Foster Wallace的<Infinite Jest>。非常有兴趣。
<Liberal Arts>里面有诸多和书有关的细节,比如男主角Jesse就是一个书不离手的人,比如他在一个书店遇到她之前,她已经关注他很久了,知道他每次都读哪一本书的最后三页。这些影像我都非常喜欢。Dean问Jesse:why are you being so nice to me,Jesse说:I have a soft spot for good readers, they are hard to find these days.
![]() |
<Liberal Arts>中我喜欢的一个场景。 |
这部电影的导演和主演是Josh Radnor,他另一部导演作品是<Happy thank you more please>,我也相当喜欢。他的风格十分对我的胃口,并不直奔主题,他想说的也不是一个统一的主题,一切内容都如流水一点点自然的流出,节奏不快透着小幽默,我总能看到精致美丽的画面。
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每天早餐都是去公司楼下的7-11买荠菜和鲜肉两个包子,后来为了健康饮食改吃麦片和面包,这样过了几个月我有点吃不消了,1月9号早上终于又想念包子了,7-11那个熟识的店员看到我说:你好久没来了!被人记得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决定以后不开心的时候就去7-11买包子。不过店员会不会每次见到我都说这句话我是有点拿不准。
1月9号开始看赵广超的<不只中国木建筑>。白小熊第一次和我说这本书时,我以为书名的意思是'不只中国没有建筑',我当时觉得作者一定是愤怒青年。看到书时我才明白不是那个意思,虽然我从来不用流行网络词汇,但想必我上网还是上的多了点。书是小熊在图书馆借的,我开了几天这样的玩笑:等我看完了撒杯咖啡在上面,我们这么熟你不介意对吧。
![]() |
<不只中国木建筑>前一个借书人忘记在书里面的贴纸 |
每个人在与这个世界长时间的相处之中,会形成独到的一种行为方式和性格,有些反应并非是思考的结果,而是本能。而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时间越长,或者生活环境越单一稳定,就越会产生盲点,所谓盲点就是你行为之前思考时或者不思考都一定会自动绕开的区域。而赵广超这本书除了讲述极有趣的建筑知识,更打开了我的几个盲点,并不是豁然开朗,而是有些叙述引发了我完全无关建筑的联想。当然他这本书是相当有造诣的,能将千百年的中国木建筑简单归纳到如此易读和明晰。
书中有这样一段:“哲学家形容中国人追求的是圆通的智慧,这个睿智的古老民族有一套令人羡慕不已的思维方式,当你走到一条路的尽头时,偏偏就有一道敞开的门,提醒你有限的路已走完,无限的路还未开始。” 我以前并不这么想。大概是经历的原因,我把一切起始都比喻成一场宴席,而宴席是没有无限,没有周而复始的,只有结束和开始两端,这是一个悲伤的比喻,有时我用这个比喻来激励自己去寻找那个不散的散席。我找的很辛苦。如果把这个比喻用在圆通的智慧中,大概意思就是人生永远是一场不散的流水席,你只是在不同的桌子上而已。无限的可能即是无限的希望,有无限的路即使都是陌路也不怕。
1月10号上午我想写一系列以小动物们为主人公的童话,第一篇是小熊猫和小松鼠的故事。小松鼠和小熊猫是好朋友,冬天来了,小松鼠开始收集松子储存起来过冬。她会收集很多松子,把每一个都埋在不同的地点,因为她的记性不好,总是记不住到底粮食都埋在了哪里,埋的地方越多,只要她记得其中一个地方,这个冬天就不会挨饿。(这是真的,我在科学网站上读到过)。有一天有一颗松子落在熊猫身边,小松鼠就跑过来说:熊猫哥哥,这个松子给我吧。小熊猫说:你已经有那么多了,这个我要了。其实小熊猫根本不需要,只是他有一种故意激怒别人的天赋,隔段时间就必须展示一番。然后小松鼠生气了:不管如何我一定会得到的。和谈不了,只能武力解决了,为了抢夺松子,熊猫毫不留情的猛击了小松鼠一拳。大家都知道熊猫会功夫的,这一拳可不轻,小松鼠哪受得了啊,痛得哭了起来,痛得跑开了。熊猫和小松鼠就再也不能做成朋友了。小熊猫也很伤心,可是覆水难收,有些事情做了就一定没法回头了。经过这么一折腾,小熊猫觉得自己还是冬眠吧,不要再伤害自己喜爱的小松鼠了。
我写了这么一篇。觉得可以当成寓言:生活中有时你挨过几拳,有时你挥出几拳。可一定要懂得,就算是童话的世界,一拳也都是有代价的。
就像那个童话世界,我今天非常糟。几乎一整天都在和自己最喜欢的人的fight。懂得一切,感受到一切,但就是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丢脸到觉得耻辱。我感觉我所在的宴席将要在今天散去,我没有使用赵广超书中的"圆通的智慧"来告诉自己“无限的路还未开始”。可我安慰自己:总有几天很糟,你依然无畏。Let It Be。
这天下午是公司的一年一度的Gift Change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我就站在外围发呆,目光迷离我突然觉得很安详,尘埃落定的感觉。然后我觉得要把事情做对。哪怕这是最后一次。我尽力,像我以前一样,用我的方式,展示那个真实柔软的我。下班前我写了一首诗,写在从一本笔记本上撕下来的正方形的硬纸上,偷偷揣在外套的右边口袋。
晚上和我最亲爱的M教授吃饭。我们非常深入的讨论了<Friends>里面Ross和Rachel分手的原因和他错在哪里。后来我描述了另一个表象行为可能和Ross类似可实质却完全不同的人物,M教授理解并认同了我描述的这个人物,我们修正了一下<Friends>的既定剧情,将一切引入最自然的一个结局,我们心里都知道这个美好的结局,才是会发生的。尤其是我,坚信不疑。坚信怀疑。还是坚信不疑。这一顿饭我喋喋不休的讲述了诸多我的真实。M教授则讲述了几则所谓的阴暗故事可在我看来段位完全不够,可爱倒是有余。我们今天都格外真,整个夜晚因此而闪耀,我知道从今天起我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太阳。
我还给M教授讲了一个Beach小姐书中的故事,这个故事如此有趣,我忍不住要在这里复述一遍。是关于诗人纪德的,纪德读书时宿舍的门房女士养了一只中型乌龟,纪德和同学们买了另一只稍大的乌龟,偷偷换了门房的乌龟,而这种事情每隔一段时间就放生一次,门房发现自己的乌龟怎么越来越大。后来纪德和同学们走遍巴黎也找不到更大的乌龟了,他们决定该让乌龟变小了。让门房惊慌失措的是,她又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乌龟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小到只有一个纽扣那么大。门房不久后就不见了,男孩们紧张地打听消息,结果得知她只是度假去啦。
晚餐最后我从上衣兜里拿出了那首诗送给M教授。尽管不合时宜,可是只要发生过,我都想让M知道。
1月11号,收到了小熊的礼物,也是我这辈子收到的最好的礼物,Selby的第二本书<Edible Selby>和一张涂鸦,喜欢得不得了。既开心也有点无地自容,因为想到9号和10号的我到底有多让人讨厌啊。我说这本书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我们的。
下午公司年末活动的内容是Karaoke Party加上万豪的自助餐。华丽丽的寻常社交。
1月12号,周6,白天在家打扫卫生洗衣服,读完<不只中国木建筑>,然后一整晚都待在咖啡馆,这篇日记就写在这个时候。我带来在科隆买的Starbucks随行杯,不仅仅为了点咖啡减免2元。我记得过去,也期待未来。不过我现在只想认真的写当下。因为当下更迷人。我们的世界会越来越迷人。
![]() |
写这篇日记的时刻,和我的随行杯 |
1月7号-1月12号。This Is It。
from Seth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