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这几天无聊的时候,有句话常出现在耳边,“平平淡淡才是真”,于是就想起了老王,这话是他以前老讲的。老王是初中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入学时他并不是我们的班主任,直到ex班主任吴姐因为要休产假,初一即将结束时才换他来。吴姐年轻漂亮且性格极好,换来的却是个满头白发的老男人,多少有点摸不准能不能互相适应的了。后来的故事自然是证明了这些担心是没必要的。
其实一直不知道老王的年纪,因为他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头白发。衬衫,皮鞋,大茶缸,抽了一半的烟卷,外加个一米来长的尺子,老王的形象就出来了。那把尺子,大概一直是老王上课时的利器,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是“啪”的一声落在自己桌面上,“你,起来回答个问题”。记得这把尺子后来是折了,在用胶布缠住勉强撑了几天后,还是终于光荣下岗被把新尺子接了班。老王还是个球迷,大概是初三中考前,正是世界杯火热的时候,有次某同学去办公室找老王,正在半古董的打字机上出卷子的老王突然反应过来说,“坏了,把正事儿忘了”,于是立马打开收音机。有没有守门员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这个不得而知,但老王是球迷这事儿就这么传开了。
他的办公室就在我们隔壁,相当于是教室的一个小套间,有一扇小门可以直通教室。离得这么近,班里有什么风吹草动老王在里面自然是听的真真切切的。教室里人少的时候,比如中饭时只有因为路远不回家吃饭的同学在,就是开始八卦的时候。打趣的是,几个少年们正家长里短的说得眉飞色舞呢,结果,“咣”的一声,老王推开小门进来了。但他一般也不说什么,只是笑,然后再得意地慢悠悠地从正门逛出去。
有段时间,中午的时候老王喜欢蹬个自行车满邯郸市转,转网吧。那时候网游刚刚火,大家还是在打传奇。班里几个玩儿的比较投入的同学通常会在中午的时候买个肉夹馍跑去网吧玩,边吃边打,好节约时间多玩会儿。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走漏了消息,老王反正是知道这个情况了,于是某个中午这哥儿几个就悲剧了。估摸着是还正在打打杀杀的时候,突然看到老王犀利的目光亦或是被老王拍了肩吧。当然这事情最后后果好像也不怎么严重,老王一向还是很照顾学生的。很多年后,想到老王在丛台路上蹬着自行车的背影,也是一阵唏嘘。老王体贴学生这事儿大概在初三的时候表现的最为强烈。核心事件是我们班跟高中部某班打了个群架。原因呢,那个时候上午大课间要去做广播体操,那天不巧,高中部的几个大混混在我们班站队的地方打球。有同学提醒他们碍着我们地儿了,让他们挪个位置,大混混置之不理。老王看不过去,就去教育了一下大混混,还暂时没收了他们的篮球。一切看起来还算正常,但大混混可能是觉得失了面子,解散后就来我们班站队的地方找刚才那同学的事儿,好像还要抢篮球。那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同学被欺负吧,大家也算争气,就打了个群架,最后是打到了教育处还是保卫处来着。隐隐约约记得事后老王在班上动情的讲过一番什么话来着,倒是也记不清具体讲的是啥了。之后,大家心里对老王又多了些敬爱吧,嗯,是敬爱。
初中的时候坏事儿干的比较少,所以豪多事儿只能凭印象写出来,记得并不是很清楚。当然也不是说什么坏事儿都没做,也还是惊动过老王的。不过和哥儿几个从楼上扔纸飞机扔的满校园都是这个就不算啦。那时候初中嘛,什么事儿都写脸上,因为动动脑就知道的原因,我就被调座位了。记得当时自己还是相当不高兴的,你说好好儿的,至少是在我看起来是好好的,凭啥无故换我座位啊。那天下午,十分不情愿的挪到了新座位,还把那个同学的书包甩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吓了旁边的同学一跳,估计是没见过这么着发火儿的。其实吧,老王也没怎么样嘛,又没有调的很远,换汤不换药,该干嘛继续干嘛呗。只不过,若干年后,还是辜负了老王的苦心。
老王在班会上喜欢讲,“平平淡淡才是真”, “平淡是真,平安是福”。那时候虽然年纪小,但说来也是什么笑傲江湖、情深深雨濛濛热播的时候,众人反正也是装模做样地表示听懂了。这些年过去了,除了对那句话慢慢有了些感触,也越来越好奇老王自己的故事了。一个五六七八十年代对外经贸大学的毕业生,为什么最后会甘愿在这座北方小城过着平淡的初中教师的生活。老王从来没提到过。平淡似乎是个与年轻不搭调的词,好像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是各种梦想啊,不羁啊,不然就白活了,就没法儿说我年轻时如何如何怎样怎样了。有梦想,是好事儿,可是,不加节制的青春也会带来各种没头脑的热血和迷失。没有内心的笃定,真实的生活永远不会到来。平淡的生活里是看似寻常而又不同的每一天,是可能并不太大但却一定扎扎实实存在的每一点收获,老王经常讲的话,到现在,算是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有个一知半解了吧。
其实一直不知道老王的年纪,因为他出现的时候已经是一头白发。衬衫,皮鞋,大茶缸,抽了一半的烟卷,外加个一米来长的尺子,老王的形象就出来了。那把尺子,大概一直是老王上课时的利器,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是“啪”的一声落在自己桌面上,“你,起来回答个问题”。记得这把尺子后来是折了,在用胶布缠住勉强撑了几天后,还是终于光荣下岗被把新尺子接了班。老王还是个球迷,大概是初三中考前,正是世界杯火热的时候,有次某同学去办公室找老王,正在半古董的打字机上出卷子的老王突然反应过来说,“坏了,把正事儿忘了”,于是立马打开收音机。有没有守门员一声哨响,比赛结束了,这个不得而知,但老王是球迷这事儿就这么传开了。
他的办公室就在我们隔壁,相当于是教室的一个小套间,有一扇小门可以直通教室。离得这么近,班里有什么风吹草动老王在里面自然是听的真真切切的。教室里人少的时候,比如中饭时只有因为路远不回家吃饭的同学在,就是开始八卦的时候。打趣的是,几个少年们正家长里短的说得眉飞色舞呢,结果,“咣”的一声,老王推开小门进来了。但他一般也不说什么,只是笑,然后再得意地慢悠悠地从正门逛出去。
有段时间,中午的时候老王喜欢蹬个自行车满邯郸市转,转网吧。那时候网游刚刚火,大家还是在打传奇。班里几个玩儿的比较投入的同学通常会在中午的时候买个肉夹馍跑去网吧玩,边吃边打,好节约时间多玩会儿。也不知道是从哪里走漏了消息,老王反正是知道这个情况了,于是某个中午这哥儿几个就悲剧了。估摸着是还正在打打杀杀的时候,突然看到老王犀利的目光亦或是被老王拍了肩吧。当然这事情最后后果好像也不怎么严重,老王一向还是很照顾学生的。很多年后,想到老王在丛台路上蹬着自行车的背影,也是一阵唏嘘。老王体贴学生这事儿大概在初三的时候表现的最为强烈。核心事件是我们班跟高中部某班打了个群架。原因呢,那个时候上午大课间要去做广播体操,那天不巧,高中部的几个大混混在我们班站队的地方打球。有同学提醒他们碍着我们地儿了,让他们挪个位置,大混混置之不理。老王看不过去,就去教育了一下大混混,还暂时没收了他们的篮球。一切看起来还算正常,但大混混可能是觉得失了面子,解散后就来我们班站队的地方找刚才那同学的事儿,好像还要抢篮球。那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同学被欺负吧,大家也算争气,就打了个群架,最后是打到了教育处还是保卫处来着。隐隐约约记得事后老王在班上动情的讲过一番什么话来着,倒是也记不清具体讲的是啥了。之后,大家心里对老王又多了些敬爱吧,嗯,是敬爱。
初中的时候坏事儿干的比较少,所以豪多事儿只能凭印象写出来,记得并不是很清楚。当然也不是说什么坏事儿都没做,也还是惊动过老王的。不过和哥儿几个从楼上扔纸飞机扔的满校园都是这个就不算啦。那时候初中嘛,什么事儿都写脸上,因为动动脑就知道的原因,我就被调座位了。记得当时自己还是相当不高兴的,你说好好儿的,至少是在我看起来是好好的,凭啥无故换我座位啊。那天下午,十分不情愿的挪到了新座位,还把那个同学的书包甩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吓了旁边的同学一跳,估计是没见过这么着发火儿的。其实吧,老王也没怎么样嘛,又没有调的很远,换汤不换药,该干嘛继续干嘛呗。只不过,若干年后,还是辜负了老王的苦心。
老王在班会上喜欢讲,“平平淡淡才是真”, “平淡是真,平安是福”。那时候虽然年纪小,但说来也是什么笑傲江湖、情深深雨濛濛热播的时候,众人反正也是装模做样地表示听懂了。这些年过去了,除了对那句话慢慢有了些感触,也越来越好奇老王自己的故事了。一个五六七八十年代对外经贸大学的毕业生,为什么最后会甘愿在这座北方小城过着平淡的初中教师的生活。老王从来没提到过。平淡似乎是个与年轻不搭调的词,好像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是各种梦想啊,不羁啊,不然就白活了,就没法儿说我年轻时如何如何怎样怎样了。有梦想,是好事儿,可是,不加节制的青春也会带来各种没头脑的热血和迷失。没有内心的笃定,真实的生活永远不会到来。平淡的生活里是看似寻常而又不同的每一天,是可能并不太大但却一定扎扎实实存在的每一点收获,老王经常讲的话,到现在,算是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有个一知半解了吧。
-
Rosie Mei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12 10:2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