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去的2012,以及身处的2013,一些想要说的话。
末日之说不攻而破,2013如约而至。生活依旧一如从前,但很多人已经习惯称之为新纪元,这也许是人们对未来的一个美好的期盼。尽管一觉醒来发现开跑车的依旧开跑车,挤公交的还是要挤公交。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新纪元的开始不是美梦更像是噩梦。
网络上,关于南方周末的报道比比皆是,微博更甚,声援声无处不在。昨日看了韩寒的博文,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让我有感触的文字。“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也深知还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无所适从。”这是我自2012年以来最深的体会。
严格说起来我不是文字工作者,我有这样的体会不过是因为我在2012年初冲动的办了一本电子杂志,这样的体会来自于我接触到更多写字的人,他们或年轻或迈入中年,他们没有大名大利,很多不过默默无闻的坚持着写字这件事。
有人会用文艺二字来定义他们。抱着嬉闹的心情,看他们笔下的故事。这正是我感到悲哀的事。
在网络世界的影响下,文艺二字已经变得廉价,甚至一文不值。也许你觉得我说的过于偏激,那就尽管抨击我吧。
你看到一个留长发的男生站在街头画画,会说,呵,文艺青年啊。
你看到网页上那几行辞藻华丽的小诗,会想,真够文艺的啊。
你再看几张朦胧寓意不明的照片,是不是也会联想到文艺二字。
……
若是文艺仅止于此,那不是你的悲哀,而是文艺本身的悲哀。热衷于文艺的表象,却没有人会静下心来去思考这两字背后的含义。
文艺的形式表达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大众的还是另类的,它表达的感情是悲观,又或者乐观,总体来说,文艺体现的力量依旧是积极向上的。意在提升人类自身的性情修养,它丰富你一双眼看不到的世界。而作为文艺的完成者和传达者,这是对他们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肯定。
人的角色是可以不断转换的,前一秒你是文艺继承者,下一秒你就变身成为传达着,借以如此的方式,文艺才能普及。
我始终认为对待文艺二字该慎重。他需要的眼光需要的支持,不是浅薄的,而是厚重的,掷地有声的。
有这些牢骚许是因为最近和青儿聊了太多,又恰逢南方周末的新闻,昨晚更有一朋友向我诉说写字的不易。
向来不爱在博客里说这些严肃的话题,这样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我的风格。但是每个人都有底线,一旦触及于此便不可收拾。
如此不妨再说说对我那位朋友想说的话。我希望他能看到,也希望我的这些话能对他产生好的影响。
当初我们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是抱着最美好的愿望做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想到后期的艰难和失败。
但是值得庆幸,我们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路走到今天。我想对你的说的是,现在还不是结束,最后的结果必然不是如此而已。
也许你感到压力的重大,你对我说着生活的不易,反反复复,我不否认,这一度让我到了厌烦的程度。但是我要指出的是,我厌烦的并不是你这个人,而是这一行为。
并不是只你一人有压力,甚至在我看来,你的这些,都算不上压力。这些都是必经之路,在你一开始就选择走这条路的时候,你就应该料想到必不会一帆风顺。对我来说,这些坎坷不易,是你的财富,作为一个写字者,生活里的一切苦难,自身的孤独都是别人偷不去的宝藏。
你一直和我强调,主流和非主流的文字。你执意把自己归入后者,在你看来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杂志书籍,诸如最小说,再来最近发新书的,阿sam,刘同这些人的作品,都可囊括在前者。我暂且不评价你的看法。我要说的是,你难免把自己看的过高,眼界还没有放开。市场作品本就良莠不齐,但是一样事物的成功,本就是值得肯定的,即便是炒作,那也不是单靠几个人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到的。背后之人付出的心血有谁可知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恶判断,但是若仅凭一己之念而判断他人实力,就有欠妥当了。
你说你在一些人身上看到了服从,和妥协。而我恰恰认为这是你现在该学习的。这并不代表我认同你对那些人的评价。在我看来,你所说的服从和妥协,只是他们的改变,是在时代大潮流下做出的选择,他们依然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且这些事尚且算得上是好事,是成功的。这是他们的成长,至于他们是否同流合污,这些都不是我们能评断的。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只是陌生人。
我曾经对你说过很多,上面的这些话我原本也应该在昨晚对你一人说,但是我感到悲哀的是,你好像没有把我之前对你说过的话当真,你没有想过它们真实的含义,你依然活在你自己的世界,你选择了一种与世界脱节的思考方式。这种执着或许不是坏事,但是仅依当下的情况看来,对你百害而无一益。
于公于私,我都希望你能有更好的未来,这不是场面话。
你曾经问我是不是会永远站在你这边,对于这点,我无法给出肯定的回答。因为任何承诺在岁月的摧残下都不堪一击。我能说的是,我不会主动放弃,前提是我们都要在不断进步中,如果停滞不前,时间就会放弃我们的。等到那时,我们也就没有相互陪伴下去的理由了。
你有你要为之努力的梦想,而我也有自己的事业。
是的,事业。昨晚凉城对我说,你的事业!让我为之一振。
《MEI》已经正式更名为《文艺复新》,实体排版也在进行中,但是有很多事,我还需要慢慢理清楚。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习惯在做一件事之前,把可能遇到的事都现在脑袋里过一遍,心内打一遍草稿,反复思考才做决定。
现在已经到了一月,我心下又产生很多想法。诚如我上面所说,文艺二字当得起慎重对待。经过这么多事,对于杂志的未来,我希望以更规范更专业的眼光来看待。我曾经对朋友说过,办这本杂志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默默无闻的写字人被大众所知,希望更多好的文字展现在众人眼下。现在我依然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两天我私下想了一些,也做了一些决定,今天在这里,也先透露一些。关于《文艺复新》,一月的实体刊,将推迟到四月发布。在此之间的三个月,杂志内部将做大调整,甚至包括早前结束的征稿活动,也将再开展。至于更多内幕,还待商榷。稍后几天将发布官方声明。
2013年,整装以待,一切重新出发。
两年是我给你的期限,希望两年后,我能欣慰的对自己说,不后悔。
网络上,关于南方周末的报道比比皆是,微博更甚,声援声无处不在。昨日看了韩寒的博文,这是迄今为止唯一让我有感触的文字。“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也深知还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无所适从。”这是我自2012年以来最深的体会。
严格说起来我不是文字工作者,我有这样的体会不过是因为我在2012年初冲动的办了一本电子杂志,这样的体会来自于我接触到更多写字的人,他们或年轻或迈入中年,他们没有大名大利,很多不过默默无闻的坚持着写字这件事。
有人会用文艺二字来定义他们。抱着嬉闹的心情,看他们笔下的故事。这正是我感到悲哀的事。
在网络世界的影响下,文艺二字已经变得廉价,甚至一文不值。也许你觉得我说的过于偏激,那就尽管抨击我吧。
你看到一个留长发的男生站在街头画画,会说,呵,文艺青年啊。
你看到网页上那几行辞藻华丽的小诗,会想,真够文艺的啊。
你再看几张朦胧寓意不明的照片,是不是也会联想到文艺二字。
……
若是文艺仅止于此,那不是你的悲哀,而是文艺本身的悲哀。热衷于文艺的表象,却没有人会静下心来去思考这两字背后的含义。
文艺的形式表达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大众的还是另类的,它表达的感情是悲观,又或者乐观,总体来说,文艺体现的力量依旧是积极向上的。意在提升人类自身的性情修养,它丰富你一双眼看不到的世界。而作为文艺的完成者和传达者,这是对他们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肯定。
人的角色是可以不断转换的,前一秒你是文艺继承者,下一秒你就变身成为传达着,借以如此的方式,文艺才能普及。
我始终认为对待文艺二字该慎重。他需要的眼光需要的支持,不是浅薄的,而是厚重的,掷地有声的。
有这些牢骚许是因为最近和青儿聊了太多,又恰逢南方周末的新闻,昨晚更有一朋友向我诉说写字的不易。
向来不爱在博客里说这些严肃的话题,这样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我的风格。但是每个人都有底线,一旦触及于此便不可收拾。
如此不妨再说说对我那位朋友想说的话。我希望他能看到,也希望我的这些话能对他产生好的影响。
当初我们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是抱着最美好的愿望做的,但这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想到后期的艰难和失败。
但是值得庆幸,我们没有半途而废,而是一路走到今天。我想对你的说的是,现在还不是结束,最后的结果必然不是如此而已。
也许你感到压力的重大,你对我说着生活的不易,反反复复,我不否认,这一度让我到了厌烦的程度。但是我要指出的是,我厌烦的并不是你这个人,而是这一行为。
并不是只你一人有压力,甚至在我看来,你的这些,都算不上压力。这些都是必经之路,在你一开始就选择走这条路的时候,你就应该料想到必不会一帆风顺。对我来说,这些坎坷不易,是你的财富,作为一个写字者,生活里的一切苦难,自身的孤独都是别人偷不去的宝藏。
你一直和我强调,主流和非主流的文字。你执意把自己归入后者,在你看来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杂志书籍,诸如最小说,再来最近发新书的,阿sam,刘同这些人的作品,都可囊括在前者。我暂且不评价你的看法。我要说的是,你难免把自己看的过高,眼界还没有放开。市场作品本就良莠不齐,但是一样事物的成功,本就是值得肯定的,即便是炒作,那也不是单靠几个人动动嘴皮子就能做到的。背后之人付出的心血有谁可知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恶判断,但是若仅凭一己之念而判断他人实力,就有欠妥当了。
你说你在一些人身上看到了服从,和妥协。而我恰恰认为这是你现在该学习的。这并不代表我认同你对那些人的评价。在我看来,你所说的服从和妥协,只是他们的改变,是在时代大潮流下做出的选择,他们依然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且这些事尚且算得上是好事,是成功的。这是他们的成长,至于他们是否同流合污,这些都不是我们能评断的。对于我们来说,他们只是陌生人。
我曾经对你说过很多,上面的这些话我原本也应该在昨晚对你一人说,但是我感到悲哀的是,你好像没有把我之前对你说过的话当真,你没有想过它们真实的含义,你依然活在你自己的世界,你选择了一种与世界脱节的思考方式。这种执着或许不是坏事,但是仅依当下的情况看来,对你百害而无一益。
于公于私,我都希望你能有更好的未来,这不是场面话。
你曾经问我是不是会永远站在你这边,对于这点,我无法给出肯定的回答。因为任何承诺在岁月的摧残下都不堪一击。我能说的是,我不会主动放弃,前提是我们都要在不断进步中,如果停滞不前,时间就会放弃我们的。等到那时,我们也就没有相互陪伴下去的理由了。
你有你要为之努力的梦想,而我也有自己的事业。
是的,事业。昨晚凉城对我说,你的事业!让我为之一振。
《MEI》已经正式更名为《文艺复新》,实体排版也在进行中,但是有很多事,我还需要慢慢理清楚。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习惯在做一件事之前,把可能遇到的事都现在脑袋里过一遍,心内打一遍草稿,反复思考才做决定。
现在已经到了一月,我心下又产生很多想法。诚如我上面所说,文艺二字当得起慎重对待。经过这么多事,对于杂志的未来,我希望以更规范更专业的眼光来看待。我曾经对朋友说过,办这本杂志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默默无闻的写字人被大众所知,希望更多好的文字展现在众人眼下。现在我依然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两天我私下想了一些,也做了一些决定,今天在这里,也先透露一些。关于《文艺复新》,一月的实体刊,将推迟到四月发布。在此之间的三个月,杂志内部将做大调整,甚至包括早前结束的征稿活动,也将再开展。至于更多内幕,还待商榷。稍后几天将发布官方声明。
2013年,整装以待,一切重新出发。
两年是我给你的期限,希望两年后,我能欣慰的对自己说,不后悔。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