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逝去,什么会为我们弥留?----读《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有感
我喜欢在看一些电影或者电视剧之前,尽量把之前的原著先看一遍,《步步惊心》如此,《失恋三十三天》如此。。。。。。这次为了准备观看儿时的偶像赵薇赵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调整了近期书单的顺序,还是早早的把这本辛夷坞的小说先看了。我总觉得,先在原著中徜徉,充分想像,再到影视剧中寻找似乎已经来到生活中的故事,是让人从小说走到现实的一个巧妙手段。虽然影视作品做不到那么尽善尽美,但这就是生活,毕竟不会就随便写了就可以发生了。但是看着书里的主人公以真人版的形式在生活的不远处生活着,自我的满足和对他们的祝福就会充斥着自己最近的生活。
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看完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合上书,静静的思考,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有兴奋,有感伤,有酸楚,也有惋惜。作者写的很生活,很真实。确实,青春逝去,又有什么会为我们弥留呢?是曾经的初恋,朋友,还是敌人?又或许我们风风火火的经历了青春,最后我们是绕了一个大圈,然后又回到原地,爱着原来的爱人,生活着最简单朴实不过的生活。
是书里写的太单纯,还是我们的生活太复杂。在这种边看边不平衡中,我也找到了一个稳定的点,看的越重的东西,就会消失的越快。就像手里的沙子,用力的握住它们,最后可能都悄悄的溜掉了。
这个故事虽然不是很长,但又是有着七年的跨度。文中的女主人公郑薇,天性活泼开朗,在第一段感情莫名奇妙的结束后,开始自己此生无憾,轰轰烈烈的第二段感情。虽然自己在整个过程中非常被动,但是大学里的小情侣,小感触,小奇妙,小幸福,小天真,小傻瓜,小可爱他们都真真正正的经历了。虽然最后以男朋友陈孝正去了美国留学而结局,但是郑薇的大学生活是多彩的,美妙的,幸福的,没有遗憾的,值得回忆的。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在陈孝正回国并在同公司工作的时候,她没有去挽留,没有去争取,没有继续爱他。不。。。可能郑薇了解陈孝正,了解他最后的选择,或者说是理解他最后的选择。所以,当郑薇26岁生日的时候,本来可以重新开始的关系瞬间就重新结束了。再次开始的,却是另一个男生林静,温柔的进入了她的世界。从起初的只想找个伴来挑战孤独,到后来真正的笃定终身,最起码灰蒙蒙的天空开始明亮起来了。
可能是我自己守旧观念,我不喜欢兄妹和姐弟式恋爱。所以,要陈孝正和林静之间,我选陈孝正。虽然他是被强迫着长大的,但是同为同龄人,同时又在大学里有着那样美好的而又伤痛的回忆。如果最后他没有被强迫的和“蕾丝边儿”的欧阳小姐在一起,我估计他还是会和郑薇在一起的。不为别的,只为彼此之间的曾经和适合。但不得不承认,虽然被强迫,他还是优秀的。这个世界上,早就已经允许各类人群正大光明的现实了。
对于林静,我始终没有什么感觉。自我点儿说,我觉得一个大哥哥凭什么引领一个年幼无知的少女喜欢上自己,凭什么又在要有发展的时候悄无声息没有交待的就走了,凭什么回来互不联系,凭什么不去早点争取, 凭什么只因孤单寂寞在等待的时候爱上别人?如果这些都没有答案的话,那他又凭什么最后跟郑薇在一起从此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呢?当然,林静有林静的好,作者已经把他写的完美的正无穷次方了,所以可能那就是他的资本去解答那些“凭什么”。
在三个主人公的爱恨纠结之外,还有一位我觉得伟大的,神奇的却又不幸但在她自己眼里自己又是非常幸福的女子------阮莞,郑薇叫她阮阮。郑薇大学以来最好最好的朋友,好几年的异地恋,乐此不疲的火车奔波,最后因为对方的不负责任,打掉了孩子。改变了婚姻价值观的她嫁给了只见了六面的医生,做上了全职太太。她说她的前男友是她爱的第一个男人,也是最后一个男人。的确,最后她果然应实了这句话,她死于在前男友结婚前夜与他见面路上的火车中。或许作者觉得,与其让阮阮心死如寂一样的生活,不如让她幸福的死去。但是我想说,阮阮太傻了,或许只为两个字“值得”。
在沉浸于主人公之间的事故的同时,我也感动于郑薇的大学同学们之间的那种情谊。或许他们那个年代竞争压力不大,或许她在的是一所工科学校,或许她们相熟的都是不同专业,或许。。。我总用无数个或许来添补心里的失落,然后数落自己不好好学习,不上进。。。也许是我还没有走出校园,还不能理解外面的世界是有多“惊”彩。有时候觉得这个社会太世故,我们无力回天,也只能顺应着走。于是,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想法奇妙,行走飘乎,但是我还是向往着一颗单纯本真的心。虽然已经是个研一的姐姐,同时又处在一个“束手无策”的境地,但也还是心心念念的想着这个世界的美好和社会的奇妙。或许理想与梦想在壮大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就不会怕被现实砸碎,因为根本砸不碎。虽然在各种路上都在迷惘着,梦想也不知道在哪在壮大,但是看着我身边的好朋友本科同学成天在我鄙夷的目光下秀甜蜜,心里同时也在祝福着她,享受这眼下青春的美好吧。就算青春逝去,我们早已迷路,但是好在我们经历过,还有回忆可以作为生活的催化剂。
闭上眼睛,敞开心灵,试着忘记伤痛、忘记忧伤、忘记遗忘、孤独……忘记不该有的,收起用眼泪浇灌的伪装,种下坚强的种子,收获真实的果实,在这个被冷酷。现实摧残的世界里,打磨出尖锐的外壳,抵御一切用谎言编织的梦境,就在这样一个和青春对抗。与年华为伴的花季中,找寻一个真实的自己(辛夷坞)。
看到这句话就好喜欢,每个人的想法各不一样,经历也各有不同。看着辛夷坞笔下的这几个活灵活现的小人儿在努力的折腾,就会想到:生活不就是折腾嘛,像炒菜一样,不多翻几下,哪还有滋味儿呢!
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看完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合上书,静静的思考,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有兴奋,有感伤,有酸楚,也有惋惜。作者写的很生活,很真实。确实,青春逝去,又有什么会为我们弥留呢?是曾经的初恋,朋友,还是敌人?又或许我们风风火火的经历了青春,最后我们是绕了一个大圈,然后又回到原地,爱着原来的爱人,生活着最简单朴实不过的生活。
是书里写的太单纯,还是我们的生活太复杂。在这种边看边不平衡中,我也找到了一个稳定的点,看的越重的东西,就会消失的越快。就像手里的沙子,用力的握住它们,最后可能都悄悄的溜掉了。
这个故事虽然不是很长,但又是有着七年的跨度。文中的女主人公郑薇,天性活泼开朗,在第一段感情莫名奇妙的结束后,开始自己此生无憾,轰轰烈烈的第二段感情。虽然自己在整个过程中非常被动,但是大学里的小情侣,小感触,小奇妙,小幸福,小天真,小傻瓜,小可爱他们都真真正正的经历了。虽然最后以男朋友陈孝正去了美国留学而结局,但是郑薇的大学生活是多彩的,美妙的,幸福的,没有遗憾的,值得回忆的。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在陈孝正回国并在同公司工作的时候,她没有去挽留,没有去争取,没有继续爱他。不。。。可能郑薇了解陈孝正,了解他最后的选择,或者说是理解他最后的选择。所以,当郑薇26岁生日的时候,本来可以重新开始的关系瞬间就重新结束了。再次开始的,却是另一个男生林静,温柔的进入了她的世界。从起初的只想找个伴来挑战孤独,到后来真正的笃定终身,最起码灰蒙蒙的天空开始明亮起来了。
可能是我自己守旧观念,我不喜欢兄妹和姐弟式恋爱。所以,要陈孝正和林静之间,我选陈孝正。虽然他是被强迫着长大的,但是同为同龄人,同时又在大学里有着那样美好的而又伤痛的回忆。如果最后他没有被强迫的和“蕾丝边儿”的欧阳小姐在一起,我估计他还是会和郑薇在一起的。不为别的,只为彼此之间的曾经和适合。但不得不承认,虽然被强迫,他还是优秀的。这个世界上,早就已经允许各类人群正大光明的现实了。
对于林静,我始终没有什么感觉。自我点儿说,我觉得一个大哥哥凭什么引领一个年幼无知的少女喜欢上自己,凭什么又在要有发展的时候悄无声息没有交待的就走了,凭什么回来互不联系,凭什么不去早点争取, 凭什么只因孤单寂寞在等待的时候爱上别人?如果这些都没有答案的话,那他又凭什么最后跟郑薇在一起从此过上了幸福甜蜜的生活呢?当然,林静有林静的好,作者已经把他写的完美的正无穷次方了,所以可能那就是他的资本去解答那些“凭什么”。
在三个主人公的爱恨纠结之外,还有一位我觉得伟大的,神奇的却又不幸但在她自己眼里自己又是非常幸福的女子------阮莞,郑薇叫她阮阮。郑薇大学以来最好最好的朋友,好几年的异地恋,乐此不疲的火车奔波,最后因为对方的不负责任,打掉了孩子。改变了婚姻价值观的她嫁给了只见了六面的医生,做上了全职太太。她说她的前男友是她爱的第一个男人,也是最后一个男人。的确,最后她果然应实了这句话,她死于在前男友结婚前夜与他见面路上的火车中。或许作者觉得,与其让阮阮心死如寂一样的生活,不如让她幸福的死去。但是我想说,阮阮太傻了,或许只为两个字“值得”。
在沉浸于主人公之间的事故的同时,我也感动于郑薇的大学同学们之间的那种情谊。或许他们那个年代竞争压力不大,或许她在的是一所工科学校,或许她们相熟的都是不同专业,或许。。。我总用无数个或许来添补心里的失落,然后数落自己不好好学习,不上进。。。也许是我还没有走出校园,还不能理解外面的世界是有多“惊”彩。有时候觉得这个社会太世故,我们无力回天,也只能顺应着走。于是,也跟大多数人一样,想法奇妙,行走飘乎,但是我还是向往着一颗单纯本真的心。虽然已经是个研一的姐姐,同时又处在一个“束手无策”的境地,但也还是心心念念的想着这个世界的美好和社会的奇妙。或许理想与梦想在壮大到一定程度上的时候,就不会怕被现实砸碎,因为根本砸不碎。虽然在各种路上都在迷惘着,梦想也不知道在哪在壮大,但是看着我身边的好朋友本科同学成天在我鄙夷的目光下秀甜蜜,心里同时也在祝福着她,享受这眼下青春的美好吧。就算青春逝去,我们早已迷路,但是好在我们经历过,还有回忆可以作为生活的催化剂。
闭上眼睛,敞开心灵,试着忘记伤痛、忘记忧伤、忘记遗忘、孤独……忘记不该有的,收起用眼泪浇灌的伪装,种下坚强的种子,收获真实的果实,在这个被冷酷。现实摧残的世界里,打磨出尖锐的外壳,抵御一切用谎言编织的梦境,就在这样一个和青春对抗。与年华为伴的花季中,找寻一个真实的自己(辛夷坞)。
看到这句话就好喜欢,每个人的想法各不一样,经历也各有不同。看着辛夷坞笔下的这几个活灵活现的小人儿在努力的折腾,就会想到:生活不就是折腾嘛,像炒菜一样,不多翻几下,哪还有滋味儿呢!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