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牛绳锁住的童年
回不去了,即使时光倒流,旧情如何重演?
童年的时光,想不到太多有趣的事情,因为我的童年和一根牛绳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都说幸福的童年,是成人后快乐的源泉。而我的童年,除了上学,所有的时间被牛绳和农活占领,没有自由,没有自己的空间,更不会畅想山的那边。成年后,所有痛苦不安的源头,大部分都归罪于童年的经历。记忆中,五岁左右就开始放牛,直到十二岁收尾。期间种种反复,经不起折腾的寒窘的家,经历了诸多变故。如今想起,不免心伤。
家里买牛了。大约五岁那年,在太山庙姑父的帮助下,家里花了差不多六百块,买了一头母牛。那年头,五六百块,算是一笔大数目,隐约记得那时猪肉才二三块一斤。 这头母牛,因为出力太多,伤了身体,不会下牛崽,于是贱卖,我家才买的起。那年头,所有机械在农村十分罕见,牛是开垦工具之王,价格自然高了。除此,乡政府的空地上,每逢集市,还设有专门的牲口市场,一时兴旺无比。买母牛的过程中,父母的顶嘴,自然避免不了。父母是天生的一对冤家,从我记事起,就一直争执到现在。牛买回来了,应该是头六岁的母牛。农村人,看牛的岁数。往往是掰开牛嘴,数它嘴巴里的牙齿。这头牛牵回来,我也并不觉得新鲜。只记得父亲当时找了很多药方,给母牛温补身体,希望添崽。喂药的过程是这样的:砍伐一段竹竿,将熬好的药物灌进去,朝牛的嘴巴里填灌。后来,这头牛终于下崽了,家里人异常兴奋。那年头,生崽也没那么容易,要牵牛到乡里的畜牧局兽医站授种。印象中,父亲早饭后拉着牛步行到乡政府,直到晚上天黑才回来。牛生崽的时候,模糊是在冬天。牛棚很冷,怕牛冻着,还烧了火盆,给牛熬了一锅粥暖胃。看着浑身湿漉漉的小牛犊,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着实令人欣喜。
农村买牛,主要是为了耕田。每逢秋收之后,耕田种麦子的时节,家里的牛就派上了大用场。大约几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都是靠牛在向前运作。每次耕田的时候,父亲在后面把犁,我在前面牵牛,母亲在犁过的田沟施肥。牵牛的时候,我有一千一万个不情愿。有时候,回过头,看到吃力负重的牛,牛的眼里满是泪水,我不禁心痛,默默地为之感伤。还有些时候,牛似乎太累了,走着走着,瘫倒在地上,任你鞭子怎样抽打,就是不起来。每逢这种时候,我总是捂住脸,任泪水横流。成年后,每次负重,我都会主动舍弃一些东西,我也天生敏感多情脆弱,对牛的痛苦的记忆,让我对人生无法喜悦。山区旱地,土地坚实,一头牛无法耕田,必须两头合力。那时候大伯家喂了不少牛,每逢秋收时节,都会向大伯家借来一头帮忙。当然,自家的地犁完之后,牛还是牵拉过去帮大伯家耕种。
有一年的秋收夜晚,农村静谧而安详,我家却躁动不安。大伯将牛牵走好几天了,家里急着用。我和父亲步行到大伯家牵牛,知道大伯自家的地早就耕种完毕,帮别人犁田。父亲很不高兴,因为那时候,这头母牛已经怀崽,如果过度劳累,就会流产。我们到了田地,夜深了,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庄稼地里的一切历历在目。母牛沉重地向前走,每走一步都是一声喘息。那块地还没耕完,我和父亲牵走了牛。只见牛的后脖子上被绳套勒下了深深的槽,血泪斑斑。我不忍再看,牵拉着牛回去。 在农村人的概念里,养牛就是用来耕田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在我的心中,让牛负重,似乎太过残忍和邪恶。
说完了耕田,再说说放牛。第一次牵拉牛绳,是看到别人放牛,觉得很有趣。拉过来之后,被牛狠狠地顶了一下,连惊带吓软倒在地。家里买牛后,空闲的下午,我都被绑在了牛的身上。从春草生到秋草枯,只要空闲,我都被牛绳死死地捆绑着。有草的季节,早上和下午都要去放牛。早上,我几乎不放牛,父亲去。可是,有些时候,家里有事,必须放牛,我在床上被强拉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心里有一千一万个不情愿。早上放牛的时候,心里数秒,只觉得时间是如此地漫长和煎熬。到了下午,无论是酷暑严冬,我都要为牛服务。春夏秋下午拉牛出去,冬天就守在家里喂牛,没有一丝闲暇和乡村里的小伙伴厮混。大约那时,我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有一次,我急着出去玩耍,铡草喂牛的时候,手赶紧,还把母亲的手指铡断了一截,每每想起,我都心如刀绞。
有一次,伙伴们到山上采摘李子,我私自跑了。晚上兴高采烈地扛着半袋野李子回来,原以为会表扬,接着就是母亲的一顿恶毒的臭骂和厮打。由于我的潜逃,导致牛饿着肚子到了夜幕降临。母亲当时怒火中烧,扬言要把我采摘的李子倒进猪圈。可想而知,我那时的处境和心情。还有一次,和伙伴们到山上挖山姜,美美地挖到了傍晚,回来耽误了放牛,又是一顿臭骂。
上初中,住校了。只有周末回来,放牛的次数也少了。这副重担落在弟弟和妹妹的身上,大约弟弟和妹妹也反感放牛。记得他们两人放牛,多次推诿吵架。有一次,他们两个人放牛玩忽职守,导致牛跑到别人家的红薯地里,将一片红薯吃个精光。晚上回家后,被母亲打骂个半死,我心里也默默地难过。放牛的时候,最喜欢下雨。因为下雨,父亲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到山坡上接替我的放牛工作,那会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那年头,家里有牛的农户多了。我们多约好几个人一起到高山野岭,把牛丢在山上,任它到处撒欢奔跑吃草,也不怕吃了庄稼。放牛的时候,单纯地看牛,格外地无趣。有时候走神,导致牛啃吃了庄稼,不免又是一顿打骂。有一次,我记得非常清晰。升初中的前夕,牛顶头,将邻居的一块田里的玉米全部踏倒,当时,我都吓傻了,我也不知道回去该怎么跟父母交代。牛顶头的时候,有的是气力,追打不开,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整块玉米香消玉焚,纷纷倒地。放牛的伙伴有两三个,都给我留下星星点点的记忆,以后有空再叙说。
牛和人一样,会生病。那年,牛的眼睛里满是蠕动的长虫。我去看时,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还有一段时间,牛身上的毛一块块地掉。父亲不知道从哪里讨来的机油,往上面涂抹。牛有时候很听话,有时候很讨人厌。最讨人厌的莫过于偷吃庄稼,它趁着你不观望它的时候,偷偷摸摸地跑过去将别人地里的小麦或者玉米偷吃几棵,免不了别人投诉责骂。每逢牛偷吃别人的庄稼,我就狠狠地抽打。现在想起来,满心的痛。那年,我上初二。家里的小牛犊死了,据说是毒死的,父母很伤心。据说投毒的是邻居,怕小麦被鸡啄。后来,一头牛,赔偿了一百块了事。家里还把毒死的小牛犊开膛破肚,分食了。家里那时候,似乎是多事之秋。小牛的死,给念中学的我带来了不小的精神打击。
后来,家里的牛,一头母牛天定开花,也有五六头。再后来,一头头地卖了。那头母牛,大约有七八年的时光和我在一起。后来也被贱价牵走了,下了汤锅。它辛劳地走了一生,还要被吃进嘴里。当它们被拉走的时候,我依稀记得那个镜头。它们眼中含泪,依依不舍。我心中有万千的不舍,可是,我讨厌放牛,卖了就卖了吧。
现在追忆起放牛的那段往事,苦涩多于酸甜。我的人生,我的金色的年华,就被一根根冷冰冰的牛绳给锁住了。没有光彩和芳华,没有喜悦和幸福,只有追忆时锥心的酸楚。苦难灼干了童年的眼泪,太多的逆流让我从小对人生就充满了幻灭之感。不说小时候,爷爷早去世,家境寒窘,被别人家欺负。不说小时候,被同村的高个子打骂。童年,这段人生最美的年华,使我早早地饱尝了人世的艰辛,在成年后,对人生不再热望。
这个寒冷的冬夜,在他乡看到日益稀少的牛的图片,使我回思良多。想起了童年的种种,苦难也好,幸福也罢,人生向来都是苦乐参半。过去了,美好的,痛苦的,酸辛的,喜悦的,忘了吧。
童年的时光,想不到太多有趣的事情,因为我的童年和一根牛绳紧紧地捆绑在一起。都说幸福的童年,是成人后快乐的源泉。而我的童年,除了上学,所有的时间被牛绳和农活占领,没有自由,没有自己的空间,更不会畅想山的那边。成年后,所有痛苦不安的源头,大部分都归罪于童年的经历。记忆中,五岁左右就开始放牛,直到十二岁收尾。期间种种反复,经不起折腾的寒窘的家,经历了诸多变故。如今想起,不免心伤。
家里买牛了。大约五岁那年,在太山庙姑父的帮助下,家里花了差不多六百块,买了一头母牛。那年头,五六百块,算是一笔大数目,隐约记得那时猪肉才二三块一斤。 这头母牛,因为出力太多,伤了身体,不会下牛崽,于是贱卖,我家才买的起。那年头,所有机械在农村十分罕见,牛是开垦工具之王,价格自然高了。除此,乡政府的空地上,每逢集市,还设有专门的牲口市场,一时兴旺无比。买母牛的过程中,父母的顶嘴,自然避免不了。父母是天生的一对冤家,从我记事起,就一直争执到现在。牛买回来了,应该是头六岁的母牛。农村人,看牛的岁数。往往是掰开牛嘴,数它嘴巴里的牙齿。这头牛牵回来,我也并不觉得新鲜。只记得父亲当时找了很多药方,给母牛温补身体,希望添崽。喂药的过程是这样的:砍伐一段竹竿,将熬好的药物灌进去,朝牛的嘴巴里填灌。后来,这头牛终于下崽了,家里人异常兴奋。那年头,生崽也没那么容易,要牵牛到乡里的畜牧局兽医站授种。印象中,父亲早饭后拉着牛步行到乡政府,直到晚上天黑才回来。牛生崽的时候,模糊是在冬天。牛棚很冷,怕牛冻着,还烧了火盆,给牛熬了一锅粥暖胃。看着浑身湿漉漉的小牛犊,乌黑发亮的大眼睛,着实令人欣喜。
农村买牛,主要是为了耕田。每逢秋收之后,耕田种麦子的时节,家里的牛就派上了大用场。大约几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都是靠牛在向前运作。每次耕田的时候,父亲在后面把犁,我在前面牵牛,母亲在犁过的田沟施肥。牵牛的时候,我有一千一万个不情愿。有时候,回过头,看到吃力负重的牛,牛的眼里满是泪水,我不禁心痛,默默地为之感伤。还有些时候,牛似乎太累了,走着走着,瘫倒在地上,任你鞭子怎样抽打,就是不起来。每逢这种时候,我总是捂住脸,任泪水横流。成年后,每次负重,我都会主动舍弃一些东西,我也天生敏感多情脆弱,对牛的痛苦的记忆,让我对人生无法喜悦。山区旱地,土地坚实,一头牛无法耕田,必须两头合力。那时候大伯家喂了不少牛,每逢秋收时节,都会向大伯家借来一头帮忙。当然,自家的地犁完之后,牛还是牵拉过去帮大伯家耕种。
有一年的秋收夜晚,农村静谧而安详,我家却躁动不安。大伯将牛牵走好几天了,家里急着用。我和父亲步行到大伯家牵牛,知道大伯自家的地早就耕种完毕,帮别人犁田。父亲很不高兴,因为那时候,这头母牛已经怀崽,如果过度劳累,就会流产。我们到了田地,夜深了,月亮高高地挂在天空,庄稼地里的一切历历在目。母牛沉重地向前走,每走一步都是一声喘息。那块地还没耕完,我和父亲牵走了牛。只见牛的后脖子上被绳套勒下了深深的槽,血泪斑斑。我不忍再看,牵拉着牛回去。 在农村人的概念里,养牛就是用来耕田的,没什么大不了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在我的心中,让牛负重,似乎太过残忍和邪恶。
说完了耕田,再说说放牛。第一次牵拉牛绳,是看到别人放牛,觉得很有趣。拉过来之后,被牛狠狠地顶了一下,连惊带吓软倒在地。家里买牛后,空闲的下午,我都被绑在了牛的身上。从春草生到秋草枯,只要空闲,我都被牛绳死死地捆绑着。有草的季节,早上和下午都要去放牛。早上,我几乎不放牛,父亲去。可是,有些时候,家里有事,必须放牛,我在床上被强拉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心里有一千一万个不情愿。早上放牛的时候,心里数秒,只觉得时间是如此地漫长和煎熬。到了下午,无论是酷暑严冬,我都要为牛服务。春夏秋下午拉牛出去,冬天就守在家里喂牛,没有一丝闲暇和乡村里的小伙伴厮混。大约那时,我就养成了孤僻的性格。有一次,我急着出去玩耍,铡草喂牛的时候,手赶紧,还把母亲的手指铡断了一截,每每想起,我都心如刀绞。
有一次,伙伴们到山上采摘李子,我私自跑了。晚上兴高采烈地扛着半袋野李子回来,原以为会表扬,接着就是母亲的一顿恶毒的臭骂和厮打。由于我的潜逃,导致牛饿着肚子到了夜幕降临。母亲当时怒火中烧,扬言要把我采摘的李子倒进猪圈。可想而知,我那时的处境和心情。还有一次,和伙伴们到山上挖山姜,美美地挖到了傍晚,回来耽误了放牛,又是一顿臭骂。
上初中,住校了。只有周末回来,放牛的次数也少了。这副重担落在弟弟和妹妹的身上,大约弟弟和妹妹也反感放牛。记得他们两人放牛,多次推诿吵架。有一次,他们两个人放牛玩忽职守,导致牛跑到别人家的红薯地里,将一片红薯吃个精光。晚上回家后,被母亲打骂个半死,我心里也默默地难过。放牛的时候,最喜欢下雨。因为下雨,父亲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到山坡上接替我的放牛工作,那会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那年头,家里有牛的农户多了。我们多约好几个人一起到高山野岭,把牛丢在山上,任它到处撒欢奔跑吃草,也不怕吃了庄稼。放牛的时候,单纯地看牛,格外地无趣。有时候走神,导致牛啃吃了庄稼,不免又是一顿打骂。有一次,我记得非常清晰。升初中的前夕,牛顶头,将邻居的一块田里的玉米全部踏倒,当时,我都吓傻了,我也不知道回去该怎么跟父母交代。牛顶头的时候,有的是气力,追打不开,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整块玉米香消玉焚,纷纷倒地。放牛的伙伴有两三个,都给我留下星星点点的记忆,以后有空再叙说。
牛和人一样,会生病。那年,牛的眼睛里满是蠕动的长虫。我去看时,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还有一段时间,牛身上的毛一块块地掉。父亲不知道从哪里讨来的机油,往上面涂抹。牛有时候很听话,有时候很讨人厌。最讨人厌的莫过于偷吃庄稼,它趁着你不观望它的时候,偷偷摸摸地跑过去将别人地里的小麦或者玉米偷吃几棵,免不了别人投诉责骂。每逢牛偷吃别人的庄稼,我就狠狠地抽打。现在想起来,满心的痛。那年,我上初二。家里的小牛犊死了,据说是毒死的,父母很伤心。据说投毒的是邻居,怕小麦被鸡啄。后来,一头牛,赔偿了一百块了事。家里还把毒死的小牛犊开膛破肚,分食了。家里那时候,似乎是多事之秋。小牛的死,给念中学的我带来了不小的精神打击。
后来,家里的牛,一头母牛天定开花,也有五六头。再后来,一头头地卖了。那头母牛,大约有七八年的时光和我在一起。后来也被贱价牵走了,下了汤锅。它辛劳地走了一生,还要被吃进嘴里。当它们被拉走的时候,我依稀记得那个镜头。它们眼中含泪,依依不舍。我心中有万千的不舍,可是,我讨厌放牛,卖了就卖了吧。
现在追忆起放牛的那段往事,苦涩多于酸甜。我的人生,我的金色的年华,就被一根根冷冰冰的牛绳给锁住了。没有光彩和芳华,没有喜悦和幸福,只有追忆时锥心的酸楚。苦难灼干了童年的眼泪,太多的逆流让我从小对人生就充满了幻灭之感。不说小时候,爷爷早去世,家境寒窘,被别人家欺负。不说小时候,被同村的高个子打骂。童年,这段人生最美的年华,使我早早地饱尝了人世的艰辛,在成年后,对人生不再热望。
这个寒冷的冬夜,在他乡看到日益稀少的牛的图片,使我回思良多。想起了童年的种种,苦难也好,幸福也罢,人生向来都是苦乐参半。过去了,美好的,痛苦的,酸辛的,喜悦的,忘了吧。
![]() |
![]() |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25 1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