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看《泰囧》的几点收获
2013年1月1日和老公一起看了泰囧,爆笑开心之类的收获就不说了,说点正经的:
【1】待办事项清单
待办事项清单这点非常好,可以让你在忙碌中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不会让自己忙碌了半天最后发现想做的事情都没做成。
【2】照片、录像、微博等记录
看电影时就觉得,那些电影人真幸福,可以在多年之后还能用大屏幕看到自己当年拍摄时候的情况,还可以让别人记住那些主演的模样。后来想想,其实现在科技手段发达了,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照片、录像、微博记录自己的生活情况。只要懂得加以梳理,想做一个记录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看了《泰囧》,让我这个不喜欢留影,不喜欢录像,不喜欢写微博的人,也有点改变想法了。
【3】防水袋
在《泰囧》的旅行中,防水袋这个小物件居然派上了大用处。如果没有王宝强的防水袋,那么这个片子恐怕也就拍不下去了。所以说,对突发事件做好预案,还是相当重要的。比如,买保险、理财、立遗嘱、三防手机外加防水袋。
【4】对长辈的关爱
影片结尾前揭示了宝强一直念叨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相信一定击中了很多人的泪点。这部片子的给我带来的收获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多一点关爱长辈的健康;对中年人来说,应该是及时关注自己的健康。健康是福,永远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5】夫妻间的感情
影片里对徐朗和安安这对夫妻的感情描写有点生硬,有点脸谱化,所以这里写下这一条有点凑字数之嫌。夫妻之间还是要多留出一点时间来进行沟通,不要觉得老夫老妻了,没什么不能包容的,就放松了对感情的维护。两人的感情就像一个共同的信用账户,需要定期向里面存钱。如果属于管理,就相当于不断从里面取钱,时间长了难免到了信用破产的那一天。所以趁感情稳定的时候,多多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样夫妻感情还能“历久弥坚”啊。
【ps】徐朗的"分裂性格"。
徐朗这哥们可以说做人做得很油滑,遇到问题时很会随机应变。因为他丢了护照没办法进酒店,见到来找他的王宝就很快想到和王宝一路,借王宝的护照来注册酒店。但是一路上他并没有把王宝当同伴,只是当做利用对象而已。有求于人时,徐朗就对王宝格外热情;一到自己生气,就想马上甩掉王宝。还好他并不是真正绝情的人(也许是发现王宝还有利用价值吧),所以每次看到王宝一脸笑容跑回来,还是忍不住马上和好如初了。
好像很多家长对孩子也这样。一旦孩子惹家长生气了,家长就恨不得没生过这个孩子,跟配偶抱怨的时候也会说“看你的孩子又怎么怎么样了”;一旦孩子做出点成绩,就忍不住逢人便讲“看,那个就是我的孩子”。这不是和徐朗的“分裂性格”如出一辙么!
【1】待办事项清单
待办事项清单这点非常好,可以让你在忙碌中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不会让自己忙碌了半天最后发现想做的事情都没做成。
【2】照片、录像、微博等记录
看电影时就觉得,那些电影人真幸福,可以在多年之后还能用大屏幕看到自己当年拍摄时候的情况,还可以让别人记住那些主演的模样。后来想想,其实现在科技手段发达了,就算是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照片、录像、微博记录自己的生活情况。只要懂得加以梳理,想做一个记录也不是什么特别难的事情。看了《泰囧》,让我这个不喜欢留影,不喜欢录像,不喜欢写微博的人,也有点改变想法了。
【3】防水袋
在《泰囧》的旅行中,防水袋这个小物件居然派上了大用处。如果没有王宝强的防水袋,那么这个片子恐怕也就拍不下去了。所以说,对突发事件做好预案,还是相当重要的。比如,买保险、理财、立遗嘱、三防手机外加防水袋。
【4】对长辈的关爱
影片结尾前揭示了宝强一直念叨的母亲患有老年痴呆症,相信一定击中了很多人的泪点。这部片子的给我带来的收获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应该多一点关爱长辈的健康;对中年人来说,应该是及时关注自己的健康。健康是福,永远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
【5】夫妻间的感情
影片里对徐朗和安安这对夫妻的感情描写有点生硬,有点脸谱化,所以这里写下这一条有点凑字数之嫌。夫妻之间还是要多留出一点时间来进行沟通,不要觉得老夫老妻了,没什么不能包容的,就放松了对感情的维护。两人的感情就像一个共同的信用账户,需要定期向里面存钱。如果属于管理,就相当于不断从里面取钱,时间长了难免到了信用破产的那一天。所以趁感情稳定的时候,多多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样夫妻感情还能“历久弥坚”啊。
【ps】徐朗的"分裂性格"。
徐朗这哥们可以说做人做得很油滑,遇到问题时很会随机应变。因为他丢了护照没办法进酒店,见到来找他的王宝就很快想到和王宝一路,借王宝的护照来注册酒店。但是一路上他并没有把王宝当同伴,只是当做利用对象而已。有求于人时,徐朗就对王宝格外热情;一到自己生气,就想马上甩掉王宝。还好他并不是真正绝情的人(也许是发现王宝还有利用价值吧),所以每次看到王宝一脸笑容跑回来,还是忍不住马上和好如初了。
好像很多家长对孩子也这样。一旦孩子惹家长生气了,家长就恨不得没生过这个孩子,跟配偶抱怨的时候也会说“看你的孩子又怎么怎么样了”;一旦孩子做出点成绩,就忍不住逢人便讲“看,那个就是我的孩子”。这不是和徐朗的“分裂性格”如出一辙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