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世界中
最近一口气读完了《平凡的世界》,心悸之余,感慨生活其实已经给了自己很多。我庆幸自己不必像孙氏兄弟一样,为了生计或佝偻了脊背,或挣扎于只有流动的黑色的矿井之下。可是肉体上的痛苦可以痊愈,精神上的呢?
看到少平的心里挣扎,我好像看到了自己。跟哥哥经营专场,抑或是只是在家种田,他的一生可以平凡但却轻松,可他并没有选择这条路,因为他可以忍受肉体上的折磨,却不能忍受精神上的束缚。宁愿让硕大的石头压着自己贴着地面前行,磨烂了皮肉,发出土地一般痛苦的呻吟。在没有住处没有食物的多少个黄原揽工的日子里,他的肉体上忍受着饥饿、疼痛,可他的精神是畅快的,正如北漂的我。
我一直没有勇气回想来北京之前的日子,难以想象自己是有多大的勇气和魄力才来到了这个让人为之迷恋却又为之迷惘的城市。
2012年4月,回家参加完姥姥的葬礼,经历了失恋的挣扎,我回到生活了四年的淮北小城,这个城市留下了我太多的苦闷与挣扎,破灭了我濒临破产的梦想。满心欢喜的以为通过学长的介绍,找到了一份热爱的编辑工作,虽然是网编,虽然是房地产行业。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面对主编阴阳怪气的讽刺和所谓苦口婆心的为我好,心里每一天都是折磨。我心想,一个月之后,写完论文,拿到工资,就要开始新生活,虽然我不知道这种新生活是什么。一个月之后,主编找我谈话,他晃动的脑袋和鄙夷的眼神让我出了一身冷汗,这次谈话的主题是,就算我是熟人介绍来的,也没有工资可以拿。我不争气的抹了一把眼泪,因为一个月前,我告诉家里自己已经找到了工作,不要生活费了,这对饱受生活压力的父母来说,是一件多么舒心的事情,我怎么能忍心再告诉他们我没有工资呢?主编给了我三条路:一是他介绍我去淮北电视台,二是推荐我去合肥总部,三是让我继续做没有工资的网络编辑。总之,他不愿意收留我。跌跌撞撞回到学校,我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走投无路了,当然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孩子般的稚气。可是,又有什么呢?破釜沉舟吧,于是第二天,我收拾好自己的办公用品,跟主编说,我走了。主编一脸惊讶的说,你的选择?我说,第四条路。
回到学校,我把自己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和衣服之外的所有行李都在二手市场上卖掉,握着仅有的五百块钱,买了廉价的正装和化妆品,拖着行李,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临行前亲朋好友的反对并没有让我有一丝动摇的感觉,二十年了,我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决定。虽然我知道,回家做老师,或者去上海的老师公司会有多么舒心,可是我怎能放弃一个北京梦,尽管我从未来过北京。
一夜的站票,让我到达北京时,已经快要昏厥过去,走出车站的那一瞬间,正好是北京时间七点整,车站响起了《东方红》的报时音乐,我站在出站口,任泪水洗刷了一夜的疲惫。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爱自己!”
如今,来到北京已经整整六个月,在这期间经历的一个月风餐露宿到处找工作的日子,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看到了一个孙少平。仍然记得找到工作和房子之后打电话告诉爸妈我来北京的消息时,他们有多震惊,但同时,他们也深信自己的女儿必然会有一番作为。一个农村女孩,就这样在青春的冲动中来到了这一方热土。不论如何,至少我在北京生活过。从今以后,我必须一个人坚强地,像孙少安一样,不论遇到多大的苦难,都要“精神抖擞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看到少平的心里挣扎,我好像看到了自己。跟哥哥经营专场,抑或是只是在家种田,他的一生可以平凡但却轻松,可他并没有选择这条路,因为他可以忍受肉体上的折磨,却不能忍受精神上的束缚。宁愿让硕大的石头压着自己贴着地面前行,磨烂了皮肉,发出土地一般痛苦的呻吟。在没有住处没有食物的多少个黄原揽工的日子里,他的肉体上忍受着饥饿、疼痛,可他的精神是畅快的,正如北漂的我。
我一直没有勇气回想来北京之前的日子,难以想象自己是有多大的勇气和魄力才来到了这个让人为之迷恋却又为之迷惘的城市。
2012年4月,回家参加完姥姥的葬礼,经历了失恋的挣扎,我回到生活了四年的淮北小城,这个城市留下了我太多的苦闷与挣扎,破灭了我濒临破产的梦想。满心欢喜的以为通过学长的介绍,找到了一份热爱的编辑工作,虽然是网编,虽然是房地产行业。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面对主编阴阳怪气的讽刺和所谓苦口婆心的为我好,心里每一天都是折磨。我心想,一个月之后,写完论文,拿到工资,就要开始新生活,虽然我不知道这种新生活是什么。一个月之后,主编找我谈话,他晃动的脑袋和鄙夷的眼神让我出了一身冷汗,这次谈话的主题是,就算我是熟人介绍来的,也没有工资可以拿。我不争气的抹了一把眼泪,因为一个月前,我告诉家里自己已经找到了工作,不要生活费了,这对饱受生活压力的父母来说,是一件多么舒心的事情,我怎么能忍心再告诉他们我没有工资呢?主编给了我三条路:一是他介绍我去淮北电视台,二是推荐我去合肥总部,三是让我继续做没有工资的网络编辑。总之,他不愿意收留我。跌跌撞撞回到学校,我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走投无路了,当然那个时候还是有一些孩子般的稚气。可是,又有什么呢?破釜沉舟吧,于是第二天,我收拾好自己的办公用品,跟主编说,我走了。主编一脸惊讶的说,你的选择?我说,第四条路。
回到学校,我把自己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和衣服之外的所有行李都在二手市场上卖掉,握着仅有的五百块钱,买了廉价的正装和化妆品,拖着行李,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临行前亲朋好友的反对并没有让我有一丝动摇的感觉,二十年了,我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做一次决定。虽然我知道,回家做老师,或者去上海的老师公司会有多么舒心,可是我怎能放弃一个北京梦,尽管我从未来过北京。
一夜的站票,让我到达北京时,已经快要昏厥过去,走出车站的那一瞬间,正好是北京时间七点整,车站响起了《东方红》的报时音乐,我站在出站口,任泪水洗刷了一夜的疲惫。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爱自己!”
如今,来到北京已经整整六个月,在这期间经历的一个月风餐露宿到处找工作的日子,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看到了一个孙少平。仍然记得找到工作和房子之后打电话告诉爸妈我来北京的消息时,他们有多震惊,但同时,他们也深信自己的女儿必然会有一番作为。一个农村女孩,就这样在青春的冲动中来到了这一方热土。不论如何,至少我在北京生活过。从今以后,我必须一个人坚强地,像孙少安一样,不论遇到多大的苦难,都要“精神抖擞地跳上新生活的马车,坐在驾辕的位置上,绷紧全身的肌肉和神经,吆喝着、呐喊着,继续走向前去……”
-
霹雳乓啷脆 赞了这篇日记 2013-01-08 14: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