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老去
距离上次浏览着网页突发感慨开始矫情已经都记不清多久了。冷静一想,这不就说明我在思想上愈加地皮糙肉厚了麽。
大概一年前,是我看着别人在独处时对着个电脑傻笑,甚觉不可思议,顺便吐槽TA宅出毛儿了快快呼吸一下外界的空气呗。现在一拍脑门儿,NND,这不是我现在的状态麽。
我着实不想老气横秋地伤春悲秋,在这个全国上下冷死人的冬天,但我发觉这种小伤感的情绪微妙至极,若不记录下来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我说,我必须硬着头皮承认,目前的生活状态我不甚快活,远远不及那纤细热烈的高中岁月啊,甚至不及不久前庸庸碌碌的大学一二三年。
今天是考研党的判刑日,之前不管是水掉了还是火掉了,努力了放挺了,今日过后,尘归尘土归土。祝我亲爱的童鞋们,真诚地,祝你们一个个超常发挥结束疼痛迎来新生!别管这个研好不好读,过了它的门槛儿再说。我巴巴地盼望着合适的时机给他们发短信聊表问候,却不知道咋说比较好。只有跟他们,我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的同僚们在一起,只有每年两个假期不约而同滚回老家的一期一会,让才让我觉得青春真是从未流逝,因此每一次见面都大有盼头。所以说,人最怕的就是闲下来,闲下来还还不知所踪。
忘了哪个专家说,高纬度地区是思想家的摇篮。天气冷,人无事可做,只得闷在家里思考。此话颇有些道理。我现在就是不愿出门胡思乱想的典型。我发觉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每过一个周期,就有那么一天,我是无所事事好几天了,手头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小说看到将将厌烦,而作业报告论文读书计划的死线将至未至,无聊至极也耐心至极地刷着SNS,看别人的状态留言照片日志,突然,自己的酸不溜秋的情绪被唤醒了,于是开始为浑浑噩噩的人生做总结——正如我现在在做的事情。想想如果我坚持了十年,再回头看自己的日志,从日期间隔和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来分析自己的人生经历,何尝不是一个好的研究选题,呵呵。
我想我最大的缺陷就是安逸和被动。在每一个转折阶段我都去走那条最没创意最舒服的路。一向如此。小学、直升初中、去大家都推荐的高中、报考最大胜算的大学、拿没人更我抢的直博名额。多好,自己不用出一份气力。说到理想,我也是有的,我习惯叫它梦想。善于谈梦想的人是顶尖的空想主义者,我把我的梦吹的无边无际,高高在上,以至于自己都觉得那要是能实现都奇怪了——实现了还叫什么梦!我对世界最大的期待就是世界和平,只要世界不变,我就能安逸地混下去,混是一种理想的行动方式,充满了率性洒脱不羁和那么一点点的浪漫。多好。
偶尔也会不安地想到,脚下的路这么平坦,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吧?社会其实正在等着我回报不知哪一天就不耐烦等不及我了吧?我意识到,人还是应该上进的,人跟别人产生差距了还是应该花些力气追赶一下的。别杵这儿了,动一动啊,喂!说你呐!嗯,我动一动。
怎么个动法呢?我在让自己相信世界是玄妙的,人生是有彩蛋的,未知的未来你是不用想破脑袋去设计的,等着就对了。其实这个事情我很早就想过,那时觉得自己居然有这种想法简直大逆不道!嗯,被意识形态和绝对道德束缚得太紧的小孩儿特别容易感觉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岁月不仅麻木你的精神,还能磨厚你的面皮,从前的大逆不道磨到现在可能也就是个小打小闹了。我发现很多事情根本不是个事儿,何必庸人自扰?重要的是踩出自己的节奏。
这个就像频率、波长一样,弄不好你就会精神紊乱怀疑世界:我是不是做错了?我是不是失败了?我是不是特别没用啊?人生没有意义了啊?节奏这个东西很重要,体内的生物钟啊说话的语速啊走路的步频啊许许多多小节奏凑到一块儿,你才是你,独一无二的你。而如果你妄图强行打乱更改,小心走火入魔。
那么自己的节奏怎么找?大凡圣贤都思考这个问题。柏拉图找到了理想的节奏,把它编进《理想国》;屈原坚持了自己的节奏结果他的皓皓之白被俗世浊物所伤,只能追彭咸而去;尼采比较强大,他不仅找到自己的,还想推广给世界,世界说他疯了,他有口莫辩。还好我没那么硬的骨气,也不用那么强大的节奏。弄好自己的就万岁万万岁了。
早两年我还年轻的时候大约不会这般自暴自弃的,但虚长了几岁,很多事情也就看淡看开了。总体上说,我这是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享受着最后的无病呻吟的特权——入了社会找了工作独了立,再这副死出,你老板老公老爸老妈老同学老朋友不得打死你?想说,就再让我躺一会儿吧,等到走出了青春的领地,世界会给我打磨的,教训是巴巴等着被我吃的。再懒一会儿,趁着年华尚未完全老去。
大概一年前,是我看着别人在独处时对着个电脑傻笑,甚觉不可思议,顺便吐槽TA宅出毛儿了快快呼吸一下外界的空气呗。现在一拍脑门儿,NND,这不是我现在的状态麽。
我着实不想老气横秋地伤春悲秋,在这个全国上下冷死人的冬天,但我发觉这种小伤感的情绪微妙至极,若不记录下来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我说,我必须硬着头皮承认,目前的生活状态我不甚快活,远远不及那纤细热烈的高中岁月啊,甚至不及不久前庸庸碌碌的大学一二三年。
今天是考研党的判刑日,之前不管是水掉了还是火掉了,努力了放挺了,今日过后,尘归尘土归土。祝我亲爱的童鞋们,真诚地,祝你们一个个超常发挥结束疼痛迎来新生!别管这个研好不好读,过了它的门槛儿再说。我巴巴地盼望着合适的时机给他们发短信聊表问候,却不知道咋说比较好。只有跟他们,我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的同僚们在一起,只有每年两个假期不约而同滚回老家的一期一会,让才让我觉得青春真是从未流逝,因此每一次见面都大有盼头。所以说,人最怕的就是闲下来,闲下来还还不知所踪。
忘了哪个专家说,高纬度地区是思想家的摇篮。天气冷,人无事可做,只得闷在家里思考。此话颇有些道理。我现在就是不愿出门胡思乱想的典型。我发觉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每过一个周期,就有那么一天,我是无所事事好几天了,手头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小说看到将将厌烦,而作业报告论文读书计划的死线将至未至,无聊至极也耐心至极地刷着SNS,看别人的状态留言照片日志,突然,自己的酸不溜秋的情绪被唤醒了,于是开始为浑浑噩噩的人生做总结——正如我现在在做的事情。想想如果我坚持了十年,再回头看自己的日志,从日期间隔和语言风格和情感基调来分析自己的人生经历,何尝不是一个好的研究选题,呵呵。
我想我最大的缺陷就是安逸和被动。在每一个转折阶段我都去走那条最没创意最舒服的路。一向如此。小学、直升初中、去大家都推荐的高中、报考最大胜算的大学、拿没人更我抢的直博名额。多好,自己不用出一份气力。说到理想,我也是有的,我习惯叫它梦想。善于谈梦想的人是顶尖的空想主义者,我把我的梦吹的无边无际,高高在上,以至于自己都觉得那要是能实现都奇怪了——实现了还叫什么梦!我对世界最大的期待就是世界和平,只要世界不变,我就能安逸地混下去,混是一种理想的行动方式,充满了率性洒脱不羁和那么一点点的浪漫。多好。
偶尔也会不安地想到,脚下的路这么平坦,出来混早晚要还的吧?社会其实正在等着我回报不知哪一天就不耐烦等不及我了吧?我意识到,人还是应该上进的,人跟别人产生差距了还是应该花些力气追赶一下的。别杵这儿了,动一动啊,喂!说你呐!嗯,我动一动。
怎么个动法呢?我在让自己相信世界是玄妙的,人生是有彩蛋的,未知的未来你是不用想破脑袋去设计的,等着就对了。其实这个事情我很早就想过,那时觉得自己居然有这种想法简直大逆不道!嗯,被意识形态和绝对道德束缚得太紧的小孩儿特别容易感觉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岁月不仅麻木你的精神,还能磨厚你的面皮,从前的大逆不道磨到现在可能也就是个小打小闹了。我发现很多事情根本不是个事儿,何必庸人自扰?重要的是踩出自己的节奏。
这个就像频率、波长一样,弄不好你就会精神紊乱怀疑世界:我是不是做错了?我是不是失败了?我是不是特别没用啊?人生没有意义了啊?节奏这个东西很重要,体内的生物钟啊说话的语速啊走路的步频啊许许多多小节奏凑到一块儿,你才是你,独一无二的你。而如果你妄图强行打乱更改,小心走火入魔。
那么自己的节奏怎么找?大凡圣贤都思考这个问题。柏拉图找到了理想的节奏,把它编进《理想国》;屈原坚持了自己的节奏结果他的皓皓之白被俗世浊物所伤,只能追彭咸而去;尼采比较强大,他不仅找到自己的,还想推广给世界,世界说他疯了,他有口莫辩。还好我没那么硬的骨气,也不用那么强大的节奏。弄好自己的就万岁万万岁了。
早两年我还年轻的时候大约不会这般自暴自弃的,但虚长了几岁,很多事情也就看淡看开了。总体上说,我这是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享受着最后的无病呻吟的特权——入了社会找了工作独了立,再这副死出,你老板老公老爸老妈老同学老朋友不得打死你?想说,就再让我躺一会儿吧,等到走出了青春的领地,世界会给我打磨的,教训是巴巴等着被我吃的。再懒一会儿,趁着年华尚未完全老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